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烟台市师德标兵名单2015

烟台市师德标兵名单2015

发布时间: 2021-02-03 23:51:57

⑴ 烟台教育学院的学校现状

回眸历史,教育最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历史与教育的长河中穿梭,烟台一中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上下求索,汲取知识,改变命运,他们的命运变革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进程。从当年的“政治教育”到后来的功利教育,再到现如今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中国的教育理念也开始与国际接轨,融会贯通。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吹响了中华大地奋进的号角,这片土壤上的耕耘者高扬时代旋律,超越平庸,建功立业。任风云变幻,烟台一中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却亘古不变。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一代代教育者身上延续着,他们完成历史使命的同时,使学校迈出了特色强校、跨越式发展之路,办学实力快速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30年来,随着烟台在改革开放中的迅猛发展,烟台一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沐浴着时代的春风,烟台一中的今昔变迁成为了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一个见证,烟台一中也谱写了一曲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之歌……
30年不懈改革教育成就现代人文学校
1931年9月,东山脚下,黄海之滨,港城烟台诞生了一座以芝罘命名的学校——烟台私立芝罘中学(一中前身)。在“教育救国”响亮口号的感召下,学校历经风雨,在曲折道路上前进。
1931-2008——77年,光阴如箭。
作为山东省首批重点中学和规范化学校、省内最早的15所重点中学之一,烟台一中素来有“大气、古朴、严谨、务实”的口碑。凝重与鲜活、古典与现代巧妙糅合的独特校园风格,积淀着一中的历史与文化,凝聚着77年来一代又一代一中人不俗的匠心。山大教授、烟台一中校友张景芬谈起母校认为,烟台一中的个性与情操、品行与风范、精神与气质,堪称时代的典范。
上世纪70年代末的烟台一中,校门普普通通,远没有现在宏伟。进入大门是一条水泥路。如今,来到烟台一中,首先看到的是高高的校门,在一座座现代化的楼房前独显出凝重的文化氛围。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优化教学环境,加快了校舍改造和建设步伐,建设了有代表性的六边形教室建筑,新建了学生公寓、餐厅、体育馆,配套了先进、齐全的内部设施;实现了理化生实验仪器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了规范化的标准微机室、语音室,配齐了电化教学设施,还配备了居全市先进水平的教师办公自动化和交互式多媒体校园教学网络。2008年8月,一中率先在全市教育系统安装无尘自动水洗黑板,给教师、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绿色的课堂环境。
“30年的改革发展带来一个愈发朝气蓬勃的一中校园,让我们这些从教者引以为傲。”今年已64岁但仍坚持教育岗位的李崇贤老师不无感慨地说。自1971年起,她就在烟台一中任教,教龄37载。而她与学校的不解之缘,却是从1957年她在一中上学起,长达半个世纪之久!那时一中高中部仅有4个班,一个班不到40人,现在,一中是一所拥有98个教学班、6200多名学生、480多名教职员工的现代化中学。“‘为师者快乐’,一中的沃土培养了我,虽然早就到了退休年龄,但我不舍得离开,我用有生之年回馈母校、回报社会,愿把毕生所学全部奉献给母校。”
在一中的会议室里,一幅“为人师表”的书法代表了一中72级全体同学的心声,更代表了全体教职员工不懈的努力追求。记者参观过一中收藏丰富历史资料的校史馆、荣誉室和陈列馆,还有校园里被誉为“师魂”的蔡志远老师的雕塑,丰富的校园历史文化资源也成为一中德育的特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来抓,通过出国轮训、国内远程教育培训、开设青年教师培训班、利用自身资源的校本培训等方式,重视师资培训、鼓励终身学习,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教育水平。据统计,全校在职教师480人,本科学历占82%,研究生学历有40多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0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劳模1人,市优秀教师58人。近年来,学校先后十多次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烟台市明星学校”、“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德育序列教学破题应试教育
自2004年高中新课改起,“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一直渗透在一中各科教学中。学校结合实际,将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以及学校的光荣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融为一体,开设了修身课。这门“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课,由李崇贤老师主讲,成为每一届新生入校的“第一堂课”,令学校始料未及的是收到了良好效果,也成为山东教育界的特色,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学生的道德面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学生李岱深情地写道:“修身课是星期四上午的最后一节,正是阳光灿烂时……轻轻地放那束金色,在本上记下了一点一滴对于祖国的文化。忠、孝、恭、俭、让、义、礼、智、信……老师帮我们找回来的一样样美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灵在这洞彻一切的光芒下愈拭愈明。前行的路上,荆棘和泥泞依然,我却有了胆量,直面如晦的风雨。修身课上有永垂千古的智慧与贤德,溶在阳光中静静地倾注在天地间,流淌在这时间与空间的交界,也有义、有爱、有激扬的锐气,有亘古不变的人间至情。老师的话音常萦绕在阳光的舞蹈中铮铮有声……”
