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高校师德教育与修养

高校师德教育与修养

发布时间: 2021-02-02 03:23:01

1.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区别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所进行的自觉的自我陶冶、自我锻炼、自我培养和自我改造。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自己对自己进行的教育,它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辅相成。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体的道德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内在需要和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它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内容。

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是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影响教师素质的发展,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完成这个任务,高校就必须要有 1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也是新时期推进高教事业全面发展的 1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明天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师能否做好本职工作,教学能否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固然是重要 的,但教师的教学态度 、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很 大的影响。
1 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树立教师理论人格
为了搞好师德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使广大教师认识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 “十七大”精神指导和充实 自己,提高 自己的政治素养 ,从政治高度认识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是 1种有组织 、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只有在道德修养中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行为的楷模,自我鼓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行为的目标,才能使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成为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2 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倡导科学用人机制
除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外,制度建设也是高校师德建设 1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需要有 1套能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激励机制 ,有效激励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如晋升激励、素质激励和 目标激励。按照 “评价科学、导向准确、激励有力、操作简便”的原则 ,立足于推动工作,以任期责任目标为主要依据,合理确定评价标准,落实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评议制定,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作者认为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聘任制度
要选择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淘汰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革除只重学历、忽视师德的弊端,完善聘任制度,加大学生公认程度对教师升降、去留的作用。
2.2 建立奖罚制度
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高校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健全配套措施。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倾斜,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质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并作为1项重要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全面考察教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2.3 建立监督制度
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要建立督导评价制度,组织有领导 、教师和退休教师参加的师德巡视制度,设立 “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师德进行评价公布师德规范,建立师德监督网站,以及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师德起到督促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鼓励教师严格 自律,以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3.导教师积极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进行修养和锻炼。高尚的思想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因此,应坚持在教育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师德。作为1名高校教师,不仅要懂得哪些是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思想,为什么应当具有这种思想道德,而且更主要的是把这些认识用于指导行动,按照师德的要求,从事教育实践,并以此为准则,对照、检查和改正 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加强教师修养的有效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教育和教学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 “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参加社会实践 ,投身于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现已成为教师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过程。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要 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是提高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素质的大事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 为和态度 ,必须在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是 1项长期的任务 ,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应对师德建设做出长期规划,并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使师德建设一环紧扣一环地深入下去,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光辉发扬下去,为培育先进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3.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包括哪两个

一、对高校教师职业的认识

教师对人类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国家的未来跟高校教师有密切关系。教师这份职业被众人所尊敬,不仅社会地位很高,而且还是一份崇高光荣的职业。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有爱心,还要有责任心,在其中还必须要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这份职业充满人生乐趣,在跟相处中自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对今后自己教师事业的发展积累经验,也是跟学生互动交流情感所必需的。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跟价值直观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这个阶段有观察力、有判断力,可塑性强,所以需要高校教师的指引,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道路。所以,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所以高校教师要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培养,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提升自己的教师思想品德,是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说,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势在必行的。

二、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当今社会,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占大部分,但还有部分教师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专心去研究自己的学术,对外边的第二职业投入大量精力,天天混日子,上课照本宣科。所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第一,要抓好师德形象建设。要抓好教师道德品质形象建设得必须引起高校的注意,教师不仅要知书达理、教会学生怎么做人,鼓励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跟他们交流,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走进学生的内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位教师都要时刻根据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高校要建立“教师形象标准”,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遵从教师形象的标准,自我批判、自我改善。高校要开展对教师综合素质评估等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和老师相互督促、相互促进。教师跟学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要相互交流,沟通情感,使师生之间和家长之前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增强师生和家长之前的情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建立奖罚制度。教师思想品德的表现应跟自己的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相互挂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薪资和学术相关的奖惩措施都在不断变化。所以很多时候,教师道德建设跟外部条件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才能得以完善。要使一个教师的职业技能得到提高,高校最主要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多给教师提供提高技能学习的机会,让更多老师去不断去学习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是自己的职业道德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要提高一个教师技能,必须得有相应健全的奖惩制度,可以试着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跟他的考核挂钩,这样不仅能使教师对自己职业道德教育上更上心,对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怎么学会做人,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做对社会有用、有正能量的人。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首先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通过自身去影响学生,还要提高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操,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使学生能从自己身上学到知识,学到为人处世的办法,通过自身去感化学生,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通过完善自己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今后指引正确的道路。

