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盗窃事件
预防盗窃,确保学生财产安全
首先,要牢固树立防盗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千万不要以为大学校园是太平世界,是保险箱,盗窃分子的眼光时时盯着大学校园,特别是盯着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大学校园里时常有盗窃分子出入,身边的大学生中极个别人也有盗窃行为,因此,在防止盗窃时,既要防外贼,也要防内贼。
第二,妥善保管好现金、存折、汇款单等,现金最好的保管办法是存入银行,尤其是数额较大的要及时存入,绝不能怕麻烦,要就近储蓄,储蓄时加入密码,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又不易解密的数字,千万不要选用自己的出生日期做密码。
这样,即使存折或现金卡被盗,犯罪分子也不容易取走钱,事主也有时间到银行挂失,身份证是最有效的证件,存折丢失,可以凭身份证去挂失,凭身份证去取款,因此,存款单据、汇款单据、存折及现金卡要同身份证、学生证分开存放,防止被犯罪分子同时盗走。
第三,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贵重物品不用时,不要随便放在桌子上、床上,防止被顺手牵羊或溜门盗走或窗外钓鱼给盗走,要放在抽屉、柜子里,并且锁好,寒暑假离校时应将贵重物品带走,或托给可靠的人保管,不要放在宿舍里,防止撬锁盗窃,贵重物品、衣物最好做上一些特殊记号,一旦被盗,报案时好说明,认领时也有依据,这样,即使被盗,找回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第四,养成随手关窗锁门的好习惯。上课、参加集体活动、出操、锻炼身体等外出离开宿舍时,要关好窗、锁好门,包括关好玻璃窗。不要将钥匙放在上梁子上或挂在锁上,晚休时要把锁拿到房间里。
一个人在宿舍时,即便上厕所、上水房洗衣服,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即可回来,也要锁好门,防止被犯罪分子溜门盗窃。某高校一位姓周的女同学,到相邻的宿舍聊天,没锁门,仅仅几分钟回来后发现上千元的手表、皮夹克和数百元现金被盗,她非常后悔,痛哭不已。
第五,在教室、图书馆看书,在食堂吃饭时,不要用书包占座,不在书包里放现金、贵重物品、钥匙,防止书包被盗或书包内的现金、贵重物品、钥匙被盗。
第六,不带较多的现金和贵重物品到公共浴池去洗澡,这些场所往往是犯罪分子行窃的地方。
第七,关于自行车防盗。高校里自行车被盗案时有发生,要养成随手锁车的好习惯,尤其好车要严锁严管,最好存放在有人看管的车棚里。
七、发生被盗,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报案
下课回到宿舍,如发现门窗被打开,或窗上玻璃被打碎、纱窗被割破、室内物品被翻得比较乱,这是室内发生盗窃的明显标志。遇到这种情况发生,头脑要清醒,不要急于到室内查找自己的物品。
首先要保护好犯罪分子留下的现场,任何人不要进入室内,以便公安人员在现场提取犯罪分子留下的痕迹。
其次,要马上报告学校保卫科或学生处,请他们来现场调查了解。
第三,配合公安机关查破案件,如果发现存折或汇款单丢失,要马上到银行、邮局去报告、挂失。平时如果丢失贵重物品、自行车等,也要及时到学校保卫科报告,讲明丢失或被盗情况及自己物品的特征。
(1)校园盗窃事件扩展阅读
盗窃分子作案的主要手段
第一,顺手牵羊。盗窃分子乘主人不备,将放在桌上、床上的钱、手表及文具等或者将晾晒在阳台、走廊中的衣服偷走。这种盗窃的手段,不用撬门,不用撬窗,非常方便,所以叫“顺手牵羊”。
第二,溜门盗窃。盗窃分子乘室内无人之机房门未锁,溜进门来,将室内的现金、存折、信用卡、手机等贵重物品盗走。这种手段速度非常之快,甚至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尤其是盛夏季节,夜间睡觉图凉快不关门,小偷趁机入室偷窃“浮财”。
第三,窗外钓鱼。盗窃分子乘室内无人或室内人员睡觉之机,用竹竿、木棍等工具在窗户外边,将室内的衣服等物品钩走。
第四,亲友盗案。某校曾发生两名交往密切的同学偷盗事件,甲同学趁替乙同学拿衣服之际,取走了乙同学的钥匙,回到宿舍打开乙同学壁橱,偷走乙同学人民币600元。事后,乙同学伤心痛哭。
第五,撬锁入室。盗窃分子乘室内无人之际,撬坏门锁,入室盗窃。
第六,先盗钥匙,再盗物品。盗窃分子乘人不备,在宿舍等处偷来钥匙,或在图书馆、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先从书包中盗窃学生的钥匙,然后尾随学生认清他的宿舍,再乘宿舍无人之际用钥匙开门,进行盗窃。
除上述六类外还有偷配钥匙预谋行窃的,也有以找人卖东西等名义混入宿舍相继行窃的等等。
❷ 校园偷盗事件金额达到多少可以立案
