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杏林师生惠

杏林师生惠

发布时间: 2021-02-26 20:24:29

① 杏林春暖惠及众生橘井泉甘霖行天下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幅对联:
杏林春暖 惠及众生;
橘井泉甘 霖行天下。

字面意思:春天来版了,杏树林春权意盎然,春风的暖抚使众生物都受到了恩惠;
橘井泉的井水甘甜,泉水像甘露一样滋润着万物,随风撒遍全天下。

这里用了比喻:形容医生能妙手回春,救济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受惠者在赞美他的高尚品德。

医术很高明的人被称为杏林高手。
另外这幅对联,可写在锦旗上,送给医生;可铭刻在井石上,做为修井铭文。

② 杏林文化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医家,其中有卓越技术和高尚医德的也不在少数。董奉誉满天下的原因,与其他著名医家有共性,如医德高尚、技艺超群、惠及百姓广等,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董奉的经历经过传说形成了一个优美诗意的画面,让文人产生了美好的遐想,“杏林”使人联想的是杏花璀璨,“虎溪”使人联想的是泉水淙淙,这些都成为吟诗作对时常用的典故。

民众的依赖、宗教的信仰,加上文人的推波助澜,促使了杏林文化的形成。当这一文化形成以后,董奉的事迹被升华了,提炼了,经过抽象后的杏林文化已经是一个符号,它洗刷掉了作为董奉个体的特殊性内容,而保留下来他作为一个优秀医者群体的共性特征。这时的杏林与被抽象的事物已经没有深刻的联系了。因此,关于董奉本身事迹的具体内容已经不是关键的问题,流传当中董奉的故事真实与否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反映的都是古代医家美好传说。在这个意义上,董奉是什么人,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事迹,统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是无数古代医家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古代医家最优秀的品质。杏林文化被抽象出来以后,就不仅仅是某地、某种事迹的代表,而是成为整个中医的形象代表,是传统中医文化现象的标志。人们可以说董奉是某地人有某些事迹,但不可以把杏林文化局限于某地某人。

杏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董奉是由真实的医生被塑造出来的神只,其信仰习俗由于历史悠久,流行地域广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杏林文化寄托着中国百姓对医生各种美德的希望,体现了民众祈福治病的心理,同时也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氛围。因此弘扬杏林文化并不局限于医学界,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

③ 桃李,,巾帼,,青丝,,园丁,,杏林,,须眉,的词语是什么

损上益下
发音 sǔn shàng yì xià
释义 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
出处 无
示例 无

④ 古代"杏林"是什么意思肝胆又是什么高足桑梓杜康红豆金兰尺素.汗青在古代啥意思

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
1. 中医认为肝与胆互为表里,称胆为肝府,故二者常并提。
《列子·汤问》:“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
2. 泛指人的身体或其内部器官。
《庄子·大宗师》:“假於异物,托於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淮南子·俶真训》:“何况怀瓌玮之道,忘肝胆,遗耳目,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徙倚无形之域,而和以天地者乎?” 宋 王安石 《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诗:“肝胆疑俱破,筋骸谩独瘳。”
3. 比喻关系密切。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离同则肝胆为 胡 越 ,合异则万殊而一和。”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故善附者异旨如肝胆,拙会者同音如 胡 越 。”参见“ 肝胆楚越 ”。
4. 比喻真心诚意。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効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宋 曾巩 《送宣州杜都官》诗:“江湖一见十年旧,谈笑相逢肝胆倾。”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老夫不必多言。 天香 ,你面陈肝胆,说兀的做甚!”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他现在已经只剩下两个占重要位置的 程仁 和 赵得禄 ,还没有进行肝胆的谈话了。”
5. 比喻勇气、血性。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四:“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宋 王十朋 《前诗送三乡丈行虽各献芹然非所以勉子大夫茂明大对之意更为古诗一章》:“徒令天下慷慨士,肝胆一剑生光芒。”《老残游记》第十八回:“此人 圣慕兄 不知道吗?就是你才说的那个卖药郎中,姓 铁 ,名 英 ,号 补残 ,是个肝胆男子。” 陈毅 《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先驱好肝胆,松柏耐岁寒。”
①良马; 骏马。汉代驲传设三等马匹,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高足为上等快马。见《汉书·高帝纪下》:“横(田横)惧,乘传诣雒阳。”颜师古引如淳注。《古诗十九首》之四:“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②犹言高才。后常用为称呼别人的学生的敬词。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后作为美酒代称。曹操《短歌行》有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相思,红豆又名相思子.相思红豆是我国的独特的文化产品,是中华民族悠久,神秘。古朴的传统文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根据当时社会的民族风情写就的脍炙人口的《相思》诗,它反映出哪个历史时空的青年男女在确定终身大事时,以红豆饰品作为情物相赠情人的动人情景。从此,红豆成了纯洁爱情的象征。爱情无价,红豆无价。相思红豆的寓意,不仅包括男女之情,还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患难与共分离后的情,民族国家之情,人类相依相爱之情。此情博大,相思无限……
"金兰"原指牢固而融洽的友情.形容友情深厚,相交契合。语本<<易经. 系辞.>:"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义结金兰''比喻情谊坚固契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

