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情的故事

师生情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9 11:31:39

师生之间爱的故事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时间作证,承载着凌小领导、老版师们的权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我们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同学们,临别之际,让我们立下誓言:今天,我们以作为凌小的毕业生为荣;明天,凌小将会以我们是祖国的栋梁为荣!

㈡ 求5个古代师生情故事名称

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宋朝时,岳武穆王的老师周同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尊敬师长名留后世
桓荣是汉明帝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桓荣为老师。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尊师重道立雪程门
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当我们真心地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必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的。

恭敬师傅天子善报
明朝时在四川灌县有一位银匠,名叫何云发,他平日侍奉师傅非常恭敬诚恳。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师傅,他一定双手拱立,诚心敬意地向师傅问好。不久他的家渐渐地富有起来,但是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梦到神来托梦说:“你命中本来注定没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师傅,所以上天许你生个贵子。”后来他们夫妇果真生了贵子,并得到这贵子的孝顺供养,一生衣食丰厚。

㈢ 帮忙想一下师生情的故事

《师生情》
李老师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教师,皮肤很白,鼻子高高的,上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她的嘴巴说话干脆利落,可讲课时却讲得很慢,讲了一遍又一遍,其实这都是为了让我们听懂。
三年级时,李老师才调来当我的班主任,和她相处的两年里,我尝遍了酸甜苦辣。

李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在每次考试都得到好成绩,夜里一直上网查找资料,一有空就去新华书店找书买给我们。结果,李老师近视了,她那双大眼睛失去了光泽,被眼镜挡着,再也没以前那么美丽了。可她却说:“没有关系,不过你们可别近视咯!”我听了后很心酸。

李老师经常和我们玩游戏。有一次,我们玩打野鸭,我们当野鸭,老师当猎人,用球打我们。我们东躲西藏,但还是躲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老师还不时为我擦去汗水,那时我心里真甜。

有一次,一个男同学偷别人的钱被发现了,李老师知道后非常生气,用教鞭打那个同学,被偷人说:“都是你这个老师教不好!”老师听了,拿起教鞭,一边打自己,一边说:“是我管教不严,是我错,都是我的错。”我的心好苦,真舍不得看老师那一只红肿的左手。

“李老师怀孕了!”随着这个消息,我才知道:李老师怀了孩子。我们很高兴,当然,李老师和她的丈夫也很开心。我本以为李老师会请假,可她没有。直到生下孩子,她从来没请假过。八个多月来,邱老师天天挺着大肚子从水南来到学校。直到一月份,李老师因孩子就快出生而请假了。考完期末考试,我们便去看老师。老师生了一个男孩!而李老师却没有说孩子的事,只是说:“你们考得好吗?”我的心立刻辣辣的,很不舒服。
现在,我转学了,可我永远不会忘记跟李老师相处的日子,我会永远记住这段师生情!

