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碳核算
㈠ 列举三个在校园中的碳
黑板上的石墨,铅笔,校车的橡胶轮胎里也有碳,呼吸的二氧化碳。
㈡ 低碳校园的低碳校园建设措施
同时校园不能独立于社会,是社会的缩影,所以校园的规划和发展应立足于当地经济与资源条件、生态环境互补,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与利用,协调发展。
在校园建设中,应重视弱电工程建设,运 用网络加强校园与社会的联系,让校园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实现与社会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数字化教学、数字化资源管理等。 建设低碳校园,当然离不开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建筑的内涵和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学校推行绿色低碳校园的发展,在采暖、制冷、电力等方面的能源使用上考虑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校园建筑使用的光源尽量选用节能灯、LED等低耗能产品,某些建筑可以采用光导管照明技术,满足建筑物对自然采光要求;在建筑屋面、墙体周围、外窗种植植被,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减少对大自然的侵扰。 在校园内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植被面积以保障校园内部的碳汇。采用覆草屋面、平台花园、垂直绿化等手段增加建筑的有机表面,以减小建筑的热(冷)负载,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为校园碳汇减排做出贡献。其次,高校可以加强碳捕获和碳埋存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推广,适时通过碳捕获、碳埋存技术进行碳汇减排。
㈢ 碳排放怎么算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碳排放的计算,首先确定排放源,排放源的种类千差万别,比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天然气燃烧,还有人和动物的呼吸等等。
其次确定碳排放因子,碳排放因子是指某种耗能过程CO2 排放的系数.
比如发电过程,发1度电涉及到的能耗折合的CO2量,就是发电过程的CO2 排放系数。
最后是用排放源的用量乘以该排放源的碳排放因子,就是碳排放量。
附:
计算方法直接用kwh*排放因子数值
纯手动整理,谢谢!
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以下为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每家每户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785。也就是说,用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0.19。
家用自来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0.91。
出行时,如果开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数乘以2.7。
拓展资料
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为此可推算出以下公式:
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
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
(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碳足迹”的基本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2.3(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1]);
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到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139。
㈤ 从事碳核算碳交易方面的工作应该看什么书
碳交易理论基础入门至少得1年,目前行业内有经验的人以前都做过CDM咨询。
如果从事技术/政策文件的研究工作,IPCC、UNFCCC和EU-ETS的各种指南就得几乎脱产的学习6~8个月。
在中国,碳交易实质上更接近能源的票证制度。
而在MRV领域,碳排放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从实体经济活动中剥离出来的。
目前各地区的试点中,反映出的问题还是“老一套”。
有远见的企业最近这2年已经开始着手“搞活”数据了,同时与那些政府的“支持单位”搞好关系。
建议看看《数据造假理论》,网络文库上直接下载,学习下数据运作:
刚入行就在第三方机构做审核员的话,所谓的“入门”不过是照抄模板(而且很多机构连模板都做不好,技术骨干不是搞碳的)。
补充一下:
我觉得《数据造假理论》绝对是最务实的。
毕竟碳交易在中国就是能源的票证制度,很多东西都是很有传统特色的。
我更关注与碳交易MRV相关的政策文件是怎么“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的”,而不是仅停留在“政策字面解读”的阶段。因为政府人员并不直接编制MRV相关的文件,而是以课题的形式委托给各个机构编制,所以实际编制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立场(利益关系)对文件的内容有直接的影响。
我对中国碳交易政策(各种核算指南/方法选)实时跟进,发现如下:
(1)文件编制人员以前是从事CDM行业的,以往工作中直接接触IPCC的各种指导性文件,可能有CDM方法学的开发经验,但对EU-ETS体系文件并不了解(至少是没认真看过),所以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中大部分内容直接从IPCC指南中摘录,而不是从MRR和AVR中摘录,导致方法学“重计算、轻核证”的问题更突出。
(2)编制人员以前主要从事咨询行业,未参与过财政奖励项目复审等实质性审核,所以对核证/审计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
