校园暴力统计
① 现实中,日本到底有没有校园暴力中性侵犯老师的事件多吗有相关媒体报道作证吗
日本的校园暴力很多,但性侵犯老师的好像不多,大部分都是暴力伤害老师的,下面是相关新闻片段:
2005年1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小学生存在问题现状”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04年,日本公立小学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总计1890起,是1997年实施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根据调查报告中的统计数字,2004年,日本全国23160所公立小学中,665所存在学生暴力事件,总数达1890起,比去年调查数字增加290起,为1997年调查实施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针对老师的暴力事件增加32.8%,共336起;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增至992起;毁坏公物的行为544起。
不过日本人对老师性侵犯学生倒是挺纵容的,众所周知在日本老师还是挺受人尊重的职业,下面是老师对学生实施伤害的新闻:
据《纽约时报》报道,两年前,日本HAYATO附近一座小镇上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因为发高烧住院,医生发现她患上了急性生殖器疱疹。
这个女学生告诉父母说老师跟她发生了性行为。当女孩父母找到这名老师时,此人却否认这件事,他还警告说如果胆敢告发他那么这个女孩就会被开除出校。
lz不要被什么a字开头的东西糊弄了,老师也是人,也会自我防范的,没那么容易就被性侵犯。不过在中国老师侵犯学生倒变得越来越厉害了,是不是就是和日本人学的呢?我疑惑啊。
② 看各国怎样应对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极端案件每隔一段时间就集中暴发,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对待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上,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司法远未形成共识和合力。国外的情况怎么样呢?《环球时报》06-25)
日本整治校园暴力的手段
一、日本校园的现状。
日本政府6月初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长期的跟踪调查显示,近九成学生曾遭欺凌。白皮书称,校园欺凌多种多样,既有肉体欺凌,又有精神欺凌;既有暴力折磨,也有网络围攻。从2007年度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欺凌,12.7%从未欺负他人。 今年2月20日,川崎市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警方在一条河附近发现13岁男孩上村辽太的尸体。调查发现,上村曾多次表示被高年级学生欺负,他尝试和他们保持距离,却因此导致对方更暴力。最后,3名高年级学生模仿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手法,将上村杀害。
二、整治校园暴力的措施。
设24小时热线反欺凌。面对泛滥的校园欺凌,2013年6月,日本6大政党共同提出《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在参议院正式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法案规定,学生因遭受欺凌受伤或长期缺课,学校有义务调查,并告知学生监护人。当欺凌行为被认定有可能对学生身体或财产造成重大侵害时,学校有义务报警。对于网络欺凌,国家及地方必须采取监控等对策,校园欺凌案件的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监控不力的法律责任。
美国整治校园暴力的手段
一、美国校园的现状。
2013年3月,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名少年对当地学区提起诉讼,缘由是学区未能制止他从4年级到高中期间在校园内受到欺凌。《今日美国报》在报道这起案件时提到,一名律师在两年内曾代理过60到70起校园欺凌诉讼案。 根据美国欺凌统计网提供的数据,校园欺凌是美国学校系统的巨大问题。调查显示,6年级到10年级的学生最有可能参与欺凌活动。
二、整治校园暴力的措施。
美国有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和计划,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有关欺凌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早在2000年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过了禁止校园欺凌的法案。 这些“反欺凌”法是为了保障学校安全、降低逃学率及减少校园暴力。它要求学校创建可以预防欺凌以及进行相应培训和执法的举措。违反者将被停学、开除以及受到民事罚款或刑事处罚,学校和学区也会面临大额民事赔偿金。 根据美国教育部门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报告,发生在12-18岁孩子身上的校园欺凌事件在减少,2013年大约有22%的学生被欺凌,是2005年开始收集这类数据以来首次显著下降。一名独立于该调查的欺凌预防专家称,学校进行的各种反欺凌项目和努力收到了效果。
印度、巴西整治校园暴力的手段
一、印度、巴西校园的现状。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数据,印度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4年,6-14周岁学童能够上到小学四年级的人数比例不到60%。同时,印度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不仅多数学校校舍简陋,文具奇缺,而且平均一个老师要管教约70名学生。 上述情况表明,印度不少地方中小学适龄儿童缺少教育、疏于管理,这给校园暴力创造了条件。据印度教育部一份统计显示,去年仅印度西孟加拉邦一个邦的校园暴力事件报案数就达600多起,其中多数发生在学校周边,少数族裔学生成为受侵害的重点。而且,相当比例的欺凌事件发生在寄宿制学校。 “为什么女生不敢上学?”《印度斯坦时报》曾分析称,印度女学生能完成初中教育的比例在很多邦还不到50%,其中原因也包括校园欺凌,哪怕是在女校,校园“大姐大”的存在也很普遍。
