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河南伊川校园暴力事件

河南伊川校园暴力事件

发布时间: 2021-09-14 20:42:56

校园暴力事件事例

案例主要介绍青岛市区公布的5个案例,案例中用化名,具体如下:

1、被告人李某为某中专学生,因与同学“争女友”发生矛盾,后双方约定“谈判”。“谈判”中其与纠合的其他被告人孙某等人对被害人曲某进行殴打,致曲某受伤。后曲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等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其行为均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予惩处,并根据犯罪情节、认罪态度及赔偿情况,对各被告人分别判以相应有期徒刑。

2、被告人袁某与同校学生徐某等人解决纠纷,被徐某一方殴打后,看到同校学生张某等人,误认为张某也是徐某一方的人,遂与其他五人持铁管追赶张某至一胡同内,对张某拳打脚踢,其中一人持铁管将张某左手打成轻伤。法院认为被告人袁某等与他人合伙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情节恶劣,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应受刑事处罚。

3、孙某与被害人庄某因言语不和发生争执。次日上午,孙某纠合被告人沈某、黄某在其学校宿舍楼对庄某实施殴打,致庄某左膝受伤,构成轻伤二级。法院认为,被告人沈某、黄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均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予惩处,并对沈某、黄某分别判处管制一年和管制六个月。

4、被告人郭某和同学曲某因走路碰撞一事产生矛盾,二人便相约找人打仗。后被告人郭某纠集李某和同学姜某,李某又纠集杨某、张某、荆某等人到案发地点,李某持钢丝锁、荆某持套刀、杨某、张某、荆某、姜某、郭某等人持木棍对曲某进行殴打,致曲某受伤。法院认为,被告人郭某等与他人合伙持械聚众斗殴,扰乱公共秩序,其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应受刑罚处罚。

5、原告于某与被告陈某等均系某中学学生,双方日常关系不和睦。某日一直请假在家的于某出现在校内,看到陈某与原告的同班同学王某发生争执并互殴,于某见状亦参与殴打陈某,陈某等用伸缩钢管抽打原告身体和左臂。互殴中,双方身体均有受伤。于某经医院诊断为:左尺骨近端骨折、软组织挫伤、头外伤反应。后其起诉要求赔偿。法院经审理认为,各方均存在一定过错,判决侵权人陈某等和学校均承担部分责任。于某在本案中亦自行承担部分责任。

(1)河南伊川校园暴力事件扩展阅读:

校园师生之间的暴力日渐引起人们关注。有些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怀恨在心,纠集他人对老师实施暴力。有些老师对学生采取了失当的教育行为,比如体罚或实施暴力行为。我国的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规范学校、教师的行为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对体罚学生的行为亦做了禁止性的规定。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书育人、依法履行职责。聘任的教师,在实施教育、管理职责中,故意致伤学生身体的,作为聘任单位的学校应承担相应责任。

Ⅱ 河南一初中生遭多人围殴强迫做俯卧撑,校园暴力何时休

河南一初中生遭多人围殴强迫做俯卧撑,这是时代的悲哀,青少年的成长是社会及其关注的,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我们也应该多关心多爱护。

