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志愿者
① 2020年暑假聪聪计划每周日都去做志愿者这个暑假能去几次 开始:7.12 结束:8.31
如:2020年5月11日星期一,求7月12日星期几?(20+30+12)÷7=8......6,则7月12日为星期天,7月12日到8月31日,(20+31)÷7=7......2,则7月12至8月31日有7个星期天,因为7月12日开始,共有8个星期天,能去8次。
② 有谁了解国际暑期义工的 我很想参加 不知道具体要求和途径
要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应该履行下列手续:
(1)由本人向所在地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或在所在地青年志愿者组织设立的志愿服务站申请、登记,并填写必要的表格,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特长、职业及可参加活动的内容、时间等基本情况;
(2)青年志愿者组织在确认申请人具备青年志愿者的条件后,要提出审核意见并通知本人;
(3)经过本人申请并审核合格的青年志愿者,必须服从志愿者组织或青年志愿服务站的安排,并切实履行青年志愿者的义务。
参加一些专期项目,您可以这样报名,以拟定扶贫接力计划为例:
如果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可以报名到贫困地区去当中小学教师,或从事农业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当然,需要您身体健康、具有志愿服务精神。招募单位将向服务期间无工资收入的青年志愿者提供基本生活费,并提供住院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往返共两次探亲路费。
如果您有单位,需由本人征得单位同意,并向招募单位提供身份证、学历证明和个人简历、健康证明、详细通讯方法和服务意向的申请书。
如果您愿意在本省(区、市)参加扶贫接力计机请与本省(区、市)招募办公室联系。
义工活动简单的有环保活动(如到公园,广场捡垃圾,打扫卫生什么的),到孤儿院和小朋友们玩。
③ 我是一名大学生,学校要求暑期做志愿者活动,有没有在7月到8月之间的活动,时间长一点的,正规点的,谢谢了
网络 CTA中华支教 第一个就是了 里面有比较多的信息 不过暑假招募都快截止了吧 加油
④ 做志愿者算不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啊
当然算啊,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做调查、兼职、志愿者等等,就是一切你也社会接触的,并有一定意义的活动
⑤ 暑假志愿者活动干什么好
你这里如果没有统一的义工组织的话,我就劝你别干了,因为志愿活动得靠集体完成,现在就连扫个大街都得分牌分段呢,更别说去处什么顽固的牛皮癣了,就个人活动来看,你有志愿者证么?如果有的话可以去敬老院帮忙打扫打扫,和老人聊聊天什么的,如果没有那还得去学校开个证明来证明你的身份,现在的社会志愿者实践活动在我们国内开展起来确实很难,因为很少有人能向你这样主动想帮助别人,学校一天就在讲成绩了,这些人应该有的品质也不提倡提倡,我的看法就是你能做的就是去敬老院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活儿,去公园以及扫大街去牛皮癣你一个人干不了。现在干活还得拿证件真的很麻烦,不然别人对你还不放心,以为你对他们另有企图,这个社会真是。。。无话可说。。
---------------
那好办,社区或者街道有无乱涂乱画?有的话去擦吧。有无小广告?有的话去撕吧。我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是学校组织的在一个商业区擦墙壁。。你们这个小队只能做这个,不是义工组织就不能进孤儿院给小朋友讲故事。。所以你们去干干我说的那些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⑥ 求一篇暑期个人在敬老院做义工的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以上,,急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肩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了加强对自身的思想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我们特地参与了学院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前往敬老院开展关于杭州敬老院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但通过这次的调研,我改变了总结的看法。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更能让他们感到夕阳无限好。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走了好些敬老院,感悟很多!