“用崇高来引领学生走向崇高”,这样的修身教育课在目前许多惜时如金的高中都难得一见,恐怕只有一中能够在每学期拿出20个专门课时来进行。自2004年开课以来,已有4000多学子爱上了这“第一堂课”。
追求有灵魂的教育,成就一中素质教育的高度。现如今,“修身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第一堂课”;此外,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课也着力打造“纯洁的人文一中”。一中整个德育序列教育,见证了“培养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的最优势的战略化教育。
差异化特色教育培养多元化学生
“承认差异,培养有差异的学生,给他们一条出路,把差异变成优异。”近年来,学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的特色英语教育、个性化优势教育收效明显,为几千名学生开辟了多批次、多渠道的升学新途径,使更多的学生走向了成功而不是被淘汰。这正在成为一中新课改背景下竭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因此铸就了一中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每年,一中至少有200多名学生通过美术、体育特长升上一本,考上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一流高校;多位同学进入奥赛班、科技创新班,并斩获了众多的荣誉。
“优秀的学习成绩取自于优秀的学习品质,这种品质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一中强调,教育改革要与大学教育接轨,改革高中作业和考试评价。用“人性化作业和学习态度评价”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为学精神。这一举措,迅速“赢得”了一中家长们的大力认可与好评,也践行了2500年前孔子“有教无类”的伟大教育思想,更践行了一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承诺。
“一个成功的教育,不在于你给了孩子多少钙片、蛋白质粉,要给他意志、能力,给他奋斗向上的精神营养。如今经济发展了,物质的追求远远大于精神追求,学生的成长,要克服功利教育,一所好学校,不仅要求升学,更要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他精神支持。”学校坚持从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培养学生,注重全面育人。先后开发了《岁月回眸》、《千秋功业》两本校本德育教材。
在这种厚德载物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一中近几年来,高考、统考和学科奥赛成绩均列市区前茅,各学科奥赛、英语、科技创新、美术、体育教学特色鲜明;学校设立了“尹永政教育奖励基金会”、“台湾校友联谊会奖学金”、“莱福士奖学金”等,鼓励和培养优秀学生成长成才。每年考入清华、北大、浙大等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的优秀学子占本科上线学生数的60%以上。2008年本科上线总数761人,创造了市区中学高考史上的最好水平;许新、高华鑫分别夺得山东省理科、烟台市文科状元。26名学生通过奥赛保送和小语种单招,提前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再次蝉联全市高中第一名。
接轨国际化教育引领烟台教育方向
做一所人文学校,一中更注重教育的国际化,这也是学校发展的大趋势。“教育国际化,对素质教育是极大促进”。国外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对国内教育的鞭策与促进,国际化的教育让为师者也有开阔的视野,站在一个新高度上,适应教育发展的方向。
正因为此,学校不仅成为全国“研究性学习”、“创新写作”、“英语教学”实验学校、全国“创造性学习示范学校”、“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优秀实验学校”、济南军区首批“国防生生源基地”;更成为了“美国INTER电脑创新思维培养实验学校”,还与澳大利亚、瑞士、美国、法国、英国、韩国等国家的10余所著名学校和国内一些优秀中学结为姊妹学校,进行师生互访、学习,加强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于未来教育再发展,烟台一中校长隋丰俊引用艾青《我爱这土地》诗中的话语表达着他的见解。“这也是我和所有一中人对烟台一中的情结。正是这份情意鼓励着我们每天踏实做事、每天规划未来。我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高喊着:我拿什么来献给我的教师和学生们呢? 我拿什么来献给我的芝罘父老呢?我拿什么来献给我的祖国呢?过去的30年,我沐浴党的恩情,从接受大学教育到从事育人工作,我心中一直涌动着感恩与回报的情感!那么,为烟台一中未来的30年、50年……我们将怎么样奠基呢?一句话:固根厚本,博长立新。坚守一中传统之根,博采国际先进教育之长,创造一种文化新境界。一、提高全体一中人的幸福指数,使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愉快地工作、愉快地学习。二、发展全体一中人。为全体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使其成为专业优秀人才;为全体学生创造成才的机会,使其成为国家栋梁,社会名优。三、构建文化校园,成就人文教育,使每一个一中人人格高尚、情怀人文,勇于担当。四、面向世界,跨国交流,使一中教育国际化。”
30年风和景明,30年百花吐艳,30年硕果累累。改革开放30年来,烟台一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发展,印证了祖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见证了亘古未有的时代进步。烟台一中,正在为早日建成全省、全国甚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