㈣ 求历史上讲师生情的典故

左光斗和史可法

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东林书院挤得满满的。顾宪成痛恨朝廷黑暗,在讲学的时候,免不了议论起朝政,还批评一些当政的大臣。听过讲学的人都说顾宪成议论得对,京城里也有大臣支持他。东林书院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被批评的官僚权贵却对顾宪成恨得要命,把支持东林书院的人称做“东林党人”。
明熹宗刚即位的时候,一些支持东林党的大臣掌了权,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杨涟和左光斗。
有一次,朝廷派左光斗到京城附近视察,还负责那里的科举考试。
一天,北风刮得很紧,天上飘起了大雪。左光斗在官署里喝了几盅酒,忽然起了游兴。他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到郊外去踏雪。他们走着走着,见到一座古寺,环境十分幽静,左光斗决定到里面去休息一下。
他们下了马,推开虚掩的寺门,进了古寺,只见左边走廊边的小房间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打瞌睡,桌上还放着几卷文稿。左光斗走近前去,拿起桌上的文稿细细看了起来。那文稿不但字迹清秀,而且文辞精采,左光斗看了不禁暗暗赞赏。他放下文稿,正想转身回去,忽然想到,外面正下大雪,天气严寒,那书生穿得那样单薄,睡着了岂不要受凉,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身上披的那件貂皮披风解下来,轻轻地盖在书生身上。
左光斗退出门外,把门掩上,他打发随从到寺里和尚那里去一打听,才知道那书生名叫史可法,是新到京城来应考的。左光斗把这个名字暗暗记住。
到了考试那天,左光斗进了厅堂。堂上的小吏高唱着考生的名字。当小吏唱到史可法的名字时,左光斗注意看那个送试卷上来的考生,果然是那天寺里见到的书生。左光斗接过试卷,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
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接见史可法,勉励了一番,又把他带到后堂,见过左夫人。他当着左夫人的面夸奖说:“我家几个孩子都没有才能。将来继承我的事业。全靠这个小伙子了。”
打那以后,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史可法家里贫穷,左光斗要他住进官府,亲自指点他读书。有时候,左光斗处理公事到深更半夜,还跑到史可法的房间里,两人兴高采烈地讨论起学问来,简直不想睡觉。
左光斗和杨涟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但是明熹宗是个昏庸透顶的人。他宠信一个很坏的宦官魏忠贤,让魏忠贤掌握特务机构东厂。魏忠贤凭借手中的特权,结党营私,卖官受贿,干尽了坏事。一些反对东林党的官僚就投靠魏忠贤,结成一伙,历史上把他们称做“阉党”(阉音yān,指太监)。杨涟对阉党的胡作非为气愤不过,大胆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
这一来可捅了漏子。公元1625年,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勾结起来攻击杨涟、左光斗是东林党,罗织罪状,把他们打进大牢,严刑逼供。
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他每天从早到晚,在牢门外转来转去,想找机会探望老师。可阉党把左光斗看管得很严密,不让人探望。
左光斗在牢里,任凭阉党怎样拷打,始终不肯屈服。史可法听说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了,不顾自己的危险,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向狱卒苦苦哀求,只求见老师最后一面。
狱卒终于被史可法的诚意感动了,想办法给史可法一个探监的机会。当天晚上,史可法换上一件破烂的短衣,扮着捡粪人的样子,穿着草鞋,背着竹筐,手拿长铲,由狱卒带领着进了牢监。
史可法找到左光斗的牢房,只见左光斗坐在角落里,遍体鳞伤,脸已经被烧得认不清,左腿腐烂得露出骨头来。史可法见了,一阵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来,抱住左光斗的腿,不断地抽泣。
左光斗满脸是伤,睁不开眼,但是他从哭泣声里听出史可法来了。他举起手,用尽力气拨开眼皮,愤怒的眼光像要喷出火来。他骂着说:“蠢才!这是什么地方,你还来干什么!国家的事糟到这步田地。我已经完了,你还不顾死活地跑进来,万一被他们发现,将来的事靠谁干?”
史可法还是抽泣着没完。左光斗狠狠地说:“再不走,我现在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人动手。”说着,他真的摸起身边的镣铐,做出要砸过来的样子。
史可法不敢再说话,只好忍住悲痛,从牢里退了出来。
过了几天,左光斗和杨涟等终于被魏忠贤杀害。史可法又花了一笔钱买通狱卒,把左光斗的尸体埋葬好了。他想起牢里的情景,总是情不自禁落下眼泪,说:“我老师的心肠,真是铁石铸成的啊!”

㈤ 有关师生情的事例...急~~~~~~~

鲁迅和许广平
许广平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读到二年级时(1923年),因为学校请北大教师兼课才得以目睹鲁迅的风采,鲁迅先生那时给她们讲授《中国小说史略》。若干年后许广平回忆这第一节课的感受时这样写道:“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鲁迅先生给女学生们上第一堂课,就不仅仅给许广平一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年后,许广平终于主动地给先生写了信,当然是模模糊糊试探试探。先生是语言大师,又怎能不从字里行间读出爱意?鲁迅先生当晚就回信称之“广平兄”,一下便让26岁的许广平失眠了。从后来出版的《两地书》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可爱的师生起初简直就像是玩文字游戏,互相捉迷藏,最后才捅破那层纸,鲁迅先生便娶了小自己18岁的许广平为妻。

余秋雨和马兰

马兰虽然没有在课堂上聆听过余秋雨先生的课,但也应视作是他的学生。马兰从安徽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省黄梅戏剧院。而余秋雨先生是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应该是说一条线上的人。

当马兰凭《严凤英》的演出而一举成名后,一位艺术界的前辈送给她一本书,嘱咐她从事戏剧工作必须得读读这本书。这本书就是余秋雨先生的《艺术创造工程》,就是这本书,使马兰得以结识大他十六岁的余秋雨先生,他们就是从探讨这本书开始了他们的恋情。

㈥ 急需师生情的小故事~~~

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宋朝时,岳武穆王的老师周同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尊敬师长名留后世
桓荣是汉明帝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桓荣为老师。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尊师重道立雪程门
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当我们真心地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必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的。

