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园
⑴ 求清华大学宿舍和校园照片
清华大学宿舍照片:
清华大学是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2018-2019学年度,清华大学将有15个本科大类、超过100个硕士专业和80个博士专业招收国际学生,其中18个硕士项目与7个博士项目为全英文授课学位项目。
(1)清华大学校园扩展阅读: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从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
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
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⑵ 清华大学的校园史请简单概述一下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⑶ 清华大学校园环境怎么样
清华的校园环境挺不错的,6000亩清华园呢,虽然比不上北大,但也很有特色很不错!
⑷ 清华大学的校园有多大
校园占地六千余亩,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 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而原“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园荒岛——荷塘”等,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东区校园50年代则以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主楼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雄伟大气,而又安静舒适。
⑸ 清华大学和北大各占地多少亩
1,清华校区占地面积6000多亩,北京大学校园占地5085亩。
简介:清华大学被称为中国着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它位于北京西北郊区的清华公园。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最初名为清华学院。它作为“耿子赔偿”的一部分在美国成立。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了尝试本地人才培养,大学系于1925年成立。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52年,经过全国高校的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学科的工业大学,重点培养了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自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逐步恢复了科学,经济,管理和文科。
2,北京大学主校区面积3.39平方公里,占地5085亩,分为延东公园,郎润花园,景春花园,明河花园,中关花园,微秀花园,城泽花园,长春花园,长春新园,燕南花园等部分是学校的主体。
北京大学圆明园校区位于圆明园东门北侧。距离北海淀校区3公里。北京大学应用艺术与科学办公室和北京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办公室就在这里。这里面积不大,约50英亩。 。北京大学昌平校区是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大学校园。校园位于昌平县西北4公里处的天寿山下。校园占地面积550多亩,生活教学楼面积6万平方米。校园距离北海淀校区38公里。每天都有班车前往北京大学的老师教书。如果将北京,深圳和无锡的北京大学校园加在一起,则为8968亩。
(5)清华大学校园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的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藏书629万余册。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3.5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23.28万平方米。
2007年,北京大学做出决定,对昌平园区的功能定位进行调整,从教育培训转变为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年底,学校成立昌平校区管理办公室,把昌平校区建设成集大科学装置、开放性公共科研平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于一体的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大兴校区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面积约550亩。
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其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占地面积约990亩。以上面积总共加起来,北京大学在北京约有7225亩。校区面积总计校本部5085亩7225亩明园校区50余亩昌平校区550余亩大兴校区约550亩医学部校区990亩。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国燕园)学校占地82.87万平方米,合1243亩,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北京大学无锡校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位于太湖之滨的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内,占地面积500亩,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国家教育部2006年批准设立的。
⑹ 清华大学校园内十二座人物雕像都有谁
在校园里共有 8位人物的纪念雕像或纪念碑,按照建成时间依次为:
被军阀政府枪杀的清华学生韦杰三(1903-1926)纪念断碑、
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1927)纪念碑、
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施滉(1900-1933)纪念壁碑、
历史学家吴晗(1909-1969)雕像、
文学家闻一多(1899-1946)雕像、
文学家朱自清(1898-1948)雕像、
体育教育家马约翰(1883-1966)雕像、
先贤孔子(前551-前479)全身雕像。
在清华有关楼馆的室内建有14位人物的纪念雕像,按照建成的先后时间,它们是:
数学家华罗庚(1910-1985)、
清华前校长梅贻琦(1889-1962)、
前校长蒋南翔(1913-1988)、
化学家张子高(1886—1976)、
物理学家叶企孙(1898-1977)、
建筑工程学家梁思成(1901-1972)、
土木工程学家陶葆楷(1906-1992)、
电子工程学家孟昭英(1906-1995)、
化学工程学家曹本熹(1915-1983)、
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1890-1975)、
清华附中前校长万邦儒(1928-1992)、
经济学家陈岱孙(1900-1997)、
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
工程力学家张维(1913-2001)的雕像。
在有关院系的室内悬挂有9位人物的大幅纪念照片:
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王国维(1877-1927)、
梁启超(1873-1929)、陈寅恪(1899-1946)、赵元任(1892-1982),文学家朱自清(1898-1948)、闻一多(1899-1946),历史学家钱穆(1895-1990)以及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金岳霖(1895-1984)的照片
⑺ 现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可以随便进去参观吗
可以参观,但要符合条件才行:
一、清华大学
校园对外开放参观从7月21日开始。学校寒暑假期间,每周一为校园休整日,不对外开放。如遇校内调休、调课、重要活动或极端天气等不宜开放的情况,暂停校园参观。开放日入校时间为上午9:00,下午14:00。
参观校园全部实行网上实名预约。个人提前7天通过“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团队提前14天通过http://www.y-ars.com网址进行预约。
(7)清华大学校园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⑻ 清华大学可以让人随便进去参观吗
清华大学不可以让人随便进去参观,清华大校作为重要教学研究单位,在保障校园正常秩序前提下,本着坚持开放、加强服务、有序管理的原则,对社会公众开放参观。 学校校园参观不向任何组织和个人收取参观费用,学校校园综合治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校园参观管理服务工作。
学校校园参观开放时间一般为公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学校教师寒暑假期间。学校教师寒暑假期间每周安排一天作为校园休整日,校园休整日不对外开放。遇校内调休调课、重要活动或者极端天气等不宜开放的情况,暂停校园参观。
(8)清华大学校园扩展阅读
学校校园面向参观人员划分为开放区域和非开放区域。 学校对参观的团队和个人指定校门入校,并进行必要的入校安全检查和身份查验。学校各单位因工作需要组织校外人员校园参观活动,应当报学校相关部门审批。
学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与校园参观相关的各类违法违规扰乱秩序的活动,学校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直至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清华大学官网--清华大学校园参观管理规定
⑼ 清华大学景物介绍,简单点
清华大学校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东临地铁13号线,西临北大、圆明园,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清华园原为皇家园林,清朝康熙年间称熙春园,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校园总占地面积392.4公顷(校本部306.0公顷,不含附属医院),总建筑面积198.1万平方米;校园绿化率54.8%,拥有树木1152种,其中乔木4.5万株,灌木18.8万株,百岁以上古树240棵;公共教室面积5.3万平方米,教室276间,学生公寓共45万平方米,1.39万间。
校园内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创造了适宜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清华园大礼堂的草坪前日晷上在风雨中挺立数十载,上面刻着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
清华校园按照南门主路(学堂路)分为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中心景观,图书馆(一、二、三期工程)、科学馆、清华学堂、同方部、西体育馆及理学院等建筑分布其间,原王府庭园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花池”(近春园遗址)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东区则以1950年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以及建筑馆、明理楼、经管学院、逸夫科技馆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
在清华二校门北边小山下,有一块被清华校友称为“清华第一碑”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为当年国学研究院师生为纪念王国维而立,碑铭上陈寅恪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是一代代清华学人精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