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发布时间: 2021-06-21 12:26:26

『壹』 中学生用手机利与弊

,一部分学习的精力都用在玩手机上了,学习不专心。
2,更加增强了同学之间版时尚与流行的攀比权心理
3,手机的辐射对大脑绝对有害,少用为妙。
4,学生的独立自主性降低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也要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
5,影响课堂纪律,虽然说按规定上课时候都要关机,但是完全做到的没几个,总有老师反映其课堂纪律因手机而变的更加混乱
6,前不久,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手机抢走了我的友情》,明显的说明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沟通,因为手机的增多,而变的少了。
7,手机让好多同学处于半饥饿状态。有的同学看见人家买手机了,而自己经济又不算富裕,于是就借钱买,然后从生活费里扣出大部分还还钱,经常连饭都不舍得的吃。
8。让部分同学成为“手机奴隶”。同学们经常说,“手机,买起用不起”。面对五花八门的手机服务,同学总爱去尝试,然而,这些费用都不低。平时买日用品或课外读物的钱都用来交花费了,调查表明,多数有手机的同学,一个月的手机消费达100元以上,这就足够造成经济上的紧张甚至颓废。

『贰』 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①手机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能够与亲人朋友随时随地沟通,得到彼此的信息,增加情感度
②手机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学生的安全,在遇到危机情况(如遇到火灾、危急病人、偷窃抢劫、交通事故等)时可以与相关部门联系得到帮助。
③手机可以记录下老师、同学的电话,这样在遇到学习或生活问题时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同时手机的短信功能能够让学生说出一些不好意思亲口说的话,增加交流度
④手机的娱乐功能,能够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⑤手机能够看新闻,增长学生的见识,了解国家时事


①当今手机换代较快,且作为电子产品容易损坏,然而学生是没有个人收入来源的群体,购买、维修、更换手机必然增加家庭支出负担
②手机会引起学生之间的互相攀比,影响校园风气,分散学生注意力
③手机的游戏、短信、电子书功能使许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偷玩手机,严重影响学习
④上课时手机的铃声或震动会打扰老师的上课,影响他人听课
⑤大量不健康网站、信息通过手机传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⑥手机的辐射会影响发育阶段学生的身体健康
⑦诈骗、诱惑、恐吓信息可能会使判断能力差的学生受到欺诈,安全受到威胁

下面是我参加演讲的一些经验
①说话态度要温和,但是要声音洪亮
②演讲时要自信且有礼貌
③控制、稳定自己的情绪
④不能顺着对方辩手的思路走,这样容易陷入他人圈套,要坚持自己立场,头脑清晰

以上均为本人原创纯手打,谢绝抄袭盗版谢谢~

『叁』 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与弊辩论赛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初中生,高中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每个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据某中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学生每天带手机上学 ,有73%的学生拥有手机,某业的手机生产商把中学生视为他们将来庞大的销售市场,中学生使、用手机更应该值得关注。

经过调查,综合起来的意见是: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到了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的确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

①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②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③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④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⑤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⑥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⑦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中学生手机三大用途:收发简讯,玩游戏、上网,有超过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电脑或的提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很多。有的学生认为,它能方便联络,方便使用,可以通简迅,非常轻便,无论拥有或使用手机的中学生,利用手机传简讯,可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机来打电话的学生,也以闲聊为主,用来问功课,与家联系的很少。许多学生把时间荒废在发短信上,你来我往,没完没了,时间便在这指间悄然流逝,话费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殆尽。有同学甚至在课上发短信,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不算,还要影响上课纪律,使得老师停止讲课,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上。更有甚者,把手机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

使用手机有弊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⑥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对手机的利弊也有所了解。我们中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但要合理适度地使用它,大可不必手机不离身,每天捧着它,而是应该在需要它时使用它,充分利用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扬长避短,真正发挥一部手机应有的作用,造福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手机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来使用手机,在哪些地方,在哪些时候使用。我们也坚决反对同学得上用手机上课发短消息,考试进行作弊等不良的为,同时,我们也肯定手机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和方便。

作为中学生,无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对手机的使用,做到自我约束。只要我们合理地使用手机,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另类的帮助,一定会成为我们中学生良好的生活伴侣。

以上就是我们组对“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希望在电子科技产品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中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手机健康地进入我们的校园。

『肆』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研究课题

我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少弊多,原因手机用来交流往来,联系自信的工具,而学生以学习为主,其他的事为次要的,--------

『伍』 辩论会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在这个网络信息化交流的时代
我们发现截止到2010年5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基本上是网民人数的50%,手机上网便于携带,而且不用随身携带电脑,收发信息、阅读网页方便,手机上网功能的普及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通常我们如果听到有人不会用手机上网我们会想这个人OUT了
而据2010年5月统计,过去16年,中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6.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我国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利用互联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战略性产业。这其中50%就来源于我们的手机网络
手机使距离更近,倘若我们在古时候用飞鸽传书或者寄信再或者见面细谈,那我们将长途跋涉短的几个小时,长得几天、几月甚至几年,而我们使用的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在真空中为3×108m/s.倘若我们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那下面这个数字我们就要小心了:不管在中国的任何角落,只要网络好,1
2秒也就收到了!
12秒有多短?看一下下面这个实验:有个老师上课把座位上的同学们分为4个小组
组1:做口算
组3:选择读古诗
组2:画太阳。
下面看一下结果:
第一组
生1:我1分钟做了16道口算
生2:我1分钟做我做了15道
生3:我1分钟做了20道口算
生4:我1分做了19道口算
师:哦,同学们做的很认真,一分钟大约做了18道口算[板书]。
第三组汇报
生1:我1分钟读了5遍古诗
生2:我1分钟读了3遍
生3:我1分钟读了4遍
生4:我1分里读了7遍古诗
师:同学们读的很专心,1分大约读5遍古诗[板书]。
那第二组呢?
生1:我1分钟画了18个太阳
生2:我1分钟画了15个太阳
生3:我1分钟只画了12个太阳
生4:我1分钟画了20个太阳。
师:你画的真快,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这组同学很抓紧时间,一分大约画了16个太阳,[板书]。
从上面数据看12秒,我们大约可以做3-4个口算题,读一遍古诗,画3-4个太阳还有最重要的一封短信收到
....太多了,大体从方便速度快带动经济发展,突破时间空间距离上面分析就可以

