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访家长注意事项
转眼又是开学季,一批小朋友即将在九月份进入幼儿园和小学,只是他们在接受新生教育之前还必须完成一项“考验”——迎接老师家访。一些幼儿园和小学为了迎接新来的学生纷纷派出老师家访,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先有个初步接触了解,等到真正上课的时候彼此不陌生。当老师来家访时,为了让老师对你家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你会不会事先做些准备? 接待工作交女儿(皮皮爸 35岁 采购) 那天和同事们吃饭的时候无意间说起,过几天女儿皮皮的幼儿园老师将来家访。一个同事问道:“你们家做好准备了吗?”我一头雾水,原本觉得家访是老师的事情,是为了和小朋友们变得更熟络一点,方便以后的教学。可同事觉得家访更主要是家长的事情,应该让老师对孩子以及父母都产生好的印象,这样孩子上幼儿园才不会吃亏。听了同事一番话之后,我如醍醐灌顶,一下子觉得应该从战略和战术上都要对这个家访活动有所重视。 回家和老婆商量之后,我们先把家里里外外地收拾了一遍,再把几本幼儿教育的书摆在书架显眼的位置,以显示我们这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遗余力。然后我们开始强化训练皮皮的待人接物能力,让她学会礼貌地询问客人需求,并给客人倒水、上水果。这两天我们把这一套训练得很好,皮皮犹如小淑女一般。我们决定,老师来的时候把接待工作交给皮皮,这样不仅可以显示出她的礼貌和教养,也可以让老师迅速和皮皮有话聊,我想老师应该会对她有好印象的。情况到底会如何,还得老师来了之后见分晓。 让老师吃了两次闭门羹 (roro) 我有一朋友说她碰到了学前家访的尴尬事。她的女儿今年九月份要上幼儿园啦,但她根本不知道有老师登门家访这事,害得老师两次家访都吃了闭门羹。 如果不是那天同一小区的另一个妈妈打电话来,说起当天要开新生家长会,她估计连宝贝女儿的第一次家长会都错过了。 朋友去开家长会,在签到时,老师说:“哦,原来你就是XX的妈妈呀,你们是不是工作很忙啊,连续两天到你们家都没人,电话也没人接”。朋友只好尴尬地向老师解释其中原因。 老师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但是朋友紧张得不得了,事后跑来问我怎么补救。我告诉她,学前家访不过是提供一个机会,可以让老师先了解一下每个学生的状况,错过固然可惜,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这变成家长的一种心理负担,家长生怕不经意间的怠慢了老师,由此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求学道路,学前家访就会变味。 虽然我现在是这样劝慰朋友,但却暗自下定决心,等我的孩子上学时,不管家访前夕我有多繁忙,也决不会让老师扑空。毕竟,第一印象还是很重要的!
⑵ 老师要家访家长需要准备什么
家访是家校沟!通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家长全面了解自己孩子在回校各方面表现最重要的途径答。同时,面对面的交流,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的重要途径,这种交流细致、全面、深入,对双方矫正教育方向、方法十分重要,同时,老师也可把学生的涉及个人隐私不良的表现当面告诉家长,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案,而不是直面家长群,让个人隐私公开。周此,家访是十分重要的,个别重视孩子、清楚教育的家长,因为平时忙,都会强烈要求老师一学期家访两三次。回到正题,老师家访,会事先通知学生传话,告之什么时间家访。其实家长什么都不用准备,如果家长知道抽空等待老师来临就可以了。老师家访的目的是,一,,告之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案(与家长会相同),二,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表现,以作今后教育教学参考,三,告之学生在校表现,期待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同步共同促进与孩子的进步。
⑶ 老师来家访要注意什么
顺其自然,老师来家访只是想看看家里的环境,看看你这个同学在家里的表现,这个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我高中是住校生所以没有家访,不过初中的时候有过,没什么的
不要紧张!
⑷ 教师家访注意事项
一、要提前预约。千万不要到了学生家门口才打电话通知,这样会让家长措手不及而满是尴尬。家长如果上班,既要请假,还要急急忙忙往家赶,路上的安全更是问题。建议提前半天或者一天给家长打电话,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老师家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二、如果学生出了问题,捅了篓子,家访前千万莫要学生知道。学生的畏惧心理会让他们做出极端反应,轻则躲避老师,重则离家出走。家访本是家校携手解决孩子问题的,如果变成了携手满大街寻找孩子,会令我们老师后悔莫及。三、选准家访的时机。1、最好是周六周末下午。2、11时——至下午1时这一段时间内最好不要家访,因为正值家长做饭或者休息时间,很不方便。3、下午的家访要及早结束,为自己的安全考虑。4、家访的最佳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为合适。问题解决了,及时告退,切莫没话找话说。
四、奉行三不原则。不在学生家吃饭,不拿家长的任何礼物,不求家长办任何事。否则的话,不仅家访就会变味,家访的目的不可能达到,还让家长看扁了我们老师。
五、少说多听,多问多看。少说学生的缺点,如果要说的话,只说最重要的,多说学生在校的优点。多问家长孩子在家的学习、交往、休闲的表现,多听家长说,多看学生卧室的摆设、书橱、电脑、电话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否受到家庭的影响。
六、不卑不亢。既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又要宣传学校和任课老师,维护学校和老师的声誉。多介绍学校和老师们在管理和教学方面好的做法,不要和家长产生正面冲突,态度诚恳,请家长多给自己、给学校提意见。
七、碰到学生家有特殊情况,及时告退,改天请家长到校或者二次家访,千万不要因为家长的问题造成对学生的不良看法。
八、及时整理家访日记,反思自己的做法,总结经验教训,为我们以后的成长积攒人脉和财富。
九、注意安全。1、家访路上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开车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建议最好是骑自行去,那样最令学生和家长感动。2、年轻女教师最好是有同伴陪同或者学生在家时家访,千万不要只身一人家访。
⑸ 老师家访家长要注意什么
认可老师的教育,支持老师的工作,言语上谦让一点,也不要责骂自己的孩子,另外礼仪方面做得周到一点
⑹ 教师家访时的注意事项
一、善于把握适当的时间
经验证明,适当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生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教师的出现,送去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收到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
二、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家访前应该拟好家访题目,也就是家访工作的目标。简言之,教师要通过家访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家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先设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策略,避免家访的失败。
要了解学生。我们经常说,学生是有个性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我们有许多老师并不是非常了解学生,而“家访”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事先没有对这次家访的学生做一个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价,面对家长我们可能就会无话可说,造成尴尬的局面。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我们教师在平时就必须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并随时做观察记录。
要了解家长。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有不同的性格。老师家访是一定要面对学生家长的,所以,在家访前老师有必要通过学生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只有在做了这方面的准备,老师才能在进行家访时,就尽量避免话不投机等不愉快的情况出现。
要了解学生家庭。为使家访效果更好,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家庭有几口人,是什么关系,各在什么单位工作,家庭经济能力如何,家庭关系如何……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教师家访就能灵活自如,效果就会更佳。
三、家访要讲究交流的艺术
学生要在场。家访时尽可能应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首先,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
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谈话开始,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增强成就感,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批评犯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二个问题就下全面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平和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