尺素是书信,常常赋予生活以美的情趣。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古人的书信,常用白绢来写,长约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所以书信又称“尺素书”。
1).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一说,取竹青浮滑如汗,易于改抹。后以“汗青”指著述完成。 宋 朱熹《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 时亭 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王南陔中丞恭甫上舍著述》:“卷帙繁伙,汗青恐无日也。”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或辛勤著述而欲亲覩其汗青,或经营工业而指垂成于旦夕。”参见“ 汗青头白”。
(2).借指史册。 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 鲜于必仁 《寨儿令》曲:“ 汉 子陵 , 晋 陶渊明 ,二人到今香汗青。” 清 唐孙华《叶忠节公挽诗》:“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

⑤ “杏林春暖,橘井生香 ”是什么意思

“杏林春暖,橘井生香”说的是两个故事。

杏林春暖:

三国时期住在江西的名医董奉,给人看病从不收钱,只规定每看好一个小病,病人要给他栽活一棵杏树;看好一个大病,给他栽活五棵杏树。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杏林。待杏林结果时,他又以果换粮,赈济穷人,于是被后人誉为“杏林春暖”。

橘井生香:

相传西汉文帝时,苏耽由于医术精湛、为人乐善好施而被称为“苏仙翁”。有一次,苏耽有事外出,需三年方回。对他的母亲说:“明年天下会发生一场大的瘟疫,咱院子里的井水和橘树就能治疗。患者如恶寒发热,胸膈痞满者,给他一升井水,一片橘叶,煎汤饮服,立可痊愈。”

后来的情况果然如苏耽所言,天下瘟疫大行,求井水橘叶者,远至千里;饮井水橘叶者,也即刻痊愈。此后人们便以“橘井泉香”来歌颂医家救人的功绩,医家也将书写在匾上以明志。

千百年来,“橘井泉香”与“杏林春暖”双壁生辉,成为了我国古代医药史上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成为了我国医药界的象征。

(5)杏林师生惠扩展阅读:

“橘井泉香”一词与“杏林春暖”、“悬壶济世”一样,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人们常以这些词语来歌颂医家救人的功绩,医家也将书写在匾上以明志。

⑥ 厦门杏林那个酒店正规、服务质量又好价格又实惠的

杏花村

⑦ 征集对联

上联:猴年过完是鸡年
下联:鸡年过完是狗年
横批:混过一年是一年!
上联:金鸡报晓天下白,
下联:神猴挥棒世间清,
横披:放倒一个算一个!

⑧ 园丁比喻老师,桃李比喻学生,杏林比喻什么啊孺子牛比喻什么知道的和我说一下

“杏林”比喻医生医德。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8)杏林师生惠扩展阅读:

一、杏林精神

董奉的杏林园创立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经久不衰的杏林文化从它的内涵层面上来说,董奉充分汲取了老子的“中和”思想和太平道追求的“均和”思想,使得所构筑的杏林文化内涵深深地打上了“道与德”的文化烙印。

董奉在庐山几十年,追求的是“奉天地顺五行”,在现实中构建“和谐杏林园”,从而达到其修道从医的最高境界——无为而为。“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体现了一种超然境界。

“敷浴治疠”、“斩鼍除魅”、“杏茶治癔”等故事无不体现董奉对平民百姓的宽厚善良,以及自然疗法、环境调适与心理调适的妙用。

从“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山里山外群众往来杏林的恬淡惬意的画卷,使人们看到杏林文化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这种“和谐”是通过“惩恶扬善”、“伐其不足、损其有余”来实现的,同时达到“至亲”、“至善”、“至诚”、“至信”、“至中”、“至和”。

“杏林”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丰富的内涵,其灵魂是“道”与“德”。凡习医药者必推崇“杏林精神”,欲成为“杏林中人”。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神的开宗。

