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两会
⑴ 校园贷,政府应严打。
是的,国家一直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包括校园贷
⑵ 政府部门为何要严管校园贷
“校园贷”不是国家和金融机构设立的正规金融产品,而是变相非法的高利贷。目前,我国资助政策体系对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起到了兜底作用,调研发现,这两年因为“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没有一例是因为缴不起学费、生活费导致的,更多是超前消费和其他个人因素导致。
近年来,因“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其发生的密集程度令人恐惧。诚如马建斌副主任所说,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宣传、预警和教育都做得很及时,可为什么“校园贷”还会屡禁不止?是谁纵容了这些打着校园贷旗号的放贷团伙将黑手伸向学生的?
我们的教育部门为了解决“校园贷”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多努力。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观,讲授法律常识等,想尽办法去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然而,想让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自我保护,这并不现实。许多年轻的生命因为“校园贷”而被扼杀。
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必须对这些手段狠毒的校园贷加大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校园贷乱象,同时在网络监管上不能给那些游弋监管之外的非法平台“钻空子”的机会,对于涉及刑事案件的要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涉事机构要严格处理。国家还应对相应的犯罪行为进行立法,补足律法上的空缺。我们的家长不能疏忽掉对孩子的关注度多沟通交流,学校也要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青少年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毁在这些诈骗犯手中。
⑶ 国家什么时间出台的命令禁止大学生校园贷
2017年5月,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称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且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
⑷ 什么是“校园贷”,它又带来了什么
1、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据调查,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
2、带来的影响:
a、校园贷款 是具有高利贷性质。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 贷款活动 ,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b、 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c、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d、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⑸ 两会后大学生贷款
全国各地皆可。
⑹ 校园贷方面的法律政策是什么,谢谢大家的回答
国家明令禁止校园贷,禁止任何金融机构向学生提供贷款服务。
法律是这么说,实际上没人管。
望采纳谢谢!
⑺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加快立法 规范校园借贷是怎么回事
都成年了,还无法规范自己!
另外,蔡建国委员表示“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机制,学校也要加强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同时,大学生应培养安全防范意识,客观理性认识不良校园贷的危害性。”
⑻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产生的背景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据调查,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⑼ 被两会热议的校园贷,该如何去看待
本来就不该找学生下手
⑽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10)校园贷两会扩展阅读:
防范识别
经过整治,校园贷得到遏制,但出现回租贷、培训贷等诸多“新马甲”。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2017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前不久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此外,很多商业银行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从而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