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文古文
1、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译文
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只见一片银白,门前的松树也披满雪。
2、听颖师弹琴
唐代:韩愈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3、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译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没有世俗之事的时候吧。
4、师说
唐代:韩愈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5、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译文
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清明时对举人的称呼)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
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㈡ 师生情古文
师生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清〗郑燮
饮其流者怀其源, 学其成时念吾师。
㈢ 求古代师生恋小说,要女主是老师,男主是学生。
我记得几个穿越的,当帝师的
轻薄帝师(女扮男装,女主状元 np)
本宫来自特种部队(女扮男装)
绝色帝师红颜(女扮男装,玄幻)
以上,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了。。
㈣ 表达师生关系的诗词
(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徵调曲》。诗文曰:“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翶翔于礼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诗大意为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间,做学问的人翶翔于礼乐之间。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头。“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是成语“饮水思源”的由来,这句诗原本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来,后人常用于学成的学生不忘知识的来源,是来自老师的教育。
(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文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该诗是一首别后相思之作,诗歌原意是表达相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属于通用的比喻句,后人常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赞美老师为学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
(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诗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意即新长出来的竹子之所以比旧竹子高,是因为新竹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老枝干为它遮风挡雨。诗中,诗人借”新竹“与”老干“来比喻师生的关系,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以此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㈤ 用文言文表达“师生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清〗郑燮
㈥ 我想寻求一些关于师生关系的古诗词,古文
《师说》韩愈
㈦ 有关师生之情的文言文及翻译,意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㈧ 关于师生道别的现代文言文
此时的我,非常激动,真想大声对每一个人说:我终于见到了大海!我专心中的大海!
浪一层又一属层地赶来,碰撞着卧在海面的礁石,溅起了水花又落了下来;冲湿了我的脚丫,还顽皮地带走了我留在沙滩上的印记,作为它永久的珍藏.看着大海时时奔来,好象永远不知疲倦;听着大海刻刻喧腾,似乎永远都那么快乐.立在海边,海潮在拥抱着我,和我一同嬉戏,与我一样那么开朗,活泼.
久久站在大海面前,好象一切都 静止了,云不再飘,心不再动,只是顿时觉得我们是如此渺小.凝视着这无垠的海,我的心也开阔了不少,觉得自己能包容一切.有句伟大的名言: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从城市挣脱出来,望着那奔腾的大海,你不由得想张开双臂,迎上去呐喊,扑上去拥抱.这时候,就会觉得胸襟豁然开朗,大有包容整个世界的宽广.
㈨ 与师生有关的古文是什么
师说?
这种论语里面应该有一些吧。
㈩ 关于师生情谊的文言文
我还要用超能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看看古代人的饮食起居是什么样子的,我要看一看恐回龙到底是怎答样灭绝的,免得科学家为了这一问题而互相赌气.更值得关注的是,变成超人的我还要瞧瞧,人类没诞生之前,有哪些动、植物生长在地球上.我还想化身去拜访孔子,遨游太空,还想到花果山去会会美猴王—孙悟空,我还要到天庭,去尝尝太上老君炼出来的仙丹.
当然,变成超人的我不会忘记学习,我要用超人牌超级记忆力,让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超人,爱打抱不平,爱拔刀相助,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遨游太空,能访问名人,能回到古代,能预知未来……
当超人的好处真是大大的呀!
我真地好想变成超人,变成一个威力无边的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