恭敬师傅天子善报
明朝时在四川灌县有一位银匠,名叫何云发,他平日侍奉师傅非常恭敬诚恳。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师傅,他一定双手拱立,诚心敬意地向师傅问好。不久他的家渐渐地富有起来,但是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梦到神来托梦说:“你命中本来注定没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师傅,所以上天许你生个贵子。”后来他们夫妇果真生了贵子,并得到这贵子的孝顺供养,一生衣食丰厚。

名人尊师的故事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
师生情2007-04-28 10:24 作者: 网络转载 出处: 论坛整理 责任编辑:小虾米 一

周末,秦老师正在家看电视,突然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邀请他出去聚一聚,说尽是他当年得意的门生。秦老师嗯啊了半天实在听不出这位学生究竟是谁,可又不好意思张口去问,于是便满口答应一定去一定去。
于是秦老师便回忆起他当年带过的最感骄傲的那届学生。正是这届学生让他在当地教育界里名声大振,最后从县里的中学调到市里的中学。想到这些秦老师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他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就是吕明的身影。吕明小小的身材,但头脑却绝顶的聪明,那年一举以全省状元的成绩考到了清华。作为他的老师,真的感到很欣慰,而且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教育资本呀……
但秦老师其实并不喜欢这个学生。他太聪明太骄傲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秦老师最喜欢的是他的科代表王复生同学。这个学生学习也特别好,特别是懂事而又对老师尊重这种品质更讨人喜欢,而且长得还眉清目秀。
秦老师想毕业以后很少见到这些以往的学生们,他们都到哪里去了?王复生,我记得他也考上了大学了--当老师的都知道,他们年年带那么多的学生,现在的以往的真是太多了,大多数学生老师们是根本记不住他们的名字的,即使教的时候记着,毕业之后也就很快忘记了--然而也有那极其个别的学生--比如王复生之对于秦老师--确实讨人喜欢,让老师难以忘怀常常惦记着。



周末,王复生正陪妻子逛街,突然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邀请他出去聚一聚,说有咱们当年敬爱的师长。王复生嗯啊了半天实在听不出这位同学究竟是谁,可又不好意思张口去问,于是便满口答应一定去一定去。
于是王复生便回忆起当年做学生的时候教过他的那些老师们。这些老师们都挺有学问都挺敬业,而且都挺喜欢他。正是由于这些老师们的敦敦教诲,他才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才能留城工作。想到这些王复生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他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就是唐老师的身影。唐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高大威猛,不苟言笑,管理班级自有一套。他带的班屡被评为县市级乃至省级优秀班集。作为他的学生,尤其是现在也当了老师的学生,他感到很荣幸,因为唐老师的那套做法管理现在的学生真是再适合不过了,他有了一个照猫画虎临摹的范本……
但王复生其实并不喜欢唐老师,他太严厉太苛刻简直没把学生当人看,在他眼里学生只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是他晋级的工具。王复生最喜欢的是语文老师秦老师。他最喜欢语文,他的语文学得最好,他是语文科代表。尤其令他难以忘怀的是秦老师对他的态度特别好。
王复生想毕业以后就很少再见到这些老师们了,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秦老师,当年是我崇拜的偶像啊--作学生的都知道,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师教过自己(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有很多都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记着的也差不多忘了他们长什么样儿了),但真正给学生留下印象的能给学生造成影响的也就那么几个吧--对于王复生而言,秦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王复生常会想起他。自己的行为动作为人处事仿佛不经意间成了秦老师的样儿了。



王复生到了预定的酒店,已有一些同学和老师们先到了。
一位胖同学起来接住王复生,笑着说:“在座的可都是咱们的亲老师亲同学,师生聚会你竟迟到了,不应该吧?”
王复生找个位子坐下说:“不好意思,我正好有些事儿。”
胖同学说:“这样吧,给你出个节目--在座的都不要言语--你来认一认大家……如果有一个认不出,那不客气,罚酒一杯;两个认不出,罚酒两杯……怎么样?”
王复生看了看在座的诸位,都挺面熟的,但……就是叫不出名字来。他窘极了。
没有人吱声……
王复生只好端起杯站起来:“各位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恕我王某人有眼无珠……我先干了!”
王复生喝完一杯倒上又要喝第二杯,在座的忙都拦住:“别,别……开玩笑的。”
于是胖同学起来主持大家相互介绍,看来他是今天的东家。
王复生这才知道今天聚在一起的尽是当年淘气而如今有出息的人。他一一跟他们握了手。大家一起干了一杯,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了起来。