⑵ 中国烟台赫尔曼·格迈纳尔中学的简介

国际SOS儿童村组织 是国际性的民间慈善团体,总部设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创始人是奥地利著名医学博士赫尔曼·格迈纳尔先生。他于1949年在奥地利的伊姆斯特建立了第一所SOS儿童村。现任国际SOS儿童村组织主席是海尔姆特·库廷。
SOS儿童村组织现已在全世界132个国家建立了400余所SOS儿童村。附属设施共计1123个,如:青年公寓、幼儿园、格迈纳尔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医疗中心等。SOS儿童村的宗旨是让孤儿得到母爱、家庭温暖,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将来能够自立于社会。
SOS家庭——妈妈和孩子们共同营造她们自己的家,在这里孩子们享受着一 种真实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SOS儿童村都要遵循以下4个原则:
·SOS妈妈:即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对每个孩子进行抚养和照料。
·SOS兄弟姐妹:数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孩子和妈妈生活在一个家庭中。
·SOS家庭: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住宅。
·SOS村子:家庭是村子组成的一个部分,村子是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自建校以来, 建校以来,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新为灵魂,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 定位于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坚持“为未来育人,育未来人”的办学思想,围绕“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内强素质,塑造形象”这一办学工作思路,重视德育和师德建设,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和高考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中考连续多年创造新的辉煌。
学校充分依托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优越的教学资源,追求师生的精品形象,凸显办学的个性和特色,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大力加强与国内外校际间的教学合作与学术交流。在国际上,与韩国井邑培英中高等学校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和英国剑桥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国内,成为鲁东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我校通过采取成立教学实习基地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实习指导方案、加大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和选派优秀骨干教师为实习指导教师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证了实习质量,提高了实习大学生们的教学实践水平,两校在共同培养高素质和实用性人才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现了双赢。
经过十几年来全体格中人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和拚搏进取,学校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校风、“爱教、严教、勤教、科教”的教风和“勤学、博学、治学、深学”的学风,为上一级学校和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优秀人才,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表彰和肯定。
第一任校长:张宝胜
第二任校长:王振远
第三任校长:王曰行
第四任校长:于守田
现任校长:王岳峰 于曼,女,烟台格迈纳尔中学高中数学教师。
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无怨无悔地奉献和耕耘,使她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曾多次被评为福山区教学能手、烟台市优秀教师、区、市级“十百千万工程优质课”、高考先进个人、福山区十大杰出青年,烟台市十大杰出青年、烟台市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教师。
学校名片◆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烟台市教师专业发展先进高中◆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少年儿童科技发明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烟台格迈纳尔中学把促进教师发展作为建设强校、名校的引领性工作,确立“幸福的卓越”理念,大力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深入落实聚焦课堂擂台赛、师徒结对、录播课反思、承担国家级课题研究等措施。开展“学科育名师,名师带学科”活动,推动教师成长与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举办教师书画展、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全面幸福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出“群星璀璨”的可喜局面。
赵凤波 现任烟台格迈纳尔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高中物理。从教以来,以“用激扬生命的情感投身教育,优秀教师当如此”勉励自己,以“立足三尺讲台,用毕生的才华和心血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演绎人生。学习不辍,奋斗不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教学技巧,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被授予烟台市教学能手、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福山区优秀班主任、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于曼中学高级教师,福山区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任教学科:高中数学。工作以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拼搏在教学工作岗位上,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和踏实勤勉的工作书写着对教育、对学生的执着;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曾被授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师德标兵、烟台市优秀教师、烟台市教学能手、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烟台市第十届十大杰出青年、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第三届十佳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徐海霞 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高中生物。教学风格鲜明,教法灵活多变,并注重发掘非智力因素,把激励学生树立目标、培养自信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成绩突出。获得过山东省生物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曾被授予山东省教学能手、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烟台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先进个人、烟台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实验教师、福山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马永芳 现任烟台格迈纳尔中学教务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高中化学。工作中,以身作则,善于用人格魅力感召学生、用渊博知识赢得学生,努力打造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优秀班集体。潜心于教学研究,所写论文多篇在《中学化学报》上发表。