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计划暑期活动
㈠ 春泥计划,春泥代表谁
代表的就是关心青少年的成年人,借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典故,起名春泥计划的意义就是关怀爱护青少年
㈡ 春泥计划的计划落实
各行政村根据春泥活动题材库的项目,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在本村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一是围绕道德建设,大力开展感恩系列和志愿服务等道德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身体力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二是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为契机,在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来临之际,采用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三是围绕德清县“中国和美家园”建设,组织一群“和美家园建设宣传员”,广泛开展以“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为主题,以生态文化宣传活动为载体,组织未成人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实践与美化家园工程、新村面貌建设工程的参与;四是结合我县农村交通安全“村道文明线”工程建设,开展“小手牵大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培养一批“春泥交通安全宣传员”。五是借助村校合作,开展“春泥暑期乐园”活动。利用湖州师范学院56名大学生来我县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组织他们到11个乡镇14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一周“春泥暑期乐园”活动。大学生们通过与村委的沟通协作,为农村未成人开设课业辅导、技能培训、体育竞赛、参观社会实践基地和举办文艺汇演等活动项目,极大丰富了农村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
㈢ 什么是春泥计划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江全省浙推广开展的一项工作。是以农村行政村(含版撤村建居的社区)权为单位,依托现有各类场所,集聚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是浙江省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春泥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举办或者设立的各项文化活动。全国各试点单位都有不同的行动办法。例如:春泥书屋、春泥讲堂等等。
㈣ 大学生暑期15天的支教,意义在哪里
1、公益和志愿者精神是让大学生涯得以完整的一剂“良药”。公益和志愿者精神,只能通专过实属践去习得。在公益行动中,大学生将更加懂得爱与被爱、懂得现实与理想、懂得纯真与感动、懂得责任与坚守、懂得团队与宽容。
2、改善农村儿童的教育状况,通过输送年轻优质的师资,实践创新的教育方法,帮助农村儿童接受更适合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持续推动教育公平。
(4)春泥计划暑期活动扩展阅读:
支教的环境
我国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高中地理课文中的一句,但如果算起整体,前句话需改为“地小物稀”,又因各地自然和社会条件不一,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政策原因,让物质分配极为不均衡,贫富差距较之以前扩大许多,部分地区“富显阔,贫求生”,这就需要教育和政策性引导。
作为去到异地支教的志愿者,首先需要具备生存自理和沟通能力,其次具备教学能力,能长期忍受在艰苦、孤独的条件下从事教育的毅力和能力,切忌盲目冲动和缺乏理智。
㈤ 关于追忆革命足迹的故事
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铭记中华名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黄宅镇曹街村未成年人、村干部和前陈中小教师穿越大半个浦江,来到养元坑红色教育基地 ,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寻访革命旧址,追忆红色足迹”的“春泥计划”活动。
我的爸爸是一名转业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让我积极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目的就是想通过参观革命旧址,了解当时革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革命情怀,也希望自已好好学习,将来也能够成为可用之才。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为此我积极参与其中,当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形,怀着沉重的心情在烈士墓前默哀悼念。前陈黄悦标副校长和吴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家乡革命英雄事迹,在这里,此刻孩子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是多么崇高伟大,也得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的心里感受到很大冲击!想想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多么的幸福啊!
随后大家步行两公里,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家乡红色事迹并冒雨参观了鸡鸣社、电台室,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让同学们了解党史、国史和英模的光辉事迹,从小树立童心向党的意识,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如此丰富的历史人物和革命事迹,所见所闻也让大家感触颇深,当年的革命场景,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英勇的人物,仿佛再一次展现在了同学们眼前。
活动结束后,大家在回程的途中,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通过这次参观,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开拓了视野,学习了解了家乡的革命历史和先烈事迹,使得我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㈥ 春泥计划工作计划
7月14日晚,永嘉县的省“春泥计划”试点工作在张溪乡小长坑民族村启动,启动仪式在一场由当地的小朋友和少数民族村民与到该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大学生一起精心编排的《走进畲乡,共享奥运精神》联欢会中拉开序幕。
今年,根据省里关于“春泥计划”试点工作相关要求,通过全面调研,永嘉县最终确定张溪乡小长坑民族村为“春泥计划”试点村。该村位于永嘉北部山区,座落在永嘉县四海山森林公园脚下,全村共102户,408人,其中畲族人口121人,未成年人47人,留守儿童17人,2007年被县政府命名为小长坑民族村,是永嘉县目前唯一的少数民族村。
为改善当地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永嘉县文明办当晚为该村图书室捐赠了200多册适合青少年阅览的优秀图书,引导未成年人努力形成“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尚,并帮助其改善图书阅览室的硬件设施。温州医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也到该村开展主题为“让山乡孩子离奥运更近”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为他们普及奥运知识,传播奥运精神;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游戏及趣味体育运动,让山乡孩子们过上一个快乐的、离奥运更近的暑假。
12月3日至4日,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龚吟怡一行到江山调研“春泥计划”试点工作。
为加强江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江山市选择20个行政村开展“春泥计划”试点工作。按照“理念品牌化、载体特色化、操作项目化、机制长效化”的要求,江山市坚持边试点边完善边推进,先后开展了“春泥三结对”、“春泥四送”、“春泥五进”、“春泥六赛 ”等四大主体活动,实施了“春泥讲堂”、“春泥乐园”、“春泥书屋”、“春泥长廊”、“春泥基地”等五个一批项目建设。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整个活动呈现“立足本土重教育、物教并重抓基础、部门联动强合力”等特点,全市上下关心关爱农村未成年人成长的氛围进一步浓厚、阵地进一步夯实,环境进一步优化。
龚吟怡一行先后前往凤林镇白沙村、石门镇清漾村、清湖镇和睦村等地实地考察调研,并召开相关部门和试点村镇代表座谈会,详细了解“春泥计划”试点工作进展成效、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等。
龚吟怡指出,“春泥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春泥计划”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未来工程和民心工程,持之以恒实施好。下一步,要制订规划,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村的范围;要坚持边试点边完善,健全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机制,努力实现“有阵地、有人、有钱”和“全日制、全覆盖”目标;要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考核、奖惩和经费保障机制,以制度确保“春泥计划”工作的长效运行;要拓展“春泥计划”的内涵,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以道德教育为主,拓展传统教育、才艺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内容,使这项工作更有吸引力,更具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