第三,建立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凡事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制约,才能有条不紊。教师职业道德也是,大家总说道德没有办法进行衡量。我们只有通过改变,使它在平时的行政规章制度中体现出来,使它变得更具体,更透明,才更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要做好每年一度的教师道德日常考核记录;还可以建立“举报箱”,定期检查、接受社会监督,得到学生家长的拥护爱戴。

第四,开拓视野,教育内容创新、充实。一是将教育法规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相互结合,将教育法规主要内容纳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师德和师能相互结合。三是注意根据不同教师使用不同教育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能有不同层次的学习和突破,使自己的职业道德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不仅要使自己职业道德达到相应的境界,还要不断创新,不要一位守旧照本宣科,只有创新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氛围,自己也能得到充实。

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要从多方面入手,教师不仅要有自我反省的的意识,还要有独立谨慎思考的修炼,教师要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树立自身道德意志的塑造上,自我反省,自我批判,针对自己日常不良好的习惯进行改正,改善不良习惯,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另一层次的提升。精益求精,臻于至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终生的宗旨是“活到老,学到老”。高校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自身,改变自身不足,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达到一个质的飞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不然落后就要挨打。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使自己的业务学习能力进一步加强。只有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使自己的业务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不仅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政治领域上的知识,这样对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不能一味守旧、死板,要通过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实践。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要建立在高校教师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上,这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意义。要向增强高校教师的综合实力,高校要着重培养不同层次教师,要给他们制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互相进步,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教师的高尚思想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过不断实践积攒经验才形成的。只有通过社会和教学实践才能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改善自己的缺点,使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在社会和教学实践中认识自己,通过实践收获经验,通过实践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高校教师要知道职业道德思想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思想,只有知道教师思想道德的需求,才能把这种要求用于实践中,通过教学实践才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才能改善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使自己的的教师思想道德得到提升,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社会实践是一副良药,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才能是自己师德得到达到值得飞跃。教师在教书育人和实践中,要从中学会怎么去跟学生交流、怎么去跟家长和同事之间沟通相处,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把握其中的关系,才能辨别善恶,才能使自己在不断摸索中得到历练,才能是自己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自身道德品质的一种有效办法。如果只是关起门来自己造车,纸上谈兵,不结合社会实践去修身养性,那就是空谈教师道德修养。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其中,才能坚持理论与时间相结合,才能使教师道德修养得到有效的加强和提高。

4. 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
所应遵循的调回整教
师与学生答、
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品质,
是职业道
德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

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态度作风、
行为准则去调节在教育过
程中与其他参加者之间的关系,
处理教育劳动问题,
以做好教育工作,
为社会尽职尽
责。

高校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高校教师从事教
育活动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
高校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高
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自
己区别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不同特点。
正确认识并把握这一特点,
对于增强高校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
本研究总结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高校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人物

5. 如何理解高校教师师德的特殊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体现。

6. 什么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看他是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二是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很多,热爱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之一。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爱。教师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把他们看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做人的素质。
2.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要对学生的教育有说服力,自己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为人师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直观的教科书”。政治素质在教师素质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决定教师的政治信仰,制约教师的道德选择,影响教师的身心素质发展;决定教师的职业活动方向,决定教师的工作效益;影响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坚定政治信念。其次,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认识人生的真谛,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再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追求真善美的事物,反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具体而言,教师在思想上为人师表,就是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师在工作上为人师表,就是要不怕困难,不墨守成规,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教师在言谈仪表上为人师表,就是要举止端庄,落落大方,语言文明,衣冠整洁,不装腔作势。教师的气质、性格、爱好、服饰、发型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必须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雅的行动、朴实的生活、进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风,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
3.社会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是影响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的人格包含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理想、生活态度之中,通过一定的言行、情感等表现出来。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自然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是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高校教师高尚的人格在育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拥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修养,这样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热点内容
质疑班主任 发布:2025-08-03 08:02:57 浏览:99
上门钢琴老师 发布:2025-08-03 08:02:57 浏览:606
铜绿的化学性质 发布:2025-08-03 07:47:31 浏览:730
小学数学知识总结 发布:2025-08-03 06:58:06 浏览:948
2014小学师德师风建设计划 发布:2025-08-03 05:38:57 浏览:739
学电工要多久 发布:2025-08-03 02:56:22 浏览:249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 发布:2025-08-03 01:14:29 浏览:672
灭火器的保质期是多久 发布:2025-08-03 00:52:07 浏览:592
变脸教学设计 发布:2025-08-03 00:35:34 浏览:921
怎么看微信一年总账单 发布:2025-08-03 00:03:00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