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师德先进个人陈晓春
现在文科班有两个历史老师.一班是贾凡贾爷爷,二班是陈瑞.这两个人各有特色.贾爷爷是给人提供思维的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给人留有一定空间,很欣赏的说.人品很难去说吧...他没什么架子,从来不会居高临下的,比较能替同学考虑。但是从上一届听到不太好的传言..眼见为实吧,我所感受到的还是很好的。陈瑞是讲课风趣而全面...
Ⅱ 安徽省怀宁中学的怀中名师
语文组
刘子俊: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市、县学科带头人,安庆市名师团成员,语文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汪桂林:市、县学科带头人,安庆市名师团成员,2009年县“模范教师”,中教高级
郝祥旺:2009年省“优秀教师”,市、县骨干教师,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第3期结业学员,中教高级
曹长顺:市、县骨干教师,2000年县“教坛新星”,中教高级
刘建军:1995年县“优秀党员”,1997年获安庆市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中教高级。
金盛林:市、县骨干教师,2007年县“教学能手”,2008年县“优秀班主任”,2008年市“优秀教师”,市先进教研个人,中教一级
徐华福:2004年县“优秀老师”,中教高级
数学组
孙王苗:2004年县“优秀教师”,数学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丁邦华:2002年省“模范教师”,县“骨干教师”,中教高级
吴卫阳:市、县骨干教师,中教高级
余金松:县骨干教师,中教高级
王金红:2005年、2008年市“优秀班主任”,中教高级
朱家应: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高级教练员,中教高级
英语组
刘和水: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市、县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团成员,2008年市“教坛新星”,市先进教研个人,2007年县“十大杰出青年”,英语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刘心旵:市、县骨干教师,市先进教研个人,中教高级
王良武:县骨干教师,中教高级
王忠耿:团县委“七五建功者”二级奖章,中教高级
郑芸华:县百名青年标兵,中教高级
潘星:2005年县展评课一等奖,2007年市“优秀班主任”,中教高级
物理组
丁文胜:市先进教研个人,物理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程启进:市、县骨干教师,2004年市“优秀教师”,市先进教研个人,中教高级
何承义:2004年县优秀教师,中教高级
邵清华:物理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化学组
丁佐潮:2005年县“优秀班主任”,化学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何银华:市优秀教师,中教高级
谢江淮:县骨干教师,中教高级
江 或:省教委、省妇联表彰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中教高级
朱昌敏:市、县骨干教师,中教高级
生物组
杨孝亮:中学生物特级教师,省高中教师远程继续教育首席辅导教师,市、县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团成员,2003年县师德双十佳,市先进教研个人,县教研室教研员(兼职),中教高级
政治组
齐 晟:市、县学科带头人,政治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夏旭灿:县“十杰青年”,中教高级
历史组
郝小鹏:县教研室教研员(兼职),历史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陶向东:县“骨干教师”,中教高级
李序林:2008年市“教坛新星”,2007年县“教学能手”,中教高级
地理组
严彦贵:地理教研组长,中教高级
姜红兵:2008-2009年市优秀班主任,县“骨干教师”,中教一级;2013-2014年县优质课一等奖。
体艺、信息技术组
董淼水:体育教研组长,中教一级
郝佳学:省全民健身先进个人,中教一级
洪 蓉:2008年市“教坛新星”,2007年县“教学能手”,中教一级
王惟平: 2008年市“教坛新星”,2007年县“教学能手”,艺术教研组长,中教一级
陈晓萍:2007年县“教学能手”,信息技术组教研组长,中教一级
Ⅲ 陈晓华的人物简介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池州学院青年教师导师、教学名师。现为池州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池州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士生导师。 1988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区域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教学与研究工作。1996 年晋升为讲师,2002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获池州师范专科学校首届“教学质量优秀奖”;2001年被授予“ 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2005年获池州市社会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获池州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和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 2007年获池州市社会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8年获“池州学院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池州复建20周年突出贡献者”称号。
Ⅳ 我希望天
我是来自南阳市二十一小学的顾蕾,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妈妈,我希望天永远不黑》。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语言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唱咏我的岗位。然而,作为二十一小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要在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去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动的思考,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颂歌——我爱我的教师职业,我爱我的工作岗位。因为爱与信念,我选择了教育,选择了孩子。在二十一小三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遇到了一拨可亲可爱的孩子,遇到了一群无私奉献、拼博进取、亲如兄弟姊妹的同伴,遇到了一个理念超前、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在二十一小这块热土上,我们健康生活,快乐成长,享受幸福。
“妈妈,我希望天永远不黑!”“为什么呢?”“天黑了,我就要离开亲爱的老师了。我想天天和老师在一起!”从二十一小成立那天,高校长就明确提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我们要以爱为底色,服务好学生,服务好家长,服务好社会。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和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引领南阳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从那一刻起,我每天都在感动中工作、在汗水里幸福、在稚嫩的问候中陶醉、在真挚的感谢中欣慰、在亲朋好友面前自豪!
