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第一中学
⑴ 秭归实验中学2016年保送一中名单
秭归实验中学不挂网公布此类信息,
建议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⑵ 宜昌初升高划片吗我孩子户口在秭归,在宜昌读初中可以考一中吗
一、宜昌初升来高不划源片,以分数优先录取。
二、户口在秭归,在宜昌读初中,不考宜昌一中。
宜昌一中,是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外地户籍不能报宜昌的省级示范高中。
三、《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中考报名工作的通知》(宜市教招考发[2016]9号)规定:
报名条件:
1、具有宜昌市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户籍在本地而在外地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在4月20日前持就读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初中学籍证明,经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审核,办理转学手续后报名。办理转学手续应提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综合素质评价评定结果,未参加地理、生物考试的学生在本地参加初二年级会考。
3、经商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凭有效证件(经商人员子女须提供其父或母的经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及一年以上纳税记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须提供其父或母的户籍证、身份证、劳动合同和居住证),享受本地考生同等升学待遇。
4、户籍不在城区(不含夷陵区,下同)而在城区就读的学生(指城区临时学籍学生),可在城区参考,但不能参加城区省级示范高中录取。
5、往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可报考中职学校,不参加中考考试。
⑶ 黄冈地区各县市高中排名
[b]1、省重点(示范)公办高中(70所)
武汉市(24所):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十二中、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十七中、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吴家山中学、湖北省武汉中学、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钢第三子弟中学、洪山高中、汉口铁中、新州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市汉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区汉阳一中、
宜昌市(8所):宜昌市一中、枝江市一中、葛洲坝六中、当阳高中、宜昌市三峡高中、夷陵中学、宜都一中、长阳一中
荆门市(5所):荆门市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东宝中学
襄樊市(4所):襄樊四中、襄樊五中、襄铁一中、襄阳一中
黄石市(1所):黄石二中
荆州市(8所):沙市中学、洪湖一中、监利一中、荆州中学、石首一中、公安一中、 江陵中学、公安县车胤高中
咸宁市(2所):鄂南高中、赤壁一中
恩施州(3所):来凤一中、利川一中、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黄冈市(5所):黄冈中学、麻城一中、黄梅一中、红安一中、浠水一中
[b]十堰市(4所):东汽一中、丹江口市一中、十堰市第一中学、郧阳中学
[/b] 孝感市(2所):孝感高中、汉川一中
仙桃市(1所):仙桃中学
随州市(2所):随州一中、广水一中
鄂州市(1所):鄂州高中
[b]2、市州级重点(示范)学校(144所)
[/b] 武汉市(25所):武汉市育才中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武汉市育才高中、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高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武汉市第六十五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蔡甸区第二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三高级中学、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一中、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四中学、一冶四中、武汉市常青一中