不管多少都可以立案,但是有治安(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之分,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和追究刑事责任标准是不同的,而且根据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和追责标准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超过500就可以立刑事案件,但是不一定立了刑事案件就一定能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这就涉及到追责标准,一般至少要1000才够追诉标准,逮捕标准就更高,不够刑事案件标准可以受理治安案件。
盗窃罪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盗窃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
认定标准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 。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为起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如何认定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盗窃数额,是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已窃取的公私财物数额。
(二)已经着手实行盗窃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是盗窃未遂。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如明确以巨额现款、国家珍贵文物或者贵重物品等为盗窃目标的,也应定罪并依法处罚。
(三)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惯窃罪或者盗窃数额巨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并应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盗窃的公私财物,既指有形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重要技术成果等无形财物。
盗用他人长途电话账号、码号造成损失,盗窃他人非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五)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
❸ 试分析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措施
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维护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在校生“安居乐业”是高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校园的安全问题,是广大师生员工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在高等院校这个小社会里,校园面积大,人口集中,家属宿舍区、学生宿舍区、服务机构与教学科研场所混在一起。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化、规模化和后勤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与社会逐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校园小社会受大社会的影响,治安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盗窃案件更为突出,已成为校园一大公害,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盗窃案件的特点
据统计,目前在高校校园内所发生的盗窃案件占高校各类案件总数的 60% ~70% 左右,并呈上升趋势。其中,入室盗窃最为常见,它发案率高、数量大、危害面广。一般而言。高校校区发生的盗窃案件有以下特点:
1.人员的特定性。在高校盗窃案件中,一般来说在家属宿舍区发生的盗窃案件,作案人主要是周边无业人员、来校务工人员和校外中小学生。而学生宿舍区发生的盗窃案件,作案人主要是校内学生,因为他们熟悉宿舍环境,在宿舍盗窃很容易得手。
2.作案时间的规律性。高校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活动和生活规律,这些规律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行为人某种行为的具体实施。一般来说,作案分子主要选择以下时间:(1)师生员工上班、上课、晚自修时间;(2)校内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期间;(3)新生入学期间;(4)期末复习考试期间。
3.作案方式的多样性。作案分子在校园内作案通常采用如下方法:(1)选择作案目标;(2)作案前先侦察;(3)顺手牵羊;(4)推销作案。
