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

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

发布时间: 2020-11-19 12:32:49

A.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修养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素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修养,需做到一下几方面。 一、消除职业倦担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逐步丰富

B. 哪一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从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

小学课程教师的标准以及小学教师的标准,对教师都起到引领作用。

C. 教师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不同

教师的职业理念是指教师观与学生观,是一种观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行为,
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D.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专业知识包括哪些领域

首先《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读到这我不禁想起“春蚕”、“蜡烛”、“园丁”古今对教师的比喻,但我想说: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在“师德”中把“个人修养和行为”专门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更加凸显“个人修养和行为”的重要性。
我觉得这是《标准》中亮点中的亮点。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个人修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标准》中提出心理调试方面的要求: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对我们的心理有极大的帮助。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对教师提出这个“标准”非常必要。要想在学生心中播撒阳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阳光。新时代,新形势,呼唤阳光教师。一个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具有平滑心态的老师,必将给学生提供优质文化场,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理念提升我们专业修养必备的准则,“学生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时时处处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组织和提供合适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师德为先”的理念指导我们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能力为重”理念警示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是让我们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这四个基本理念,更坚定了我们专业信念,从我做起,做一个勤勤恳恳永不停歇的学习者。

E. 教师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不同

教师的职业理念是指教师观与学生观,是一种观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行为,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F. 你是如何理解教师专业标准中师德为先理念的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师德的传统,强调师德为先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的继承,教人育人德为先。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即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师德。
其次,要关爱学生,即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再次,要做到示范引领,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小学生,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学生。教师必须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做一个身教重于言教的楷模。
教育是站立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更是微笑的事业,我相信,在爱的滋润下,我们祖国的花朵将开的更加灿烂,我们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G. 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这个首先要专业知识 然后个人的品质 还要Z不断的学习 希望我的会答对你有帮助

H. 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生成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一个维度,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内容包括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方面,共20条基本要求。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合作研究...、榜样模仿等途径生成。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颁布为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依据。从此标准可以看出,“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内涵,理解其具体内容,了解其生成途径,是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的前提。 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所持有的专业理念及其所拥有的师德的统称,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维度,在《专业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居于首要位置。其中,专业理念指专业人员对自身专业的性质、标准、价值等的理解、判断、期待与认同,指引着专业人员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举止。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指幼儿园教师“在理解教育工作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1] 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幼儿园教师和其他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幼儿园教师所持有的专业理念会直接决定其组织保教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其保教活动的效果以及其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综合,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可以称之为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是一定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通常以师德理想、师德原则以及师德规则等方式表现出来。

I.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上的差别,表现在:专业部分,学科知识在小学阶段相对于中学作用小,过程和手段更加重要;而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应该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在我看来,中小学教师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不同认知年龄的教育对象,小学老师面对着一群心智还不完全,对社会不了解,天真无暇的孩子,二中学老师面对着一群已经开始有自己思想的孩子,叛逆,什么是不对,什么是对的学生,中学生们会主动学习,知识层面都要比小学生好的多,健全的多。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4个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 2,“师德为先“ 3,“能力为重” 4,“终身学习”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热点内容
物理过程模拟 发布:2025-05-16 19:11:36 浏览:878
赏识教育作文 发布:2025-05-16 18:49:59 浏览:234
集英语 发布:2025-05-16 17:04:47 浏览:492
老师被虐漫画 发布:2025-05-16 14:44:27 浏览:702
生物中规律 发布:2025-05-16 10:58:44 浏览:154
班主任种子 发布:2025-05-16 09:59:57 浏览:333
财富地理博客 发布:2025-05-16 08:15:18 浏览:567
语文练习与测试六年级上册 发布:2025-05-16 05:07:12 浏览:666
英语代词表格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442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