秦老师到了。胖同学仍然出座迎接。落座后,相互问讯。一个数学老师好像跟秦老师熟,这时便也跟他开了个同样的玩笑:“老秦,这些可都是咱们的嫡系弟子呀,今儿聚在一起,难得!我们都有节目了,你来得迟了没看上。现在大家一致想给你出个节目:在座的学生你一个一个认一认……认不出一个,罚酒一杯;认不出两个,罚酒两杯……你看怎么样?我也给你帮个忙--我给你介绍他们的职务。”
秦老师迅速地扫了一眼同学们,心里有些打鼓,说实在的,这此学生倒也大部分面熟,争奈时隔久远,他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了……
只听数学老师在挨个儿地给他介绍:“这是远大集团的经理,大老板呵;这是国税局的副局长,年轻有为呵;这是省医院的外科大夫;这是市政府……什么处来着……的科长,这是自己办了一所学校‘正升学校’校长;这是……”数学老师指到了王复生,“……你在哪儿高就来着?”
“我在十五中教书。”
“噢,咱同行,唉,跟老师一样没出息;不是老师们没教好你啊……要跟人家学习……开个玩笑……这是农行……这是……”
数学老师介绍完了。
秦老师张了几次嘴……一个名字也没说出来。他不得不站了起来,端起酒就往喉咙里送……
同学们忙拦住了:“别,别……秦老师,开玩笑的。”
王复生也站起来说:“秦老师,我给您介绍吧。您桃李满天下,哪能个个学生都能记住名字呢。这是刘名;这是王刚;这是孟大伟;这是……”介绍完了,王复生请秦老师坐下,自己也坐下。
但秦老师仍端着杯向大家道歉:“事隔多年,秦老师记性不好了,请见谅。诸位真的都是有出息的人。在我的预料之外却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我祝贺大家!来,干杯!”
同学们都陪着干了……



曲终人散。各位相互道别。几位老师都先走了,秦老师于是作结道:“诸位弟子都是有能力的人。现在都小有成就了。将来肯定还会大有作为!老师老朽啦,以后还要多仰仗诸位弟子了。你们的大名我记住了,不会再忘了。”
有同学要拿车送秦老师回去。秦老师说:“不用,不用,你们忙你们的,我打个车回去。”
同学们都开车走了。只剩下秦老师和王复生两人站在酒店外的马路边等出租车。终于来了一辆,王复生让秦老师先走。秦老师也让。王复生便把秦老师送到车门。秦老师上了车,一边关车门一边王复生说:“刚才你给我介绍了一番他们的名字,却没说你自个儿,老师我真是老朽啦,只觉得面熟面熟却怎么也记不起来了,你叫……”
“我叫王复生。”
“噢……再见!”
“再见!”
王复生突然觉得今天喝得有点儿多。他不等车了,他想溜达着回去……

㈦ 有关师生情的故事的作文

师生情

刚开始读书,那时候由于不太懂事,所以还不怎么尊重老师的劳动,只是在书本上念几遍: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更不要说什么师生情了。直到小学三年级,我才学了《师生情》这课。说的主要是一位老师病在医院里,几个同学把一篮鸡蛋送去。那时,我才懂得什么是师生情。

老师辅导学生,那是师生情。记得小学时我数学基础很差,即使是最基本的也没有思路。那时,她每天下课后都叫我到办公室,给我讲题。而且从解题方法到技巧到运用,她都给我讲。而且还不断地在纸上写,哪一次作业做得不好,她都能为我找到原因:上课不专心,态度不端正或知识点掌握得不好。从那以后,我每做一道题动有不错的效果,感觉收获不少。成绩也因此提高。

学生给老师的一声问好,那是师生情。初二的教师节那天,我们同学在每一位老师上课后都说声:“祝老师节日快乐!”其实,这种感情用语言表达是难以足够的。更重要还是看行动和成绩。“如果你的声音叫得再动听,那也说不上实际行动。”那是初二时候英语老师说过一句话。说到初二不得不提那位语文老师。上课有气势:说话响亮,针对课文内容另加了其他情节,而且能够生动地进行说明。他不着急每一次考得如何,而是需要知道为什么会有错误,积累失败经验,才有所进步。所以,这些都是老师们需要追求的实际方面的东西。既向老师问好,更注实际行动,师生情才会更浓厚。更清纯,令人回味无穷。