这些经过了岁月沧桑的老人们,毫无疑问,面临着工作能力丧失、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生活贫乏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成为了弱势群体。从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中,也可以瞥见其文明程度。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的空间,提供维护。作为当代大学生,传达社会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理念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着“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精神”的活动主题,了解敬老院运营的问题及困难,了解敬老院内老人的生活现状及心理,并对空巢老人社区进行走访,从而达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我们实践的主旨。我们通过和护理人员的沟通对老人进行了解,一定程度了解了老人的生存现状和心理情况,还和老人进行沟通了解一些他们的具体情况,并对负责人进行采访以便对敬老院的情况有个整体了解。知道了老人老年人进敬老院的原因:1、子女方面:无法照顾老人,请保姆不放心
2、老人自己:(1)不想给子女增加压力 (2)不喜欢做家务 (3)现有居住条件差 (4)孤单寂寞 (5)家里无医疗设施和无紧急医疗措施 (6)不喜欢与子女同住 (7) 餐饮 (8)养老院管理规范(9)五保户老人。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1)、个别老人缺乏精神动力和生活积极性,精神状态不佳,过一天算一天,生活没目标没追求; (2)、院内没有可供老人娱乐的活动和设施,部分老人感到精神空虚;(3)、少数老人认为在院里生活接受政府的救助,感觉自己是受人可怜和同情的对象,虽对政府有很大的感恩,但心里存在一种压抑之情,心理上有很大矛盾;(4)、部分老人之间关系不够融洽,个别老人之间会经常吵架甚至打架,破坏了院内老人的和谐氛围;(5)、个别老人对敬老院没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希望回家居住。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其实老人们在敬老院的生活还是差不多的,老人一般都是5点多起床,然后敬老院也差不多都是7:00左右吃早饭,差不多都是吃稀饭,中午晚上一般都是一荤一素,开饭时间也都差不多,老人们一般睡的也比较早,一般晚上8:00就睡觉了,白天老人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看电视,看看报纸,打打牌,打打麻将,互相聊聊天,偶尔社区会搞搞活动参与参与。总体来说老人们的生活条件还是差不多的。这次的调研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深入了解老人们的生活,与老人们对话。我们收获最大的是与老人们的心。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人生总是一笑而过,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们已经很累了,他们需要休息,老人们其实不需要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最需要的是晚辈对他们的孝敬,是社会对他们的关心。我们现在追求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谐。老人,特别是敬老院的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们,作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社会应该有责任承当孝敬那些老人的义务,使他们有一个温馨祥和的晚年。那些老人的微笑就是和谐,那些老人的幸福就是和谐!更作为大学生,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关注并最大限度地帮助老人们!本次调查让我们看到了杭州市在对待孤寡老人和社会福利这两个方面做出的措施还是很不错的,如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态度,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等等许多方面都做的相当不错,这代表着我国在面对现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但是调查结束后,我在网上寻查资料时又发现了一些对敬老院一些不好的反映,说明虽然杭州在这个方面做的不错,但是仍有不足的地方。希望以后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对待“我国老年人现状”的这个社会问题上能更加关心并及早作出对此方面的相应措施,搞好老年人医疗保健事业,并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发扬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使老年人生活过得更加丰富精彩!
有时候我在想,当我年老之后,若腿脚还灵活,或许对家人对社会还是有些价值;若腿脚不便了,那将如何呢?假如我是一个作家,或是一个科学家之类的有思想、有丰富科学知识的人,那么即使我腿脚不便了,但思想还在,科学知识没丢,也还能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倘若连思想、科学知识也不在了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去想,因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脚不便了,思想含糊了,仿佛就成了社会的负担,就会拖累社会。如此的话,人老了岂不就成了罪过了。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能逃得过呢?每个人都会老,但老了也不应该被社会遗弃。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或大或小,可能仅仅是养育自己的子女,但无论如何,他们付出了。虽然他们不求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决不能忘了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幸福快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朝历代都有这方面的楷模,如《二十四孝》里孝感动天的虞舜,卧冰求鲤的王祥,尝粪忧心的庚黔娄等。其实作父母的,他们并没有什么大的希望、高的要求,也不在乎什么金山银山,他们只希望儿女生活美满,能常伴在他们左右,一家人有说有笑,和和睦睦的,这样,他们就满足了。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没有儿女,但社会没有抛弃他们,而是给与了他们极大的关怀。他们没有家庭,幸福指数也许会低一点,但他们应该觉得满足了,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殷勤的工作人员,是仁爱的政府,是团结强大的中华民族。如此一来,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没有儿女,但其实儿女众多,因为所有关心他们的晚辈都是他们的儿女,因为社会把他们当成了父亲母亲!艳阳普照,光载千秋,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向我们扑面而来,展望新的时代,共青团将成为青年习文练武的大学校,锤炼自我的大熔炉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让我们在党的正确指引下,在学校党支部、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⑦ 如何利用暑假的时间做志愿者
去找找看义工类的网站,一般城市都有义工群或者相关网站的。
⑧ 我想在暑假期间做志愿者,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志愿者工作,通过什么渠道获取志愿者方面的信息
可以直接登录镇江的志愿者网,http://zjzyz.org/usercenter?action=toreg&flag=usercenter 先注册一个志愿者账号,注册好后登录,在首页工作动态中有团队招募的活动,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不妨在右手边点击申请该活动的团队。
⑨ 能介绍一下暑期可以去哪些地方做志愿者吗,我是高三毕业生
大学生暑假拓展训练
大学生:这个暑假,你将收获什么?
