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师德标兵
Ⅰ 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的师资队伍
学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当中有市、区骨干教师、市回紫金杯班主任、
市先进工作者和市优答秀教师、市青年教师师德标兵,已经形成一直以高级教师为骨干、中级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全体教 师在敬业、奉献、创新的三中精神的鼓舞下,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努力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通州区的师德先进单位。近百年来,学校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风格,为祖国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在团结、勤奋、求实、创优的校训精神鼓舞下,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2005年通过ISO9001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学校正在“北京示范校高中”建设的过程中。
Ⅱ 北京市八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2014年高考,海淀区理科700分(含加分)以上34人,北京市八一中学有两名学生理科总分在700分以上。其中王维一同学高考裸分总分705,位列海淀区第6名,秦浩然同学高考总分700分,文科学生文科理科总分650分以上人数49人,600分以上200人。理科重点上线率96.1%,文科重点上线率89.7%。
2013年高考,北京市八一中学文科重点上线率100%;理科重点上线率97.37%。文科本科上线率100%,理科本科上线率99.12%。理科班李雪阳同学高考成绩突出,总分709分,海淀区前60,650分以上人数67人,600分以上233人。该校理科总均分626.95分;文科总均分607.23分。
2012年高考,文科班谭跃斯同学高考成绩突出,总分648分,名列北京市前30名,海淀区前10,北京市八一中学高分段学生成绩突出,600分以上人数83人。文科重点上线率90%,理科重点上线率97.74%,文理科本科率均为100%。理科总均分570.56,超重点本科线94分,其中理科普通班均分544.66,超重点本科线67分,理科普通班均分最高分551.17,超重点本科线74分,文科总均分549.3,超重点本科线54分。
学生竞赛
2011年,北京市八一中学信息学小组在NOIP 2011中喜获丰收。信息学奥赛小组获得普及组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提高组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8人。
其中普及组郑可心同学总分数排名普及组北京市第二名。提高组朱越其同学已通过浙江大学保送生考试,提前保送浙江大学。
在2011年北京市高中(高一、高二))化学竞赛中,北京市八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高二年级学生荣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
在2012年北京市足球传统校比赛中,北京市八一中学初中、高中男子足球队克服多种困难,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双双夺得冠军。
2012年,在第九届海淀区中学创新奖表彰会中。北京市八一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董冠岚、高三年级学生李唱白获得2011年海淀区中学“全面发展优秀中学生“称号。初三年级学生袁泉获得2011年海淀区”中学生自强奖“称号。 教师科研
张亚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音乐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2009教育部重点课题《艺术教育实践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及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体系的构建及研究》主要负责人;多篇教学案例编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音乐鉴赏”模块中。
刘荣铁:参与编写《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同时还主编了《“伴你学”新课程---化学》等书。撰写的论文《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我的学生,我的人间四月天》等多篇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主持完成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问思式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等省市课题。
徐存臣:参编著作15部(其中主编5部、副主编4部),在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及获奖论文30多篇,连续6年被吸收为海淀区高三物理中心组成员及兼职教研员。
教师荣誉
张亚红: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音乐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音乐教师、北京市音乐学科兼职教研员;北京市金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中学生金帆管乐一团常任指挥。海淀区名师站导师 ;连续多年获“海淀区优秀教师”称号。
徐存臣:北京市物理特级教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被吸收为中国物理学会会员,多次荣获全国物理竞赛及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辅导教师,2010年被聘为北京市高考物理试题评价专家组成员,2009年被聘为北京市高考理综阅卷专家组成员和高考阅卷组长,并被评为北京市2009年高考优秀阅卷组长。