4.内外勾结。内外结伙盗窃,就是校内居住人员与校外人员勾结在校园里盗窃。作案主体主要是家属子弟与社会无业人员。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往往利用熟悉校园环境和住户情况的便利条件进行盗窃。
二、高校盗窃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1.安全防范意识差。统计资料显示,高校的盗窃案件有 80% 以上是没有做好防范工作造成的。有些师生员工防范意识淡薄,对钱财和贵重物品保管不严,缺乏警惕性,为盗窃分子打开了方便之门。
2.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力。有些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更谈不上守法,甚至把违法犯罪视为一般的道德问题。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低下的学生,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3.高校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改革开放和联合办学为高校拓宽了办学渠道,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同时也给高校治安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具体表现在:(1)高校的后续管理功能相对落后,特别是治安管理机制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最终导致案件的发生。(2)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而这些生源素质差距大,层次复杂,并且相互交叉,流动性大,再加上学校的教育管理一时跟不上,以致学生成为高校盗窃案件的多发群体。(3)校园建设增多,涌进大量民工和临时工,这些人员素质各异,来源复杂,一些犯罪分子混杂其中,给校园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
4.高校内部的治安防范存在薄弱环节。(1)群防群治意识差。有些师生员工认为学校治安防范工作与自己无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即使听到喊捉贼,也很少有人出来帮忙。(2)门岗管理制度不严密,各类车辆及社会闲杂人员随便进出学校。(3)校卫队员素质偏低,多数队员存在临时观念,在工作中[摘要]目前,高校盗窃案时有发生,影响了学校教学和生活的正常秩序。为了维护高校的稳难以充分发挥作用。(4)技术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高校虽然已安装了防盗报警系统,但技术性能差,灵敏度低,起不到防范作用。
5.破案率低,打击不力。高校盗窃案件多数属于小偷小摸,破案难度大;有的案件虽然破了,但赃物追不回来,达不到打击的目的。另外,高校保卫部门没有侦查权力,给破案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案发后不能及时侦破,盗窃分子逍遥法外,致使此类案件一再发生。
三、高校盗窃案件的对策分析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人的思想道德面貌是以行为举止来表现的,也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的。部分大学生道德品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单靠打击和防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在育人治本上狠下工夫。(1)认真抓好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以便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学生盗窃行为的发生。(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一方面抓好日常行为教育,不断提高学生严格规范日常行为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增加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高校逐年扩招后,学生来源复杂,层次多,素质差距大。因而,必须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对症下药。(3)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法、知法、守法。