人民网北京7月5日讯 北京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梅雨”,接着又是几个闷热难熬的日子,终于在今天露出了夏天的狰狞面目,炎热的暑假也随之到来。大学生暑假是怎样度过的?分析历年暑假大学生的流向,发现不外是这几个主要方面:毕业找工作,暑期"三下乡",充电,打工,旅游等。
在这个暑假里,大学生朋友们,你准备做什么呢,这个暑假,你又将收获什么?
充电,时刻准备着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多多“充电”,怎么能发光。利用暑假充电,为将来做准备,是莘莘学子的共识,因而“充电一族”不断壮大。
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们感到提高自己的质量很重要,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了,再加上就业的压力,假期充电就成了一部分大学生“别无选择”的选择。
暑期"三下乡",利国利民
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主办,1997年开展至今已有五年。
今年“三下乡”活动以“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为主题,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突出抓好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大学生“公民道德”实践服务、博士生“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实践服务这三项重点活动。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强调,“三下乡”活动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深化“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服务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暑假打工 要选择适合的行当
同往年一样,利用暑假时间打工已经成为大学生暑期生活的一部分,利用暑期打工锻炼自己,接触社会成为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一些学生过去不敢在陌生人面前演奏,有了打工的经历,就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
大学生利用暑假打工,特别是那些高学历、高年级且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研究技能的学生,最好能把打工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知识用于实践,在实际中得到巩固和提高。打工的学生要有对自己专业、能力以及长远发展的全方位考虑,我们不赞成“端盘子、抹桌子”式的简单劳动。建议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判断,选择适合的行当。
大学生暑期打工已然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暑期打工,在工作中达到"学以致用",完善"暑期打工"的各种措施,应该是社会各部门在一个暑期打工高潮到来之前更多考虑的。
毕业生:作别校园 各奔前途
6月底到7月初的大学校园里,总是弥漫着温馨而伤感的别离气息。作别纯真的校园时代,是值得纪念的青春感伤,即将开始未曾经历过的职场人生,在好奇和兴奋之余却多多少少叫人有点胆怯。
走上社会,你最兴奋的是什么?最担心的又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做好了准备?如果准备还不充分,你缺少的是什么?在这个炎热的暑假“准待业期”里,你将做些什么呢?
收拾行囊,大家一起上路。虽然前面的路崎岖坎坷,命运多桀,也许要收获很多痛苦,但痛苦标志着成熟和对自己未来更为负责的态度。各位学子,迈开你豪迈的步伐,为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去奔跑吧,未来就在不远的前方!
殊途并非一定同归,在大学毕业这个终点也是起点上,静悄悄的分化已经开始。
大学生们,等到暑假生活结束了,新的学期开始时,忙碌的你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在这个暑期里你做了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你可以得到那些宝贵的经验?
参考资料:http://www.wsjk.com.cn/gb/paper320/1/class032000001/hwz212922.htm" http://www.wsjk.com.cn/gb/paper320/1/class032000001/hwz212922.htm
⑩ 暑期大学生志愿者
寻找当地的团委。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民间NGO组织。接触,联系后,商谈服回务事宜。不过答个人建议,其实你完全可以再当地做义工。不一定非要到四川去。到处都是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的。
作为一个老义工,我的意见是,不一定要认为义工要做多少大事。身边有很多小事情可以见证你的志愿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