什么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部的暴力攻击行为,行为人主要是青少年学生”。

校园暴力的对策

(一)家庭:营造和谐氛围,塑造良好习惯

(二)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内在修养

(三)社会:净化社会环境,优化资本构成

Ⅲ 近几年比较重大的校园暴力事件

◎4月30日,山东潍坊男子小学内锤伤5人后自焚

◎4月29日,泰兴男子幼儿园内砍伤32人

◎4月28日,雷州男子砍伤16师生

◎4月12日,合浦男子砍死8岁小学生

◎3月23日,南平郑民生杀8名小学生

Ⅳ 那个校园暴力事件是怎么会事

掌扣、脚踹、烟烫小学生长达五分钟的暴力事件,还有一则是永新初中女生暴力殴打同年级女生的暴力事件。再加上前段时间的校园砍伤事件、老师殴打学生事件、学生坠楼事件,更远些的投毒事件、残杀同学事......。一件件校园暴力事件让学校这个学习知识、育人树德的世外桃源都疯狂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如此令人痛心事件的一再发生呢?
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快速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思想观念逐步成为主流。重经济,轻品德,笑贫不笑娼等错位观念竟然与成为主流观念趋势。于是,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增加。缺少了父母在身边的教育,缺少了社会对他们的引导。同时,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也与传统观念形成了严重的冲突。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本来是一个学习知识、树立良好价值观念、培养品德的地方。但是,现在却成为了暴力事件的高发地。为什么?学校只抓学校,却忽视了育人德人的职责。同时,教师的素质问题也不断出现问题,怒骂、体罚、殴打、猥亵学生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所以,学校不能只管学校,还必须严抓品德教育,严控教师素质,对于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要严肃处理!
社会教育的缺失。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一张白纸放进去,很快就会被染得乌黑。学生在良好的价值观念没有形成之前,最容易受到社会的污染。到处宣传的经济价值观念、层出不穷的社会暴力、色情事件等等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电视、网络等媒体大肆充斥着不良好的价值观宣传,使学生这些接受信息较快的群体迅速的被污染。同时,社会对未成年犯罪法制的不健全、量刑过轻、姑息养奸,甚至部分家长过分的溺爱、护短等等,得学生这个群体无所畏惧!
所以,杜绝校园暴力事件,不是某一方面的责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缺一不可!

Ⅳ 河南省濮阳“校园霸凌事件”3人被拘留!校园霸凌事件到底怎样根除

河南省濮阳“校园霸凌事件”3人被拘留!本来该是幸福美好的年纪,但是却因为校园霸凌,有人死亡,有人被拘留,不免让人们感叹,这些学生究竟是怎么了?我们每天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供应学生们上学,但是他们有的却在遭受校园霸凌的欺辱,有的却在欺负着别人,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根治,那么怎么才能根治这种社会现象呢?

三、校园霸凌者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后,校园霸凌者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才能给其他人形成震慑作用。其实很多校园霸凌者的形成,一方面是家庭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的原因,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必须让他们从法律的层面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Ⅵ 校园暴力欺凌事件

建议告知来老师和家长,让家长和老师介自入,我国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负部分刑事责任,年满16周岁视为完全刑事能力责任人,应负刑事责任能力。虽然虽然你们的年龄还没有到达受刑事处罚的时间,但由于你的问题涉及到校园暴力欺凌事件,应该相信学校和家长会给你们最好的保护,想要详细问一下楼主,在此过程中,楼主有没有还手?如果还手的话,这属于互殴,但是你们都还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就算是互殴,顶多也就是批评教育。在此建议楼主,下次遇到此类情况,36计跑为上!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楼主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还有待商榷,正当防卫的要求很严格。一般像打架斗殴,如果您还手了,那么就是互欧。

最后,祝楼主学业顺利,早日摆脱校园暴力!

Ⅶ 网传河北青龙三名女学生被殴打,这又是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吗

关于网传河北青龙三名女学生被殴打,关于事件的真实性还需要警方进一步的调查才能够给出最终的真相,而且一般来说网络上传播的某些新闻具有一定的真伪性需要去辨别,所以在事实真相没有出来之前,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辨别能力。但是一般来说发生发生校园暴力这种事情对于当事人来说伤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应该对校园暴力病了。


3.家长和学校以及全社会的重视。

其实我们会发现发生校园暴力这种事件已经不止一次了,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学校和家长要及时观察学生自身的情况,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且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Ⅷ 河南一高中生遭多人寝室暴揍,校园暴力会带来那些危害

如果孩子在学校进行了校园暴力对孩子未来有着很大的影响,也会让孩子性格变得非常胆小懦弱,长大以后没有任何责任心,也没有自己的观点,更没有自己的看法,对孩子一辈子都有着很大的危害。

