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信任

师生信任

发布时间: 2020-11-19 12:54:58

1. 改病句。 1.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二者相互信任并尊重,教学效果就会好。

1.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二者相互信任并尊重,教学效果(才)会好。

2. 浅谈小学教育是怎样处理师生关系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教师热爱学生,主要是受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的支配,富有理智特征。而学生的尊师,则是对教师爱生的回应,往往是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更富有情绪色彩。因为尊敬和信赖,学生更多地表现出主动参与的激情。

因此,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乐学的动力。由于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有知者与无知者,长辈与晚辈等多重角色的关系,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权威性。即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爱护、无私和没有偏见的品格,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等。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你担当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

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其重要意义却显而易见。我觉得要处理好师生关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
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二、 发扬民主,讲求一点“参与效应”。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我长大了”的成人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可见,教学的民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三、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
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而教师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

3. 如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学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谈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鱼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爱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精神现象,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凝聚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师爱具有神圣的品质,非凡的魅力,它犹如夏日里的徐徐凉风,冬日里的缕缕阳光,沙漠里的悠悠清泉,给学生以温情和希望。热爱学生主要是爱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使他们的心灵不受到摧残和伤害,教师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而学生的心灵又是极其娇嫩、脆弱和敏感的,尤其是自律性差的学生,我们更不能去伤害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天气变冷时提醒学生添加衣服,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外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及时给学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和启迪,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把爱公平地分给每个学生。这样学生就信任我,也就喜欢我所教的课程。正如魏书生所说:“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呼喊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们真诚地对待学生,用信心和关爱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不失时机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样,学生成功了,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就成功了。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师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父母之爱与朋友之爱的结合,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感情留注:似春雨之润物,无偏无蔽;似阳光之播撒,均匀流布。师爱是“催化剂”,知识的传授借助它的力量会事半功倍,心灵的塑造借助它的感染会水到渠成。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在教育教学中给每个学生以情意绵绵的爱,再加以各种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产生“神奇的教育力量”,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养护每个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和谐相处,让每个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二、尊重、信任学生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尊重学生比热爱学生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优秀的教师不会高高在上,不会威胁或惩罚学生,他尊重学生胜过学生尊重他。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在班级里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教师尊重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1)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必须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独特而有价值的人,要知道他们能够自己思考和表达,要相信他们能够积极地去改善自己的行为。因此,我在平时也很重视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不压抑、束缚学生,而是唤醒和养护学生,在自己的心中时刻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经常与学生谈心,和学生一起感受和体验,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体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和泄气时的心情,及时给学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和启迪,去感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真正去体会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意向,及其发展过程中的自由创造和选择,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时刻注意师生交往的质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学生的诤友,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能发展好的人”。这样学生对我就比较尊重和信赖,就会用勤奋学习来回答我对他们的关心与期待,从而营造出一种“平等、宽松,富于和谐、真诚、温馨”的教育教学氛围。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教师是平等的人,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与学生平等相处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学识、经验和抱负,但就人的价值和尊严而言,所有的学生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摆脱绝对权威的观念,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要知道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是要为学生服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当好学生的向导,做好学生的助手,成为学生真诚、无话不说的“朋友和知己”。
师生之间不断沟通、交流,真诚地平等相待,知己知彼,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才能有效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和谐相处。
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在平时我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气氛中敞开交流。学生脑子里想什么,就让他讲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保证学生学习时充满乐趣。在课堂上,常常采用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感受到被别人接受。并给学生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尊重他的意见,而且相信他的能力。在这样热烈、愉快、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就会引发情感共鸣,师生的心理才能产生互动效应,呈现出师生的多向交往,师生交往的效率就会更高。
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教师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学生也会想方设法消除教师的尊严,这是师生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只有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对话,完整人格的交流,学生才会体验到做人的全部尊严,才会享受到被人尊重的生命快乐,才会使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意义。
三、欣赏、激励学生
学生总是期望被教师欣赏,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应有一双慧眼,拨开云雾,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每个学生的美,并不吝啬表扬。在教师的心里,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都应该是最好的,要让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
(1)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不是医生,不能总是看学生的不足与缺陷;教师不是警察,不能总是像盯着可疑的人那样,只看学生档案中的阴影。教师应该是个寻找宝藏的人,在学生心灵的土地上,寻找生命的精神资源,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变为精神财富。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以积极的态度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进步而不是退步,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看待自己的学生,去赞赏学生的观点,赞赏学生的感情,赞赏学生的个性。常以欣赏的语气、相信学生能学好的神态、热情真挚的微笑、信任关爱的眼神、鼓励和支持的手势等,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真诚的爱。学生由此获得信心,获得学习的动力,并感悟到我不但是他们的恩师,而且还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更是他们成功的支持者。如我班学生郑某学习不认真,酷爱打篮球,家长怕影响学习一直不答应。我知道后,与他父母交流了意见与看法并协调他与父母的关系,最终达成共识,他父母鼓励发展他的兴趣爱好。让他学习与兴趣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同时约法三章:学习时间与发展兴趣的时间成正比;学习与业余爱好成正比;成绩与爱好要双丰收。在全校篮球比赛中,他表现出众,从此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认为我就是他的知音,在他对我产生“亲附”感后,我对他平时重新反复的错误进行反反复复的科学引导教育和细致入微的帮助,不断地关注、提醒和鼓励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总之,我们应尊重学生,欣赏其亮点激励其进步,把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调动到一个最高点,这正所谓“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去关心他人。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表示尊重、关爱、热情的同时,应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成绩提出高标准的要求。
(2)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努力创设有利于他们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尊重,而成功的秘诀就是具备自信心。如果学生没有成功的体验,就会认为自己很笨,再努力也没用,于是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很可能会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断创造条件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品质是多层次的,必然导致学习结果的多层次。我在练习设计时,对同一目标设计出难易不同的几组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组练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再根据不同评价对象的学习结果,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管选择哪组题目,只要学生做正确,我就给予充分激励,满足学生学习中自我表现的欲望,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目标。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这样就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情感交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宽容学生
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又是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作为一名教师,以宽恕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襟和巨大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宽容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教育手段。宽容的核心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原则,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为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宽容表现为“三不”,即“不责学生之小过,不揭学生之隐私,不念学生之旧错。”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尝试前进和不断纠错的过程,他们是一个在错误中学习成长的人群。学生偶有违纪、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切忌与学生计较,当自己的情绪激动时一定要克制,不要冲动,待情绪稳定时再处理,千万不要跟学生“过不去”,一味地训斥、责怪学生,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充满怨恨,甚至明目张胆地与教师作对。不仅教育的目的难以达到,师生关系僵持,反而还容易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了责怪,对学生德行的养成也极为不利,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宽容应以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为基础。教师宽容学生的过错,实际上是把一种信任、一种责任交给学生,而学生得到信任和责任,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过错,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如我班学生陈某,家在乡下,平时很少回家,星期天去他伯伯家,有一次他到伯母那里偷了200元钱,他要求我给他保密,我答应了他,让他保证这是最后一次,要求他以认真学习来回报我。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不断地督促、鼓励他,他真的变了,经常会问我作业,成绩进步很大,我常在班上表扬他,任课老师也问我陈某变化怎么大。所以只要我们敞开宽容的胸怀,宽容的魅力就会显现,也就无须费太多的口舌和周折,只要以人格的魅力就可以达到教育目的,并创造一种与学生和谐相处的谅解和宽容的心理气氛。当然,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地一味退让、忍耐,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宽容的内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而是以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也会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学生就能学会去宽恕别人,就会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就会懂得宽容原来是消除怨恨、责怪和愤怒的良药,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融洽同学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一种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总之,宽容是一种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更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指正学生的缺点和过错,在批评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挚之情,用教师那颗真诚的心去滋润学生千万颗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的永恒话题,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学生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让我们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田,向学生的心灵播撒阳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心灵的呵护。让我们努力做一位学生信任、喜欢、尊敬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快乐地工作,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吧!