2.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校园财产安全。首先,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师生员工防范意识薄弱的环节,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师生员工进行广泛的防范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师生员工自觉做好防范工作。其次,增加投入,改善防范条件。第三,在每年新生入学期间,加强宣传,从录取通知书入手进行安全教育。第四,在每年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将各种贵重物品集中保管。
3.强化治安防范和管理。当前,高校深化改革速度的加快致使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校内人员数量急剧膨胀,人员结构复杂,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盗窃案件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校园治安防范管理,把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才是减少校园盗窃案件发生的良策。(1)加强重点部位防范,实行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在治安环境恶劣、犯罪分子胆大妄为的情况下,单靠人防是不够的,要适应防范的客观需要,加强人防与技防的结合,才是新时期高校治安防范工作的必由之路。(2)严格门岗管理。配合学校门岗监控系统的使用,实行凭证出入门岗制度,减少外来人员进校,防止犯罪分子窜入校园作案。同时对外来机动车辆实行换证进校,减少机动车辆进出校门。(3)加强校内流动人员管理。因学校发展的需要,近两年来,涌进学校的民工和临时工猛增,他们来源复杂,管理难度大。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办法加强管理:一是深入了解,掌握情况,摸清底细,按章登记注册,严格管理;二是学校保卫处与校内各工程队负责人签订《治安目标责任书》;三是对来校民工实行办证出入,持证上岗。
4.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群防群治是我国社会治安的独创优势,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维护学校安全,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针对人员密集和繁杂的特点,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1)在家属宿舍区,认真组织离退休职工及家属参加宿舍区轮值活动。(2)在学生宿舍区,发挥宿管中心管理人员的作用,保卫干部协助、指导他们做好学生宿舍治安防范工作。同时在学生宿舍楼建立学生治安小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管理,由学生义务轮流参加本宿舍楼的治安值班,协助完成治安保卫工作。(3)建立应急值班小组,由保卫干部和机关干部组成,参与校园值班巡逻,接受报警求助,处理突发事件。(4)在每年寒暑假期间,认真组织部分留校学生参加校园值班巡逻工作,一方面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工作。(5)校卫队负责校园重点部位的值班巡逻,并“分片包干”、定点巡查,同时保卫干部轮流参加值班巡查工作。
5.加大破案力度,打击校园犯罪行为。高校盗窃案件发案率高,但破案率低,这是因为此类案件多是内部人员作案,破案难度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一是掌握作案规律,潜伏守候捉拿案犯。在发案率高的地点或时间里,组织精干力量,隐蔽起来潜伏守候抓现行,这是当前打击校园犯罪活动的一种可行的方法。二是追查赃物捉案犯。发现赃物,追查来源,也是破案的有效方法。三是熟悉周边环境,在周边仔细寻找破案线索。一些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紧靠农村、工厂,并且周围出租屋多、网吧多、废品收购站多,人员混杂,治安问题非常突出。因而,经常深入这些地方,与有关人、事、物接触,有目的地了解、掌握和熟悉一些情况,并通过调查走访,搜集一些与校园案件有关的信息,这也是侦破案件的一种方法。
总之,有效地防止高校盗窃案件发生,保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我们高校保卫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对在校大学生加强治安安全警示教育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❹ 谁能给我说下关于校园盗窃相关法律(在校期间,学校宿舍发生丢失贵重物品事件,学校拒绝赔偿,对吗)
视情况而定。
1、如果校方安全措施妥当,宿舍有必备的保险设施,物品被偷窃版主要由于失窃人疏忽大意造权成的话,校方不承担主要责任。
2、如果由于校方防卫不当,设施不完善,疏忽管理等等原因,则可追究校方承担主要【违约】责任,但并不一定非要承担次责任。原因有二,一、校方的疏忽管理并不一定导致物品失窃,二、校方并未与当事人建立保管合同关系。