“老师给我们熬绿豆茶,莲菜茶,我觉得老师像妈妈……”。由于天气比较干燥,得腮腺炎的孩子比较多,高霞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家里拿来了电磁炉,买来了黄花苗、芦根为孩子们熬凉茶喝。这些小事,却让细心的孩子记在了心里;
“老师,他解大便了,你看地上还有很多。”听到这一报告,李淑红老师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解大便孩子跟前“孩子没事,不要怕,走,到卫生间老师给你擦洗一下。”等孩子的妈妈来到学校时,孩子的腿上、脚上、鞋上、衣服上、教室里、走廊上,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 “妈,不,老师,我鞋带开了,你给我绑一下。”“老师,我发卡掉了,你给我带上。”……课间十分钟,李老师也忙得不亦乐乎。
“每个学生都是我自己的孩子。”李老师生怕入托的孩子们吃不饱,哄着让他们多吃一些。挑食的孩子,经她的教育,无论什么饭菜都吃的津津有味。午饭后,她给孩子们倒茶,催生病的孩子吃药,陪孩子们跳绳……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但是李老师累并快乐着,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她自己的孩子。
“老师,你的脚……”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中,张瑞老师犹如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学生中翩翩起舞,浑然忘了自己的脚曾经骨折,不能剧烈运动。有谁知道,为了这次活动,刚因治疗脚伤请假一周的张瑞老师,一上班就又义无反顾地为学生伴舞。豆大的汗珠伴随着优美的舞姿,交织成一幅感人的画卷,展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老师,我们真想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肩胛骨折,仅治疗四天时间,就带着石肓坚持上班的陈晓春老师,一进教室门,就迎来了学生们声声亲切的问候。可学生哪里知道,原本打算让丈夫骑摩托车送自己上班的陈老师,因丈夫临时有事,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一个人吊着石肓,艰难地挤公交车,按时赶到学校,为的是不耽误孩子们上课。
“我要奶奶!我要奶奶!”。教师节前那天晚上,史文兰老师伤心地哭了。孩子两岁半了,自从断奶以后一直和奶奶睡,当她把儿子抱到床上让他跟自己一块儿睡时,儿子却哭着喊着找奶奶,听着儿子的一声声哀求,史老师的泪水夺眶而出,心里难受极了。这不怪孩子,只能怪自己当妈的没尽到责任,平时太忙带孩子太少。然而第二天早上,当史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的祝福和鲜花,一切的不快都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做教师的幸福和自豪。
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师是绿叶,因为爱,才能一生与花相伴。师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更像缕缕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微笑。二十一小的老师正是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正是用自己的双手和同伴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们是拓荒的孺子牛,
躬耕在二十一小这片沃土上;
我们是七彩的铺路石,
植根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默默耕耘,托起闪光的理想;
Ⅳ 陈晓春的个人履历
1965年2月生于四川省沐川县,1984年毕业于乐山师专中文系,先后在沐川县教育局、沐川县中学校工作。1988年9月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高尔泰、苏恒教授。1991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乐山师范学院任教至今。曾担任学校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学校教务处长。在校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年度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4月,出任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