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老校园
❶ 北大清华校园风光
关于“校园风光”,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唯美古诗词名言名句,供参考:
旁听
文/李者也
良师之课似春怡,讲至妙处万物迷。
清风不辞远道来,窗边旁听不知疲。
鸟雀檐下筑巢穴,意欲长栖以为习。
拟待毕业盛典上,名册补其学之籍。
❷ 北大的校园清华的汉什么意思
北大的牌子是最复响亮的,制清华的男生(也就说嫁人就要清华毕业,汉指——老公、对象)
其实还有下一句,北外的美女民院的饭。北外美女多啦,这个好解释,民院的饭是指民大食堂很好吃,毕竟多少数民族嘛,食堂很有特色,而且价格都很实惠
❸ 北大和清华哪个校园环境好
北大的校园环境好一些,学生比较自由;清华的校园建筑好一些,学生比较刻苦。
❹ 北京大学校园图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1%B1%BE%A9%B4%F3%D1%A7&in=15532&cl=2&cm=1&sc=0&lm=-1&pn=0&rn=1&di=292595452&ln=2000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1%B1%BE%A9%B4%F3%D1%A7&in=15532&cl=2&cm=1&sc=0&lm=-1&pn=2&rn=1&di=267793732&ln=2000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1%B1%BE%A9%B4%F3%D1%A7&in=22227&cl=2&cm=1&sc=0&lm=-1&pn=7&rn=1&di=985334884&ln=2000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1%B1%BE%A9%B4%F3%D1%A7&in=22227&cl=2&cm=1&sc=0&lm=-1&pn=7&rn=1&di=985334884&ln=2000
❺ 考入清华和北大又被逐出校园的是谁
先后考入北大清华又两次退学今年高考再成南充理科榜眼被网友指为“职业考生”———
2003年,他以606分的成绩从岳池一中考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4年7月因7门必修课不及格遭遇退学;返回南充后他在白塔中学外国语学校(亦名南充十一中)复读,2005年再度以703分、南充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然而一年之后,他再度因为学分不够自动选择退学,在南充十中实际复读仅两个多月之后,今年的高考当中,他又以677分的成绩名列南充市理科第2名。这一次,他的目标还是北大。 他就是张非,现名张空谷,还有一个多月是他24岁生日。让张非成为新闻人物的,并不只是他“进出北大清华如入无人之境”的神奇:2007年6月中旬,也就是高考结束后一周左右,一封名为《四川南充惊现职业高考考生,清华北大反复退学牟取奖学金》的帖子开始在网上广为传播,直斥他此举动机不纯。随后,川内一家报纸率先报道了此事,并引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跟进,还有评论将其称为“考霸”。至此,张非彻底陷入舆论旋涡的中心。凭什么他就能考北大、清华如探囊取物?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天才少年屡屡从名牌大学退学?假若他再被录取还会出现退学的反复吗?这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又是什么?面对种种非议,一向木讷的张非传出清晰的“空谷回音”:我不是职业高考考生!
■考上北大、清华轻而易举 被指“职业考生”谋取重奖
2007年6月25日上午。南充十中校门口。
高考成绩当天刚刚公布,获悉自己分数的复读班考生们正围着班主任张正川老师热烈地交谈。一个短发高个的男生从远处缓缓走来,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T恤,袖口还印有“清华珠海校友会”的字样。有人指着他小声地说:“看,新闻人物来了!”
张正川兴奋地冲他喊道:“张空谷,你晓不晓得你今年考了好多分啊?”男生摇了摇头。“才677分!比南充市的理科状元只少了2分!你娃考得不好哦!”张老师语气中略微有些遗憾。张空谷,也就是曾经的张非却显得满不在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要是考得太好,别人更要攻击我了!”
