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北京暑期游学

北京暑期游学

发布时间: 2021-09-18 05:05:31

❶ 为什么要关注暑期安全:网络安全、游学风险、心理疾患

因为每年假期,尽管多次提醒、多加防范,但中小学生溺水、车祸、坠楼等意外伤害还是时有发生。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手段的进步,上网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游学过程中的出行风险等新问题也涌现出来。

“从生理上讲,孩子本身有好奇冲动,尤其是对那些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专家杨芷英说:“所以,当孩子想看看外面世界的时候,就会想爬上窗台一探究竟;当孩子不知道桌上摆的药丸有什么用时,就会想放进嘴巴里尝一尝。而这些都有可能直接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当然,一些家长安全意识不到位、认识有误区,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比如,有家长想当然地以为,只要不是在池塘、水库等地方“野游”,只要去正规的游泳馆,孩子就不会有溺水的危险。于是,把孩子丢在游泳培训班里不管不顾的有之,让孩子和小伙伴在泳池里随意打闹的有之。事实上,“许多溺水事故是没有任何征兆的,如突然抽筋、不小心撞头等,即便在很浅的水中也可能发生溺水。”采访中,北京一家游泳馆的救生员告诉记者:“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家长一定要多只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切不可撒手不管,要切实承担起监护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还有一些新生事物的出现,也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隐患。比如,共享单车的兴起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险。虽然法律已明确规定“禁止12岁以下的孩子骑车上路”,但仍有很多孩子违规骑行。安徽省合肥市的宋先生说出家长们的心声:“本来孩子过马路就很危险了,共享单车的出现更是让人头疼。放暑假了,家门口一群小孩子整天骑车乱跑,小区里车来车往,十分危险。”

此外,我们也发现,安全教育年年讲、月月讲,但安全意识能否真正入脑入心,还得打个问号。“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停一停,骑车避免上马路,打闹追逐很危险,先左后右看一看,走路要走斑马线”……虽然类似的交通规则孩子们都能说能记,但一走在马路上,一到实际生活中,许多孩子便横冲直撞,规矩和安全意识全都抛在脑后。

“尽管学校的安全教育已经在强化,但一些教育形式依然停留在纸上谈兵,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情境的设置,没有把知识与孩子切实的感受相结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蒋承认为:“学校安全教育应多一些演习实践、多一些感同身受,或者多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讲解,比如最近很火的安全宣讲短剧《民警李建国》就很吸引人,要通过形象和感性的方式,让孩子将提醒和防范牢记于心。”

新问题出现——网络安全、游学风险、心理疾患需关注

除了常见的意外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些新的安全问题也涌现出来。

比如网络的威胁。对于“00后”这一代的城市孩子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据《2017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与保护研究》,城市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的比率近95%,60%的孩子每周接触网游1—3天。

“家长对儿童上网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长时间的上网不仅对视力、颈椎有影响,而且还可能造成儿童学习分心、交往能力降低等。此外,儿童上网也会面临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网络欺凌等诸多风险,有些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儿童自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风险而言,网络危害往往更加隐蔽,因此家长更要小心提防。但家长也无需‘谈网色变’,而是应该正确疏导,让孩子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

再比如游学和研学的兴起。如今,游学和研学成了城市孩子暑假生活的一种新时尚,很多低龄孩子也加入了暑期游学的大军。“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能减轻家长的压力。”一位给孩子报名了西安励志夏令营的妈妈说:“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出安全问题。”

“游学的主体基本为未成年人,自身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更容易出现诸如交通事故、营员走失、遗落大巴、集体踩踏之类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格外小心。”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世纪明德副总裁王瑞静说:“目前研学旅行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要对五花八门的机构进行安全资质的认定,包括安全风险分析、安全体系标准、安全经费投入、安全专员配备等。”

还有一些家长把暑假当做孩子的“补习黄金期”,逼迫孩子天天上课学习,给孩子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导致不少心理疾患的发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孩子因为压力过大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企图自杀。“教育不是揠苗助长,家长们一定要张弛有度,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杨芷英说:“假期的主基调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家长与其强迫孩子学习,不如多关注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和孩子一起聊聊天、做做家务、打打球,反倒能让孩子的暑假更充实、更有收获。”

提升安全素养——亟待各方共建安全网

新老安全问题的出现,直接反映出的是安全素养和安全教育的缺位。这其中既包括孩子的、家长的,也包括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

“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基础,安全素养应该是其重要内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释:“安全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和安全习惯,而目前,许多人的安全素养都不能达标。”

安全教育重在细节,平时多一次演练,灾害来临时就多一分生的希望。蒋承说:“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是念念课文、写写征文、走马观花参观一下展示厅就可以的,而是要让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危险,怎样自救与救助他人。”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时天全县天全中学学生迅速有序按指定路线疏散到了操场,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分半,没一个同学伤亡。原因就在于,自汶川地震后,天全中学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地震前两天还进行了一场地震逃生演练。