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那也是师生情。刚从初三走来,细细地回头品味初三一年的点点滴滴,令人难忘的是我的班主任。每天早上六点半,他就要求全体学生到教师学习。为了营造更浓的学习气氛,每天中午他都要求带政治的知识回宿舍背,而且还进行突击检查。那时看,我们都觉得自己很苦,没有了和同学谈话的自由。但看到每次模拟考试成绩不断提高,才想到得益于每天中午的这一“背”,中考成绩出来以后,我兴奋地知道了政治成绩是84分,对我来说已经不错了。但我还没来得及和他说声谢谢,就匆匆离开了初中。

师生情难以用语言表达,它只在不起眼的角落。
感受师爱

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阔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
——题记
她,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双眸不时的放射出天真与活泼,三十多岁的她还有着一颗与我们一样年轻的心。她有着优雅的气质,是一位让人一见就很难忘掉的老师。而深厚的文学底蕴,又将她渲染的更加出色。无论遇见谁,她都会对他甜甜的一笑,笑得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她的声音很好听,柔美、清爽,一串串的语言从她嘴里滑出来,宛如美味的果冻滑过喉咙时那么轻盈、润泽。 一句句看似平凡的话,经她那巧嘴一修饰,就变得优美动听起来。听她讲课,真是一种享受,很惬意。
她做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是我对她的评价。她总能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繁忙的工作,去把握每一个机会,在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上充分的张扬自己的个性。

其实她的生活中也不仅仅只有鲜花和掌声,有时她也会遇到困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在我们面前她一直都表现的那么坚强,蜡黄的脸上笑容依旧。也许岁月的风雨会洗掉她的记忆,历史的车轮会碾掉许多她与我们在一起的往事。但有一种温情,却永远不会被岁月的流水冲淡——那就是师生情!
认真、踏实,美丽、真诚得像个小孩子,这就是我的班主任——陈敏

难忘师生情
从幼儿园到现在,教过我的老师足有二十多个,但使我印象最深,最难忘的就要数吕老师了。
吕老师五十开外,中等个子,一头短发中的丝丝银发,记录了她当园丁的辛劳。那方方正正的脸上时常挂着微笑,说话声音洪亮,而且富有幽默感,她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祥。 记得有一天,正下着滂沱大雨,我躺在床上觉得头重脚轻,迷迷糊糊的听着门外哗哗的雨声。这都是我自做自受,明知明天会下大雨,但却倔强的不听妈妈的话,死活不带避雨工具,直到被那倾盆大雨“冲昏了头”才知道后悔莫及。现在爸妈都出去了,只留下我这个孤家寡人独守空房!"砰砰砰”谁啊?”我有气无力的问到。“闫辛,是我啊!”“哦,吕老师,我马上给您开门”,“吕老师,你怎么来了,难道学校不用上课吗?”“哦,现在是活动堂,我借这点时间来给你补习补习,快躺下吧!”
终于,我病愈了,而且在吕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基本上没落上课。吕老师,谢谢您!
吕老师与我们相处了三年多,她给我们上语文课是,特别认真,而且妙趣横生,经常逗得我们捧腹大笑。旧这样,一节语文课总会在欢声笑语中过去。可是在四年级上学期初,她却生病了。我们看不到了她慈祥的面容,听不到她幽默的语言,班上也没有了欢笑声。但当她病愈回到我们中间的时候,班上爆发出了一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表明了吕老师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吕老师的敬重之情。
吕老师,您常对我们说:“无论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踏踏实实,一个劲往前走,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的。”这句话我一直都铭记于心,您知道吗?
吕老师,三年的记忆,三年的师恩,三年的师生情又怎能是三言两语表达清楚的呢?我将牢记您的教诲,踏踏实实做人。
让我最后衷心地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㈧ 体现师生情的例子

最能表达师生情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很多,就比如
你上课不认真听讲,他走到你旁边提醒了一下你,而不是训斥和责备。如果你要写在作文里,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又能表达出老师对你的宽容与包容。
在你心情不好那时候,最近状态一直不好,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问你,知道了情况后安慰你,并且鼓励你以后要好好学习。

㈨ 师生情谊故事

转载:温暖的墙 (马国福)女友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注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有一堂课,女友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上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女友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唧唧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第二天上课时,女友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眼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女友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了,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几十双眼睛盯着女友。女友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寒冷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冷的天气,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选自《读者》2007年第6期)