荆州市(6所):荆州市北门中学、松滋市第一中学、公安县第二中学、石首市南岳中学、监利中学、沙市一中
恩施州(7所):恩施市一中、建始县一中、巴东县一中、巴东县二中、宣恩县一中、咸丰县一中、鹤峰县一中
黄冈市(19所):蕲春县第一中学、蕲春县实验中学、武穴中学、罗田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石镇中学、黄州区第一中学、团风县第一中学、黄州中学、红安县第二中学、黄梅县第五中学、武穴市梅川高中、武穴市实验高中、武穴市育才高中、浠水县实验高中、浠水县闻一多中学、罗田县三里畈高中、黄州区西湖中学、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孝感市(12所):汉川二中、汉川高中、云梦梦泽高中、云梦一中、应城二中、云梦曲阳高中、安陆一中、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大悟县第一中学、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三江航天一中
宜昌市(12所):宜昌市第二中学、宜昌外国语学校、夷陵区东湖高中、宜都市第二中学、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河溶高级中学、远安县第一中学、兴山县第一中学、秭归县第一中学、五峰县第一中学、○六六基地一中
襄樊市(10所):襄樊一中、南漳县一中、谷城县第一中学、保康县一中、老河口市一中、枣阳市第一中学、宜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枣阳市白水高中、枣阳市师苑高中、襄樊市东风中学
黄石市(8所):黄石市实验高中、黄石市二十中、有色一中、大冶市第一中学、大冶市第二中学、大冶市实验高中、黄石市第三中学、阳新县第一高级中学
随州市(5所):随州市二中、曾都区一中、广水市实验高中、广水市二中、广水市四中
[b]十堰市(6所):郧县一中、郧西一中、房县一中、竹山县一中、竹溪县一中、丹江水管局一中
[/b] 荆门市(12所):荆门市一中、荆门市石化中学、钟祥市胡集高中、钟祥市旧口高中、京山中学、京山县二中、京山县五中、五三高中、掇刀高中、沙洋县后港高中、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钟祥三中
咸宁市(6所):通城一中、咸宁市温泉中学、咸宁高中、嘉鱼县第一中学、崇阳县一中、通山第一中学
鄂州市(1所):鄂州市第二中学
天门市(3所):岳口中学、天门中学、天门市实验高级中学
潜江市(8所):潜江中学、潜江市广华中学、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潜江市竹根滩高级中学、潜江市章华高级中学、潜江市向阳一中
仙桃市(6所):仙桃市第八中学、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仙桃市实验高级中学、仙桃市汉江中学、仙桃市毛嘴高级中学
神农架林区(1所):神农架林区一中
⑷ 秭归县第一中学的介绍
秭归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41年秋,1947年由水田坝迁入古城归州, 1979年定名为“秭归县第一中学”,1984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全省首批办好的113所重点高中之一。为服务三峡工程建设,1998年7月随县城东迁入茅坪新校,位于新县城丹阳路23号。校园占地面积77094平方米,坐落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上游1.5公里处,集丰厚的楚文化底蕴、悠久的屈原文化传统、钟灵毓秀的峡江山水和以宏伟的三峡工程为标志的现代文明于一体,享有“坝上库首第一校”的美誉。2000年3月被评定为“宜昌市示范学校”,2001年2月被评定为“宜昌市名牌学校”,2006年4月被评定为“湖北省示范中学”。学校以“传承屈原文化,培育创新人才”为理念,以“勤奋、严谨、求是、创新”为校训,以“忠心爱国、终生求索”为校园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从最后一名同学抓起”,实行“导师制”、“四联系”管理模式,推行“两型四步”课堂改革,抢抓机遇,自强不息,推陈出新,科学办学,已走出了一条具有贫困山区特色和移民新校特征的办学之路。
⑸ 秭归县一中2020年多交的学费啥时候退还给家长
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都属免交学费,假期通知书里都告知家长和学生里,部分家长不了解情况在交费系统里仍然交了学费,经过学校资助中心核对,退费已到邮储银行,邮储银行反馈系统有问题,正在抓紧解决,下周内多交费的同学,费用将直接打到学生的卡上!