因各项工作成绩突出,曾被授予烟台市师德标兵、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教学能手、福山区高考先进个人、福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福山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于焕波 现任烟台格迈纳尔中学高三级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高中物理。从教20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注重用“班级文化”引领班级建设,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因材施教,善于启动学生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曾被授予烟台市创新班主任、烟台市优秀教师、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福山区先进工作者、福山区优秀班主任、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于树盛 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高中数学。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在教育战线上勤勤恳恳地耕耘,已连续三十年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注重团队意识培养,班级各项工作均表现突出;教育教学工作严而有方、严而有爱,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平时潜心研究教学、研究高考,所带班级在历年高考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被授予烟台市优秀教师、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佘玉梅 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高中语文。工作20多年来,敬业爱生,严谨执教。作为山东省中语会的会员,授课之余,勤奋好学,潜心于教学科研,在《语文报》、《新高考》等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教学课件《雨巷》,在2013年第十七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获得高中部国家级一等奖。曾被授予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福山区优秀共产党员、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葛翠华 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高中政治。从教二十多年以来,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用深厚的知识积淀和宽容正直的做人原则诠释着“师表风范”,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教育教学工作中,潜心于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高考,努力把握高考脉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被授予烟台市优秀教师、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高考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杨会丽 中学一级教师,任教学科: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坚信“成功始终属于有准备的人”,刻苦钻研,开拓进取,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在烟台市高中教师基本能力测评中获优秀等级,并先后获得过烟台市优质课和山东省优质课。作为教师,始终不忘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被授予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鹿晓红 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初中语文。从教以来,勤学笃行,把“构建至真、至善、至美的语文课堂,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视作追求目标,倾心以教,倾力而为,教学成绩优秀,多次在福山区师德师风巡回报告及优秀教师经验报告会上做典型发言。曾被授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烟台市优秀教师、烟台市教学能手、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优秀班主任、福山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唐燕燕 中学高级教师,福山区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任教学科:初中语文。从教20年来,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宽容正直的做人原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先后获得过烟台市优质课及备课研讨会“说课”比赛一等奖;在烟台市首届初中教师基本能力测评中获优秀等级。
刘学雁 中学高级教师,福山区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任教学科:初中英语。从教以来,多年担任班主任和学科组长,工作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坚持教育教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并多次举行过区级公开课和经验介绍交流。所任教的学科成绩一直处于全区前列,深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曾被授予烟台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先进个人、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教学能手、福山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福山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杨海芬 中学高级教师,福山区初中政治学科带头人,任教学科:初中政治。工作中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入选烟台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和首批学科教学改革市级骨干教师团队。曾被授予山东省中小学远程研修优秀指导教师、烟台市优秀教师、福山区优秀教师、福山区教学能手、福山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王盛章 烟台格迈纳尔中学科技辅导员、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任教学科:初中化学。长期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先后指导学生在斯德哥尔摩全球青少年水奖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大赛、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比赛中获得金、银、铜奖37项,指导学生申请国家专利数百项,本人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因教育教学独具特色,成绩突出,曾被授予山东省优秀电化教学研究人员、福山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校园里花香怡人,绿草茵茵,曲径回廊,竹影婆娑。

⑶ 烟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哪个院系啊

烟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为1985年建校伊始,北京大学援建的生物化学系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专业和清华大学援建的化工系的生物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工程专业。2011年院系调整时,整合原化学生物理工学院和海洋学院的部分专业新组建而成。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级人员4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7人,山东省引进海外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烟台大学教学名师3人、师德标兵3人。