㈩ 师生之间的故事

残疾教师一家为学生无私奉献 18年独撑小学
残疾教师 18年独撑一小学

故事导读

这里偏远、贫穷,没有老师愿意到这所村小来教书。

他是一名代课老师,还是一个残疾人。为了让学校存在,为了山里的孩子有书读,18年来,他多次拒绝别人介绍的高收入工作。除进城动手术,他一天也没离开过他心爱的学校。

他拖着残疾的腿背学生过河一万余人次,从十多公里山路外的中心校帮学生背课本,共计上万斤;为帮贫困生垫学费,他曾5年没领过一分钱工资;校舍改危,他让学生在自己家里上课9个月;为了山里的孩子,他让想上大学的女儿选择了中师。为了支持他,妻子帮他无偿代课一年,年迈的父母仍在家辛勤操劳,毫无怨言。

这位土家族代课老师在图什么?他只说:“这儿有50多名学龄儿童,村小不能停,也不能撤!”

两幅画像

落花生

“我们这儿穷,娃娃读书不容易,不能再因为这些原因停课。”

29日上午,彭水县诸佛乡小里村,冉龙朋正在自己家的堂屋给学生上课。

狭小的屋里挤着11张破败不堪的课桌,一块黑色的木板搁在墙上算是黑板。他们是四年级的22名学生。

冉老师正在讲课文《落花生》。瘦削的他声音不怎么大,但在这偏远、沉寂的大山里,显得特别响:“这篇课文实际上是在以物喻人,教育我们要像花生那样做有用的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诸佛乡是彭水县最穷、最偏的乡镇之一,群山环抱,整个场镇上看不到一幢像样的房子,街道没有硬化,至今没通公共汽车,没通光纤闭路,手机信号在这里时断时续。而小里村距场镇有十多公里山路,小里村小就在尖峰岭深处的参天古树中,美丽的诸佛江流经学校附近,缓缓注入乌江。

去年9月起,由于小里村小危房改造,4个班的50多名孩子只能选择到中心校暂读,但中心校离村子要走十多公里山路,山上随时有野猪出没,当时就有几名学生家长提出“不读了”。听了这话,冉老师很着急,想了想,他决定把学生接到他家里上课。

就这样,50多名学生每天就在冉老师的家里上课。冉老师将堂屋作为教室。这一上,就是9个月。

冉老师说:“我们这儿穷,娃娃读书不容易,不能再因为这些原因停课。”

放学了,冉老师兴奋地告诉孩子们:“六一后我们就要搬到新教室去,大家不用在老师这儿打挤了。”

小草

“苦,苦啊,但苦中有乐!看到孩子们有书读,能成材就是最大的安慰。”

这里太偏远,没有人愿意来教书,18年来,学校常常只有冉老师一名老师。

但18年,冉老师都只是一名代课老师。最初工资是每月35元,3年后涨至77元。

那是1988年,冉老师正在一所成教学校代课,工资比这儿高,但冉老师的启蒙老师找到他,说没人愿意到小里村小来教书,如果这样,村小就得撤,孩子们上学就成问题。本着对启蒙老师的祟敬和对村小教师一职的向往,冉老师回到他的母校小里村小代课了。

冉老师没想到在这里,一代就是18年。

“冉龙朋真傻。”有村民这样说,因为,在这18年间,有人为他介绍过不少工作,接电话、守大门、到其他地方代课,他统统拒绝了。18年来,除了到重庆动手术,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他心爱的学校。尽管代课十多年,残疾了,每周上着30多节的繁重课程,工资还是每月77元,他也从没想过离开,因为中心校领导说过,如果村小办不下去就只有撤,没有老师愿意来,也只有撤,冉老师不想看到这一天。让小里村小继续办下去,让小里的山里娃有书读,这是他此生最大的愿望。

“苦吗?”记者问。

“苦,苦啊,但苦中有乐!看到孩子们有书读,能成材就是最大的安慰。”回忆起在小里村小的18年时光,冉老师流泪了。

香烟和唱歌是冉老师最大的业余爱好,常常抽的是廉价的叶子烟,歌是那首耳熟能详的《小草》,小里村小的孩子们都会唱:“冉老师教的,老师说要学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几个故事

为了学生腿手残疾

“我不能倒下。”

冉老师左腿残疾,那是在1989年背学生过河时落下的。

当时只是扭了一下。之后,他的左髋部时时疼痛,但他没在意,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入院仔细检查。一年后的一天,他在跨进教室的门槛时突然摔倒在地,不得不进医院,医生诊断“扭伤治疗不及时引起化脓性髋关节炎”。从此,他走路只能一瘸一拐,伤腿至今没痊愈。

