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前提示
一、活动目的:
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外表现;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及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提高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
二、活动时间:
2012年4月9日——4月29日
三、活动形式
1.登门访问:以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利用课余时间或双休日到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2.电话沟通:通过电话直接与家长交流、沟通。
3.邀请来校: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进行面对面交流。
四、家访对象
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面,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或留守儿童,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等;同时,对那些关心教育事业的知名家长、或对学校、教师工作不理解而产生隔阂的家长也是这次家访的主要对象。
五、谈话内容:
1、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纪律、思想品德等表现或偶发事件。
2、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情况。
3、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如个性特点、情绪变化、劳动表现、生活作风等。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7、宣传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8、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的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9、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六、家访提示:
1、家访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
2、家访前,要与家长提前约定好时间,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3、谈学生在校情况,基调以表扬学生的亮点为主,切忌揭学生的短处,切忌向家长告学生的状。
4、征求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要以温和、诚恳的态度与家长进行谈心,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耐心解释,把问题解释清楚,切忌与家长发生争论。
5、教师进行家访一律不得要求家长接送;家访时须避开吃饭时间,以免引起误会;家访工作中不得接受家长钱、物。
6、家访时老师要与家长做认真、细致、耐心的交流,提高家访工作的实效性。
7、家访后,教师要认真总结,找出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⑵ 家访要点怎么写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行政干部、班主任成专员的领导机属构,全面组织、落实开展家访工作。
二、家访准备
1、家访前,走访成员要认真细致地“备课”,对家访目的和期望有一定的准备。
2、家访前,教师要了解学生,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3、家访前,最好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4、家访前,走访成员要了解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态度。
5、家访前,班主任要确定受访对象、安排受访学生具体时间。
三、走访任务
1、年级筛选出家访对象后,一至二年级完成50%,三年级完成90%。
2、各班根据先确定的走访对象填写走访登记表。
四、政教处制定家访登记本及受访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五、各班进行正面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家访目的和意义。
注意事项:
1、各年级级部领导根据本年级情况督促、检查准备情况,结合班级按安排开始走访。
2、利用家访不断改善师生的关系,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负责,从而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⑶ 政审家访的时候`本人不在行不行家访前会不会通知
家访一般提前通知,主要是1,必须见本人2,了解当兵意愿3,家庭情况4,现实表现5,当兵的目的
⑷ 家访前做什么准备家访前需要和家长
1、去谁家做家访呢
班主任的工作时间有限,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做家访。家访的对象通常瞄准班里 “有情况” 学生的家庭,这些学生往往纪律、表现差,或出现了特殊的情况,需要班主任去联络家长,以求得问题得到家校合力的解决。决定去哪个学生家做家访,只单独让相关的学生和家长知道,不必要让其他学生和家长知道。
2、家访前做什么准备?
家访前需要和家长订好方便家访的时间和时长,并让学生也知道这件事,到时候还请学生带路。要明确家访的目的,拟好将和家长交流的主题、基本内容和想了解的情况,以及要讨论的对策等。最好约好一位科任教师做伴,到时可以协助工作。要带一本笔记本,方便做记录。
3、家访时讲什么话?
家访时主要和家长沟通,但是也应该邀请学生参加交流。班主任要先简要介绍本学期来班里的基本情况,然后较详细地介绍目标学生(家长的孩子)的在校表现。要讲出这个学生的优点,还要报出他/她的缺点或问题。接着请家长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对他/她的看法和期待。还要听听学生本人的想法,也请同行的科任发表看法。最后班主任做小结和提出建议。
4、沟通时忌讳什么话?
家访的重点是和家长沟通、交流学生方面的情况,以便往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教育学生,而不是要在家访的时候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因此,谈话时要谨慎,不可以讲出令家长绝望的话,也不能说出让学生无地自容的话或者伤害其自尊心的话。例如,不要说“我实在是管不了你的孩子了,真是糟糕透了”,而要说“这孩子暂时有这些不足之处,但是有家长的配合,我们相信孩子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这些缺点的”。这样说,有对家长的善意提醒,也有对学生寄予的希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教育。
5、家访结束时对学生说什么?
