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或诚信
教育部师德十条禁令:
1、严禁传播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方针和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言论;
2、严禁擅自办班或在工作日参与有偿补课和外出代课;
3、严禁收受学生或家长财物、谋取个人私利;
4、严禁向学生乱收费、乱发资料和推销商品;
5、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对待学生不平等、不公正和讥讽、歧视和侮辱学生或者其他有辱人格尊严的言行;
6、严禁张榜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
7、严禁随意停课和无计划、无教案上课;
8、严禁以任何手段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在招生、考试、职称评审答辩等工作中,不得有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9、严禁工作时间玩电子游戏、炒股,不得在课堂接、打手机和接待客人;
10、严禁指责和训斥家长。
拓展资料
1、 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 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师可能存在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有关事实。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并告知教师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B. 赞美师德的成语
春风化雨、高风亮节、关怀备至、平易近人、德高望重
一、春风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自】: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十二章:满想在这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刚入党后的一点钟内,就要离开这块令人陶醉的土地。
二、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
三、关怀备至 [ guān huái bèi zhì ]
【解释】: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自】:近代 刘白羽《海天集·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四、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自】:汉 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译文】: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人民一定会回来的。
五、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自】:唐 房玄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译文】:元颢于是暗示礼官下仪,说已经德隆望重,既然统领文武百官,内外百官都应恭敬。
C.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谁能帮写一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要以4个方面去写,具体内容可以去雨轩范文网找,有具体参考文章: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
四、刻苦钻研业务。
不是想着如何帮学生进步,而是在混日子,平时不思进取,工作敷衍了事。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2.对异性学生非份之想,
3.贪图学生及家长钱财,
4.学术弄虚作假,
5.没有想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教育,只想自己的腰包!
6.没有做到爱学生保护学生,只想着利用自己的权利地位让学生做这做那以便自己邀功求赏!
7.不讲诚信借学生或同事钱不还!
8.身为教育一把手,没有想着如何办好教育,而是千方百计争取利益最大化
等等……
改过的方法:
学校的制度方面再人性化,健全一些,多些激烈机制,
加强老师的素质培养。国家学校加大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问题的坚决清除队伍
另一方面也降低老师入行门槛。只要有道德,愿意无私为教育为学生对教育感兴趣都可以加入教育队伍!
适当增加老师收入及社会保障,但仍要加大经济违纪犯罪的处罚力度
建立诚信档案,让不诚信的行为备案,并与以后的社会活动挂勾
坚决曝光治理一些打着教育的口号来赚钱的院校,相关的制度也做些改动,避免学校不赚钱就无法生存的现象
开门办教育,积极鼓励并吸取全民好的建议与意见!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点发现与观点,具体的实施有待商榷!
E. 以诚信友善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优秀老师为
好老师
F. 急求!!教师诚实守信先进事迹(或故事)。~在线等
一、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二、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三、诚信的故事五则
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5.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以上详见《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读本》 中央文献出版社)
6\诚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7\诚信的故事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8\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二]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三]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四、事其一: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故事其二;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G. 诚信的要求有哪些
一.诚信是师德的根本
