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访计划
新生家访如何准备?都聊什么?
关于家访,很多老师首次家访比较迷茫不知道应该准备些什么?到幼儿家中和爸爸妈妈们要说些什么呢?

前期准备
对于新生家访,我们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1、电话沟通新生家长,约好家访时间、地点,告知家长几位老师去家访(一般班级里的主、配班老师都要去,有时保育员也会去)。
2、将约好的时间告知园长、同班级其他老师。
3、准备好家访的服装,尽量简洁大方体现老师稳重、有爱的一面。(或者统一穿园服)
4、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幼儿带份小礼物,拉近和幼儿的距离。
5、准备好家访时需要谈论的问题:
幼儿在家的情况
幼儿在家能否独立吃饭?
幼儿有没有对某种食物过敏?
喜欢吃什么?
家里谁和孩子比较亲近?
有没有喜欢的物品?
平常都是怎样午睡的,睡多长时间、怎么睡、几点睡?
平常孩子喜欢做什么?
备注:多了解幼儿的日常生活,才能抓住孩子在现阶段成长发展的特点,就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入园后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以及家长如何处理
介绍分离焦虑,老师们会采取的做法。告知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一定要坚持,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处理好,孩子在幼儿园会很好的。如果不能坚持,那么孩子很难融入幼儿园,分离焦虑的时间就会延长。请家长做好长期的准备。
孩子可能会经常性的生病。由于幼儿刚入园,面对新环境孩子和大人一样很焦虑,免疫力自然就会低,这样就很容易生病,比如发烧等等。其次,幼儿园里孩子比较多,增加了互相感染的机会。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这些现象随着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就会变好了。
幼儿入园需要准备的物品
牙刷
被褥、枕头
更换的衣服
孩子比较有依赖的玩具
家访过程
1、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2、在家访过程中,两位老师尽量分工,如:主班老师负责将问题和家长沟通,配班老师负责同孩子一起玩耍,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缓解入园焦虑。
3、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4、告知家长关于幼儿园里孩子都是如何进行活动的,一天的安排是怎样的。
5、同家长沟通入园后,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有哪些,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意义。(从一开始就让家长养成良好的习惯,后期家长工作就会简单很多)
6、和家长沟通之前准备的问题。
家访结束后
1、建立幼儿信息档案
2、制定适合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案
❷ 幼儿园新生家访与老生家访的目的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生就是对于不了解的进行了解
老生
因为有过接触以及了解
再家访就是深入了解以及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
家长需要怎么配合等
❸ 家访的目的及内容
1、督促其端正学来习态度,确立源学习目标;
2、交友问题;
3、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法;
4、如何提高控制力;
5、鼓励其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在年级中往前冲;
6、端正其异性交往观;
7、作为班干部怎么自律,避免和同学矛盾问题;
8、鼓励、肯定其学习积极性;
9、作具体方法指导,以期可以获得成绩上有进步;
10、帮助她如何控制自己急躁的性子;
❹ 新生入园家访时应该和家长在那些方面做重点沟通
家访正是一个深入了解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与家长沟通教育观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家访前,我们要认真分析制定家访的内容,深入研究是什么导致孩子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了解家长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新生入园的家访工作有如下内容:
一、分析新生难以适应环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岁的幼儿,他们从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无微不至的保护之下,平时都有家人不离左右,乍一入园,心理上会有分离的焦虑;其次,现在的家庭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孩子们生活在顶端,既尊贵又孤单,家长们对孩子保护过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识和自信心。第三,由于缺少与同龄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虽然喜欢与人交往,却不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常常会和同伴发生矛盾。
二、家访具体交流沟通的问题
(一)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
1.新生的个人身体健康状况。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会表达,因此,教师先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平时身体健康状况,有病时会有什么表现,为防止在园长病又联系不到家长,需要幼儿园直接送医院就诊出意外,还需了解孩子有无药物过敏史。同时,也要了解孩子有无食物过敏史。
2.新生的性格特征
这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与家长一起商量讨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园共同配合,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尽快适应结纳幼儿园的环境,愉快的开始幼儿园的生活。
3.新生自理能力发展情况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单独上厕所等。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大脑结构的发展。小班幼儿尽快学会自理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而且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孩子由于在家被过分呵护,大多自理能力极差,到了幼儿园以后,由此产生的不便使得他们对上幼儿园产生畏惧情绪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现状,有的放矢的给家长提出孩子的发展建议。
(二)教师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给家长提出建议
