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师生比
1. 国家规定的师生比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
1、城市小学的师生比是1∶19
2、县城小学的师生比是1∶21
3、农村小学的师生比是1∶23
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核定,是根据2014年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设置的方法和标准,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核定的。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机构编制部门要求,教师编制应根据学生数的变化,定期进行核定,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中小学教育专项编制的核定,是根据各学校的实际在册学生数,按照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的比例,进行核定。或者根据学校三年内的学生平均数核定。
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乡村小学、教学点,可以按照师生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或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核定。
为了保证充足的一线课堂教学力量,在核定教师编制时,应充分考虑核定一定比例的教辅人员和工勤岗位编制,寄宿制学校应多核定1名宿管员编制。根据学校病、孕等特殊情况,从实际出发,考虑多核辅助编制。
(1)职业院校师生比扩展阅读:
国家按照规定的师生比, 下达学校教师编制。测算学校师资需求量的数量指标,也是反映学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由于经济、教育发展状况和体制不同,对师生比的要求也不同;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不同,师生比亦不同。一般情况下,同一时间里办学条件基本相同的同级同类学校中,平均每个教师负担的学生多,则教师工作量大, 人力资源及财力资源的利用率高;
反之,每个教师负担的学生少,说明教师的工作量小,人力资源及财力资源的利用率低。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
2. 国家规定中等专业学校师生比例是多少
创造性,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水平、 专业技术水平及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特制定本条例。
3.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师生比怎么算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标准是需要根据所开设的课程而定的,所学专版业的专业课程有几权门,和有多少学生相结合起来,设置班级人数,班主任;综合办公室,学生科管理处,教务管理,后勤管理等,一所学校加入有1000学生的话,应该有老师50人,差不多就是20:1的学生和老师的比例。
4.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师生比应为多少
一般称生师比普通高校生师比=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合格标准为不超过18:1。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开展。同时,评估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实践证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已经取得切实的效果。通过评估,学校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成为直接受益者。
5. 985大学和211大学的师生比是多少
根据《985工程大学抄2012级本科袭新生师资力量排行榜》,我国每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与新生人数的平均比重最高的为北京大学的1.27,最低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0.3,平均为0.56。
根据《211工程大学2012级本科新生师资力量排行榜》,我国每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与新生人数的平均比重最高的为北京大学的1.27,最低为海南大学的0.18,平均为0.42。
6. 生师比的概念
生师比,是指学校专任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
生师比是本科教学评估中用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由于教师在高等学校中的重要地位,“生师比”从来就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小、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
生师比是高校办学结构中的一把双刃剑,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几年来,随着本科教学评估的进行和高校“内涵建设”时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对“生师比”的一致性提出了质疑。什么是合理的“生师比”,怎样确立合理的“生师比”指标,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着力探讨的问题。
(6)职业院校师生比扩展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前,大学尚属“精英教育”。截止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全国高校(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不足630万,高校生师比平均11.62:1。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相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尚小,生师比比例过低,不符合国际公约在公民受教育权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也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
但另一方面,如果生师比过高,每名专任教师就要面对更多的学生,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再加上大规模扩招下形成的多校区办学的模式,使得教师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往返路途的奔波上,余下用来备课、写教案的时间已寥寥无几,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别谈还要潜心科研。
可见,生师比合理才能够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上好课的同时做好科研,站在学科前沿思索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单独辅导,答学问之疑,解人生之惑,育才的同时也能育德,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7. 教育部评估专业诊断高等职业教育师生比多少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实状况制订的评估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开展评估时,可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评估方案》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本地区的评估实施方案。
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五年内完成对本地区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第一轮评估;应从2004年起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分期分批开展评估,公布评估结论,并向我部少量优秀院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候选单位。
三、我部将组织专家不定期对省级评估结论进行抽查,公布抽查结果。同时,我部将适时组织开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达到标准者由我部正式确定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主要面向两类院校:一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评估中原则上达到"优秀"水平、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拟成为示范的院校;二是近几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开展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高职院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四、在评估过程中,要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评估工作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通过评估,引导学校准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出特色。
五、我部委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为各地评估工作提供咨询和帮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评估时,可充分发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库中专家的作用。
六、请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及2004年工作计划,于6月30日前报送我部高等教育司。在评估工作开始后,请将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估结论及时报高等教育司。
8. 高等教育学校(本科院校)的师生比是所有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值
普通高校生师比=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合格标准为不超过18:1。
办学条件指标测算办法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研究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
1.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2.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3.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4.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折合在校生数
5. 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8)职业院校师生比扩展阅读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主要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确定限制、停止招生普通高等学校。并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宏观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办学条件改善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各地、各部门和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以及本《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证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规格。
9. 专科大学师生比要求是多少
即使对于专科的大学师生比并没有做相应的规定,只要你开设的这门专业有足够的老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