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校园图片
㈠ 宜春学院这个学校怎么样住宿环境怎么样
宜春学院是一所多科性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在宜春大学基础上创办的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学校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区。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民用机场即将启用。合并升本十年来,全体师生员工同舟共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建起了新世纪全省高校第一个新校园。经过十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科教育向综合性教育的转变。其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后勤服务等方面均有质的提升。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8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高安校区5个校区。现有在职教工1485人,其中专任教师1122人。高级职称人员392人,博士、硕士共525人。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院士、博导、教授、博士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学校共设有18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现有57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高职)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兼办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办学格局。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学校秉承“大爱育人”、“面向地方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120余个学生社团,致力培养基础实、素质高、创新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比赛获奖600余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随着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我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考研、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学生考研、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应届毕业生考研率逐年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两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11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同年,学校还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等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目前,宜春学院正沿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实力、同类高校中有影响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进!</SPAN></p>
㈡ 宜春学院校园环境、宿舍条件怎么样本校的介绍一下啊
怎么说呢,城市很一般,我来这里时比我想象中的大学要差了好远,毕竟宜春的经济是江西排名倒数的城市,不过成绩与否还是靠个人,这里颓废的人很多,但也不乏上进求学的学长学姐。。。
你所说的专业并不太了解,只知道好多印度巴基斯坦留学生在这里学医,他们大多数成绩都是很优异的,可以和他们多聊聊,提高你的口语水平。
医学院在整个宜春学院里还是个不错的院系。
听你的话也是个外地人,记得有事要多找自己的老乡,可能对你有帮助。
㈢ 宜春学院高安校区的校花校草各是谁
建议你去各地的校园网的BBS 看看,那里肯定有!
㈣ 宜春学院怎么样
宜春学院很烂,说好的送一台电脑,结果是在机房固定一台电脑,说好的报销车费,还要自己出。
㈤ 宜春学院宿舍图片
学校大部分宿舍都有独卫的。放心啦
㈥ 宜春学院北校区概况
现在还是一样的差,2018,专坑美术生。南方富庶的孩子就别来受罪了。这辈子最遭罪的地方,没有之一。不然,复读吧!
㈦ 谁说下宜春学院怎么样啊 宜春这个城市呢 最好有点校园宿舍之类图片 详细点最好 复制黏贴的话就不用了啊 谢
什么方面呢?宿舍的条件不好,没有热水器要自己去浴室或烧水,太麻烦;食堂相较便宜,但是外省的同学觉得菜很辣,有好几个餐厅供选择;学风还好,图书馆很多人看书。宜春,没有什么特别好玩的地方(如,游乐设施啊之类的),不过,空气很不错。本人现在就读于宜春学院。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问我啊。。。
㈧ 宜春学院怎么样啊
校园环境一般,宿舍安装了空调,暖气是不存在的,只能靠空调,电费记得省着点用。学校占地面积比较小,尴尬之处在于很难找到没人的地方和你对象搞小动作,好处是离上课教学楼也近,可以多睡会。老师的话,还是有很多负责的老师,如果你无辜遭遇了一个不负责的老师,那我告诉你,要么自己去图书馆好好学习,要么就放开了玩就是。学院妹子多,不愁找女朋友。男性比女性更好生存哦。体测的时候记得一定把道德放一边先,不然腿都会站断你的。如果你是妹子的话,大二开始就可以找男朋友了,手慢无,不建议大一,因为连学校及周边都还不熟悉,约个会也怕你找不着地儿。来了宜春联系大一去以下地点结伴玩耍:明月山,温汤,花博园,禅博园,西村夜宵(炒田螺和土扎粉必点)。健身联系去学校后面的清迈,购物推荐国光,步步高。买电脑去电脑城,不知道在哪就问学长好了。在校期间建议一定要考四六级,一定至少参加两次比赛。外带推荐宜春大包子里面的打菜,二食堂的鸡扒饭,一食堂二楼最里面的麻辣烫,二食堂三楼的拉面,十五栋楼下艳妇的拌面以及旁边的水果店,奶茶推荐名流,网络饮品。一定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痛彻心扉的失去或欢欢喜喜的结婚。室友关系只提醒一句:不争才是真。以上就是宜春学院生存指南。
㈨ 求图片:宜春学院平面图
是这个吧。。。。
㈩ 江西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是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是一所有着长期办学历史,又有着崭新发展历程的省属高等院校,是拥有800多万人口的赣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学。
学校所在地——宜春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江西省双拥模范城、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
学校的前身是原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以上四所学校,在其悠久的办学历史中,都为国家尤其是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上述四所学校合并组建宜春学院(以下简称“合并”)。
学校合并之后,全校师生员工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群策群力,励精图治,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数16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60246.8m2(合2040亩),生均81.15㎡;教学行政用房252262.95㎡,生均15.05㎡;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36217.43m2,生均8.1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07.53万元,生均5205.49元;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座位数共10675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6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5个;纸质图书130.07万册,电子图书99.2万册,生均131册。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学校目前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学校一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师资规模逐年扩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学校现有在职教工1358人,其中专任教师951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297人,博士、硕士共39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院士、博导、教授、博士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
学校现设有17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1个实验中心,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2007年批准设置的两个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文、理、医、农为主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高职)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兼办成人教育的办学格局。
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科技文化、身心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学校现建有127个学生社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300余项。2004年以来,我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我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
学校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办学思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我校;2006年11月上旬,我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活跃了学术氛围,扩大了影响。
随着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也不断提高。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近几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都位居江西省同类地方本科院校前列。
当前,学校正抓住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部崛起”和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为使学校各项建设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教学性、应用性、区域性、多科性的本科教育,使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