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仁师德
A. 有关师德师风的名言警句
有关师德师风的名言警句如下
1)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 是宽容而不是纵容,回是诱导而不是命令。答
3)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 严师出高徒。
6)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7) 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8) 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9)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10) 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11)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12) 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13) 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欢迎,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14) 严是爱,松是害。
15) 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B. “严师出高徒”有道理吗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吗
在和一个朋友探讨“严师能不能出高徒”这个问题的时候,朋友说“严师出高徒是最大的谎言”,在他的思维定式中,严师就是那种采用打骂式、粗暴式教育方式的暴脾气的老师。但我觉得他的这种说法有点以偏概全的意思。
所谓严师,“严”在哪里?当然是教学过程严肃而不古板,教学方式严谨而不乏味,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严厉而不粗暴。如果单单把严师的“严”偷换概念成“脾气差、羞辱打骂学生”,而向往成为传说中的“佛系教师”,这种想法我不敢苟同。跪着的老师不可能教出站着的学生,严师虽然不一定出高徒,但“佛系教师”更难教出有担当、有水平的学生。
反之,一个班主任老师如果是“佛系教师”,其他科目的老师进入这样的班级教学,别说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就是老师自己正常上课都不一定能得到保障!同时,严师所教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在正常情况下犯罪率比“佛系教师”教出来的毕业生更低,因为这些学生的心中早就有了守规矩的意识。
C.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爱”与“责任”。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3)严师仁师德扩展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共六条,不仅是在原有的版本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当前,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因此,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学校的当务之急。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十七大”强调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尤其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所以教师的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D. 大家帮帮忙,严厉的老师就是严师,和蔼的老师可以怎样用两个字表达 另外,严师出高徒,和蔼的老师出
仁师
E. 辩论 严师 慈师哪个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我方是慈师,请举出一些适合我方的论点论据
孩子的本性复就是活泼制爱动的,而学校的制度抑制了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课堂上以为的强调课堂秩序,认为严师才能出高徒。其实“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全对,这就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为什么良药一定要苦口呢?为什么忠言一定要逆耳呢?在药片外抹点儿糖让人快乐服用,说忠言时讲究一下说话艺术让人欣然接受岂不更好。同样,慈师和仁师照样也可以教出高徒。平时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以“为学生着想”为借口去伤害他们。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他们还要学会生活;教书也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他们还要学会育人。教师如果能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关爱学生,就能让学生的生活中多一些阳光,多一些温暖。也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F. 为什么会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
正常,仁慈就会心软,严格就会严厉,都是相辅相成的。
G. 辩论 严师出高徒 要稿和例子
“严师”一词是指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质朴方正,学识深厚,不怒自威,自然为人爱戴。而不是仅凭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提要求、搞检查等。师范院校的老师多知道那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也是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榜样,作楷模,在润物细无声中一点点感染、教化学生。这种教育才是育人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之路。严师是产生高徒的保证和基础。同样条件下,严师出的高徒多,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严师对高徒的成长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了师的“严”,就为徒弟的“高”形成了条件,徒弟的“高”就成为可能。因为学生的自制力毕竟较差,没有教师的“严”,学生往往会多走许多弯路,甚至可能走上邪途。教师严的反面就是“随”,即教师教学行为上的随意性——管理学生随意、教学内容随意、对学生的要求随意、教学方法随意、考试作业随意……“师成于严而毁于随”,假如教师在教学行为中随意而为之,该对学生严的时候不严,不该对学生严的时候反而严,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劣,造成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的被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怎么会高呢? 教师的“随”,只会给学生造成失误,使他们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在学习上一塌糊涂。我认为在严师的教导下,学生才能成才。古往今来,许多伟人不都是严师教出来的?严师不会是徒有虚名的。严而有方,再顽劣的学生也会象孙猴子一样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严师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很严格。在严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也一定懂得怎样管好自己,最终成为一名"高徒"。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对于这句名言,我有深刻的体会。我在读初一时,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个要求十分严格的人。有一次,我没完成作业,老师让我在体育课时不上,补作业,等补完了,已经下课了。有人会认为,老师这么严格对我,是否失去了爱呢?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老师的严格中包含了爱,正因为爱我们才要严格教导我们,你说呢?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度宠爱,导致许多学生性格固执,脾气急躁。如果没有严格的老师,又怎能把这些同学培养成才呢?当今社会,"严师出高徒"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了。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有时老师不严格要求我,我也好像不想去做。虽然老师有时是"残忍"了一点,但我们又是否想过我们的老师呢?他们为了我们能学得更好,经常备课到深夜,为了教育学生呕心沥血无私付出。没有老师的严格管理和教导我们就像无头的苍蝇乱撞、乱飞。因此我认为严师出高徒”这句话非常对。
严格的老师往往会把自己的所学全部交给基础扎实的学生,如果不严格,平时都不用功的,就算老师教他他也不会啊,就像造房子,如果没有监督的人在旁边,你说地基的打不好的房子,就算造起来还有用吗
H. 严师与仁师作文怎么写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胆大的孩子,要说我能学会游泳,还多亏了陈老师回。
俗话说:“严师出高答徒”,高徒我不敢认,可严师倒值得一提。陈老师教我那会,虽然还是刚刚从体育学院毕业“小老师”,可是他却制定了严格的目标:保证让我们这些“旱鸭子”在七天内学会游泳。
果真,在上课的第一天,我们就见识了他的厉害。
那节课是练习在水中憋气,可是每次练习我都只是下巴碰碰水,根本不敢把头没进水里。这下终于被陈老师发现了。
“李思澄,过来!”在陈老师严厉的目光下,我战战兢兢地走过去,陈老师只简短地说了声:“憋气”,便全然不顾我可怜巴巴的眼光,就按着我一起沉下水去。一、二、三、……大概过了10秒钟,可在我的感觉里,就好像一个世纪那样漫长,陈老师才拉着我冒出水面。在陈老师毫不留情的逼迫下,我就这样跨过了学习游泳的第一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苟言笑的陈老师以他专业的教学方式,引领着我们在碧水荡漾的泳池里体验游泳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