学院下设生物科学与技术、海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技术3个系,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5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在读本科生1830余人,为医药卫生、海洋生化、分析检验、食品营养、酿造和发酵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学院学生考研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学院在读研究生140余人,现有生物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一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三个,可在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生物化工等专业招生,设有工程硕士(生物工程)和农业推广硕士(设食品加工与安全、作物、园艺、植物保护、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五个领域)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实验室拥有液质联用仪(LC-MS)、气质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细胞融合仪、DNA序列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PCR、超临界萃取仪、显微操作仪、全自控发酵罐等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套)。

学院现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海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具有国家资质的食品检测检验中心,两个省级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及一个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水产养殖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山东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共同依托单位;烟台大学与烟台市农科院全面合作成立的农学院挂靠在生命科学学院。近五年,学院先后承担了近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子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中韩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15部;获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省研究生创新一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⑷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考试文花科得多少分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两年单招文科分数线在413,跟同年理科分数线一样。

⑸ 济南市二十中的简介

济南二中是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省级“绿色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2600多名学生,210名教职工。
基于现代教育的特色,二中领导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理念,实施了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等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好老师就教不出好学生,学校把师德培养同教师的人格魅力联系起来,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使命感,用爱心去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倡导摒弃教育生产的“流水线”;倡导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开辟人才成长的个性化乐园。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二中涌现了一支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英语教师杨正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特级教师”,历史教师孙传胜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先进个人,历史教师杨文盛被评为济南市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先进标兵,物理教师冯延强被评为“济南市第四届师德建设标兵”,学校被市总工会授予“济南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同时校领导把提高教科研能力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以建设学习型教师为主导,积极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特色的校本培训。近几年,有70多名教师获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南市教学能手和省、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目前学校有省市立项课题10个,周振波、杨正老师被确立为市名师工程培养人选,何仲明、秦会亮老师分别荣获第八届、第九届济南市“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一等奖,语文组、数学组被评为济南市优秀教研组,英语组、实验室、电教组、语文组先后被评为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生物教研组高三备课组获得济南市05年度“青年文明号”的荣誉称号。
为了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济南二中近几年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高标准改造和新建了一流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阅览室、天文台、学术报告厅;并投资近500万元,建设了千兆以太校园网,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五网合一”进教室,建成了数字化校园,让学生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成果。
◆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亮点
特色是名校发展的生命,是名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学生的发展,济南二中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做到教师相信学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基础年级全力推广和实施“15+30(分钟)”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人本教育,情感教学。”
学校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努力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教学中实施人本教育就是要实施特色特育,发现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亮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和提高的空间。在这方面,学校提出了分层次教学,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
◆ 学生的成功才是学校的成功
时代在进步,改革者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济南二中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示范在岗位,满意在二中”竞赛活动。老师们挂牌上岗,人人争做“优质课示范岗”、“好园丁示范岗”。为了深化这一活动,学校进一步组织了济南二中“十大教学能手”、“十大优秀班主任”、“十大教学模式”的评选。学校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这些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播撒种子,收获希望。近几年,济南二中的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从2003年起连续4年荣获济南市教学质量进步奖。近几年,有700余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竞赛中获奖,仅2006年,在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李琛同学荣获全国二等奖;在国际物理奥赛中我校王子剑、杨乾2名学生获全国三等奖;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我校郭娜等7名学生获山东省一等奖,同时45名学生分获省市一二等奖。在二OO六年山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我校范业明同学制作的《金山毒霸》荣获一等奖,学校荣获山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最佳组织奖。在2006年下半年学生和家长评教评学中满意率达93.7%。
面对成功,二中人清楚地认识到:成功的现在只是我们过去的努力,美好的未来才是我们不懈的目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济南二中人将满怀追求卓越、永远创新的信念,高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的风帆,昂首驶向新的征程

热点内容
老师勉励学生的话 发布:2025-08-02 13:15:42 浏览:788
教师必看电影 发布:2025-08-02 12:47:57 浏览:323
小学体育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发布:2025-08-02 12:08:56 浏览:666
南京生物医药谷 发布:2025-08-02 12:07:22 浏览:481
三上语文试卷 发布:2025-08-02 12:01:16 浏览:916
幼儿园教师个人事迹 发布:2025-08-02 03:52:47 浏览:804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2025-08-02 02:30:58 浏览:302
天津华图教育 发布:2025-08-02 02:19:49 浏览:276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范文 发布:2025-08-02 01:35:55 浏览:890
敢骂班主任 发布:2025-08-02 01:23:55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