㈥ 什么是碳减排核算方法学
碳交易的配额是用历史排放基数,目前大部分城市使用这个方法。
按照试点2009年至2012年排放边界和碳排放量变化情况,选取方法如下:
2009年至2011年期间排放边界未发生重大变化的中(重大变化指新上或关停主要生产系统、动力设施):碳排放量相对稳定的,取2009年至2011年三年排放数据的平均数;2011年相对2009年碳排放量增幅超过50%的,取2011年排放数据。排放边界发生重大变化的中:2009年排放边界发生重大变化的,取2010年和2011年排放数据的平均数;2010年排放边界发生重大变化的,取2011年排放数据;2011年排放边界发生重大变化的,取补充盘查后的2012年排放数据;2012年排放边界发生重大变化的,取边界变化后经补充盘查的2012年内连续稳定生产月份的排放数据所推算的全年数据。
l 先期减排配额试点如在2006年至2011年期间实施了节能技改或能源管理项目,且得到国家或上海市有关部门按节能量给予资金支持的,可获得先期减排配额。先期减排配额量依据其获得资金支持的核定节能量所换算的碳减排量的30%确定,在2013至2015年期间,按每年10%分3年发放。节能量与碳减排量的换算系数为2.23吨二氧化碳/吨标准煤。
l 新增项目配额对试点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投产、年综合能耗达到2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可申请新增项目配额。新增项目配额量根据项目全年基础配额、生产负荷率及生产时间确定。
㈦ 碳计算怎么算的流程全揭秘
确认排放源需要实地考察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而易碳家数据搜集部分并没想像中的麻烦:比如耗电量等,企业一般都留有统计数据或财务证明,而按照评价标准提供的公式,耗电量与一个系数相乘,就可得知二氧化碳排放数量,
㈧ 请问目前碳排放计算方法有哪些
家庭碳排放计算: 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785。也就是说,你用了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出行时,如果开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数乘以2.7。 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0.19。 家用自来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0.91。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到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139
㈨ 关于校园里的低碳生活,你想说些什么
低碳生活是指以低能源,低消耗,低开支的方式进行生活从而减少碳排放;主内要方式是从节容电,节水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从而达到低碳生活的目的。低碳生活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
㈩ 校园里的低碳生活(自己能在这方面做到什么)内容1000字
色,是代表美的,绿色它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
从校门进去,绿色的起点??左右两边的草坪。那儿是绿色的开始,也是我们学习的开始。其次的绿色在我们的两个“7”字教学楼中间??那一棵棵庞大的雪松,那棵棵雪松仿佛是我们学校的使者,亭亭玉立于两幢楼前,对进校的同学们表示着它们热烈的欢迎。他们的旁边有一簇簇嗄敬裕袷且蝗喝菏勘N雷盼颐牵梦颐遣皇芑页炯白贤庀叩纳撕Α
从小操场的右面进入大操场,那是我们升旗和做广播操的地方。大操场的一边是草坪,另一边排着五六个乒乓球台。乒乓球台靠着围墙,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经常带着乒乓球拍和乒乓球到那里玩一下。大操场的右边是我们平时用餐的地方??食堂。食堂的旁边是微机室,一到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我们就兴致勃勃的跑过去。微机室的右边是一栋居民楼,居民楼下面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这是一处绿色和红色的交界点。(因为居民楼的墙壁是红色的)
草坪的后面便是我们最最……大的绿色聚集点??大草坪。那个大草坪大约有1700平方米那么大,站在里面感觉真是一眼望不到边,像置身于一个绿色的大草原那么舒服,畅快。可惜的是我们没有那个福分经常去享受那份绿色的,那是2-4年级的同学们玩耍的天堂。为啥?因为我们已经六年级了,我们的功课要紧,但是那篇绿色却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闲适,所以为了我们的绿色校园,我也想提以下建议:
首先,我认为学校应该让我们学生树立低碳意识。要知道低碳经济与校园息息相关,打造低碳校园生活也是学校领导和学生责无傍贷,我们学生更要不断增强节能低碳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低碳理想,并且学校要一个月抽每班两名同学进行这方面的知识问答,并发以个人奖及班级奖。以“人人争做低碳标兵,处处体现低碳文化,时时参与低碳行动”为理念。
其次养成低碳习惯更为重要,我认为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要带好头,以此为学生做好榜样。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带好头,还要监督和教会学生: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节约粮食;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不随意刻画;讲究卫生,不乱丢杂物;健康出行,少骑机动车;不买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袋、不买不必要用品。
最后,为了让我们学生更好的投入“创建绿色校园”中来,我觉得还应该开展关于低碳的活动。俗话说:与其坐而论道,不让起而行之。学校可以将每周星期三定为:“校园绿色低碳生活日”活动。要求我们学生做到:节约用水;节约减排;节省资源;爱护环境;合理回收这六个项目。而在这天无人监督是不行的,所以学校领导还应该由两位领导负责五个班以此类推,四十个班需要八位学校领导。并对这天进行评比,并对做得好的班级进行加分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