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第十三中学
① 威海五中在哪
威海五中,全名:威海市第五中学
地址: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河西村,
可以坐101路公共汽车到达。
② 威海一中
威海一中
更多图片(6张)
威海一中的前身是建于1899年的安立甘堂附设中学,后又更名为育华中学,原址在现威海实验中学,实验中学和威海一中原来是同一所学校,后迁至新闻大厦对面。
中文名:威海一中
创办时间:1899年
类别:公立高中
知名校友:宋健
所属地区:威海市
学校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75号
分享
历史沿革
19
威海一中
94年,市直高中威海一中喜迁新址。开放的校园积淀着历史的厚蕴,洋溢着新鲜的灵感。在历史和现实的叠印中,在素质教育的阳光下,“以人为本,全面育人”更彰显出灿烂的光辉。学校以造就一支集科研精神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前提,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宗旨,以推行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以“创办齐鲁名校,跻身全国千所示范高中”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地切入事业发展的快车道,那激越昂扬的节律,绘出威海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领导信息
学校简介
历史传统
威海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后,于1899年创建安立甘堂附设学,1930年中国政府收回威海卫,更名为私立育华中学。动荡年代,学校几经变迁,先后更名为 “私立育华初级学”“建威中学”“威海卫市立第二中学”“山东省威海中学”。1954年下半年,威海中学更名为“山东省立威海第一中学”。1994年8月,威海一中迁址威海市文化中路75号,与原威海大学附属中学整合成立新的威海一中,初中部留原址成立威海市实验中学。2003年,学校上划市教育局管理。2004年7月,威海一中与原威海九中高中部、原国际中学高中部整合。
③ 环翠国际中学是威海市第几中学、、
初中当中不分重点初中,都是普通初中,所以没有说是第几初中,唯一说国际中学好的就是学校很远,上市里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师资力量强大。。。听说有保送上高中,如果在国际中学上高中的话考大学还会方便一些。
如果就像去有名气的学校的话,可以去实验中学,城里中学,都可以。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给我发信息。
④ 2020年威海市第七中学4月16日开学吗
威海市第七中学是初中。
隶属于山东省。
山东省教育厅目前只明确了高中(中职)毕业班(胶州推迟)4月15日开学。
其他年级还未确定。
请耐心等待,
上好网课。
⑤ 威海市的高中和初中有哪些最好是连下面的也告诉一下,尤其是高中。
荣成市第一中学、荣成市第二中学 、荣成市第三中学 、荣成市第四中学、荣成市第五中学、荣成市第六中学
文登市第一中学、文登市第三中学、文登市第四中学 、文登市第十一中学、文登天福山中学、文登市新一中、乳山市第一中学、乳山市金岭中学、乳山市第三中学、乳山市第五中学
乳山市第六中学 、乳山市第九中学
威海市第一中学、威海市第二中学、威海市第四中学
初中基本上是每个乡镇一所。
⑥ 威海十三中在哪
威海环翠区桥头镇的中学就是十三中。。
⑦ 威海市第三中学的校史
学校始建于1955年,孙粟平任校长。先后兴建教室、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办公室各两排;学生、教工食堂一栋,共90间平房,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初步具备了办学条件。
1956年8月,学校招收第一批新生,共192人,4个教学班。校名为烟台地区荣成县第四中学,属初级中学。校长刘少杰。同年,又建起了两排教室、四排学生宿舍,以及图书馆、理化室和教工游艺室,共计87间平房。
1958年10月,学校随桥头公社划归威海市,更名为威海市第三中学。
1961年8月,学校增设高中部,招收了第一届高中生。
1965年6月,学校又重归荣成管辖,改名为荣成县第十六中学。“文革”期间,学校下放到公社管理,改名为桥头公社中学。由于“文革”的冲击,十年间,学校教学工作和基本建筑均无发展。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学校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常。 1977年3月,荣成县统一调整,学校复名为荣成县第十六中学。此间,建起了校办工厂。1979年10月,刘鏖任校长。此时,又增建了教室、办公室、家属宿舍36间,扩大校办工厂40间,修建了学校大门,硬化了校门石路500平方米,并建起了教工澡堂、花园等。校容校貌有了改变,教学质量也保持较高的水平,每年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近50名。
1987年8月,威海市升格为地级市。
1989年8月,荣成县撤县改市,学校随之换名为荣成市第十六中学。
1991年8月,市教育局调整学校领导班子,王淑信调任副校长,主持工作,刘任学校调研员。
1992年,学校大规模的改造校舍。荣成市政府投资新建了980平方米的办公楼,1320平方米的实验楼和820平方米的伙房餐厅。学校自筹资金,师生齐动手,开挖了东崖,建起了22间约264平方米的商业服务中心。还硬化路面3450平方米,修建了路边绿化带,整建了花坛两座:一座增添了汉白玉浮雕,一座开挖了假山鱼池。并新建工人宿舍3间,车库一座,增添了程控电话,四通打字机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设备日臻齐全。在校舍改造中,教学第一线也捷报频传,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年翻香。
1992年底,王淑信升任校长。
1994年7月,因行政区域变动,学校随驻地桥头镇划归环翠区,经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学校定名为威海市第四中学,并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是年12月,经区团委批准,学校设立二级团委。
1995年5月,王淑信调任教委工作,孙胜民任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1995年11月,区团委批准四中团委为一级团委。
孙胜民同志主持学校工作以来,积极进行校舍改造和内部配套设施的建设,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不畏困难、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经过8 年努力,学校现已发展成为可容纳30个教学班规模、基础设施完备、内部配套先进齐全、布局科学、整洁美观的花园式规范化学校。95-2000 年,学校先后投资1087余万元,兴建了3600平方米的教学楼、64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和自来水工程,改建的伙房、扩建了操场、硬化了通路;按部颁一类标准配足配齐了理化生音体美劳实验器材,增添了语音室、微机室、内部电视采编系统,使“三机一幕”进入了教室,充实了图书馆藏书,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内部设施。
