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德的特征

师德的特征

发布时间: 2020-11-20 06:17:24

1. 教师教育信念特征不包括() A集体性B情感性C意志性D道德性

集体性,教师教育信念的特征主要有个体性、情感性、意志性和道德性。教育信念是指教师个体关于某些教育命题的主观看法,并且这种看法是确信为真的先验性假设,具有引导思想和行为的功能,从而使主体对从事与客体相关的活动时具有方向性、坚定性和原则性。

其特征为:教师的教育信念与个人的主观经历直接相关,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具有显著的个性差异;与个体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正误之分。

(1)师德的特征扩展阅读

教育的本质是传播价值、传授基本信念,让世界和人生变得可理解、可参与、可选择,给学生的生命带来意义,“德”自然是其中之魂。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

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但知识不等于德性,况且网络上的各类信息庞杂繁复、良莠不齐。

知识绝不仅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知识一旦被人解释、传递和利用,就必然与主观世界相通,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都在发挥着知识对“德性”的涵养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认同。在教育生活中,教师的品德品行在知识传递中、在点点滴滴的行为示范中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是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情感唤醒情感,以德性培养德性。

2. 在教师职业道德特征里面,是鲜明的示范性还是独特的示范性

【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回性. 3、教师职业道德答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 4、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具有潜在的深远性. 5、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作用】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1动力作用2调节作用3评价作用;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当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时,会使道德要求具体化、人格化,从而使学生在富于形象性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所期望学生拥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增强教师教育的可信度、吸引力和有效性;发挥对社会文明的示范作用和对教师修养的引导作用。

3. 如何做好一名幼教

许多人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用劳动创造了人类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的职业也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羡慕与尊敬。但要当好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好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幼儿教师须具备“五心”。所谓“五心”是指爱心、耐心、细心、关心、精心。 爱心: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要有师德,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教师对幼儿的爱简称师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生的嫩苗,需要老师的呵护与培养,我也有一个八岁的孩子,作为母亲,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关怀着她的成长,这种爱是无私的,每当孩子在生活中或学习上取得一点进步,我都会非常的高兴。这正是幼儿们所需要的爱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都需要母亲般的关爱,在幼教工作中只有将幼儿园的孩子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关心他们,这样幼儿的身心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爱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种宽容和体贴,是一种责任和追求,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耐心: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时要有耐心。孩子的理解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都要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去教育、引导他们。他们才能接受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不要随地丢垃圾,上课有事要举手说话等等,单单一遍他们是不会记住的,接受的。只有天天讲,天天说,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细心:幼儿教师的观察一定要细心,每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与性格,教师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孩子实施不同的引导方式。如我们班的彭睿小朋友,他喜欢老师随时表扬他,他才能控制自己不乱打人的行为。对于性格内向的小朋友要不断的鼓励他们,这样他们才能放开自己。对于活泼调皮的孩子需要老师随时提醒,他们才能管好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 关心:幼儿教师在生活上要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每个孩子的身体都有差异。作为老师要根据身体的差异去照顾好每个孩子,比如我们班的陈子杰,出生时因意外右脚使不上劲,在上厕所以及户外活动老师都得特别关照才能完成。黄涛有轻微的心脏病,老师要随时注意他是否有异常现象。果果是个早产儿,身体特不好。一不小心就感冒,老师随时都得注意她别着凉,出了汗及时垫上毛巾,希望她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精心:幼儿教师的教育要精心。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技巧更为重要,教师在给幼儿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有趣味性,让孩子在边玩边学的情况下,轻轻松松的理解与接受。 二、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五勤”。 在强调“五心”的同时,“五勤”也同样重要,所谓“五勤”是指眼勤、手勤、脑勤、腿勤、嘴勤。因为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这就需要老师嘴勤,多与孩子交谈并随时提醒孩子们做该做的事。在户外活动时这就要老师腿勤,眼勤,多走多看,以免孩子发生意外。 三、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三职”。 幼儿教师在具备“五心”“五勤”的同时“三职”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三职”是指教师,妈妈。朋友三个身份。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在孩子们心中树立榜样,还要像母亲一样关爱他们,像朋友一样朝夕相处,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上幼儿园,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做一位好教师难,做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更难。只要我们做到以上的“五心”“五勤”“三职”时,我们就是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

4. 怎样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

鉴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相应地呈现出如下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性。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4、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具有潜在的深远性。5、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二)促进师生生命成长和人格完整(三)促进社会文明传承和发展

5. 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特征

1、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性.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
4、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具有潜在的深远性.
5、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6. 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特征高层次性

这个我学过,我抄来帮你回答!
鉴于教袭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相应地呈现出如下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性。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
4、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具有潜在的深远性。
5、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

(二)促进师生生命成长和人格完整

(三)促进社会文明传承和发展

这些都是书上的标准答案哦!!!

7. 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人格特征 D、职业道德素质

应该选第二个

8. 试述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及社会作用

基本特征
(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社会作用
1、教育功能。
2、调节功能
3 促进作用

9. 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特征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基本特点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
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
和行为品质。
它包括如下基本旨意
1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职业
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应具有的。
2、揭示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
循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对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
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作为道德的一种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有着割不
断的联系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所共有的特征
1相对独立性
道德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道德在随社会发展而
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的发展不总是同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道德发展中某些道德并不是苍桑变幻和世代更替而发生变化。道德发展与社会发
展并不是总是保持着同步性。主要表现为或滞后于社会发展或超前于社会发展。
2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总是反映和体现着阶级的意志并按照
阶级的意志来建筑自身道德体系。
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为
a.不同阶级都是从自己实际所处的经济地位中形成本阶级特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
以此作为为评价人们的行为善恶的标准。
b.不同阶级的道德总是各自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c.不同阶级都是以自己的道德作为的工具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3、历史继承性
任何新道德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的需要适应一定阶级的需要并对以往的道德规范、观点等进行加工改造保留那些符
合新的社会关系和利益的东西抛弃那些不相符合的东西而形成发展而来的。
4、道德现象的共含性
作为道德现象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道德规范现象。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知道和衡量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是社会
或行业团体对人所提出的外在要求
2道德意识现象。它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在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并影响道德活动的
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认识及在这基础上产生的思想观念、信念、信仰等。
3道德活动现象。它是指人或团体在社会生活中在一定善恶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支配

热点内容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
古代地理学巨著 发布:2025-07-08 04:35:00 浏览:600
松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08 04:08:22 浏览:946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