Ⅸ 13岁女生在楼梯间遭群殴、被逼抽烟,五名女生被警方传唤,后来呢

校园暴力事件,时而会出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也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只能叫家长替我们受罪,而校园暴力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我国广东湛江吴川市发生一起暴力事件,一名女子在楼梯间被众人群打,从视频上看到多名女子对一名穿白衣服的女子围在墙角进行殴打,还被逼吸烟。在殴打期间女生多次大声哭喊。

我认为他们5个人没有必要去把吴某燕进行群殴。这样即使对自己不负责的一种方法,也是让家长令人失望的一件事,现在就是一个上学时代。没有必要去排挤、看谁不顺眼就对谁进行殴打,我们应该把你自己的心放大心宽,多去包容别人一点。也能减少与他的人矛盾减少。

自己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就想着欺负、排挤同学,那样你长大也没有太多的人在你陪在你身边。

学校也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指导等,避免正视并加以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包容一点,把心放宽一点。而在学校应该遵守校规校纪,做一个遵纪守法法好同学。

Ⅹ 最近校园暴力事件

校园暴力,最近又成了此间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中国和新加坡从事心理辅导经验告诉我们,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各种类型,不是一出现便与私会党有关。心理辅导员也应根据行为的不同类型,对症下药地予以处理。

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引致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产生。

第一种是“心理幼稚症”。

张同学,男性,14岁,中学二年级。这位同学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一名中学优秀教师,从小对他进行严格的管教。小张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重点优秀学生。他为人文静温和,在亲戚和学校老师心目中是一名老实听话的好孩子。

但是近两年来连续发生三件令人吃惊的事件。第一件,在巴士车边,无故将一名女乘客的裙子剪坏,被警察局训话和拘捕教育数天,后被母亲保按释放。第二件,时隔数日,自作主张用10元买进一辆来历不明的自行车,隔一周后又以同样价格出售给别人,再次被警局传讯训话。

再隔数月,跟着一名同班同学到居民家中偷窃,他担任“把风”。被抓后追问他为什么行窃,小张不加思索地回答:“我知道偷窃是犯法的。因为他是我朋友和同学,不去不好意思”,“反正我不想偷”。

这呈现“无知型”和“玩耍型”犯罪特点――缺乏深刻的动机和计划的犯罪行为,并不追求得到物质的满足。

在心理中心检查,张同学外表正常,智商中上水平,无精神病理症状;但发现心理发育不成熟,想法幼稚单纯,心理认识水平低下,无理想追求,无成熟自我意识。这是“心理幼稚症”犯罪的典型例子。

经过心理辅导、检查、咨询、老师帮助、家人加强教育,一年后逐渐好转,不再出现类似行为,顺利考上初级学院。

小错不断成棘手问题

第二种是“反社会性格缺陷”。

小维,男生,中学四年级,17岁。

他幼小时活跃好动,上课不遵守纪律,在课堂里有时无故起身来回走动,尖声喊叫,教师多次教育批评无效,父母经常收到老师投诉电话。进入初中后,更发展为动辄冲动打人,脾气粗暴急躁,不知道恐惧和危险,外号为“小霸王”。

最近连续发生多次意外事件:用小刀乱划乱舞,将女同学手指划破,鲜血如注。第二天将另一位同学从高台上推下来,震惊全校。在教室内打闹,将铁制书桌打翻,压伤别人,险出人命。

后来发现,小维从小无法无天,调皮捣蛋,屡犯错误。令人不安的是,屡教不改,当面检讨,事后不改,屡教屡犯,我行我素,不能自控自己的行为。父母为他其痛心哭泣,打过骂过,他在旁边若无其事。幼小时曾看过心理医生,怀疑他有“多动症”。