孙胜民同志1998年被环翠区区委聘任为学校校长。
1999年7月,鞠国兴同志被区委组织部聘用为学校副校长。 2001年,学校投资300万元兴建了4000平方米的实验楼和阶梯教室;投资125万元率先在全区高中建起了校园网,为每个教室和每位教师配备了计算机;投资90万元进行“校园绿化、美化、明亮化、档次化”的校舍改造;投资150万元高标准充实实验室、阶梯教室配套设施,增添了天文台、舞蹈室、电教中心,年度总投资675万元。
2002年,学校向北征地15亩,投资500万元兴建了6000平方米的多功能餐厅(一层为餐厅、二楼体育馆)和6000平方米的师生公寓楼,这二项工程被列入了当年威海市政府“为市民办的十八件实事”之一,它的建成标志着学校师生住宿、吃饭、室内活动等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变。
在进行校园建设的同时,学校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连续六年高考超额完成区教委下达的指标,1997—2001年高考超标率列全区第一;师资力量和教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全校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各四人次,省、市教学能手四人次。在抓好建设、完善设施、强化教学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进行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活化工资”为中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了学校内部活力,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成功地进行了“学生分餐、分组承包、对外招标”的食堂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师生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师生呈现出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2003年9月30日,威海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市区高中段学校上划市级管理,我校随之上划,为威海市教育局直属的普通高中。同年,学校开始了加强音、体美特长教育和进行了财会、计算机、法律专业的职业教育的有益探索。2004年高考,特长教育和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5年3月2日,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马世和在四中召开了四中兴建操场建设规划现场会,5月26日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向西征地40亩,即在原威海十三中的基础上兴建“威海四中400米塑胶操场”,并将此工程列入市政府“三个一批”工程之一。预计投资将达到1500万元。同时,学校南操场新开辟东西大道,学校也邻道兴建南校门。
2005年5月,市政府批准威海四中为综合性高中,兼容普通高中、专业特长、职业教育为一体,肩负开学预备教育和就业教育双重任务。同月,学校原教务处主任邓思源、总务主任王振平分别被提拔为主管教学和总务的副校长,6月,学校中层领导进行了新一轮的竞争上岗。领导班子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壮大。同年高考,取得本科上线177人的佳绩,对口高职的财会专业班考取本科25人,再创全省高职单班本科上线最好成绩。
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2006年3月13日中共威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2006年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威发[2006]5号),确定投资2410万元兴建威海四中综合楼、学生公寓楼。3月18日起,学校先后拆除了原平房校舍、南办公楼、东崖子商业网点、原校办工厂、老餐厅和原校门,3月27日综合楼划线开工,4月7日公寓楼划线开工;6月11日综合楼主体工程封顶,6月26日公寓楼封顶;9月5日教师搬住综合楼,标志着综合楼投入使用;9月8日原北办公楼拆除。在大规模校舍改造的同时,学校还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学校工厂、兴建了学校南大门、临街网点房和学校围墙;投资30多万元迁建了锅炉房,改造了全校的供暖系统,保证了冬季供暖的正常进行;投资40多万元兴建了师生太阳能浴池;对体育场、综合楼、公寓楼、报告厅、图书馆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装修,预计投资达200多万;对整个校园进行了全面的绿化、硬化、亮化和文化建设,其中投资200多万元新建四个花园,绿化面积达12000平方米;投资近600万元新铺大烧板理石路面3800平方米,累计校内投资接近1200万元。2006年校舍改造达到了学校历史的最高峰,完成了学校整体规划,校园面积扩大至110多亩,总建筑面积达到了46000多平方米。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建设和设施配套进入了全市先进学校行列。随着2004年6月28日市直高中教育资源整合,威海二中与威海三中(原)合并为威海二中,2008年8月文登十一中也划为市直高中;为加强管理,规范名称,经威海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09年3月4日起,威海四中更名为“威海市第三中学”(威编办【2009】12号) 。
2015年为庆祝校庆举办校园歌手大赛 第一名:未知班级 张 歌神
⑧ 威海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怎么样
威海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威海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⑨ 威海有哪些好的高中啊 威海实验中学 塔山中学 开发区凤林学校 这三个学校怎么样
凤林中学和实验、塔山没法比,是新建的学校,才一年,我是08级的,第一级,刚去的时候建筑物都还没建好就有一所教学楼,教学质量比不上实验塔山,因为前两者算是办学历史悠久的了。凤林由于新建起来老师都挑的是从新都皇冠附近学校剩下来的老师。 不过如果学生苗子好能不能学进去和老师学校无关。你看着办吧,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