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生大师生平
A. 莲花生大士出生
莲花生大士,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成功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他教导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开创了在家出家的两种圣者应供轨范,如是等等,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1] 藏传佛教尊称他为咕汝仁波切(意为大宝上师)、邬金仁波切(乌仗那宝)。通称贝玛迥乃(莲花生)。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邬金国王族。圣诞日:藏历六月初十。[2]
中文名
莲花生
通 称
贝玛迥内
尊 称
咕汝仁波切、邬金仁波切
国 籍
印度
出生地
乌仗那国
出生方式
莲花化生
化生来源
三世诸佛的总集化现
藏传佛教地位
藏传佛教初祖、邬金第二佛
B. 莲花生大士是古佛吗
有,莲华生大士有留下很多的「伏藏」(terma),等待末法时期,佛法大衰之时,有机缘的众生能够得到。这些「伏藏」散落在三界当中,有的深藏于大山,有的在山洞,有的在石下,更有一些是藏在「五大」之中,禅定进入「五大」之中方能得之。
莲师留在世间的著作,汉人翻译的不多。据悉,他的一部著作《中阴闻教得度密法》 第一次给弘扬传播的还是外国人,有一位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翻译了此经,让西方人得以接触到人死亡的种种,后来这本经才又被翻译为中文,回馈汉地众生。最近,刘巧玲大德于1991年翻译了莲师另外一部著作《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
是的,莲华生大士是古佛再来,他是五方佛部中,西方莲华部无量光法身、阿弥陀佛报身,在娑婆世界显现的化身。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身口意的三密金刚应化身。由阿弥陀佛放光入西印度达那郭啸湖中莲花上化生,现八岁童子相。莲师(即莲华生大士)的出世,释迦牟尼佛早有授记。由当地国王因渣菩提带回王宫立为王子。后感金刚萨埵现身告曰:「汝乃教主,实非政王」,乃逊位修行。先师事阿难尊者,受修释迦牟尼佛预嘱传附之三藏经典,再虚心拜师印度各大持明修习密宗,以及大圆满祖师吉祥狮子修习大圆满等,尽得显密经轨,究竟法义;并示现精进闭关修行,即身化虹证三身佛果。
对于莲花生大师的降生,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诸多显密经续中作出过明确的授记:如《顶严授记经》中说:「吾于此界不现已,过于二四之年间,邬金国土西北隅,达那郭夏海洲中,超胜一切士夫生!」《圆满摄集一切义续》中说:「于我般大涅盘后,时过十年少两载,超胜一切世间尊,邬金称为莲花生,从于莲花降生者,吾今授记此大师将弘扬密乘!」《最胜金光经》中说:「此莲花生者,为一切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之共所赞敬!」《释迦妥觉察尔授记经》云:「佛涅盘后八年,我再出应世,名『贝马炯列』,世间第一,莫能敌比,最上密乘,由是传布」。《甘杜渣威举经》云:「佛说于我同来教主,名『海生金刚』,传九乘教法」。又《涅盘经》云:「双林示寂时,摩诃迦叶他往,惟噶达雅那,准达,滚高三人在侧,佛累嘱曰:我涅盘时至,尔勿焦心,亦勿号泣,即住多劫,此身终当变灭,将来当有胜我者,出生海中」。《吉祥幻化网续》中有如此之授记:「具佛光荣莲花生,遍知智慧司库者,各持幻化之法王,总持明咒之『胜佛』。」