如果起诉的话,基本不会胜诉滴,嗯嗯。
❺ 校园发生盗窃案件的应对办法有哪些
其实很简单的,百分百能破案,你只要报案了,现在警察有一个系统可以查出来的,具体是用什么方式我就不便在这里说明了。
❻ 高校盗窃案有哪几种
大学校园盗窃案件的特点:(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北京海淀区高校密集。自2003年至2008年10月,海淀区检察院共受理大学校园盗窃案件601件669人,涉案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3845953元,涉及高校67所。
大学校园盗窃案的犯罪主体上以校外流动人员为主。在受理的601件案件中,有386件是此类犯罪主体所为,占总案件数的64%。其特点一是以青少年居多,其装束、相貌与大学生差别不大,极易混入校园;二是多为校园周边的一些无业人员和农民工,经济条件较差;三是熟悉校园环境,对高校内的建筑布局、作息时间了如指掌,故作案时轻车熟路、屡屡得手。其中很多犯罪嫌疑人长期以盗窃学校财物作为生活来源,如犯罪嫌疑人魏某于2002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连续盗窃45起,涉案金额高达183038元。这类犯罪主体多单独行动,采取顺手牵羊,或以推销、找人等借口偷混入室等手段作案,具有极大流动性。
高校大学生盗窃犯罪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601件高校盗窃案中,有215件是学生所为,占案件总数的近36%。
❼ 高校盗窃案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
大学校园盗窃案件的特点:(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北京海淀区高校密集。自2003年至2008年10月,海淀区检察院共受理大学校园盗窃案件601件669人,涉案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3845953元,涉及高校67所。
大学校园盗窃案的犯罪主体上以校外流动人员为主。在受理的601件案件中,有386件是此类犯罪主体所为,占总案件数的64%。其特点一是以青少年居多,其装束、相貌与大学生差别不大,极易混入校园;二是多为校园周边的一些无业人员和农民工,经济条件较差;三是熟悉校园环境,对高校内的建筑布局、作息时间了如指掌,故作案时轻车熟路、屡屡得手。其中很多犯罪嫌疑人长期以盗窃学校财物作为生活来源,如犯罪嫌疑人魏某于2002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连续盗窃45起,涉案金额高达183038元。这类犯罪主体多单独行动,采取顺手牵羊,或以推销、找人等借口偷混入室等手段作案,具有极大流动性。
高校大学生盗窃犯罪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601件高校盗窃案中,有215件是学生所为,占案件总数的近36%。
❽ 校园失窃问题频繁 为何至今没到到好的解决
校园失窃事件屡屡发生派出所:同学们心中警钟应长鸣实习记者 张文璟(南师大) 《江南时报》 ( 2007-12-23 第11版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本月初,南京师范大学的张同学在教室里复习,中途出门接电话后,张同学震惊地发现,原本放在座位上新买的笔记本电脑不翼而飞。据记者调查,各类校园失窃事件屡屡发生,让同学们蒙受不小的损失。派出所民警表示,在盗窃者成为千夫所指的同时,学生、校方也应得到一些警示。 被窃学生:粗心大意“一摸没”据张同学介绍,当时自习教室里只有她一个人,笔记本包放在第一排的椅子上。“我只出门接了一个电话,从教室门口踱到楼梯口,10米左右的距离,半分钟都不到。”张同学本以为是好心人把电脑送到管理员那里了,但找遍了整幢教学楼的管理办公室都不见电脑的踪影,这才意识到电脑被窃。张同学说,自己曾好几次把电脑落在食堂、教室等地方,有时竟长达三四十分钟,都是有惊无险。“这次终于没躲过一劫。”事情虽然已过去一段时间了,张同学仍然很失落。记者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近一半的同学表示,自己曾丢失过价值100元以上的财物,其中大部分确定是失窃。交谈中,一个新名词“一摸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摸没”是对那些经常丢失东西的学生的戏称。苏州大学的吴江萍就是班上同学们公认的“一摸没”,她常常一摸书包或口袋,然后大惊失色地叫道,“我的××又不见了!”进入大学以来,吴江萍陆续丢了两部手机、一串钥匙、一只钱包和两张校园卡,其中手机、钱包均系被窃。吴江萍说,她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曾将手机放在桌上,自己睡着了。发现手机失踪后,她迅速拨打自己的号码,听到的却是“您呼叫的用户已关机”的提示音。记者发现,无论是张同学、吴江萍还是调查中曾有过失窃经历的同学,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摸没”。