此话并非空穴来风。2007年6月中旬,也就是高考结束后一周左右,一封名为《四川南充惊现职业高考考生,清华北大反复退学牟取奖学金》的帖子开始在网上广为传播。帖子里列举了张非2003年考上北大、获得岳池一中3000元奖学金;2005年从南充十一中复读考上清华,获得学校10万元奖励;2007年从清华退学以南充十中学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并且精确地估算出他今年的考分应该在680分左右,极有可能再度问鼎北大清华,“又将轻松获取南充十中的一笔重奖”。帖子首度提出了“职业考生”的概念,并直斥张非的“堕落”是一心只为赚钱。
很快,川内一家都市媒体报道了此事,并引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跟进,舆论一时哗然。然而在种种非议声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基础是:这孩子的确太牛了!每次都能考特别高的分数。所有曾经教过张非的老师都赞叹他“太聪明了”,张非现在的班主任老师张正川更是将“天才”、“奇才”的评价给了他。
❻ 北京大学校园内的一个湖泊叫什么
北京大学校园内的一个湖泊叫未名湖。
它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❼ 北大校园有什么景点
1.西门
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大西门上面挂有北大校友,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北京大学书写的校名,他所书“北京大学”四个字苍劲有力,气势雄浑。今天这座北大西校门仍然是北大师生进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它所正对着的是蔚秀园北大教工宿舍区;而每到节假日全国乃至全世界慕北大之名而来的人民常常在这里驻足留影,做为他们来到北京大学的存照。今天,北大西门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
3.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
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
15.燕南园
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占地48亩,主要作为燕大外籍教室的住宅,按照当时所有中外教室住宅的编号顺序,燕南园的住宅被定为51号到66号,这一编号从燕大到北大,一直没有变更。今天,在某些宅院的门口,还能看到黑底白字的木门牌,无言笑视着岁月的沧桑。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扩大校园,燕南园西墙的北端向外延伸,于是又有了一个新的宅院,编号为50号。
燕南园的建筑以“洋式”为主,多为两层小楼,附带一个小花园。室内装饰业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铺设木地板,楼梯设在屋内,屋里有供冬天采暖的壁炉,上下两层楼各有独立的卫生间。
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
2.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古典的外表与内部现代化的舒适融为一体
4.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的一个很好的结合,古典的外表与内部现代化的舒适融为一体。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前藏书近600万册,规模仅次于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第二大图书馆,在亚洲各大学图书馆中排名第一。北大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革命前辈李大钊先生曾任这里的馆长,毛泽东同志早年也曾在这里工作过。在馆中很多古典书籍中,还可看到李大钊、胡适等先生当初作的笔记。整个图书馆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暖气良好,真正是冬暖夏凉、窗明几净,是北大师生读书的好地方。
提醒:图书馆凭证进入,校外人谢绝参观,嘿嘿,在外面拍照留念吧。
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
9.钟亭
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那个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之所以说不会错过,是因为小土山的位置极佳,北面临湖,正对着北大人极为熟悉的翻尾石鱼;南面土山脚下就是乾隆诗碑,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与乾隆诗碑中间夹着一条小径,小径通向湖边。
钟亭,有钟有亭。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裙子。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两条粗壮的青龙铰连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此外,钟体上刻有八卦的图案,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按此日期算来,从大清国丙申年,即1896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钟竟比“京师大学堂”诞生得还早些!
蔡元培像
13.蔡元培像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年组织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毛泽东同志曾赞誉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铜像是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毕业生捐赠母校的,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
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
6. 静园草坪
静园草坪是目前燕园内最大的一块草坪。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同时,它还是北大师生们一个重要的课余活动场所,北大百年校庆时的文艺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
三角地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海报,多向交往着各种信息,学术的、学习的、商业的……
5. 三角地
北大有名的三角地在五四大道的大讲堂旁边。三角地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海报,多向交往着各种信息,学术的、学习的、商业的……三角地也是北大学生社团进行宣传和展示活动的地方。学生社团活动是北京大学的一大特点。北大学生社团众多,被戏称为“百团大战”。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学生登山协会山鹰社、学生社团爱心社、自行车协会等。北大学子们尽情在各种社团中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结交新的朋友,学习新的技能。
❽ 作者在课文中反复说,北大校园是“永远的”。校园为什么是“永远的”
永远的校园”包含怎样的含义:①在北大的生活经历是“我”永久的记忆;
②北版大学子权代代传承,使北大精神成为永远;
③北大精神是中国魂的代表和缩影,必将随中国魂的绵延不绝而成为永恒。如若不懂、可追问。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采纳哦(*^__^*)
❾ 北京大学的校园环境
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其中燕园校区是北京大学本部,占地面积1.95平方公里(合2925亩)。昌平校区占地面积550多亩。大兴校区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占地面积约550亩。北京大学无锡校区同样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2008年投入使用,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大学城,占地面积500多亩。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占地面积约990亩。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国燕园)占地面积82.87万平方米(合1243亩),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
北大校园分为校本部、医学部、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本部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著名的“一塔湖图”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北京大学风景相册图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