这是很值得注意的案例。问题是,这名男生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其轻微违纪行为达不到犯罪的程度,无法司法惩戒。现有学校制度又缺乏有效的教育惩责手段,教师教育无效,辅导效果很差,成为教育领域一项棘手问题。

最后我要举出一个上海实例,这是个轻微犯罪的案例,当事人送“工读学校”管教,结果是个教育有效的成功例子。

小英,女生,15岁,初三学生。

小英父母6岁前离婚,由父亲抚养。父亲是个商人,经常外出经商,让小英单独生活和求学。因为从小缺乏管教和父母亲温暖,她生活随便,爱虚荣和打扮,经济挥霍,读书不用功。中学一年级起,就偷窃同学钱财,乱交男友,发生性关系,还堕胎一次。学校教育无效,生怕她再次犯罪,送“工读学校”学习和管教。

这是一所全寄宿制特殊学校。学生一律留宿在学校中,实行半工半读,一半是普通学校的课程学习,另一半是轻微劳动或集体文娱体育活动。

小英在学校学习二年,表现好,提前出校,升入高中,以后考入普通大学,表现良好。

这说明,青少年犯罪,尤其轻微犯罪,犯罪早期应该及时处理,控制,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犯罪源,才能有效制止再犯罪。犯罪是社会必然存在的问题,其责不在于家长和学校,关键在于正确处理。

关注对社会的危害性

校园暴力事件由来已久,至少有以下社会危害性,必须重视和纠治。私会党不过是校园不良行为中的一种形式,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有二大类:

其一,违纪行为――违反校纪校规、打架、聚众闹事、赌博、酗酒、早恋乱爱、流氓习气行为、偷窃、欺骗、陷入“黄毒”和“私会党”等。

其二,违法行为――盗窃、强奸、卖淫、伤人、杀人、私会党团伙和其他刑事犯罪等。从上海调查的资料,大致发生频度在1%左右。

青少年并非成人,心理行为不成熟,犯罪偶发性机率大,社会危害性不大,不适合采用成人法律。他们的人生有一长段道路要走,各国都有青少年保护法,目的着重于挽救,从宽,让他们重新做人。

不幸的是,现有学校对轻微不良行为和犯罪缺乏有力惩戒措施,辅导作用不够有力有效,管束困难。对特殊家庭、特殊父母(如离异、孤儿、特殊性格儿童等)不采取社会隔离、封闭学校的教育,教育困难,成效很差。

“工读学校”是特殊教育,专收“问题学生”。学校采取封闭式教育制度,学生一律住宿过半军事式集体生活。教育课程同普通学校,升留学制度相同。

教育队伍由教师(特殊有爱心者,对德育有经验)、警察局干警、民政部人员、心理辅导者、义工等组成。兼教又管,宽严结合,务使学生在德智体劳全面发展。

问题学生由各校提名。针对道德品行有问题而屡教难改者、轻微犯罪行为又未严重犯法者、须接受预防性管教的学生,收住教育。

教育或住宿学校时期可从一年到三年,视学生行为道德表现。而离开学校后,社会不应该歧视,学历相同。这样的教育,在中国各地和上海已推行10至20年,效果良好。

本人认为香港电影也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热点内容
学生调戏老师 发布:2025-05-12 06:02:30 浏览:14
抗癌生物 发布:2025-05-12 05:09:05 浏览:656
巨鹏生物 发布:2025-05-12 03:15:27 浏览:869
丝足老师 发布:2025-05-12 01:30:24 浏览:608
当教师好还是公务员好 发布:2025-05-12 00:53:30 浏览:853
考研英语真题下载 发布:2025-05-12 00:24:07 浏览:454
2017美术生高考综合分 发布:2025-05-12 00:20:15 浏览:883
清风校园手抄报资料 发布:2025-05-11 21:08:53 浏览:612
安溪是哪个市 发布:2025-05-11 19:17:34 浏览:708
京芳教育 发布:2025-05-11 14:06:12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