1994年,冉老师在一次劳动中,右手手臂动脉被玻璃割断,乡卫生院简单处理后,建议他进城进一步治疗,但当时小里村小只有他一名教师,想到孩子们就要因为自己中断学业,他放弃了。一个月后,他感到右小臂越来越痛,在中心校安排好代课老师后,他来到彭水县人民医院。

“晚了,必须截肢!”医生的话如同死亡令。“截了右肢我怎么给学生上课。”这是冉老师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好心的医生为他联系了重医一名教授,手虽然保住了,却使不起力,拿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也只能写一会停一会。

“那种心情你能理解吗,我想教书啊,可手却不听使唤。”冉老师说他永远记得出院时,那个教授给他说的话:“回去好好教山里的孩子!”这句话让他再次感到肩上的担子:“我不能倒下。”

18年背学生过河

“我真想快点长大,不让老师这么辛苦。”

身带两处残疾,有人劝冉老师不要再教书了,但他很固执,不但不放弃,还继续拖着残躯背孩子们过河。

每学期,小里村小都有30多名在河对岸居住的学生,美丽的诸佛江平日很温柔,孩子们踩着露出水面的石块就能过河,但大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一下大雨,河水就猛涨。没有桥,上学放学就很危险。只要遇到涨水,冉老师就会提前守在河坝边,这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地,冉老师将他们一个一个背过河来,放学了,他又将他们一个一个送回河对岸。

当记者问村小的孩子们:“你们当中有哪些人曾经被冉老师背过河?”30多只小手齐刷刷举起来。

“有一次,我趴在冉老师背上,感到老师身子好烫,我问老师是不是感冒发烧了,提醒他小心点。他说没事,只叫我抓紧。我哭了,但不敢出声,怕影响老师。”4年级的郑东很懂事,说她好心疼冉老师:“老师右手使不起力,只用左手背着我,在水中一瘸一拐的,我真想快点长大,不让老师这么辛苦。”

郑东还给记者算了笔账,按平均每学期30名学生需过河上学、每年涨水10次计算,冉老师在18年间背学生过河的次数就是一万多次。

每学期为学生背课本

“我累点没什么,重要的是不要耽搁孩子们的功课。”

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用的课本和作业本也是冉老师一瘸一拐从中心校背回来的。

从中心校到小里村小,有十多公里崎岖山路,冉老师空手走一趟也要4个小时,但每学期开学,课本都得村小老师自己去背。

18年来,他从来没找过学生帮忙,所有课本都是他一步一步从中心校背回来。

因为残疾,冉老师一次最多只能背40斤,一路上歇歇走走,一天只能背一趟。而每学期所有学生的课本至少有250斤,每学期他要花一周时间至少往返6次才背完。

每次完成任务,冉老师都必须卧床休息好几天,才能下地行走。累计算下来,18年来,他从中心校背回的课本就有上万斤。冉老师说:“我累点没什么,重要的是不要耽搁孩子们的功课。”

5年不领工资助贫困生

“村民们都穷,只要娃娃在学校读书,比什么都强。”

1995年,父亲早逝的学生冉龙波跟冉老师说,缴不起学费要退学。冉老师一听急了,他毅然对冉龙波的妈妈说:“只要你让娃儿读书,钱你不用管。”就这样,冉老师为这个学生交了1—5年级的所有学费书本费。

冉龙波并不知道,老师已用这种方法资助了近百名拿不出钱的学生。也有学生家长质疑冉老师哪来这么多钱,冉老师从来不说。中心校的杨光武校长透露:“冉老师在1998年至2002年间没到学校领过一分钱工资。他说,就把工资存在学校,哪个学生缴不起学费,就从里面扣。”

18年来,冉老师为学生缴纳的各种费用达上万元,多数家长在经济宽裕时会将钱还给他,但至今仍有数千元没有着落。冉老师不在乎这些:“村民们都穷,只要娃娃在学校读书,比什么都强。”

卖家中楼板维持生计

“家里常常是一分钱也拿不出。”

冉老师的母亲陈其珍说,18年了,家里人,包括儿媳妇,没有添置过一件衣服,身上穿的都是亲友们给的,因为哪怕是几块钱的便宜货,他们也舍不得。

冉老师有些不好意思:“不瞒你说,我两次受伤期间,家里常常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有5年时间我家的庄稼没施一丁点肥,因为没钱买肥料。我才从重庆做了手术回来那段时间,亲友家都借遍了,家里还是揭不开锅,我们就卖东西。”