诚信是什么?《辞海》注:“诚为真心实意;真的、的确;果真、如果”的意思。“信为诚实、不欺;确实;信用”的意思。诚信当然是真心实意、确实信用。纵观古今,诚信已是社会的根基,朋友的需要,个人道德的主要标准。离开了诚信将无所适从,将无实话可说;离开了诚信将不国、将离心离德、将众叛亲离。古代有“烽火戏群臣”,“狼来了”之训;现代有“谈官色变”之闷;教育系统有“权、钱、色、暴力、舞弊、虚假”之嫌。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这次的师风师德学习活动中,感想万千……。思其根本,到底还是要“诚信”,如果人人都不能坦诚布公,实事求是地正视问题,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俗话说:“千里之堤溃於蚁穴”。诚信动摇,这个社会“根本”将被动摇,“大厦”将倾覆。现借此活动以“诚信是师德的根本”为题从如何落实诚信、巩固师德师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如下:
二.思想上、认识上、言行上、组织上、管理上如何达成诚信之要求
(一)、思想上要明确本职业的责任和义务
1、法律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社会责任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责任重大,担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明确责任所在,才能当好导航人、树立航标灯、坚守摆渡人之岗位;才能给社会带来光明与和谐。
3、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应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这八条就是我们从事教师职业的标准和依据,是师德的明镜,每位教师可以时常对照、修正。
(二)、言行上要表里如一,树立起师范作用
1、授课上要科学严谨
在课堂上始终坚持不出现纰漏,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指导思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学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科学的、辩证的态度和方法完成每堂课的教学活动内容;坚持准时上、下课,讲授好每节课,在讲授内容上做到准确、生动、趣味,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科学精神。
2、师生必需平等诚信
我们应当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诚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要,因为教师的教需要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的导,这种教学相长的活动基础是诚信与平等,这种诚信与平等的关系才是教与学的“桥梁”。例如:某位教师与某位学生因为学习方法和层次位置没有放到同一台阶上等问题闹僵了,关系一紧张就互相不信任,就造成抵触情绪甚至排斥情绪,那就很难达或教学任务了。
3、言行如一,以身示范
教师总是学生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更是学生们的楷模,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那怕是很小的一个举动,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就这一点上,作为教师,更应该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保持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假设:某位教师有好赌、酗酒、随意吐痰、丢纸屑、谎话脏话一大堆,台上台下不一样,在学生面前又不行收敛,我们可以想象:一方面,这位教师肯定没有威信,无形象可言,学生会嗤之以鼻;另一方面,这位老师可能会给部分学生造成很严重的品行问题,将来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可怕的,甚至怀疑社会造成诚信危机。这一点我们必须正视,不可马虎。
(三)、组织上要做诚信的坚强后盾
没有组织保证的社会或团体要么是一盘散沙,要么是“桃花园”里。组织上的不到位也是造成师德师风涣散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必竟是人,不是神仙,总也有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总是渴望着鼓励和肯定。所以,组织上不但应率先履行诚信,遵守师德师风的规范;而且要公正地处理每件事,特别是在奖惩上更要明辨是非,科学、客观、公正。现在有些现象很难服众,如个别学校的领导作风不佳,钱又赚得很快,提拔又很顺利,又是“先进”专业户,教学又平平,又经常出现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组织上无意中树立了另类标兵,诚信两字就无从谈起了。只有组织上树立起正面的楷模,才是诚信的坚强后盾,师德师风自然立竿见影。
(四)、管理上要科学公正
1、官举制度要科学客观
如果能够不定时的明察暗访,而且以不是定个时间,找些人,一个小时搞定的方法,且以政绩能力优先考量的程序,而不是任命为先的程序,实行考查、选举(任命)的程序,应当会更科学客观。这样一定能树立正面的形象,正气一定会上升。
2、学校内部要民主管理
以前说教师应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现在如果不忠诚于校长“下岗”了怎么办,这是个很难解决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方法之一,还是实行民主管理比较有效,真正地让“教代会”起作用,真实地让“校务会”、“党代会”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功能,只停留在条文上的文字是无法落实的。
以前杂志上曾刊登这样的消息:党委书记批评厂长、厂长停发书记工资。这个已经说明了我们这种机制有问题。我看法是民主管理的落实之时,就是诚信确定之日。
3、评优评先要讲实据
没有真凭实据业绩,不能评先评优。不能把“先进和优秀”当做领导的恩赐,更不能凭某领导的好恶随意定夺。评先评优是鼓励先进、树立正气的手段,一定要科学、公正、客观,才能树立正气,落实诚信。
总之,只要我们能从思想上明确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义务;言行上表里如一,树立起正面的师范作用;组织上给予诚信充分的保证,做诚信的坚强后盾;管理上科学公正,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一定会有效的,一定会有较大的收获,到时诚信斐然,师德自然蔚然成风。参考资料: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4/168996/archives/2008/7478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