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明德中学校歌

明德中学校歌

发布时间: 2021-08-14 04:10:30

Ⅰ 铜仁学院的办学规模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771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兼职教师7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333人、高级职称302人。教师中有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人,省内外高校专、兼职硕士生导师24人,市管专家10人,校级教学名师8人、中青年教学骨干15人、专业带头人31人、学术带头人31人、中青年学术骨干32人、校级教学团队13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3个。
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3个):梵净山特色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 、锰矿深加工及其下游产品开发应用科研创新团队 等 双高人才 侯长林、罗红芳、洪頵、田兴斌、宋谋胜、刘利华 市管专家 侯长林、崔德虎、罗静、梁正海、宋谋胜、罗中玺、田兴斌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省级特色专业(2个):应用物理学、农村区域发展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卓越经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农村区域发展
校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所属系部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生物化学工程系 动物学 冉辉 2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物理化学 舒华 3 外语系 商务交际英语 刘利华 4 体育系 体育概论 张学飞 5 教育科学系 学前教育学 洪頵 6 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农产品营销 吴玉宝 7 音乐系 声乐教学与演唱 邬小中 8 物理与应用工程系 力学 樊丽娟 9 法律与政史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皮坤乾 10 美术系 中小学美术教学理论 李洁 教学成果 贵州省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获奖情况文化视阈下加强高校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课程“德教”“智教”“能教”的思考与实践萧黎明 贾文凤 田黎星 水 纹 陈明霞等二等奖近代物理学教学思考及改革实践祝娅 秦伟三等奖教育学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洪頵三等奖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田兴斌 魏艳 张凤祥 吴晓玲三等奖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商品设计与策划方向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龙庆华 谭世刚 孙飞三等奖铜仁学院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杨兴英 高应达 李锦伟 李怡静 黄尚文三等奖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张景春三等奖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支持学科2个。
省级重点学科(1个):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2个):凝聚态物理、民族文化遗产学 截止2014年6月,学校设有省高校重点特色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4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培育)1个、贵州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
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梵净山特色动植物资源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材料制备新技术与应用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贵州省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纳米材料及器件应用工程中心
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水产养殖省高校工程中心
省高校产学研基地(4个):锰矿资源利用产学研基地、武陵山野菜引种繁殖产学研基地、梵净山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产学研基地 、梵净山特色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产学研基地
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培育)(1个):武陵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
梵净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佛教文化研究院、乌江文化产业研究院、武陵山区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黔东地缘与语言研究中心、铜仁地区民族兽药研究所、铜仁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铜仁地区民族文化研究所、铜仁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 2012年,学院科研立项17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经费15万;省部级项目48项,经费292.3万元,较2011年的10项增加了38项,增幅达380%,省级项目经费较2011年的47.3万元增加了245万元,增幅高达517.97%。
2013年,学院获国家人文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承担课题89项,获省地科技进步奖、人文社科奖、教学成果奖58项,获国家专利5项;发表论文51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35篇;专著35部,主、参编教材96本。教师出版教材和著作54部,科研立项数339项(国家级10项)。 校训 明德 致用“ 明德 致用”作为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突出了学院人才培养方向,概括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师生的共同愿望。
明德:
铜仁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20年美国人创办的明德中学,“明德”体现了学院的办学历史渊源。“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大的学问,在于弘扬大的德行。德育为教育之灵魂,“明德”二字强调德育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行。凸显知识之道,重在人文,为人之道,重在人品。学院秉承“明德”精髓,倡导“先做人、再做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引导师生员工完善人格,修己立人,把“明德”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
致用:
致用是一种重要的治学态度,强调了学院师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注重运用,学用结合。
校训“明德 致用”, 既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之道”的精神,体现了学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的素质教育理念,又符合当今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彰显了学院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校徽 解读:
校徽以万卷书堆积而成铜仁梵净山蘑菇石为主体造型,一方面突出了铜仁学院所处的地域特征——武陵山主峰梵净山脚下,另一方面凸显了铜仁学院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能力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
“1920年”字样说明铜仁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0年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明德中学;字样置于代表阶梯线条之下,不仅凸显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也寓意了学院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办学之路。
选择蓝色为院标的主色调,体现了学院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积淀。蓝色具有包容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校歌 歌词:
武陵深处鸟语花香,十里锦江碧波荡漾,百年学府源远流长,辛勤耕耘孕育栋梁。传承明德薪火,书写春秋诗行,弘扬时代精神,追求远大理想。啊!铜仁学院,梦开始的地方,我们风华正茂,激情飞扬。啊!铜仁学院,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奋发图强,展翅翱翔,展翅翱翔。 党委书记李树新党委副书记、校长侯长林党委副书记饶小华党委委员,副校长周金勇、田永国、戴亮、罗红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彭吉黔(信息来源:2014年官网信息显示 )