⑹ 秭归县第一中学的名师简介
向清德——现为秭归一中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宜昌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秭归“先进技术拔尖人才”、秭归“十大名师”,载入《秭归当代名人》。由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空地闲草》已在各大新华书店开售。
⑺ 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有哪几所
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有:
一、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该校在196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学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八校联考成员。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创办于1950年9月,初名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二、武汉外国语学校
武汉外国语学校(Wuh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简称武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性学校。
武汉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64年,是“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1982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中学,1987年,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外事办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单位,2000年成为湖北省示范学校。
三、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Wuhan Hantie Senior Middle School)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和湖北省示范高中。创建于1947年7月,其前身为平汉铁路局武汉扶轮中学。
截止2014年,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分高中校区(怡康路)和初中校区(二七路),共有6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班42个,初中班18个,学生总数近3200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其中高中校区占地面积约53333平方米,初中校区占地面积约26666平方米。
四、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HUST)为湖北省示范高中。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教学班56个,在校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18人。
附中随着大学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铸就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积淀了厚实的人文底蕴。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3000人,是一所教学设施齐全,教育环境幽雅,教学质量上乘,管理科学、治学严谨的完全中学,是湖北省唯一的“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
五、宜昌市一中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最早的省级示范学校之一。学校创办于1910年,始名“宜昌府中学堂”,1954年改名为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其间九易其名,6次搬迁。2011年,学校占地80余亩,有43个教学班,师生近3000人。
学校发轫于明弘治年间为纪念晋代文学家郭璞而建的墨池书院,明嘉靖年间为纪念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再建六一书院,两书院时合时分,以墨池书院之名传至清末。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网络—武汉外国语学校
网络—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网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网络—宜昌市一中
⑻ 秭归县第一中学的学校校长
王国宝,男,现年43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秭归县教育局副局长,秭归县第一中学总支书记、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7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秭归二中教导主任、校长。2004年调任县教育局副局长。2006年8月起担任秭归一中校长职务至今。
走上新的岗位,他积极思索,总结经验、锐意创新探索出了一套学校现代教育管理的新模式。首先,实施制度治校,完善了《秭归一中议事规程》和《秭归一中办事程序》,规范了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组织原则;对部门实行目标管理,细化了部门及其人员的具体要求,兑现了奖惩方案,激发了教职工的上进心。其次,实施文化治校,高度重视文化对人灵魂、思想的教育作用,确立了“忠心爱国,终生求存”的职业思想,塑造以屈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总结概括秭归一中六大校园精神,即“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真抓实干、永不止息”的创业精神、“爱岗敬业、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开诚布公,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勤俭节约、一心为公”的公仆精神、“心胸宽广、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增强了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和教师团队的战斗力。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全面理顺了管理格局,实现了由守业向创业的转变、由传统经验向现代科学的转变、由权力向能力的转变,达到了管理增效的目标,为秭归一中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
22年来,他潜心教学,不断创新;精于管理,成果卓著。
