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校庆捐款
㈠ 母校校庆,单位强制捐款是否合适
强制捐款都是不合适的。
出现强制捐款,如果想继续工作下去,就配合一下吧。
如果想当一股清流,可以去举报。
㈡ 如何看待校庆捐款
校庆捐款属于校友自愿的行为,是校友表达对母校的感恩
㈢ 怎么校庆还要学生捐钱
就是 穷学校还办什么校庆啊 不就是55周年嘛
㈣ 求助,重庆兼善中学校庆捐款规定起步价20。
校庆居然要学生捐款吗,投诉,查教委电话。
㈤ 西安一高校号召师生为校庆捐款是什么情况
近日,西安思源学院一名在校学生反映,该校二十周年校庆之际,其所在班级辅导员在班会上要求学生捐款,最低10元,不捐将会取消入党、评优资格。
学生反应有“强制捐款”情况
“辅导员来教室里说,因为二十周年校庆,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捐款,最低十元,并且捐款在一百元以上的可以有证书,加学分,没有捐款的是不能入党、评优的。”西安思源学院一名在校学生张珉(化名)告诉澎湃新闻,尽管学校《倡议书》中写的是每个人自愿捐款,但辅导员在教室里向学生传达的是每个人都必须捐款。
不过,思源学院一另名大一学生说,自己所在班级辅导员传达的是“自愿捐款”。但他也表示:“虽然说采取自愿,但不捐的话会很尴尬。可能每个班辅导员通知的(内容)不太一样。”
《倡议书》中还提到,捐赠方式为“在校师生在所属单位、或班级捐赠,历届校友、合作单位等可以集体捐赠, 也可以个人直接捐赠;合作单位请与合作的部门联系捐赠事宜”;鸣谢方式上,学校将通过官网等渠道公布每一位捐资者名单,并赠送每位捐资者“建校20周年纪念徽章”一枚。“捐资100元及以上者,颁发西安思源学院捐赠证书;捐资1000元以上,颁发西安思源学院捐赠证书、赠送西安思源学院20年校庆纪念画册和20年校庆故事片优盘,并有母校主要领导签名的鸣谢函;捐资1万元及以上者,颁发‘突出贡献者证书’,并将突出贡献者的事迹在学校网站播出,同时还将名字镌刻于新建校门的镇校石碑上,永为纪念;所有捐资者姓名或单位载入光荣册,永存于学院档案馆,并永久展示于学院校史馆。”
写明是自愿,但是不捐一些确实不好意思。
㈥ 电子科技大学60年校庆被捐款16亿元,可信吗
电子科技大学相关信息,
可尝试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㈦ 良井中学的八十周年校庆捐款
2010年12月18日,惠阳区良井中学迎来80周年校庆,5000多名校友返校参加庆典。校庆当天,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其中惠阳区政府捐款200万元,惠州市教育局、惠阳区教育局合捐100万元,良井镇政府捐款200万元,香港旭日集团捐款500万元,碧桂园集团、惠阳碧桂园·山河城捐款200万元……总捐款额超过3000万元。
所有善款都是专款专用
良井镇教育副镇长刘会珍说,目前捐款已到账2600万元。“这笔捐款,将全部用于良井中学的校园建设,接受公众的监督。”刘会珍说,所有收到的善款都是专款专用,比如惠阳区政府捐的200万元已经用于校园扩建征地,香港旭日集团所捐500万元只用于建设体育馆,资金并不经过镇政府或学校,直接由捐款单位建设,建成后交由学校使用。
刘会珍说,良井中学计划在3年内将校园面积由现在的3万平方米扩建至6万余平方米,校庆的捐款主要用于增建4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体育馆、学生公寓、学生饭堂、教师公寓、办公楼、环境绿化、校门等。
优先建设学生公寓和食堂
刘会珍介绍,良井中学现有学生1600多人,其中住宿学生600多人,但仍未能满足学生对床位的需求;学生食堂也相当狭小,不少学生需要打饭回宿舍吃。“今年内将启动建设4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学生公寓、学生饭堂等校园基础设施。”刘会珍说,这些亟需改善的基础设施将优先上马建设,教师公寓等则视资金情况再作决定。
㈧ 东南大学的校庆捐款有多少
东大的表示没听说
㈨ 浙大120周年校庆获赠巨额捐款是怎么回事
据浙江大学官方微博介绍,北京时间今天上午,也就是美国纽约20号晚上,纽约帝国内大厦将被蓝色的灯容光点亮,庆祝浙大120周年校庆。而蓝色正是浙江大学的代表色。浙江大学官方微博说,这是该校北美校友会大纽约分会送给母校的珍贵礼物。浙大2011级校友王安奇站在帝国大厦前,最想说的就是两个字:自豪。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财务部部长徐函英表示,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他们每年3月底前都会向民政部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接受年度检查。民政部在年检时也会索要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清单。
㈩ 校庆捐款算非法集资吗
集资特点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
跨省非法集资
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