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语文暑期研学

语文暑期研学

发布时间: 2021-02-21 04:44:17

㈠ 求一篇语文研学的感受,研学题目为《古典文学与流行歌曲》。400字左右。在线等。 好的话外加30分

古典文学营养丰富,里面有好多是历代文人智慧的结晶。
现代流行歌曲是古典文学的回现代呈现方式,好答的流行歌曲可以将古典文学更好的呈现出来!也可以更好的发扬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基础,没有古典文学的现代文学就像没有坚强的底座的城堡,是不坚固的。
所以古典文学和流行歌曲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不好意思,就写这么多了,时间有限,希望有帮助。关键点就这些,你自己看着写吧!
加油!

㈡ 晋级教育2020年暑期什么研学行营是什么

目前推出了三大研学营,为晋鹰汇,好习惯特训营,快乐学习动力营。

㈢ 语文研究性学习小报告

在中华五千年的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朝代,它凭借着优越的政治形式,繁荣的工商业经济,开明的外交政策,以及平等的民族观念;将我国古代的文化推向了顶峰。这个朝代,便是文化的黄金时期——唐朝。如今,以唐朝所命名的唐装更是做为中华的民族精神,登上世界舞台,开始融入世界。
唐装是由清代常服演变而来,清代康熙年间产生的对襟马褂,以其穿着简易快捷而备受官员与百姓欢迎,成为古装流传至今传统服装的基本元素,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服饰,服饰的历史、艺术、文化!一粒盘扣,一截袖口,一段滚边,一抹印花为服饰增添华贵的气质,称自为“衣冠王国”!
早在以前,易书上就这样写:“黄帝尧舜垂衣裳治天下,盖取乾坤”!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服装形式,从商代开始,汉人的服装形式就确定了:大襟、右衽、上襦下裳;到周代出现了“深衣”,就是后来我们称为“长衫的那种形式的衣服”。这两种衣服形式在几千年中并存。中国的服装以丝绸、麻及棉为主,唐装是中国人充满文化的自信的审美,他们欲借自己的身体和内在民族语言讲述了自身文化的魅力!身着唐装,神彩飘逸、气度非凡、一派儒雅;旗袍加身,雍容华贵、端庄典雅、娇媚玲珑,更显现了温婉含蓄的东方神韵!

㈣ 研学算语文活动吗

召开来了2019年春语文组第三次研自学活动。

会上,教研组长蒲泆屹做了《如何制定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的专题讲座。讲座从认识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驾驭教学目标三个方面带领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好课要善于做减法”的观念。本讲座后,对后续专题讲座的人员和内容进行了安排。

㈤ 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案

2007暑假语文学习活动方案 (类似格式,仅供参考)

亲爱的同学们:

暑假就要开始了,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老师特地为你们设计如下的语文学习活动,就由此开始我们的暑假语文学习之旅吧……

一、制订暑假语文学习活动计划

同学们,漫漫假日,我们不妨先为自己制订一份《暑假语文学习活动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做到劳逸结合,如何?在制订计划时同学们要注意安排好漫长暑假的整体计划、目标和每周、每日的短时计划。另外在计划中同学要明确暑假语文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二、在阅读中学习和生活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世界、宇宙。或许翻开每一页的书卷,闻着书香,我们的心灵会得到一次次的升华和净化,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以下的书目和报刊杂志,希望能伴随着同学们快乐的度过暑假的每一天。请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

1、推荐的书目:

《红楼梦》曹雪芹、《聊斋志异》蒲松龄、《朝花夕拾》鲁迅、《一千零一夜》纳训译、《昆虫的故事》法布尔、《堂?吉诃德》塞万提斯、《三国演义》罗贯中、《呐喊》鲁迅、《子夜》矛盾、《家》巴金、《雷雨》曹禺、《围城》钱钟书、《老人与海》海明威、《巴黎圣母院》雨果、《鲁滨孙这漂流记》笛福、《名人传》罗曼?罗兰、《科学的历程》吴国盛、《安徒生童话全集》安徒生、《爱的教育》亚米契斯。