缝纫机卖了,妻子陪嫁的铺盖也卖了,实在没得卖的了,冉老师和妻子躺在光秃秃的床板上望着房顶发呆,一个念头闪过:“卖楼板!”阁楼是土家族特有的建筑,要将搭阁楼的楼板卖掉,妻子开始坚决反对,可看着空荡荡的米缸和年老的父母,二人当即跳起来七手八脚将20多块楼板拆下,卖了400块钱,一家人吃了顿饱饭后,冉老师还从中拿出3块钱为班上一个天天打赤足上学的女生买了双解放鞋。

冉老师的两处伤至今没痊愈,经常疼痛,医生嘱咐他一定要坚持吃药,可药钱每月就得200多元。为了节约,冉老师就常常自己跛着腿上山采草药,草乌、防风草、金骨草……这些都能治他的伤。

为保学校全家齐上阵

妻子无偿代课一年

冉老师说,他最对不起的是家人。

“这么多年,我作为一个男人,不但没为这个家做什么,还要靠他们来支持我。”说起这些,冉老师流泪了。他说,“不只是我一个人,我们全家都在为保卫小里村小出力。”。

1998年,为了供一对儿女上学,妻子陈健不得不到广东一灯饰厂当油漆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一个月挣700多元。

2000年,一名年轻老师离开小里村小,又没有其他人愿意来,4个班六十多名学生一下子丢给了冉老师,他无论如何也忙不过来,这时,冉老师想到了曾经当过代课老师的妻子。他向她求助。

得知丈夫的困境后,陈健毅然辞掉工作回到小里无偿代课一年。

就在这一年,家里的房子成了危房,为节约钱,陈健上完课后,独自一人从远处背来泥土,自己挖窖烧砖,自己搬来石头,准备修新房。

本来是男人的事,但陈健全做了,光材料她就准备了一年多。“我不会让他(指冉老师)干这些重活,他的事就是我的事。”陈健说。

2003年,女儿考上酉阳师范学校,家庭经济再次陷入困境,陈健不得不再次南下打工,至今没敢回来,因为她舍不得路费。

不准女儿考大学

说起女儿冉佳鑫,冉老师更是内疚。3年前,初中毕业的女儿想考高中,升大学,但他没同意,他让女儿选择了中师:“我希望她今后也能为山里的孩子做点什么。”

儿子现在上初一了,受父亲影响,他也准备考师范。

老父母仍操劳挣钱

冉老师觉得最对不起是父母:“父母就我一个儿子,他们老了,不但没享到儿子的福,反而为我操劳。”冉父今年74岁了,患有严重风湿病,还每天上山放羊,老母亲一个人每年都要养七八头猪,可他们从来没杀过过年猪,因为一家人还要靠它们吃饭。

儿子工资少,还要帮助班上的贫困生,对此,老两口只说:“儿子决定的事,没错。我们也不希望小里村小撤了,如果真撤了,恁多娃儿啷个办?”

声音

村民陈其材:我娃儿4年的学费都要他帮忙缴的,好人啊。

家长冉健:我不晓得怎么形容这个老师,全部好听的话安在他身上都不够。

学生任莉莉:等我长大了,一定挣好多钱让冉老师用,不让他再这么穷。

学生郑东:我这条裤子和头上戴的花就是冉老师给我买的。

学生冉模:我以前性格特别内向,是冉老师开导我要多和人交流,他不但教我们学知识,还教我们怎样做人。

中心校校长杨光武:他不只是敬业,他这种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

同事张老师:冉老师人很低调,他做过什么从来不说,因此,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竟然默默无闻为山里孩子们做了这么多。
参考资料:http://www.wiil.cn/news/society/bxgs/20060718/122419666290.shtml

热点内容
大兴安岭地区教育网 发布:2024-05-20 02:29:15 浏览:611
生物专业职称 发布:2024-05-20 01:44:53 浏览:96
英语26个字母音标 发布:2024-05-20 00:22:42 浏览:309
乐柏教育 发布:2024-05-19 20:36:27 浏览:588
幼儿园老师师德演 发布:2024-05-19 19:57:18 浏览:152
2013年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2024-05-19 15:17:25 浏览:108
数学奖最高奖项 发布:2024-05-19 12:31:24 浏览:431
垫步舞教学 发布:2024-05-19 12:26:10 浏览:984
昌大教育 发布:2024-05-19 11:35:55 浏览:646
光化学活性 发布:2024-05-19 10:44:46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