“另外,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安全意识也还比较淡薄,没有真正把中小学生幼儿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没落实,教育不深入,不能有效避免本来可以避免的安全事件,导致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政府应加强监督,及时了解学校安全教育情况,制定安全工作考核标准,不断提高教育实效,同时建立起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保证孩子安全,需要社会各方落实责任、全力配合,共同构建起安全大网。

暑假期间,孩子居家时间为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自然应负起第一责任。但实际上,对许多城市家庭来说,家长没有办法做到全时段看护,此时,社区及一些社会机构、公益组织就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就提出,未来10年,90%以上的城乡社区要建设一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等服务的儿童之家。

“政府应出台相关细则规定,制定提供看护服务的公共政策,鼓励成立公益性组织,在家长工作时间照看孩子。”武汉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陈闻晋说:“孩子有好奇爱动的天性,不可能一直被锁在家里,动员社会各种力量,以规范安全的方式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活动十分必要。其他一些国家的经验也可以借鉴,比如英国,社区图书馆在暑假期间设有专门的儿童图书区;在德国,通过购买‘假期证’,孩子就能参加青少年局组织的各项参观游览活动。”

此外,保障孩子安全的基础是社会环境的安全,这体现在小河边竖起的“禁止游泳”标志牌上,体现在人行横道前减速慢行的汽车上,也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行为自觉中。

❷ 出国游学 如何理性选择

在两个月的暑期里,和气温一样高烧的是家长给孩子制定的各种各样暑期计划。在这些计划当中,出国游学逐渐受到经济宽裕家庭的追捧,成为一种前卫的暑期安排。“万卷书未读,万里路先行”,游学让孩子增长了见识,也培养了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让那些有留学打算的人提前预习了一下。但面对众多的游学项目和诱人的游学路线,家长和孩子该怎样理性选择?弗格留学专家进行了介绍。 出国游学是一种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主要参与对象是12岁至18岁的中小学生。据弗格留学游学项目负责人介绍,“我国现代出国游学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直到2002年才开始快速发展,北京参加出国游学的人数也一年比一年多。” 据介绍,游学的时间一般为两周到四周,费用则大约在2万到5万人民币左右,比同样时间的旅游项目贵出一倍不止。 “我希望游学能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锻炼语言,提高外语的表达能力,见识一下国外的生活,锻炼一下交友能力,学会独立生活,回来以后有更大的学习动力。”一位打算给孩子报名游学的家长对游学满怀憧憬。 弗格留学美国部总监孙建老师坦言,“游学时要看你所选择的项目,有的游玩和学习各占一半,有的就是纯游玩。其实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们设有学习的项目,也设有游玩的项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我们不可能强制学生一定要选择游玩或者只能选择学习,毕竟我们始终是服务方,要尊重‘上帝’的选择。” 据了解,有些家长把游学当做是对孩子的一种奖励方式,主要考虑安全问题,并不会太关心游学的实质内容,只要孩子玩得开心就好。

❸ 专家提醒游学前需要认真签订书面合同

据报道,随着暑期的到来,很多游学机构门口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孩子,研学旅行受到追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专家提醒游学前需要认真签订书面合同。

专家还表示每年因为游学过程中发生问题而导致孩子被遣返,甚至被列入禁止入境黑名单的事件屡见不鲜,所以孩子游学时关于携带药品需留意目的国法规,否则入境时没有进行药品申报并出具医生提供的处方单而擅自携带大量抗生素类药物,轻者药物被没收,重者可能被遣返或者在当地被起诉。