2、推荐的报刊杂志:

《中国青年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读者》、《散文百家》、《知识文库》、《男生女生》、《奥秘》、《科幻世界》、《意林》。

二、感悟生活,我手写我心

写作使我们的生活更美丽。请同学们在暑假里完成以下几篇作文。

1、写一篇读书心得;

2、写一篇影视评论;

3、自由作文二篇。

(1)内容宽泛,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军事体育、自然环保、动物风景、社会现象、家庭生活、友情艺术、心灵感受……皆可入文。

(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3)自拟题目;

(4)字数不少于500字。

三、研究性学习

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和超越。老师为同学准备了以下几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请同学们自行组合小组,任选一个课题,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内容的探究。

课题参考:

课题一: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探究。

课题二:唐诗宋词中有关“月”的意象的研究。。

课题三:有关苍南乡土文化的调查及研究。

课题四:有关碗窑历史的调查研究。

四、收看电视,打开我们的另一扇视野

炎炎夏日,在家中收看电视是同学们不可缺少的节目,有节制的收看电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以下的电视节目,但是请同学们有所选择观看电视节目,注意保护视力。

推荐栏目:

中央一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新闻调查》、《三星智力快车》(周日9:20)、《今日说法》、《开心辞典》、《实话实说》、《国际时讯》、《金苹果》(周六16:10);

中央二台:《幸运52》、《对话》、《第二起跑线》;

中央三台:《同一首歌》(周五19:35)、《艺术人生》(周五21点30分);

中央五台:《体育世界》、《NBA赛场》(周五7:30)、《电子竞技场》(周六12:00);

中央六台:电影频道的相关电影

中央十台:《科技博览》、《探索?发现》;

地方台:

(1) 黑龙江台:《新闻夜航》、《小天鹅》、《开心擂台》;

(2) 湖南卫士:《娱乐无极限》、《快乐大本营》(周六8:30)、《音乐不断》(周一至周日中午12:30);

(4)东南电视台:《开心100》

五、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我

学习离不开实践,没有实践的学习是脱离实际的学习,是苍白的学习。为此,老师为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请同学们踊跃参与,并写下相关的报告和调查。

1、设计一次采访活动;

2、有条件外出旅游一次(在父母带领下);

3、参加一次公益活动;

4、邀请同学或朋友到家做客;

5、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参考题目:有关我班级学生家庭藏书情况调查;中学生出入网吧情况调查;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等等)

六、学做家务,学会劳动

你会做家务吗?利用暑假,学着做家务,给父母一个惊喜。以下是老师为同学们设计的家务活动,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1、学做一种烹调;

2、学做家务;

3、构思并实施“给父母一个惊喜”的活动;

七、为暑假语文学习之旅画上句号

漫长的暑假即将结束,同学们应该为我们的暑假语文学习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开学后,请大家交一份“暑假学习活动”的实施报告。需将有关内容装订成册,要有封面和目录,内容包括《暑假语文学习活动计划》一份、作文四篇、读书笔记十篇、游记一篇、采访稿一份、研究性学习总结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一份。开学后将在班级里进行优秀“暑假学习活动实施报告”成果展示。

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中来,祝同学们暑假愉快,多有收获。

暑假作业应怎样布置,已经越来越多的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我想,暑假语文作业不应该仅仅只是书面作业,应该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动手,参与实践能力,应该更多的让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生活、社会中学习语文,从实践中学习语文。应该引导学生由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被动接受向自由探究转变。应该让作业不再仅仅是作业,应该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一份成果,让他们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