据移居巴西多年的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教授邢玉涛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在巴西,中小学教育有公立和私立学校之分,公立学校教育质量较高的不多,学生也不太容易考进去。而教育质量较差的公立学校内的学生,多来自贫民窟,校园欺凌现象明显严重。相对来讲,中产阶级多选择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这里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欺凌现象也容易杜绝。
二、整治校园暴力的措施。
近些年来印度各界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不少严厉惩罚措施,收效还是很明显的。
不只巴西,经合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称,整个拉美地区校园欺凌现象严重,墨西哥尤甚。为解决这一问题,非政府组织“欺凌无国界”将拉美作为解决校园欺凌的主要试点,该组织主要对教育界权威、教师及家长等进行专业培训,以让他们辨别什么是学生间的正常冲突,什么是校园欺凌。
世界各国怎样整治校园暴力呢?请看下面的表格:
国家
整治校园暴力措施
效 果
日本
美国
有“反欺凌”法保障
日本、美国针对校园暴力现象有法可依,对校园暴力有针对的方案、方法。
日本:设24小时热线反欺凌。
美国:不断完善反欺凌法。
中国
无“反欺凌”法保障
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校园“反欺凌”现象毫无作用,且还让老师们小心翼翼。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一项规定,其中一条指出: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引起舆论哗然,教师批评学生天经地义,但这样的一条规定居然要教育部颁布,可以中国教育的深层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对校园暴力无针对性的法律可依。
请继续看下面表格。
国家
老师如何惩罚犯过错的学生
韩国
首先,除了正常的批评、警告、写检查、责骂外,韩国教育法律规定,老师有权使用直径在1厘米左右,长度为50厘米的棍子来惩罚学生;可以打手、屁股等脂肪丰富的地方,并有专门的教具公司制作配发给每个老师,就像警察配备警棍一样。这个我们在很多韩国的电视剧里都可以看到。同时,老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只要不对学生肉体产生伤害的惩罚措施,比如罚站、罚跪等。实际操作中,惩罚措施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些被我们认为有损学生自尊和人格的措施。但在韩国人眼里,这些惩罚措施是正当而且合适的,做了错事不受到惩罚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只会助长恶的形成,就是小孩子也不例外。对学生的什么精神伤害、学生的面子问题等,在韩国是不存在的。
美国
在美国,体罚是被允许的,其中有21个州出台法律保护体罚的合法性。但是老师体罚学生有专门的惩罚政策,老师必须依据政策里详细写明的具体部位而进行体罚。 比如佛罗里达州达得县教育委员会规定,教师可以惩罚学生,包括用不超过二尺长、三四寸宽的木板打学生的臀部,但不能超过5下,并且不能造成身体的明显伤害。根据法院判例,美国可以因为学生的以下几方面行为对其进行体罚:骂人、争吵、打架,以及侮辱教师等。 此外,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则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和开除。
英国
英国教师的一般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等。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英国各方都在呼吁用传统的课堂纪律方式来惩罚违纪学生,这一类方式可能显得有点老套落伍,但它们却是“严格而合理”的。违纪学生们除了要捡拾垃圾、除草、打扫教室和清除墙上的涂鸦外,还会被要求提前到学校、清理食堂并没收一些优先权。这些传统的惩罚方式可以给老师们更大的信心来用“最严格”的方式要求学生们,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在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里来学习。另一方面,英国人也想出很多惊人之举。英国每天有六万多学生旷课,这个数字可谓惊人。为了把教育进行到底,英国政府想出的办法是:孩子逃学,家长坐牢,并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2002年,英国监狱中出现第一位因为孩子旷课而蹲牢房的父亲,到目前为止,共有130位家长因为纵容孩子不去上课而坐了牢。
日本
日本二战后一直禁止学校对学生施行体罚,要求学校推行“宽松教育”。但禁令让教师觉得“绑手绑脚”,因为日本对体罚的规定比较严格,如将课堂上喧哗的学生逐出教室就算“体罚”。一位内阁官员透露:“惩罚不包括拳打脚踢,它顶多是让闹事的学生罚站,或在他们的头上轻拍一下。”
中国
禁止体罚。罚站、罚蹲被认定体罚。禁止体罚的呼声很高。在中国,学生侮辱性骂教师,教师惩罚学生,是教师的错。
奥地利
芬兰
德国
挪威
瑞典
丹麦
冰岛
乌克兰
禁止体罚
日本
英国
要求恢复体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新加坡
澳大利亚
韩国
美国
允许体罚
(表格的参考内容来此《现代教育报》)