家访中,我们也会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和幼儿园工作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1.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2.让孩子的作息规律逐渐向幼儿园靠拢。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规律,刚上幼儿园时很不适应,中午睡不着,下午困得难受,小孩子就会闹情绪,活动时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传幼儿园的办学理念,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后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在家也创造机会,在成人的监督下,让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并对孩子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过多干涉,不偏袒,让孩子们自己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与人交往,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5.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哭闹时,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识中,幼儿园成了一个可怕的地方。在让家长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家长把能上幼儿园当成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让孩子形成一种这样的心理暗示:上幼儿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那里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伙伴,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能被奖励上幼儿园。以此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
三、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
几十个孩子一下来到幼儿园,教师不可能马上都熟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时候有的孩子会排斥老师,有的孩子会害怕老师。当教师前去家访时,在孩子最熟悉最放松的环境中,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让教师和孩子进行接触和了解,有助于增进教师和孩子的情感.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新生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对于新生入园后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坚持不懈的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❺ 如何进行一年级的新生家访工作
最好先和新生进来行交流,熟悉一下源。然后再和家长取得联系,询问何时有空等问题,选好时间去登门拜访,最好父母与新生都在,要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可以向家长了解一下新生的长处和短处,性格特点,可以从拉家常开始引入,逐渐到本质。家访是拉近学生与老师间关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要把握好机会。
❻ 新生幼儿家访时应该和家长在哪些方面做重点沟通
(一)关注电话预约的技巧1、预约电话可能是教师和家长的第一次沟通,一定要注意言语得体,在电话接通时,可先确认对方身份,然后自报家门,如:“您好!请问您是xxx小朋友的家长吗?我是xx幼儿园小x班的班主任x老师!”在结束电话时,出于礼貌,请延迟几秒挂电话。2.征询家长家访时间,周一到周五考虑家长工作的原因,尽量安排在晚上家访,双休天可在白天进行家访,但应该避开用餐时间,尽量不打乱幼儿家庭的作息时间,以家长方便为主。3、跟家长预约,商量家访的时间。另家访的时间宜控制在半小时为宜,不妨碍家长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合理安排家访时间 根据电话预约的家访时间,事先可计划好路线,统筹安排时间,确保准时出现在幼儿家中。如对幼儿的的家庭住址不熟悉,可在预约电话里先向家长询问,以便更好地安排家访路线。 (三)注重教师的礼仪形象 由于新生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幼儿的首次会面,第一印象尤其重要,因此,新生家访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礼仪,应大方得体、亲切友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衣服:家访时教师着装应得体方便,忌露、透、紧,也不应奇装异服,以免给家长留下不庄重的印象。 2、鞋子:穿易穿脱的鞋子,进门时可很方便地换鞋子。 3、化淡妆:化淡妆是基本礼仪,忌浓妆艳抹。 4、礼仪:注意举止文明,做到态度亲切谦逊,语言朴实诚恳,另外一般新小班家访都是暑假,如穿裙子则要注意坐姿,以免走光,引起双方尴尬。 (四)两位教师的协调配合一般新生家访要求两位教师都到位,在具体家访过程中,可具体作一些小小的分工配合,比如一位多以谈话形式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另一位老师可及时作一些家访笔录,或者一位老师偏重于与家长的沟通,另一位老师偏向于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也更具团队感。 二、巧妙构思家访内容,做个有心人
1、清晰的记录谈话内容 幼儿是否是过敏性体质、特殊病例病史、独立进餐、挑食情况、入厕是拉裤子还是蹲便器、及平时谁照顾孩子、孩子的喜好、动作发展等。将之制成表格说明,特殊情况记录在备注 在决定家访前,可事先与搭班老师一起整理一下需要了解的问题以及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制作成一张表格,通过以上表格,教师可以较好地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当一位老师与家长进行谈话时,另一位教师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及时记录,一目了然,这张表格是我们了解孩子的第一手资料,在开学前,教师应多翻阅这些表格,对便我们更好地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与个性差异有效地制定教育策略。
❼ 新生家访时要问些什么问题
一般是问宝宝体温正常吗?排尿和大便正常没有?宝宝吃奶正常没有?大人感觉怎么样呀!等等小问题。
❽ 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新生家访工作
1.了解新生的生活及饮食的习惯; 2。和新生做好第一次的互动及沟通,让新生喜欢教师; 3。给每位新生做一个第一印象的判断; 4。留下各种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方便家长了解。
❾ 家访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应该怎么写
家访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1、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家访:
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
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这种指导方法比较灵活机动,便于进行,而且指导得比较具体,更具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