古佛有一些是「倒驾慈航」在裟婆人间传播佛法,如佛陀,他过去早已成佛,但是慈悲示现,所以来回裟婆世界八千多次。
无论任何佛菩萨传的经咒,都可以令人解脱,莲师与准提佛母皆是佛,所传之经咒当然都可以让人成佛的,你不应有分别心。
C. 藏族圣僧莲花生大师的生平事迹
自己找书看吧,关於莲师的故事太多了
莲花生及其对藏传佛教的贡献_索南才让著_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_洛珠加措,俄东瓦拉译_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莲华生大师的生平及其学说渊源略考_郭元兴著_中国佛学院1986
莲花生与王_何贝莉著
莲华生大士全传(共分上中下三卷)莲花持明著_全佛文化出版社1995<-汉文版的莲花生传记这套是最有份量的,强烈推荐
D. 藏族圣僧莲花生大师的生平有哪些事迹
藏传佛教著名班智达无畏光尊者是藏地公认的大成就者无垢光尊者的化身。无畏光尊者是伴随着五彩缤纷的虹霓、色彩斑斓的花雨诞生的,那天恰巧是无垢光尊者涅槃日。尊者六岁进入华日佛学院学习,在莲化生大士的佛母益西措嘉的化身阿旺洛桑班玛面前剃度,法名班玛钦泽窝赛,前后依止了数十名上师,在香恭达玛噶得、门林希日那塔、丹增益西轮珠、唐琢嗡班玛乔琢、门扎嘎喇嘛达吉等高僧大德面前圆满听闻了藏传佛教经律论,获得了全部窍诀。
尊者有一世修行马头明王时头顶自然出现马叫的现象,显现中莲师赐名为班玛王钦,特别是他三次亲见无垢光尊者,大全知无垢光尊者身口意功德全部融入他的心相续中,从此智慧海中流露出法语甘露如《功德藏》、《吉美九论》等,并修建了拉萨的才让炯寺院,在这座寺院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弟子分享了他的甘露法语,他也由此造就了无数的著名学者。如多智甘久美成林窝赛、久美加维尼格、巴琼纪美国恰、萨迦法台阿旺巴登、秋炯兄弟、智公两位化、多扎日怎秋准、黄教著名的嘎登东南两个兄弟、嘎托盖摘和嘎托夏擦等等。
第二世转世为大全知无畏光尊者的化身—多钦则益西多杰。他出生于酿波益兹,尊者出生时即金刚跏趺座,他手托阳光,语诵字母与音母,具有不可思议的瑞相,出生后有很多空行母请他去空行刹土,他曾亲见莲师铜色吉祥山刹土。萨迦功玛活佛和桑耶寺护法,认定他是无畏光尊者准确无疑的转世灵童,并被迎请进寺院,在止贡寺院举行了座床典礼,他前后依止了多知延潘陈利、嘎托盖哉班智达等许多高僧大德,他的名气传播于世界各地。主要弟子有卓亲华智仁波切,萨王仁波切等等,他们都是佛菩萨显现的佛弟子。
第三世,多钦泽益西多杰转世于德昂,名为罗带(丹昂),法名叫班玛钦泽窝赛。他于公元1894年出生在达日地区.父亲的名字叫藏杰才珠,母亲叫荣萨恭吉,他从小就具备了许多大成就者超凡脱俗的德相,七岁的时候有一位佛学大师问他:普贤如来是什么样?他说:无言,离戏,本体空,远离三世,自续光,远离执著,远离寿相,此境怙主如来佛,所以未有报身像。
十八岁时班玛钦泽窝赛即开取伏藏之智慧,他曾郑重地对母亲说:我是格萨尔王大师的哥哥架擦夏尕,我要在这神山开取伏藏。随即在康龙的山谷里取出三种仪轨的标题。此标题为莲花生大士的伏藏品。在他二十一岁时,依止了文殊菩萨化身的安多格西嘉华若比洛珠,认定他为多钦泽益西多杰的转世,还在夏喇嘛窝赛日布多杰等许多大成就者面前接受了灌顶、窍诀、传承。他博通显密,经多位大成就者的传承,实修得以证悟,并将所有取出的伏藏密笈编辑著书,延续了莲师密意的传承。在日后的修行中,他不断显现广大神通,例如可以使被杀害的众生复活,可以任意穿越山谷并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有用手指在石头上刻下莲师心咒,脚踏过的石头都留下深深的足印等种种神通。在莲花生大士授记中曾提到:“多康地区金刚持明者,结缘众生俱往莲师刹。”即指多钦泽益西多杰,他修持非凡,造就的著名弟子有罗桑达吉堪布、格朗诺布活佛、嘎拉班玛乌智上师、嘎拉蒋杨尼玛等许多大成就者。1959年,六十六岁的班玛钦泽窝赛圆寂前,由于对嘎玛索南上师非常思念,就来到了嘎玛索南活佛的住所甘泽地区,准备在这里圆寂,可嘎玛索南活佛不希望他就此离世,他安然的说:“我会再来,使有缘众生得沐法雨。“