总结性评点:中国各地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校园暴力频繁,有恶化的趋势。这最少说明,国家在未成年人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疏忽。中国司法部门没有制订“反欺凌”法保障学生,教师惩罚学生会被误判为体罚。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法外”之地。中国整治校园暴力的力度是弱势的。
中国的一些地方教育官员常常在大会上宣传:体罚学生会下岗。……
笔者在此呼吁:针对中国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犯罪频繁发生的问题,中国要制订“反欺凌法”了。中国人在学习美国教育的开放、开明的同时,也要学习美国教育的一些惩罚措施。
③ 校园暴力一般发生在多少岁
校园暴力一般都发生在十三四岁到十五六岁这个阶段,他们正步入青春期,才容易发生暴力
④ 校园暴力
(一)人的潜在本能——攻击性是校园暴力的渊源
在校园暴力中,我们会发现产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之一是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动因,如受欺辱、遗弃、排挤、自卑等都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据1996年、1997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极易染上心胸狭隘、自私、任性、万事以我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遇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酿成校园暴力。
(二)家庭因素
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与家庭的教育很有关系。如果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也极其重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在社会经济文化转轨中自身产生的社会心理疾病,例如紧张、恐惧、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孩子,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人格障碍,这也是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
(三)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教育。教师被沉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升学率压着,学生也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师生间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中,很少有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由于他们学习不好,自然而然地被别人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时时处处地受到别人的歧视。在这种情景下,这些所谓“坏孩子”、“差学生”从内心经常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公平的,这样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从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在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行动上易出现攻击性。校园里师生间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即学生打老师的情节大多发生在学习不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此外,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待学生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挖苦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老师的打骂,极易引起学生的反击,校园暴力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四)社会因素
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轨的变化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愿望,不顾一切地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财,如果得不到钱,就实施暴力行为。另外,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书刊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形成影响很大。
⑤ 校园暴力资料要全英文的
“校园暴力”案件在全国都十分普遍。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份版统计资料表明:近权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自己翻译一下吧
用校园暴力的英语去谷歌上搜一下,应该有很多
⑥ 2015年影响较大的校园暴力事件有哪些
2015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回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答件高发阶段;此外,小学阶段以13%的比例成校园暴力事件的第二高发阶段。
以下是具体统计:
⑦ 今年以来,全国发生了多少宗校园暴力
这个没法统计的。
⑧ 每年有多少学生死于校园暴力
这个数据是没有具体统计的
当然了,这方面,还是需要学校加大管理力度,才能够从根本解决问题
学生的教育,学习为主,生活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