他们的防范意识不强,会抱着侥幸心理,将贵重物品随意摆放,有的竟然粗心到丢失物品两三周还没有意识到。这无形中给盗窃者提供了做案的沃土。校方:盗窃事件防不胜防失窃后,张同学迅速向学校保卫处以及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学校保卫处立刻调出当时的监控录像,却发现案发现场并没有监控设备,能勉强看到案发地点的只有三四百米外的一个监控摄像点,根本没有用处。该校保卫处的沈师傅介绍,校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争把安全隐患降到最小。学校一共有五六十处摄像监控点,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这些监控摄像也曾协助公安机关侦破过一些盗窃案件。学校的图书馆实行“凭证准入”,安排专人执勤检查,持图书卡的学生才可以进入图书馆。另外,在学生宿舍区,每一幢宿舍楼的管理都被要求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入住学生的样貌,即使是家长到访也要详细登记,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宿舍。记者跟随一群学生,试图混入该校一幢宿舍楼,果然被眼尖的值班人员发现。“一看就知道你不是这儿的(学生),这里住的每个小孩我都认识。”宿管站的郄阿姨拦住记者说。但是,保卫处的沈师傅也无奈地表示,在许多监控死角,盗窃仍时有发生。由于大学的特殊性质,校方不可能紧锁大门杜绝社会人士进入校区,这无疑导致了校区内的不安全因素。在值班人员换班时,盗窃者进入图书馆、宿舍区的可能性仍然难以消除。并且,个别学生也存在盗窃行为。“保卫处在上个月派了十几个人,便衣潜伏在教学楼、宿舍、图书馆,希望能够揪出这些盗窃者。但是他们十分警觉,稍有风吹草动就隐蔽起来了,我们的行动收效不大。”派出所:校园安全需多方努力接到张同学的报警电话后,学校所属辖区派出所立即派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当天出警的程警官向记者介绍,发生盗窃的教室位于教学楼三楼走廊的角落,角落处就有一个楼梯,平时从此处经过的人很少,很难找到目击证人。盗窃过程只有半分钟不到,可见盗窃者是直接拎了电脑包就逃之夭夭了。“很可能犯罪分子早就盯上了她的电脑,趁她疏忽立即下手。”程警官表示,这样的案件连指纹都搜集不到,几乎没有人和证据,侦破工作很是困难。“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提高警惕。”程警官说,该辖区一共有五六所院校,派出所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笔记本电脑遗失的报警电话,手机、钱包的遗失就更多不胜数了。“有的能找回来,有的就没办法了。学生一定要有意识地把贵重物品贴身保管,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趁。”程警官还指出,学校的保卫措施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记者在程警官的带领下进入了该校的监控室,记者粗略数了一下监控大屏幕,发现共有50多个监控窗口的大屏幕中,有七八个窗口处于无信号状态,不能达到正常监控效果。“这个学校占地2500亩,仅仅有50多个摄像头其实是不够的,而且这些摄像头的分布也不是很合理。”记者了解到,该校的监控器多分布在学校的各个出口、教学楼和宿舍的主要出口,普遍是人流量比较大的低方。而一些角落处的、人迹罕至的通道、教室,就如张同学丢失电脑的教室,往往没有任何监控设备。程警官表示,这些“角落”才是真正经常发生盗窃的地点,才是最需要安装监控设备的地方,因为其具有隐蔽性,做案后,犯罪分子也便于逃走。程警官提醒,首先学生要有警惕意识,校方把保卫措施做到位,加上与派出所紧密配合,多方的合力,才能把盗窃损失降到最小。
❾ 校园盗窃的作案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些区域
窃,是指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国家、集体或他人财物的行为.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并为人民群众、师生员最为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行为。盗窃案在高校发生的各类案件中是最多的,大约占90%以上。以作案主体进行分类,盗窃案可分为外盗、内盗和内外勾结盗窃三种类型。少数大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法律意识淡薄,不顾家庭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追求时髦.盲目攀比,从而导致没有钱花就去偷,逐步走上了犯罪通路.这是导致高校盗窃案件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一)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一般盗窃案件都有以下共同点:实施盗窃前有预谋准备的窥测过程,盗窃现场通常遗留痕迹.指纹.