㈥ 关于语文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所谓“庄子思想的当代性”,是指庄子思想在每个时代的意义、作用和价值,而不仅仅是指 它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庄子的思想,正如一切伟大先哲的思想一样,具有深刻的当代性 ,在每个时代都激起思考,引起共鸣,激发出思想的火花。其所以如此,在于庄子所提出的 问题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都无法回避的终极性的问 题;而庄子所提供的独特答案令人深思。它在每个时代都引燃了思想的火炬,因 而活在每一个时代之中。 关键词 庄子 当代性 庄子问题的当代意义 他者的魅力 1.关于思想的当代性 所谓“庄子思想的当代性”,是指庄子思想在每个时代的意义、作用和价值,而不仅仅是指它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庄子的思想,正如一切伟大先哲的思想一样,具有深刻的当代性,在每个时代都激起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出思想的火花。其所以如此,在于庄子所提出的问题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都无法回避的,换句话说,这些问题是终极性的问题;而庄子所提供的独特答案则无法不令《庄子》的读者深思。崔宜明有句话说得好:“真正属于智慧的东西,其实根本没有陈旧之虞,它必然历久而弥新,永远投射出照亮这个世界的理性之光

㈦ 求一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文章1500字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高二 研究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课题组参与成员 指导老师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 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中国那些文化以及如何传承这种文化等。也可以指导学生从一个切入点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4)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不让它流失。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
(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4、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
5、学生的上进心较强,好奇心也强,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流。
6、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7、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长。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走进“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相应宣传小册子和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
六、资源准备
1、提供学校计算机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设备。
2、学生自制调查采访表。
3、学生自行准备数码相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4、制定研究计划表。
5、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3、组织学生对研究课作提问和谈想法。
4、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和上步骤。 2个课时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各个地方的传统节日有什么传统的习惯?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
3、了解地区的传统节日活动有哪些?这此活动表现了什么意义?
4、随机采访百姓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我们应不应该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谈谈自己的体会。
5、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收集各项中国各项民风民俗,并从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谈谈自己产生的一些想法,对中国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1、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各个问题。
2、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并协助学生选好研究内容与课题。 3个课时
成立课题组 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每7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
2、各小组成立后,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 1、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强弱搭配,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工作到位。
2、制订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每一位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2、合理分配研究时间和研究内容。
3、制作调查采访表,预定成果等。 1、设计本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等。
2、设计“调查采访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有关中国各地民风民俗资料活动。
初步收集相关资料。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例如:到图书室查阅、到计算机室上网搜索资料、网上采访各地少数民族。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取小组分小队的分散方式。让一部分同学上网搜索资料,其余的同学到图书室查阅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第二阶段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有关群众,特别是采访一些老一辈老人家。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收集有代表性的相片。
2、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收集的资料内容中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讨论活动过程的心得和体会。
3、汇编研究活动作品。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员将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材料整理成宣传小册子、摄影作品、完成“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 1、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人员和采访人员。
3、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走访线路。
4、给小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6、提供有关作品材料模板。例如:宣传小册子制作向导、摄影作品制作向导、“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习作文章写作指南等。 2个月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在2个多月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走进了社会、走进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了解了很多关于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本地民众交流、学习。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并从中溶合了语文教学之中,以生活实际体现语文。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提高了调查、访问、合作、分析、评价等能力;同时,经过了一系列的展示、制作活动和写作活动,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方法与意义,使学生有了更大的提高。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活动中,还有待提高评价方面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待提加强对较被动的学生作好指引,以及团队合作协调能力。

评价表1 学生自评
自评内容 方式
(1)你是否一直积极主动参与主题活动?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是否对过活动主题进行认真思考、精心甄别筛选?
(3)你通过哪些途径收集信息、资料?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7)本次活动中,你做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8)本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评价表2 同学互评
互评内容 方式
(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障碍?
(3)你们是如何克服障碍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突破?
评价表3 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等次
(星级评定)
1、活动态度方面 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C、活动是否勇于创新。D、是否勇于克服障碍。
2、知识技能方面 A、查阅资料技能。B、采访记录能力。C、研究能力。D、整理材料能力。
3、完成活动任务综合情况方面 A、运用工具能力。B、交往与表达能力。C、报告写作能力。。D、分析总结能力
4、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A、选题新颖、独特性。B、研究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多样性。C、活动方法的灵活性。D、独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能力。

