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家访故事
1. 急需话剧《家访》的报幕词 话剧是关于留守儿童 老师家访的故事 希望报幕词能够直入人心
家长意见及建议:
作为家长,看到孩子能进入实验中学学习,觉得是为他今专后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属平台,因此时常教导他要好好学习,珍惜机会。自上初中以来,他在学习方法、个人品质、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我们觉得很欣慰,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这次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他各科考试成绩均不太理想,分析原因,除了粗心大意外的学习习惯亟需改正外,也暴露出既往基础知识不够牢固,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除了加强督促引导外,希望老师能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共同努力让他有进一步提高。
2. 续写作文:叮铃铃,门铃响了,原来老师来家访了……
叮铃铃,门铃来响了,从猫眼里一自看,咦,老师怎么来我家来了?难不成我做错了什么事?还是……该不会是老师来我家告状来了吧?想想自己似乎也没有做出什么错事呀。当我看到老师时,心里可真是七上八下。但老师来到自己家里不管是什么事,总之是高兴的,赶紧把门打开,把老师迎进屋里,接着告诉爸爸妈妈:老师来了。
爸爸妈妈一听老师来了,赶紧到客厅迎接老师,让老师坐在沙发上。老师让我挨着她坐,妈妈忙着去沏茶。老师开门见山地说出来家里的原因,原来是因为之前我给她发过信息说过好朋友家的宠物狗产下一小仔后不久死了。我对老师说,感觉生命是如此地脆弱,而且特别地短暂。老师来到家里是来安慰我的。我听了老师说来我家的原因后,心里特别感动,想着老师会这样关心我,并能因为这事到我来家安慰我。
之后,我和妈妈、老师聊了很久。这次聊天让我与妈妈、老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3. 谁有小学家访故事
我 没有
4. 教师扶贫小故事
教师扶贫小故事:
接到安排,我与同学校的众多同事一样,拿着扶贫宣传资料,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在第一次去邢雨菲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因为在学校时我就从邢雨菲口中了解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她家致贫原因是致困,他父亲脑梗导致身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其爷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基本丧失劳动力,家里还有两个双胞胎妹妹,母亲在父亲生病之后就外出打工。
鉴于这样的家庭情况,我这次上门扶贫会不会吃个闭门羹呢?步行2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通过打听来到她家,果不其然,她家大门紧锁,于是我通过打听在村子里玩耍的孩子群中找到了正在陪妹妹玩的邢雨菲。
我通过询问得知,父亲还在医院住院,爷爷在医院照顾,而奶奶去田间干农活还没有回家,在无人监管的处境下,她自己也就没有自觉得去完成家庭作业,而是在和妹妹们玩耍嬉戏。正在我了解情况的时候,她奶奶干完活回来了,急忙招呼我和一行的同事去家里坐。
通过入户走访,我近距离地深入了解到了邢雨菲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困难,在接下来的时间了,我一有时间就找吴诗曼谈心,了 解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利用课间及闲余时间帮她复习数学学习中的知识,同时在班里也指定了两名学优生对她进行学业、学习习惯上的帮扶。
扶贫先扶志,扶智即扶贫。为了不让贫困代际传播下去,为了这个贫困的家庭走出困境,为了让邢雨菲和其他孩子一样顺利地完成学业,我坚持每周找她谈话谈心,询问了解她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通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邢雨菲同学在慢慢成长起来。
(4)初中教师家访故事扩展阅读:
教师帮扶记录内容:
1、和孩子交流新学期的打算,了 解孩子的思想。
2、和孩子一起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对孩子以前的行为进行纠正,对孩子提出本学期学习、生|
活目标。
3、鼓励孩子微笑面对生活,多交朋友,与人融洽相处!勇于面对自己的“暂时失败",凡事要从乐
观的方向去想。
4、鼓励孩子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告诉孩子一个对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
的幻想的孩子,它能使我们在快乐充实中度过每一天。
5、给家长和孩子宣传扶贫政策。
5. 小学家访记录的例子
6. 下午就有初中老师来我家升学家访了,请问这类家访通常会问什么怎样回答经历过的人请问一般有多少时间
家访也不会问什么了。我是那种平时比较乖的学生,我初中的时候也有老师来我版家家访权,是一男一女两个老师,一般都是和家长和监护人谈话,我当时在边上感觉也没什么,就是看下你家的情况,问下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一般就半个小时差不多了吧。
想给老师留个好印象:这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让老师这么觉得,老师的话一般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就算学习不好平时上课的时候也要认真听讲,平时有什么学习上或者生活上的问题也可以和老师沟通。在家访的时候想留个好印象的话你可以表现的有礼貌一点,比如老师进门给他们倒水之类的。还要表象的孝顺一点,这一点可以从父母入手,比如说平时帮他们干活洗碗什么的,那爸妈和老师谈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显露出“我家孩子很孝顺”话语。
7. 作文家访好故事学生角度写1500
通过各种形成的家访活动,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学习、情感、交友等心理问题:
1、(学习困惑):初中学生肩负家庭的重托,背负沉重的中考压力,年龄特点,出现了不少学习困惑、自信不足,情感困扰等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来自农村的我校初三(1)班学生梁某,因家庭困难、家长期望过高与现实成绩相差太远,压力太大、神精紧张、惧怕考试。
2、(情感困扰):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催生出校园“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这一群体占我校学生数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在心理、行为、等方面极不稳定,这部分同学因长期与监护人分离,缺乏完整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关爱而导致不少心理问题。如七年级学生马某,担心与男生交往,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3、(交友困惑):来自乡下初二(10)班同学李某从小失去父亲,母亲改嫁,寄养在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的大伯家里,造成他性格内向,自卑心理很强,语言等行为习惯与其他同学相比差异很大,作为优生的他学习成绩曾一度下滑。不愿与别人交友。
二、案例主题:
走进学生家庭、关爱学生成长,家访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以家访工作为突破口,从不同角度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学生焦虑、厌学、自卑的不良情绪,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思想氛围,从而把我校打造成为和谐舒心的阳光校园。
三、案例分析: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老师面对外面的世界觉得眼花缭乱,各种烦恼、矛盾纷纷出现。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感到枯燥的德育教育、思想工作已经力不从心,在很多事情上,学生的违纪带有一种故意的心态,他们也知道那样做不对,但有的不由自主的去做了,很多学生的违纪就是属于“明知故犯”的;与此同时,老师的不当的教学行为经常使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心理困扰。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全面铺开和深化,走进学生家庭、关爱学生成长、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