脚印、物证等;盗窃手段和方法常带有习惯性;有被盗窃的赃款、赃物可查。由于客观场所和作案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盗窃案件有以下一系列特点:1.时间上的选择性--作案主体在有人的情况下是不行窃的,作案必然选择作案地点无人的空隙实施盗窃.例如,上课期间,同学们都去教室上课了,作案人便会光顾宿舍;下班的时间或节假日期间,实验室、公室.财会室、计算机室通常均处于无人状态,作案人便会乘隙而入。2.目标上的准确性--高校中内盗案件比较多。财会室、计算机室在什么位置,作案人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哪个学生有钱或贵重物品,常放在什么地方,有没有锁在箱子中或柜子里,钥匙放在何处,作案分子都基本上了解。不动手便罢,一旦动手目标十分准确,常很快便十拿九稳地得手。3.技术上的智能性--高校中盗窃案件的作案主体,一般以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为多,有的本身就是大学生。他们智力超群、比较聪明,盗窃技能高于一般盗窃作案人员。他们经常会用你的钥匙开你的锁,或用易拉罐皮制作"万能"钥匙等,进行智能型违法犯罪活动。4.作案上的连续性--如上所述,正是由于作案人比较"聪明",所以其第一次作案很容易得手。"首战告捷"以后,作案人往往产生侥幸心理,加之报案的滞后性或破案的延迟性,作案人极易屡屡作案而形成一定的连续性。(二)高校盗窃案件的行窃方式1.顺手牵羊--是指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备将放在桌上、走廊、阳台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而占为已有。2.乘虚而入--是指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在、房门抽屉未锁之机入室行窃。这类盗窃手段要比"顺手牵羊"者毒辣,其胃口也比"顺手牵羊"者更大,不管是现金、存折、信用卡或者是贵重物品,只要一让他看到,就会统统被盗走。3.窗外钓鱼--是指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将被害人的衣服钩走。有的甚至把纱窗弄坏,钩走被害人放在桌上、床上的衣物。因此,住在一楼或其他楼层靠近走廊窗户的同学,如果缺乏警惕很容易受害。4.翻窗入室--是指作案人翻越没有牢固防范设施的窗户、气窗等入室行窃。入室窃得所要钱物后,常又堂而皇之地从大门离去,因此窃贼有时不易被发现。5.撬门扭锁--是指作案分子使用各种工具撬开门锁而入室行窃。6.用A的钥匙开A的锁--是指作案分子用A随手乱丢的钥匙,趁A不在宿舍时打开A的锁,包括门锁、抽屉锁、箱子上的锁,从而盗走现金和贵重物品等。这类作案人大都是与A比较熟悉的人。(三)防盗的基本方法防盗的基本方法有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其中,人防是预防和制止盗窃犯罪惟一可靠的方法。物防,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防护措施。而技术防范,则是可即时发现入侵、能够替代人员守护且不会疲劳和懈怠可长时间处于戒备状态的更加隐蔽可靠的一种防范措施。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教室和学生宿舍的防盗工作,保护好自己和同学的财物。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也是全宿舍、全班乃至全校学生共同关心的大事。学生宿舍和教室的防盗工作,
❿ 校园盗窃事件该如何解决
1、有盗窃行为发生,但具体是在哪个环节出问题、你有室友或帮你拿钱包的人是否是真的小偷,还无法证明。
2、“请问这个时候我要如何找出真凶呢? ”:
(1)这只是盗窃案,不是凶案,没有什么“真凶”,只有盗窃违法者或盗窃犯罪嫌疑人。
(2)你个人能掌握、能使用的调查方法有限,弄不好就会侵犯他人权益、反倒让你自己再卷入纠纷,建议不要自己“找出真凶”,应向学校或派出所报案。
3、“粗略的在今天检查了一下舍友她们的东西,都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点”:
(1)其实,在法律规定上,你是无权“检查”室友东西的,这样做涉嫌侵犯你室友的权利:如果她们不服,你有可能被卷入麻烦。
(2)建议让学校或派出所出面做这些。
4、“到底该怎么办?难道就只能让那些钱这么不见了吗?”:
(1)找学校,要求学校查办并给一个说法:学校领导当然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他们不热心你就总去找,直到学校领导给你一个说法为止。
(2)找派出所报案:800多元虽然可能达不到刑事盗窃罪的立案标准,但也涉嫌盗窃违法行为,公安应当管。警察介入,会对小偷有一个震慑作用,说不定会偷偷放回去的:虽然你努力了也不一定就能找出“真凶”,但如果你不努力,就肯定不会有效果了。
5、另外,以后对自己的财物,不要这样掉轻心,自己管理不善,也会给小偷更多的可乘之机,即使最后能找回来,也会让你浪费很多心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