4. 理解,宽容,感恩,信任为话题反映师生,友情的600字作文

有的事情开始,有的事情结束,唯有友谊不变.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的挚友,正是友谊... 让我么知道朋友之间需要宽容,理解,悦纳.我们,无时无刻在

5. 师生之间的信任

首先作为老师要表里如一,这样你课上课下的话学生才能不怀疑;再就是作到知识和语言的准确!
最重要的是关心他们!

6. 如何在师生间建立信任

掌握倾听的技巧 倾听是一个容易被许多教师忽视的技巧。尽管倾听的技巧并不难学,可是用起来并不容易,大多数教师还没有真正学会倾听。一旦教师学会了倾听的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学生的交流中,将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7. 为什么郑强不担心被下课师生都对他信任

郑强像跑了个折返跑——从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位置上调任贵州大学校长,又从贵州大学校长做回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截至5月5日记者发稿时,贵州大学官网仍显示郑强为该校校长。

如今提起即将离开贵州大学,郑强表现了他的不舍

郑强认为自己在贵州大学推动的三件事,可以让贵州大学受益多年:

一件事是2012年刚到贵大任职时,自己追上了省领导的车,将一本厚厚的贵州大学新校区计划书递了上去。没过多久,省领导的批示就下来了,贵大新校区建设迅速启动。

“贵大拿到了40亿元的专项建设资金。”郑强说。对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高校来说,这样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第二件事是郑强提出“贵州大学姓贵州”的办学理念,专门开设白酒、大数据、茶叶等带有浓浓“贵州特色”的学院,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为此,贵州大学又拿到政府部门10多亿元的办学资金支持。

第三件事是郑强联合西部地区14所高校的大学校长一起发声,最终推动国家出台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地区,对14所入选高校给予持续和稳定的投入机制,贵州大学每年获得的中央财政的办学支持将持续稳定在1亿元以上。

在外界看来,这是郑强为贵州大学和西部教育最有力的三声呐喊。为此,郑强放过许多“狠话”,也让很多人“不爽”。“越是这样努力过,如今就越依依不舍。”郑强说,如今岗位要变了,未来还会继续为西部教育呐喊。

4月1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教育部公布2017年省级教育部门、直属高校新闻发言人名单和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郑强名列其中,成为浙江大学新闻发言人。

“接下来我要考虑怎么在国际舞台上说浙大的事了。”郑强说。

热点内容
丙酮物理常数 发布:2025-05-17 08:07:23 浏览:784
职校家访活动 发布:2025-05-17 03:05:09 浏览:998
天盾生物 发布:2025-05-17 02:23:17 浏览:788
物理过程模拟 发布:2025-05-16 19:11:36 浏览:878
赏识教育作文 发布:2025-05-16 18:49:59 浏览:234
集英语 发布:2025-05-16 17:04:47 浏览:492
老师被虐漫画 发布:2025-05-16 14:44:27 浏览:702
生物中规律 发布:2025-05-16 10:58:44 浏览:154
班主任种子 发布:2025-05-16 09:59:57 浏览:333
财富地理博客 发布:2025-05-16 08:15:18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