宋晓敏: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北京市讲师团先进个人、连续十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
姜杉:从2002年起至2009年连续7年被评为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曾获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海淀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区青年先进教育工作者、区优秀青年班主任、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曾获海淀区中学创新奖评选“中学优秀班主任奖”、海淀区教学设计一等奖,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展示一等奖等。 释义:
1、标志呈品字造型,体现学校品质文化的定位,表达了学校对品质管理、品质教育、品质学习、品质工作和品质人生的追求。
2、标志的红色图形似一个火炬,表达八一要传承红色传统和八一精神,传达薪火相传的期望。
3、标志由书构成,代表八一师生与书为友,以书为鉴,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强体、学以尚美,学以爱劳。
4、红色与金色组成的阿拉伯数字8、金色与绿色组成的中国数字一,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学校的名称,也体现了中西结合、中外融通的办学深度和广度。
5、标志又似扬起的风帆,代表八一人继往开来,开拓无前的决心和气魄。
6、标志整体比较稳重,又似不断上升的台阶,体现了八一中学为学生的品质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7、标志又似相互支撑的墙砖,体现了八一人团结协作,共勉共进的品格。 继往开来、开拓无前
释义:
继往开来:继承八一勇于担当、作风正派等优良传统,传承八一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优秀品德,让思想领先、艰苦奋斗、高度负责、严格要求的八一精神薪火相传。
开拓无前:身处新的时代,八一更要发扬锐意进取、开放包容、不断创新、坚忍不拔的精神,以远大的志向和胸怀阔步于前进的道路上。 北京市八一中学校旗
金色的曙光照遍了祖国大地,硝烟里升起了我们的校旗
父兄们去进行浴血的战斗,同学们为了明天,为了明天,我们开始了勤奋地学习,啊,老师们背我们转战晋察冀,我们背着小米走到北京去,当我们在阳光下幸福的读书,同学们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为革命献身的父老兄弟啊,八一,我们前进的步伐永远不停息。
每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常常这样的互相鼓励,我们有传统我们有信念,同学们刻苦努力,刻苦努力祖国在等我们把未来担起。
啊,八一,啊,八一,我们成长在这个光荣的摇篮里,我们鲜红的校旗,永不褪色,我们前进的步伐永远不停息。
啊,八一,啊,八一,我们前进的步伐永远不停息 ,永远不停息,不停息。 沈军:校长
王华蓓:副校长
张立红:副校长
祝望北:副校长
朱凯:副校长
罗毅·柏格森:北京八一嘉德圣玛丽国际学校校长
(以上信息为2015年02月学校官网显示) 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傅秀校长1947年易茵校长1947年边振瀛校长1947-1960年叶一峰第一校长1949-1953年李玉章校长1960-1969年吴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1971-1985年徐顺意校长兼党总支书记1985-1996年李杉校长1996-2004年张小梅校长2004-2010年沈军校长2010-至今据2015年06月学校官网显示
Ⅲ 谁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哪个专家比较权威 急急
赫捷,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实验室主任、院长,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学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医学院、印地安那大学博士后。曾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等荣誉称号。2013年6月获“全国师德楷模”荣誉称号。2013年6月获得“全国师德楷模”荣誉称号。
国内胸外科大牛!
Ⅳ 2013年3月25日,由教育部等部委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18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北
(1)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2分)每个人版的生命都是有价权值的。(2分)
(2)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消防电话119。(只答电话号码的,必须号码和顺序都准确,答对3个得2分,答对2个得1分,答对1个不得分) 办法举例: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低姿势或匍匐前行;③不能乘电梯撤离;④不能向楼上跑;⑤关好门窗、切断电源;⑥拨打119火警电话,说清楚详细地址和起火原因等。(答对三例得2分,答对两例得1分,只答一例不得分) Ⅳ 2012年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名单 有人知道北京2002年的杰出青年的名单吗? 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招文科女生嘛 你的问题太难回答了。1.招生计划还没出来2.每个省份的招生计划都不同3女生招的本来就少专(文科更少属,一般治安学女生多点) 高三党想这些太早,打实基础是王道,不要分心太多,相信高分才能有选择,毕竟高考很残酷 Ⅶ 首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是在哪一年
2004年11月,教育部党组作出向林崇德等5位模范教师学习的决定,并号召全国教师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人师表,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