网友还表示家长一定要注意游学目的地和国内的法律差异,在孩子游学前务必自检,否则惹出的可能不只是笑话和误会,而是确确实实的法律问题。

❹ 环球雅思国内营现在有优惠吗我要报本土留洋的或者是游学北京的

环球雅思国内冬令营是有优惠的,2011年的最新优惠信息可以查询环球雅思网上报名咨询中心——育路冬令营网。

❺ 出国游学夏令营有哪些好处

对孩子来说,夏令营应该是意味着快乐与充实。孩子们真正渴望的夏令营应该是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拓展才艺、自由发展的“快乐营地”,能使孩子们积极、健康、向上地成长。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夏令营,首先能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增强体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有助于孩子形成乐观自信、勇于探索、创造性思考的性格,同时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方面也得到锻炼。
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中有96%的人结识了新朋友;93%的人认为通过夏令营认识了跟自己不同的人;74%的人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情。而夏令营参加者的父母中,70%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
三、成为孩子的心理医疗室中小学校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中。有很多青少年由于缺乏与外界必要的沟通,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个人世界,利用暑假组织夏令营活动让孩子走出校园,走出家门,走向大自然,并通过一些精心策划的体验设计活动,让孩子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可以让孩子从相对封闭走向豁然开朗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帮助孩子矫正心理误差,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四、打造孩子们的“快乐大本营”夏令营摆脱了传统填鸭式教育,让孩子们体验学习中的快乐生活,体验开放式的教学快乐。夏令营课程内容设置丰富,不是全理论或全数理化的教学,没有考试,没有优胜劣汰的竞争,不一定非要掌握某种知识或方法,而是潜移默化式的培养和教育,这样孩子就没有心理负担,能在学习中自由发挥,真正体验学习所带来快乐。
五、对基础教育进行有效补充上海夏令营机构-孩子们通过参加夏令营活动走向户外,亲近大自然,同时培养和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学习的兴趣,增长了知识。因此,利用暑期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对基础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六、让孩子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漫长的暑假会让孩子们从学习的思维和状态中一下子松懈下来,甚至有些孩子会把整个暑期的时间运用于网络游戏等不良的娱乐环境中去,而夏令营使学习、娱乐两不误,使孩子们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不至于因为暑期假期过长而影响下学期的学习进度。
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夏令营团队式的集体活动,能让孩子们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给独生子女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帮助团队成长中体验无穷的快乐。
八、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夏令营的主办单位开始关注公益主题,或者把公益活动贯穿到夏令营活动中。通过夏令营这种有趣、活泼的形式,即可减少开支,更能提升孩子们的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❻ 国内有哪些比较好的暑期夏令营

可以去想象力环球游学,里面有多种的类型可以选择,还有很多亲子可以一起参加的活动。

❼ saf的暑期游学有意义吗

要交钱的游学一般都是相当于去大学里面旅游,打着国际交流什么的幌子,确实有外国人,不过就是一帮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互相玩,可能也有上一点课,有钱的话就相当于旅游。

❽ !!自己申请出国交流项目流程! 想利用寒暑假出去交流!短期的!不

首先,你是大学生还是高中生?
大学生的话可以在寒暑假前多关注学校的官网,应该会有一些寒暑假和某个国外大学的交流项目。上面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年级、课程、费用、语言要求等。
如果是高中生的话,学校可能也有这种学校间的交流项目的,可以找学校老师去咨询。
实在通过学校途径找不到的话,可以去一些留学机构咨询,寒暑假都是有游学项目的,半个月的样子。

❾ 新东方国际游学和旅行社有什么不同


  1. 专业性强

出国游学其实还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可以去商学院上课,暑期学校一学就是一个多月,最后还会有期末考核。

2. 针对性强

在美国的项目中,都有篮球和足球等等运动都有类似的训练营;去做公益也可以,澳洲和东南亚都有类似的项目。

3. 文化环境

一般的出国旅游还是跟自己人走得比较近,没有什么跟外界、跟当地人交流的机会,但是游学还是可以促使自己多跟外国人交流的。

❿ 为何称孩子暑期游学彻底变味了

趁着暑假,让孩子出国游学,正成为不少城市父母的选择。据媒体报道,一位叫李红的郑州全职妈妈,让儿子参加了暑假留学交换项目,去英国十几天,费用4万元。虽然舍不得钱,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一半同学都报了。”

到这时,出国游学就彻底变味了,它成为一种盲目的攀比。这种攀比心理首先存在于父母心中,给他们以阶层攀升的错觉——隔壁家孩子才出过一次国,而我们是五次。最终,这种攀比心理也会影响到孩子。现在的孩子,从攀比衣服,到攀比父母所开的车,再到攀比出国次数,不仅是一种“消费升级”,也是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种攀比心,让出国游学彻底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最高兴的当然是旅行社,对教育本质上是一窍不通的他们,组织旅游项目却是得心应手。他们可以根据导航找到哈佛、耶鲁,但是却无法把哈佛真正的精神传递给孩子,他们本应该心里发虚,但是想到家长们在乎的只是出国本身,也就释然了。

对大城市的中产家庭来说,要摆脱这样的恶性竞争是很难的。这就和奥数或各种补习班一样,当你知道别人家孩子在学的时候,你也就必须跟进。只要教育竞争的格局不变,这样的攀比就不会结束。

来源:澎湃新闻网

热点内容
电脑粘贴板历史记录 发布:2025-05-07 05:11:26 浏览:557
赢盈历史 发布:2025-05-07 05:04:04 浏览:149
化学过滤 发布:2025-05-07 04:41:01 浏览:845
化学nbs 发布:2025-05-07 04:00:30 浏览:846
数学教学情况 发布:2025-05-07 03:39:48 浏览:681
师德师风建设查摆阶段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07 02:26:41 浏览:954
小学语文笔顺 发布:2025-05-07 02:02:28 浏览:47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 发布:2025-05-07 01:23:45 浏览:527
多的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5-07 00:54:37 浏览:517
关于地理的诗 发布:2025-05-07 00:35:37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