学校分别荣获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宜昌市“示范学校”“名牌学校”,并获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表彰的“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省“城市园林式单位”、“高考优秀考点”、“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宜昌市学校德育先进单位”、“文明示范窗口单位”。他个人也先后获得县“拔尖人才”“十佳青年”“劳动模范”“工作标兵”,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
⑼ 湖北省所有高中名单急!!!1
只有比较重点的.
湖北省、市重点高中名单(由: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是所一般学校)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b]
[b]湖北省、市重点高中名单[/b]
[b]1、省重点(示范)公办高中(70所)
武汉市(24所):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十二中、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市十七中、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吴家山中学、湖北省武汉中学、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钢第三子弟中学、洪山高中、汉口铁中、新州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市汉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区汉阳一中、
宜昌市(8所):宜昌市一中、枝江市一中、葛洲坝六中、当阳高中、宜昌市三峡高中、夷陵中学、宜都一中、长阳一中
荆门市(5所):荆门市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东宝中学
襄樊市(4所):襄樊四中、襄樊五中、襄铁一中、襄阳一中
黄石市(1所):黄石二中
荆州市(8所):沙市中学、洪湖一中、监利一中、荆州中学、石首一中、公安一中、 江陵中学、公安县车胤高中
咸宁市(2所):鄂南高中、赤壁一中
恩施州(3所):来凤一中、利川一中、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黄冈市(5所):黄冈中学、麻城一中、黄梅一中、红安一中、浠水一中
[b]十堰市(4所):东汽一中、丹江口市一中、十堰市第一中学、郧阳中学
[/b] 孝感市(2所):孝感高中、汉川一中
仙桃市(1所):仙桃中学
随州市(2所):随州一中、广水一中
鄂州市(1所):鄂州高中
[b]2、市州级重点(示范)学校(144所)
[/b] 武汉市(25所):武汉市育才中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武汉市育才高中、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高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武汉市第六十五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蔡甸区第二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三高级中学、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一中、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四中学、一冶四中、武汉市常青一中
荆州市(6所):荆州市北门中学、松滋市第一中学、公安县第二中学、石首市南岳中学、监利中学、沙市一中
恩施州(7所):恩施市一中、建始县一中、巴东县一中、巴东县二中、宣恩县一中、咸丰县一中、鹤峰县一中
黄冈市(19所):蕲春县第一中学、蕲春县实验中学、武穴中学、罗田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石镇中学、黄州区第一中学、团风县第一中学、黄州中学、红安县第二中学、黄梅县第五中学、武穴市梅川高中、武穴市实验高中、武穴市育才高中、浠水县实验高中、浠水县闻一多中学、罗田县三里畈高中、黄州区西湖中学、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孝感市(12所):汉川二中、汉川高中、云梦梦泽高中、云梦一中、应城二中、云梦曲阳高中、安陆一中、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大悟县第一中学、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三江航天一中
宜昌市(12所):宜昌市第二中学、宜昌外国语学校、夷陵区东湖高中、宜都市第二中学、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河溶高级中学、远安县第一中学、兴山县第一中学、秭归县第一中学、五峰县第一中学、○六六基地一中
襄樊市(10所):襄樊一中、南漳县一中、谷城县第一中学、保康县一中、老河口市一中、枣阳市第一中学、宜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枣阳市白水高中、枣阳市师苑高中、襄樊市东风中学
黄石市(8所):黄石市实验高中、黄石市二十中、有色一中、大冶市第一中学、大冶市第二中学、大冶市实验高中、黄石市第三中学、阳新县第一高级中学
随州市(5所):随州市二中、曾都区一中、广水市实验高中、广水市二中、广水市四中
[b]十堰市(6所):郧县一中、郧西一中、房县一中、竹山县一中、竹溪县一中、丹江水管局一中
[/b] 荆门市(12所):荆门市一中、荆门市石化中学、钟祥市胡集高中、钟祥市旧口高中、京山中学、京山县二中、京山县五中、五三高中、掇刀高中、沙洋县后港高中、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钟祥三中
咸宁市(6所):通城一中、咸宁市温泉中学、咸宁高中、嘉鱼县第一中学、崇阳县一中、通山第一中学
鄂州市(1所):鄂州市第二中学
天门市(3所):岳口中学、天门中学、天门市实验高级中学
潜江市(8所):潜江中学、潜江市广华中学、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潜江市竹根滩高级中学、潜江市章华高级中学、潜江市向阳一中
仙桃市(6所):仙桃市第八中学、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仙桃市实验高级中学、仙桃市汉江中学、仙桃市毛嘴高级中学
神农架林区(1所):神农架林区一中
⑽ 秭归县第一中学怎么样
简介:秭归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41年秋,1947年由水田坝迁入古城归州, 1979年定名为“秭归县第一中学”,1984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全省首批办好的113所重点高中之一。为服务三峡工程建设,1998年7月随县城东迁入茅坪新校,位于新县城丹阳路23号。校园占地面积77094平方米,坐落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上游1.5公里处,集丰厚的楚文化底蕴、悠久的屈原文化传统、钟灵毓秀的峡江山水和以宏伟的三峡工程为标志的现代文明于一体,享有“坝上库首第一校”的美誉。 2000年3月被评定为“宜昌市示范学校”,2001年2月被评定为“宜昌市名牌学校”,2006年4月被评定为“湖北省示范中学”。学校以“传承屈原文化,培育创新人才”为理念,以“勤奋、严谨、求是、创新”为校训,以“忠心爱国、终生求索”为校园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从最后一名同学抓起”,实行“导师制”、“四联系”管理模式,推行“两型四步”课堂改革,抢抓机遇,自强不息,推陈出新,科学办学,已走出了一条具有贫困山区特色和移民新校特征的办学之路。
注册资本:1732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