Ⅱ 谁有越华中学的资料和背景

越华中学的教学楼原是伍氏胥山纪念堂,建胥山纪念堂时,公益已是潭江名埠,公益埠由著名侨商伍于政在20世纪初创办,短短几年时间,公益埠从一个荒凉之地变成商业繁盛的闹市,新宁铁路推动了公益埠商贸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伍于政等人为了让伍氏子孙受到良好教育,准备在公益埠闹市区建造学校。1926年,伍于政、伍于翕、伍理周等开始筹建胥山纪念堂,是伍氏宗亲为纪念伍子胥而建,当时伍于翕、伍理周等奔赴美洲、南洋、港澳等地捐款,共筹集建校白银24万元,于1928年春奠基,1930年竣工,1931年6月6日揭幕开始办学,1943年由于抗日战争被迫停办,1946年胥山纪念堂被租借给广东越华中学办学。

广东越华中学建于1939年7月,当时广东省教育厅为收容由广州沦陷于日寇而流亡港澳的广州各中学的学生,在中山县湾仔乡设立“广东省中区临时中学”,当时没有校舍,搭盖葵棚为校舍,用竹木搭制架床,购置一些粗制的桌凳,设备非常简陋。不久,中山县沦陷,该校遂于1940年2月迁至澳门,由于敌伪特务严密监视,环境恶劣,同年5月又迁至香港,借香港明德中学校舍临时使用,同年8月再迁至恩平县城,借当地学社和梁、郑两姓的大祠宇为校舍。1946年,学校又搬迁至台山县公益埠,租借胥山纪念堂和中华酒店为校舍继续办学。从1942年到2003年,越华中学几经易名,但最终校名恢复为“台山市越华中学”。

“1945年9月28日对于越华中学而言,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越华中学副校长蔡典民说,“当时越华中学(当时称胥山中学)见证了在江会日军的投降,投降仪式就在教学楼二楼会议室举行。”越华中学是抗战时期成立的学校,而又亲自见证了日军的投降,也是历史的一个巧合。

Ⅲ 铜仁学院附中校歌叫什么名字

并没有特殊名字
歌词:
武陵深处鸟语花香,十里锦江碧波荡漾,百年学府源远流长,辛勤耕耘孕育栋梁。传承明德薪火,书写春秋诗行,弘扬时代精神,追求远大理想。啊!铜仁学院,梦开始的地方,我们风华正茂,激情飞扬。啊!铜仁学院,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奋发图强,展翅翱翔,展翅翱翔。

校歌解读:
第一层,地域特色鲜明,表明了铜仁学院的优越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位于武陵山脚下,濒临锦江河畔。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静,美丽典雅,如诗如画,巍峨梵净山铸造了铜仁学院的坚韧不拔的性格;秀美锦江河蕴育了铜仁学院上善若水的修养;百年学府诉说了铜仁学院拥有九十多载的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明德薪火”,指我院由1920年美国人创办的明德中学发展而来。
第二层,意在言志,前后互相照应,指出我院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始终秉承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知识、有理想,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优秀人才的育人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让铜仁学院成为大学生茁壮成长、梦开始的地方。
整首歌词,简洁大气,立意高,彰显远,意境美,歌词画面感极强,诗情画意,怡情醉人,极易被广大学子喜爱并传唱。该校歌2012年参加全省校歌大赛荣获三等奖。