第四世德昂寺大瑜伽士,班玛钦杰窝赛的转世是钦泽多杰,公元1970年3月出生于清海省果洛洲达日县德昂乡奇拉唐,他父亲的名字叫安伲嘎桑,母亲叫藏萨昂卓。齐拉唐这片洁净神奇的土地曾是大护法格萨尔王住世时修持的地方,钦泽多杰活佛就出生在这片吉祥的地方。活佛降临时,虽然寒冬的冰雪依然覆盖着美丽的齐拉唐,早春的景象却奇迹般地显现出来,满山的桃花和迎春花顶着冰雪悄然盛开,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征兆。三月初十这天吉祥的彩云布满齐拉唐的上空,远处传来阵阵喧嚣的法鼓声……在这诸多吉祥的景象中,钦泽多杰活佛顺利地诞生在这片吉祥的土地上。活佛出生时即显现出圆满觉者的各种瑞相,口诵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他不但从小记得前世的事情,而且各种藏文仪轨无师自通,具足各种不可思议的神通。
仁波切六岁时,被耶托寺大成就者嘎玛索南活佛认定为德昂罗带班玛钦泽窝赛转世灵童,后来在德昂寺座床。
十三岁时,在嘎达活佛面前接受了“龙钦心髓五加行”、“嘎尔玛朗巴(虹化大成就者)伏藏的“六道自脱听闻”、“普巴金刚”灌顶和长寿灌顶。
十四岁时,按上一世开取的伏藏“三根本仪轨”而闭关100天。
十五岁这一年,在年龙佛父佛母前接了伏藏大师阿邦德东(佛母之父)伏藏的传、灌。
十六岁时,在丹比尼玛仁波切前接了“降魔普巴金刚”、“空行护法”的密传和灌顶。同年又按“普巴金刚仪轨”闭关100天。
十八至二十二岁时依止门色上师,开始接受传承、灌顶和讲解。仁波切 一直在门色堪布身边学习,修习了大圆满法并接受了无垢光尊者编著的《功德藏》传灌,二十一岁时,四川省嘎陀寺寺主莫扎法王为其传灌了所有珍贵伏藏宝库法藏。同年被认定为金刚上师。
二十三岁时,仁波切精进实修并为信众传法、灌顶、念经、加持、超度亡灵,同年修“忿怒莲师”闭关100天。
二十五岁时,他在晋美彭措法王前接受“宁玛派亚续灌顶”。为仁波切以后的修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六岁时,仁波切修“马头明王”闭关100天。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除继续修习外,先后无数次进行各种法的修持及闭关,证得非常殊胜的成就。
二十九岁时,接受了德昂寺住持洛桑希热法王(高宝活佛)为其传灌的“玛吉拉卓佛母的六断法”和大圆满传、灌。
三十岁时,布玛木扎转世大堪布班玛罗珠为其灌了所有窍诀顶。
三十一岁时,金刚手化身的班玛敦布又为其灌了“金刚手与二十一度母顶”和“亲自伏藏法”。
三十三岁时,嘎玛索南仁波切为其传讲了“绿度母”和“莲师祈请诵”等法要。
三十四岁时,白玉寺寺主嘎尔旺尼玛活佛为其传灌了“观音菩萨秘密灌顶”。
经过三十年的不断修习,钦泽多杰仁波切已成为一代受人瞩目的大瑜珈士、大修行者。他多次开取伏藏,其中有:《绿度母仪轨》、《莲师仪轨》、《观音菩萨仪轨》、《白度母仪轨》、长、短《莲师传记》、《空行秘密仪轨》、《喇呼拉护法仪轨》、《长寿仪轨》等,这些伏藏成为世人修习佛法的珍贵资料,为延续藏传佛教修习的法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4年,钦泽多杰仁波切为了完成上师高宝活佛的心愿,发大心重新修建德昂寺大经堂。他不辞辛苦地来到汉地,广宏佛法,为结缘信众灌顶、传法、加持、放生、做会供、火供、赐与信众灌顶窍诀,在汉地培养出众多修学密法的弟子,使藏传佛教在汉地广为流传。钦泽多杰仁波切希望有更多弘法利生的机会与众生结缘,同时又发大慈悲愿,凡与修建经堂结缘者不堕三恶道,俱往生极乐刹土。愿十方善信意乐发心捐助,鼎力相助,供奉善业,功德无量!吉祥如意!法喜充满!共证菩提
E. 密宗莲花生大士的那些事迹是真的
你信「怛珈古萨」的?
