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红线十条
发布时间: 2020-11-19 16:09:38
教育部划“师德红线” 教师十种“越线”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3、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
4、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5、体罚学生的;
6、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7、骚扰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8、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开展或者组织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个人利益的;
9、不听劝阻,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10、其他违反职业道德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❷ “师德红线”究竟是什么线,是“道德底线”,还是“法律底线”
是道德底线,虽然各级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但仅是一种约束机制,并没有行成法律形式的强制措施,主要还是靠教师自觉遵守。
❸ 教育部如何处罚触犯师德红线侵害学生的行为
针对近日发生的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事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1月16日表示,对触犯师德红线、侵害学生的行为,教育部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续梅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预防机制,从制度层面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