二、孺子牛相关典故

春秋时,齐景公是一个在位时间很长的国君。他一共有六个儿子,但他最喜爱的是小儿子晏孺子。

晏孺子是齐景公的宠妃芮姬所生,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已到花甲之年的齐景公经常和孺子一起玩乐,做游戏,孺子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有一次,孺子要齐景公装作一头牛让他牵着玩,齐景公立即让人拿来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头用牙齿咬住,把绳子的另一头让孺子牵着。

孺子高兴极了,他便像牧童一样,牵着“牛”猛跑起来,齐景公也装着牛叫在后面跟着跑,跑着跑着,孺子一不留神,突然一跤跌倒。齐景公没有防备,咬着绳子的门牙竟被拽掉了一颗,顿时满嘴鲜血直流。

孺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齐景公顾不得自己,上前把孺子拉到自己怀里,说:“孺子乖,孺子不哭,爸爸不痛!”

过了一会,孺子不哭了,景公又陪着孺子玩起了别的游戏。

过了不久,齐景公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临死前,他立下遗嘱,要大臣国夏和高张辅助晏孺子继承王位。齐景公的长子阳生听说后,害怕遭祸,逃到了鲁国,孺子的其他几个兄长都被景公下令逐出京都,迁到东莱。

齐景公死后,国夏和高张便立孺子为君,孺子年幼,就由国夏和高张辅政。这时,原与阳生交好的大夫陈僖子心中愤愤不平,他先造谣说国夏和高张要杀尽旧臣,起用私党,煽动君臣的不满,接着和另一大臣鲍牧一起向国夏和高张发难,打败了他们两人。

孺子年幼无知,便封鲍牧为右相,陈僖子为左相。不久,陈僖子又暗中把阳生接回国内,藏在自己家中。一天,陈僖子假称祭祖,请群臣宴饮。席间,陈僖子说:“我最近得到一副最好的盔甲,请各位鉴赏!”

说完,他让几名家臣抬出一个大皮囊,解开皮囊,阳生从里面走了出来,群臣见了,不由十分吃惊。陈僖子说:“国君死后,继立长子,这是天经地义的。晏孺子年纪太小,做不了国君,今天我奉鲍相国的命令,我们大家一起改立公子阳生为国君!”

鲍牧听了,大吃一惊,说:“我事先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你怎么能诬称是我的意思。难道你忘了先王因为做孺子牛而崩落一颗牙齿的事吗?你这是背叛先王的遗命!”

阳生向鲍牧作揖说:“废掉一个国君,再立一个国君的事,各国多得很。相国只要权衡是否合乎道义就行了,何必一定要什么先王遗命呢?”

鲍牧和群臣见陈僖子和阳生早有准备,府中也埋伏了武士,如果反对,势必身首异处。于是只得同意陈僖子的主张,一起歃血为盟,共立阳生为国君,是为齐悼公。他继位后,没多久便下令把晏孺子杀了。过了不久,他因为鲍牧曾反对立他为君,便也寻了个借口,把鲍牧杀了。

⑨ 杏林苑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深圳杏林苑

城市:深圳

楼盘位置:长安南路与爱民路交汇处

公交内线路:圣堤容亚纳(公交站):大亚湾209路;惠阳12路;人民医院(公交站):166路;999路;惠阳区人民医院(公交站):K8路;第六人民医院(公交站):999路;惠阳人民医院(公交站):K3路;大亚湾336路;惠阳1B路;惠阳5路;惠阳12路;深惠168B线;区人民医院(公交站):166路;K3路;大亚湾209路;大亚湾316路;大亚湾336路;惠阳1B路;鑫家具(公交站):166路;第六人民医院(招呼站)(公交站):999路;惠阳烟草公司(公交站):999路;大亚湾316路;大亚湾336路;惠阳1B路;惠阳1路A线;深惠168B线;烟草公司(公交站):166路;K3路;大亚湾336路;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0平方米,容积率暂无数据,绿化率0%,共0栋楼,停车位200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热点内容
思则佳教育 发布:2025-07-15 14:13:58 浏览:519
幼儿园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2025-07-15 14:13:58 浏览:160
化学发光仪价格 发布:2025-07-15 11:31:41 浏览:706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5 11:24:42 浏览:557
中的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5-07-15 11:15:29 浏览:517
一加一笔有哪些字 发布:2025-07-15 10:46:37 浏览:188
五年级上册语文测评卷 发布:2025-07-15 10:34:46 浏览:419
全国高考数学卷 发布:2025-07-15 10:32:48 浏览:750
地暖多少钱一平米 发布:2025-07-15 08:42:54 浏览:57
师德师风问题整改方案 发布:2025-07-15 08:00:29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