对於你的信仰,鄙人是不甚了了,至于事火教,印度的袄教(索罗亚斯德教)鄙人倒是知道一些。
西藏人的历史很难保留,即使有也已经风化烟末了。你要拿什麼为证明呢?唯一的,也是最真实可证明的就是藏人修了莲师传的「大圆满法」可以虹化即身成佛。
F. 莲花生大士到底是谁
莲花生大士,印度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古如仁波且(师尊宝)、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通称白麦迥乃(莲花生)。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苌国王族。
(6)莲生大师生平扩展阅读:
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仗那王族。一说系乌仗那英迪拉菩提(印度金刚乘始祖,著有《秘密集会》)之子。初名莲花光明,后通晓声明及各种明处,得名莲花金刚。旋又依真言阿阇黎寂色学事、行、瑜伽三部密法,得密号为莲花生。其后又从瑜伽师乐天及瑜伽母乐持学无上部法。他曾周游印度、广访密法大师,成为佛吉祥智的四个证得现法涅盘的弟子之一(另外三人为燃灯贤、极寂友、王种罗睺罗)。
他又从吉祥师子学法。据智慧海王所著《莲花生传》载,他从吉祥师子学大圆满法以后,曾到中国的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数。他的上师佛吉祥智也曾立志朝礼五台,他的同学无垢友也到过汉地。所以莲花生一派传授的教法有很浓厚的汉地禅宗色彩。莲花生大士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初兴之时的大阿阇黎,开创了藏传佛教。藏人非常敬爱莲花生大士,因此称他为“咕噜仁波切”,意为“宝上师”或“珍贵的上师”,或有时称他为“白玛卡拉”或“白玛炯涅”。莲花生大士也被称为“莲花生大师(莲师)”。
莲花生_网络
G. 莲花生大师是谁
相传是观世音菩萨为度西藏的众生在西藏的示现 历史上很多祖师大德都是佛菩萨为方便度众生而在来的,呵呵 例如比较近的印光法师就是大势至菩萨的在来 您看下他留下的文钞 那文字般若没有大成就的修行人写不出来的
H. 莲花生大士出生时间
莲花生大士,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公元八世纪,应专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属弘法,成功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他教导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开创了在家出家的两种圣者应供轨范,如是等等,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1] 藏传佛教尊称他为咕汝仁波切(意为大宝上师)、邬金仁波切(乌仗那宝)。通称贝玛迥乃(莲花生)。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邬金国王族。圣诞日:藏历六月初十。[2]
中文名
莲花生
通 称
贝玛迥内
尊 称
咕汝仁波切、邬金仁波切
国 籍
印度
出生地
乌仗那国
出生方式
莲花化生
化生来源
三世诸佛的总集化现
藏传佛教地位
藏传佛教初祖、邬金第二佛
I. 莲花生大师简介
据
多罗那他
于1610
年所著
《莲花
生传》
所载,约于
摩揭
陀国
天护
王
时
出生
于
乌苌国
王族。一说系乌苌
国
英迪拉
菩提(印
度
金刚
乘
始祖,著有《秘密
集会》)
之子。
他
是
阿弥
陀佛、观音
菩萨和释迦
牟尼
佛
的
身
口
意
三密
之应
化身,为
利益
末法
时期
之
众生
而受
生于
人间。
公
元
八
世
纪,应
藏
王
赤松德赞
迎请
入
藏
弘
法,他
以
密宗
法术一一收服
藏
地
凶
神
邪
崇,使之立誓
拥
佛
法,并与
堪布
菩提
萨埵
建立
桑耶
寺。他
还
教导
藏
族弟子学习译经,从
印
度
迎请
无垢
友
等大德
入
藏,将
重要
显密
经论
译成
藏
文,创建
显密
经院
及
密宗
道场,发展在家、出家
两种
僧团制,奠定
了西
藏
佛
教
的
基础。因此,莲花生
大师
被
认为
是
藏
传
佛
教
初兴
之时
的大阿
阇
黎,开创了藏
传
佛
教。藏
族
人
非常
敬爱
莲花生
大师,因此称他为“咕噜
仁
波
切”,意为“宝上师”或“珍贵的上师”,或有时称他为“白玛
卡拉”或“白玛
炯
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