『陆』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参半。
利:信息沟通便捷,提高安全性,促进交流。
弊:自制力较弱者,容易玩物丧志,如长时间聊天,玩游戏等。
建议勿因溺爱而过早让孩子使用手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启发、引导,扬长避短。

『柒』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许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调查了本校的部分学生和老师,据他们了解,每个班里约有10个左右的学生使用手机,有的班级甚至更多。按照一个班60人计,有大约16%左右的中学生使用手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分为固定和临时两类。固定的是家长亲自给孩子买的,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而临时的是当家长在某个时期不用时,拿给孩子用的。小县城如此,大城市又如何呢?据网上资料显示,一个记者在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1.7%,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连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也对此感到惊讶。
那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呢?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是弊,引起校方和学生家长们的极大关注。
家长:用手机“遥控”孩子行踪
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我们来听几位家长的声音:一女士声称“现在的手机价格不高,样子又很漂亮,给孩子买一个,联系起来挺方便的,省得一整天都找不到人。”暑假就给17岁的儿子刚买了一部手机。
另一位家长也说“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我们之间的交流多了。以往总好象儿子大了就与妈妈有了代沟,现在,他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发发短信,聊聊天开开玩笑。家里气氛好多了。”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
看来,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手机的学生也给家长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刘先生也给今年升入中学的儿子买了个手机。谁知,每当刘先生有事需要马上找到儿子时,手机总是“关机”,怎么着急也联系不上,现在,儿子照样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机没电了就是忘记了开机,反正他能有一百个理由等着你。
一位家长还说,自从给孩子买了手机,孩子干脆不用家里的电话了,常躲着父母用自己的手机对外联系。家长还承认,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方面的内容少,主要用于学生之间发短信、玩游戏,或是登录互联网。
有一些同学对父母这片好心的理解为:“父母动不动就给我打电话,‘监视’我的一举一动,特烦人。”
学生:同学有,我也得有。
某生看到班上50名学生中,有10多人拥有手机,他闹着非要个手机不成,理由是其他家长都给孩子买了手机,自己的孩子天天吵着要,手机和自行车一样不能“落后”。
据一位班主任统计,从9月1日开学至今,她的班上又有8位同学新买了手机。有时,一到课间休息,就见学生们彼此“切磋”着自己的新手机。
手机是联络的工具,不过手机有了,联络家长的主动权在孩子手里,至于怎样联络和联络什么就要看他们出于什么目的。
我曾经就目睹了这么一幕:在一辆公交车上,看见七八位身着校服的中学生聊得正欢,一位男生提出晚餐“聚聚”,另一位男生马上提出要联络家长。只见他掏出手机拨通电话说:“妈,晚上我要加课,复习得很晚,不回家吃饭了。”打完电话还得意地对同伴说:“有电话就是方便”。我想这不是个别现象,手机已方便了他们的说谎。
老师:短信干扰课堂教学
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许多校方的态度十分坚定:手机干扰课堂,黄色信息害了孩子。据报介绍,在校生使用手机大都是用于玩游戏和接收短信息,尤其是黄色消息泛滥,这些黄消息又是从网上或其它渠道得来的。手机干扰课堂影响了正常教学,让很多老师都十分头痛。一位班主任说,他上课时经常听到手机铃声,虽然一些学生将手机处于静音,但是手机的短音提示功能还是影响了课堂秩序,一些学生痴迷课堂发送短信息更令老师们头痛。他介绍说,开学后校方就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组织过几次专门检查,当场收缴了部分手机,从查收手机情况来看,这些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悄悄发送信息,其中“黄段子”占七成以上。这些内容无疑有害孩子身心健康。学生愿意用手机发短信是因为“一对一”手法较为隐蔽,写纸条容易被人发现和被老师查收,一些在校生迷上短信后不能自拔,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最后我们对以上采访做了个总结: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互相炫耀等,只是进一步暴露了学生公众意识淡薄,如果单纯地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关键在于学校,最根本的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作为家长,一味地满足学生盲目追求时尚的虚荣心理,纵容其配带使用手机,会在学生间造成攀比心理,会以手机档次来区分身份,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失衡,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试问,朗朗的读书声中夹杂着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正常的课堂秩序能得到保障吗?与宁静的校园学习氛围和谐吗?手机尚属贵重物品,若造成丢失,又由谁来负责呢?更重要的是:学生本应以学习为重,不必要的短信、电话势必会分散其学习上的精力,频于社交应酬,令其无法专心学习,最终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有甚者,不健康的手机短信,还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悖于家长的初衷。
24
我抄的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