家访结束临走的时候,除了对家长表示感谢外,还要单独对学生讲几句话温馨的话。例如,可以这样讲:看得出你父亲对你的在校表现很重视,他期待你做一个遵守校纪班规,发奋向上的学生;老师也很希望你从今天开始,不怕困难,去努力,去争取,做一个出色的好学生,让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让你父亲、家人为你高兴,也让老师为你骄傲。
6、家访注意事项是什么?
1)不能造成家访等于告状而令人反感;
2)避免家长误会家访是班主任推辞责任;
3)要使家长意识到家访是为了教育孩子;
4)要让学生明白家访是为了教育好他/她;
5)家访前应把时间地点人物报告政教处;
6)家访时长通常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7)家访时不宜接受家长的宴请或礼品。
⑸ 简述家访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家访前需要和家长订好方便家访的时间和时长,并让学生也知道这件事,到时候还请学生带路。要明确家访的目的,拟好将和家长交流的主题、基本内容和想了解的情况,以及要讨论的对策等。最好约好一位科任教师做伴,到时可以协助工作。要带一本笔记本,方便做记录。
⑹ 幼儿园家访通知怎么写
尊敬的家长: 为更好地做好幼儿保育工作,根据我园的工作安排,拟定于某年某月某日-某年某月某日的某时间段进行家访,在此期间请家长尽量留在家中,以便双方见面沟通,谢谢您的配合 !
⑺ 部队政审家访时,一般会问你什么。要怎么回答
政审家访是就不重要了,也只是走个过场。该审的他们都根据你们家里人的档案审查过了,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那天不要紧张,放自然点,吹吹牛就过去了。
⑻ 教师家访时的注意事项
一、善于把握适当的时间
经验证明,适当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生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教师的出现,送去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收到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
二、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家访前应该拟好家访题目,也就是家访工作的目标。简言之,教师要通过家访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家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先设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策略,避免家访的失败。
要了解学生。我们经常说,学生是有个性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我们有许多老师并不是非常了解学生,而“家访”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事先没有对这次家访的学生做一个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价,面对家长我们可能就会无话可说,造成尴尬的局面。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们教师在平时就必须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并随时做观察记录。
要了解家长。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有不同的性格。老师家访是一定要面对学生家长的,所以,在家访前老师有必要通过学生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只有在做了这方面的准备,老师才能在进行家访时,就尽量避免话不投机等不愉快的情况出现。
要了解学生家庭。为使家访效果更好,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家庭有几口人,是什么关系,各在什么单位工作,家庭经济能力如何,家庭关系如何……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教师家访就能灵活自如,效果就会更佳。
三、家访要讲究交流的艺术
学生要在场。家访时尽可能应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首先,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
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增强成就感,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全面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⑼ 家访内容怎么写简单
1、先写孩子的家庭情况,如:几口人,各是什么职业,平时谁接送、谁照顾、学习谁辅导,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委婉提出自己的建议。
2、再写孩子在校的表现,优点要结合事例来说,缺点要委婉地提出。
3、总结:本次家访效果良好。愿家校合力,共促孩子成长。
例如:x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会,但是学会了就扰乱秩序,不让其他的同学学习。因此,对进行了一次家访。
在和他的父母谈话中得知,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又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他娇生惯养什么都依着他。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请家长多和学校保持联系,并配合教师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9)家访前提示扩展阅读
家访准备
1、家访前,走访成员要认真细致地“备课”,对家访目的和期望有一定的准备。
2、家访前,教师要了解学生,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3、家访前,最好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4、家访前,走访成员要了解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态度。
5、家访前,班主任要确定受访对象、安排受访学生具体时间。
⑽ 老师家访前短信告知共有几个老师
肯定问你父母的比如说你最近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不过偶然也会问你比如说最近有什么生活学习上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想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好一点的话在家在学校多要听话哦不过能最好能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