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说明报告
写明具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等内容。
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领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热爱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信任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
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要不断学习,懂得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让教书育人成为毕生的事业,在学生成长中获得人生的价值。
(1)师德师风说明报告扩展阅读:
师德师风的相关要求规定:
1、准则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10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
2、其中,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的不同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在不同阶段教师队伍的差异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贴合实际、更具针对性。
㈡ 师德师风情况说明怎么写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2]
内容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体现
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中有不少优秀的成份,它主要表现在:热爱教育,终生授徒,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