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交往导学案

师生交往导学案

发布时间: 2021-09-17 21:32:07

师生如何交往5点

一、师生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而建立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更谈不上教育教学管理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良好的师生交往有利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入贯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对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深远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教学的效率,看到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调节教学策略。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 二、当前教学模式下的师生交往情况 新课标实施以来,师生交往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广大教师把师生交往作为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合作、互动探究的教学策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但是,师生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还受特定模式的影响,继承着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明显特征,这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师生人际关系的疏远性 当今社会条件下学生与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角色期待等都不断地加深加大,以致教师认为学生很难管理,而学生则要求教师的理解与支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师生之间没有达成有效的沟通,使师生关系逐渐疏远。据有关资料显示80%的学生课后与教师接触为零,教师由于多种因素尤其是教学任务的压力,使师生之间课堂上的互动与沟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这种情况教师也有苦衷,首先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求知欲有直接关系;其次,教师在教学以外的其他工作不易量化,通常没有同教学工作量一样列入教师的考核、评优的指标中,影响了教师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师生情感关系的距离性 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能使其互相了解,彼此共鸣,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而目前教师与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情感的交流,使师生关系变得非常淡漠,从而导致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最主要的是教师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形成。 (三)师生教育关系的单向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从交流角度分析,教育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而,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着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伦理道德的传播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从而形成这种关系的单向性。 三、现代教育中师生交往的特点 师生交往作为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活动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其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师生的交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交往。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不仅是参与者而且是主导者,师生交往是一个有教师带有主动倾向,并且带有重要交往角色的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社会活动。即老师要教书育人, 要管好学生, 维持课堂纪律, 增强与学生的相互了解和认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水平和艺术, 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 以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人。 (二)师生交往是以师生全程参与为主的交往。 全程参与学习过程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自主”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从学习目的的明确到学习重点的明晰,从学习方法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决定,从学习过程的推进到学习反馈的进行,师生都应该参与。这些过程中教师引导是为了配合学生,绝非包办到底。 四、构建和谐师生交往的策略 因为在师生交往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 师生关系的促进和改善也应该以教师为重点, 这是由教师的地位、职责和对学生个体成长的作用所决定的。

② 师生交往的原则

师生交往还是一门艺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除了遵循理解、尊重、宽容、平等专等原则之属外,还要学会一些师生交往的技巧。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比如,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学生的心里想什么,要培养一点幽默感,最好能记住学生的各种自然情况(如年龄、生日、家庭状况)等。而期望或期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师生交往的技巧,比如将一个任务交给一个能力较弱的学生,相信他能完成这个任务,这实际上就包含了一种期待和信任。又如,教师主动和差生接触,同样蕴含一种期待,学生便会在这种期待中,努力超越自己,把教师的期待内化,最终达到与教师期待的一致。

③ 关于师生交往主题班会的开场白

老师是一本字典,老师是一片海洋,老师是丛林的使者,老师是一片辽阔的大地。今天的主题班会是师生交往。

④ 关于师生交往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就只要题目?
文章方面的要求咧

⑤ 可用于师生交往困难的辅导方法有哪些

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⑥ 教学中师生如何交往之我见

摘要:在教学中师生交往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现代教育背景下师生交往的特点,探索构建和谐师生交往的对策,以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学 师生 交往 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育论认为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现代教学理念下,师生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两者各具独立人格且完全平等,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和表现的最好形式便是课堂教学交往。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快乐。 一、师生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而建立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更谈不上教育教学管理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良好的师生交往有利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入贯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对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深远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教学的效率,看到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调节教学策略。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 二、当前教学模式下的师生交往情况 新课标实施以来,师生交往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广大教师把师生交往作为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合作、互动探究的教学策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但是,师生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还受特定模式的影响,继承着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明显特征,这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师生人际关系的疏远性 当今社会条件下学生与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角色期待等都不断地加深加大,以致教师认为学生很难管理,而学生则要求教师的理解与支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师生之间没有达成有效的沟通,使师生关系逐渐疏远。据有关资料显示80%的学生课后与教师接触为零,教师由于多种因素尤其是教学任务的压力,使师生之间课堂上的互动与沟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这种情况教师也有苦衷,首先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求知欲有直接关系;其次,教师在教学以外的其他工作不易量化,通常没有同教学工作量一样列入教师的考核、评优的指标中,影响了教师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师生情感关系的距离性 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能使其互相了解,彼此共鸣,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而目前教师与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情感的交流,使师生关系变得非常淡漠,从而导致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最主要的是教师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形成。 (三)师生教育关系的单向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从交流角度分析,教育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而,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着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伦理道德的传播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从而形成这种关系的单向性。 三、现代教育中师生交往的特点 师生交往作为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活动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其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师生的交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交往。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不仅是参与者而且是主导者,师生交往是一个有教师带有主动倾向,并且带有重要交往角色的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社会活动。即老师要教书育人, 要管好学生, 维持课堂纪律, 增强与学生的相互了解和认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水平和艺术, 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 以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人。 (二)师生交往是以师生全程参与为主的交往。 全程参与学习过程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自主”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从学习目的的明确到学习重点的明晰,从学习方法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决定,从学习过程的推进到学习反馈的进行,师生都应该参与。这些过程中教师引导是为了配合学生,绝非包办到底。 四、构建和谐师生交往的策略 因为在师生交往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 师生关系的促进和改善也应该以教师为重点, 这是由教师的地位、职责和对学生个体成长的作用所决定的。 (一)更新观念。师生交往的观念决定和影响着师生交往的行为。因此, 转变交往观念就显的尤为重要。师生交往的新观念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思想,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理解和调适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既要热情关怀、正确引导, 又要平等相待、以情感人。对于学生的缺点、失误或不足、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同情或宽容, 并主动帮助学生认识不足和改正失误, 消除学生的愁苦和烦恼,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设身出地的为学生着想, 想象体验学生的情感与观点, 进而顺利地与学生交流。实践证明, 教师一旦改变对学生的角色认识, 能从学生的角度、立场考虑, 进行换位思考, 就能更好的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理智地分析与学生的矛盾与冲突, 有效地解决与学生之间不和谐的音符,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总之,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支柱。我们必须重视师生交往,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师生交往的特点,把握学生的心里特点,把握师生交往的规律性,从而有效地制定师生交往的策略,以增强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热点内容
野狼老师 发布:2025-05-07 06:24:27 浏览:84
高中生物动画 发布:2025-05-07 06:21:05 浏览:841
电脑粘贴板历史记录 发布:2025-05-07 05:11:26 浏览:557
赢盈历史 发布:2025-05-07 05:04:04 浏览:149
化学过滤 发布:2025-05-07 04:41:01 浏览:845
化学nbs 发布:2025-05-07 04:00:30 浏览:846
数学教学情况 发布:2025-05-07 03:39:48 浏览:681
师德师风建设查摆阶段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07 02:26:41 浏览:954
小学语文笔顺 发布:2025-05-07 02:02:28 浏览:47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 发布:2025-05-07 01:23:45 浏览: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