评价表4 综合评价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得 分
自 评 互 评 教师评价
一、提出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有新颖性、创造性。2分。
为提出主题查阅了资料,有比较多的资料。2分。
找到了合适的协作者。2分
确立主题前与协作者充分协商。2分
设计了初步研究计划。2分
二、完成研究阶段 收集相关资料,使用手段的多样性。2分
是否较多地、有效地了解了相关资料。2分
是否针对主题进行反复研讨。2分。
是否根据研讨内容对研究的方向进行过合理的修改。2分
形成了研究成果或者新的观点。2分
与协作者分工合理,承担了主要任务,合作愉快。2分
三、主题成果交流 完成了对主题研究成果的交流活动。2分
在媒体、班板报、校报发表与展示。3分
有完整的研究总结报告。4分
有继续研究计划。2分
总 计
注:90~100为非常优秀,80~89为优秀,60~79为良,60分以下为尚需努力。本表以定量评价为主,重在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㈧ 语文研究性学习(文章)

不知道是什么研究的啊 就说化学的把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特征

素质教育是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渠、分析和处理,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即研究性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有效地突出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教学方式。同样传统的高效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的效率。而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具体的讲,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征:

探究性

探究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这种探究性表现在研究课题的结沦是未知的、非预定的,结论的获得也不是由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而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资料,做实验,通过假设、求证,最终解决问题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首先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其次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拘泥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第三许多课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只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需要去权衡利弊,进行评价,这就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第四时空的开放性,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走向社会,利用图书馆、网络、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资料,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

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以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这同时也有利于学主从目前中学教学中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到社会中学习,增强面向社会的能力,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来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

过程性

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及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与综合。它通过学生的主动深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

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的教学模式。具体地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

1.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

适当地使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背景、目的、意义是很有必要的。在学生选题之前介绍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动向及开设研究性学习的重大意义;介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股步骤。具体如下:

常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分析加工所收集的资料→提出沦点或假说→撰写研究报告

常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做出假设→设计实验以验正假设→实验并记录数据和现象→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2.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指导学生选好研究性课题是成功的一半。可结合化学学科教学的实际,也可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或本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课题选择的价值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选择适宜的课题。例如学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可以结合氯气的性质,让学生研究新的氯气发生装置,防止氯气污染实验室环境;学到化学平衡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生活、生产、社会中的有关平衡的知识,以及如何应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调节这些平衡。学科知识结合生活、生产、社会问题展开,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深究意识和研究欲望。教材中合成氨工业,硫酸、硝酸工业,硅酸盐工业,塑料、纤维素等都是很好的结合材料。还可以从简易实验入手,如从鲜花中提取代用酸碱指示剂、改变花的颜色,以兴趣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活跃思维,掌握研究的程序和要求。根据高二学生特点以及我校实际情况,拟出以下课题供学生选择。

(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究

(5)溪美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3.组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每个课题小组一般3人~5人,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经济背景、化学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使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建组之后,每一个课题小组要明确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步骤和程序,以及对调查问卷、提纲、实验方案的编制等,使研究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4.实施方案、信息处理、得出结论和课题评价

学生走出课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做实验、搞调查、实地考察记录、体验学习、上网等方式收集有关信息。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定期检查课题研究的情况,及时总结,使课题逐步深入,落到实处。然后把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概括,以小论文、图表、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得出自己的结论,提出个人的建议。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随着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推广,将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活力和生机。
枫之桓 !

热点内容
晋商历史 发布:2025-07-19 00:08:49 浏览:421
安大历史考研 发布:2025-07-19 00:02:57 浏览:382
教师帮扶学生记录 发布:2025-07-18 20:01:06 浏览:677
运动鞋哪些好 发布:2025-07-18 18:41:48 浏览:456
师生迷情八 发布:2025-07-18 11:58:43 浏览:478
三字经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11:46:47 浏览:45
希腊的历史 发布:2025-07-18 10:33:00 浏览:654
人体中的数学 发布:2025-07-18 07:53:58 浏览:951
一级建造师机电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07:50:21 浏览:528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