Ⅳ 该怎么自学布鲁斯口琴

我学习口琴超过1000小时,我不喜欢按学了多少年多少天来计算,三种琴都有学,半音阶为主。我认为首要的是练耳,就是听各种大师的作品,这些在贴吧里有很多了,必须听大师或者是名家的录音,上网看视屏,日积月累,提高鉴赏力。必须听得出吹琴能力的优劣以及吹奏瑕疵才能学好口琴。自己早期的录音现在听起来就是狗屁不如。然后就不要去管什么技巧什么玩意儿的,专注单音,技巧都是装饰以后再谈,气息基本功才是根本。很多技巧都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天成的,比如压音,气息到了一定的水平自然就会了。谱子什么的,等你的耳朵分辨力够了,也不需要谱子了,当然有的古典快曲子确实不容易听出来(多听几遍还是听得出来),能看谱子最好。舍得花钱买优质的琴,用过日货德货的,都知道。国货,想爱都爱不动。琴保养很重要,我拥有十来把琴,从来没有吹坏过任何一把(拆坏过一把,手残了),有的琴用了两年多了没发觉有什么异常。最后,最关键的,坚持。什么系统不系统,都是量变引起质变,不能坚持还是别学的好。

Ⅳ 长沙市明德中学好不好

长沙市明德中学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因为学校教学质量优秀,环境优美。版

湖南省长沙市明权德中学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胡元倓先生创办于1903年,是湖南省最早的新式中学堂。解放后,明德中学一直是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

学校本部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书香路,截至2020年6月,占地近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492平方米,在校高中学生近4000人,在职教师380余人。

(5)明德中学校歌扩展阅读

学校的办学核心:

学校以“明德树人”为办学核心,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文化立校、特色办学”为办学方略,以“明明德,忧天下;知格物,显人文;铸思想,扬个性”为人才培养目标,践行“品牌化、集团化、创新型、幸福型”的教育理想。

学校构建了“生命化课堂、生活化课堂、生态化课堂”的“三生”课堂体系,涌现了长沙市英语首席名师朱泌太、长沙市语文首席名师蒋雁鸣、长沙市首席德育名师陈立军等一批在省市颇有声誉的名师。

Ⅵ 明德中学校歌的名字

明德校歌
衡岳峩峩湘流浩浩,神秀启文明;莲溪通书,船山思问,湘学内夙扬名。法前贤兮迪后容进,厥任在诸生;贯中西兮穷术业,遗粕而咀精。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沦灵明兮新教化,崇令德兮蜚英声,继自今腾实恢宏,振绪滋荣!

Ⅶ 怎样在校歌弄出花样

1) 统一着装,吸引眼球
2) 领唱+ 小组唱+ 动作
3) 二重唱+ 合唱

Ⅷ 《月满轩尼诗》张学友妈妈结婚照相的背景音乐

我很惊奇的发现这是我们长沙市明德中学(三中)的校歌 而且还是流传了100多年了 我们学校建校都107年了
我连歌词都有
衡岳峩峩湘流浩浩,神秀启文明;莲溪通书,船山思问,湘学夙扬名。法前贤兮迪后进,厥任在诸生;贯中西兮穷术业,遗粕而咀精。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沦灵明兮新教化,崇令德兮蜚英声,继自今腾实恢宏,振绪滋荣!

Ⅸ 长沙明德中学校歌歌词

明德校歌
衡岳峩峩湘流浩浩,神秀启文明;莲溪通书,船山思问,湘学夙扬名。法前贤兮迪后进,厥任在诸生;贯中西兮穷术业,遗粕而咀精。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愿毋忘坚苦真诚,期相与修齐治平,沦灵明兮新教化,崇令德兮蜚英声,继自今腾实恢宏,振绪滋荣!

你是新生吗?不是都会发一个本子吗?你没有?
你不会也是明德的吧,很悲类,唉,我也是!
记得哦,看我打得那么辛苦,加点分给我噻!

热点内容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
小学教师的条件 发布:2025-05-17 16:21:01 浏览:41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2025-05-17 16:14:16 浏览:819
夏威夷群岛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17 16:10:46 浏览:949
奴隶老师漫画全集 发布:2025-05-17 16:01: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