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摩梭民俗家访

摩梭民俗家访

发布时间: 2021-03-19 11:29:58

Ⅰ 请问,泸沽湖那边摩梭家访的银器是真的吗 我买了一条手链 19.8块一克 1200块钱 总害怕买到

银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其他故事,什么挣工分,扶贫,希望小学,老祖母,全部都是假的!假的!假的!这是我从泸沽湖管委会得到证实的消息。而且,那些银器肯定不是摩梭人手工制作的,全部是外面进货卖给游客的。不要相信,不要相信,不要相信!!!

Ⅱ 在深圳,去云南大理丽江七日游有什么好的旅游线路一个人

您好。我给你一个建议

泸沽湖二日游 "
行程简介:第一天:丽江——宁蒗——泸沽湖
丽江出发 → 泸沽湖观景台→ 摩梭民俗家访 → 划猪槽船游湖观光→ 参加原生态篝火晚会 → 入住摩梭客栈 第二天:泸沽湖——宁蒗——丽江
泸沽湖客栈出发 → 情人沙滩湾 → 里格观景台(俯瞰里格半岛)→尼赛村→ 泸源崖(大鱼出水口)→泸沽湖镇→ 环湖至草海、徒步走婚桥→ 返回丽江 费用不包含:餐费
"
休息一天
玉龙雪山一日游 "行程简介:丽江——玉龙雪山——丽江
丽江出发 → 玉龙雪山景区(国家5A景区,纳西族神山) → 甘海子(雪山脚下的高山牧场) → 冰川公园(乘大索道游览终年积雪冰川公园,挑战4680M的人生高度) → 午餐(腊排骨土鸡火锅)→ 蓝月谷景区(游览蓝月谷白水河,寻找消失的地平线)→ 返回丽江"
拉市海+千古情一日游 "行程简介:丽江出发 → 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返回丽江
早上丽江出发,乘车约45分钟后到达拉市海景区, 从马场出发开始体验茶马古道滇马骑行,感受曾今的马帮生活,抵达最高点的观景台后,可以俯瞰整个拉市海坝子,骑行约2小时后返回到马场,品尝当地原生态土鸡火锅,感受地道的舌尖美味;午餐后乘坐观光车前往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参观候鸟博物馆,身临真正的湿地公园,感受丽江之肺,浏览野鸭,候鸟栖息地,之后前往拉市海码头,划船游湖感受拉市海湖光山色,皮划艇、猪槽船任选;划船结束后可在湿地公园内自由活动,秋冬时节还可看到成群的珍稀候鸟;行程结束后乘车返回丽江。晚上七点鈡参加丽江最美表演“丽江千古情”。时间约为1小时。看完后回古城休息。"
大理二日游 "行程概览:
第1天:丽江出发—大丽高速—沙溪古镇—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
第2天:大理古城—喜洲古镇——洱海风光—红山庙观景台—双廊古镇——乘船登南诏风情岛游览(约1.5小时)—返回丽江
费用包含:车费、住宿、门票、综合服务费、云南旅游组合保险;
费用不含:餐费、其他个人消费
"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金沙小汪

Ⅲ 泸沽湖 不跟团怎么进行摩梭家访

旅行社家访的那几家要收费,自己去就好,费用20。真正的摩梭家访还是自己去搭讪吧,看着哪家房屋古朴敲门进去就好,云南这边的少数民族都是很好客的,礼貌一点,摩梭人会很热情接待你的

Ⅳ 摩梭民居

泸沽湖走婚 神往传闻 摩梭族性风俗
核心提示:保存母系氏族文化的摩梭人居住的泸沽湖成为旅游热点,然而由于影视、文学等作品以及一些导游的夸张和不实介绍,加上摩梭人人才匮乏,无法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外界误读摩梭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常常会有一些男游客向摩梭姑娘提出“走婚”的要求。
由于影视、文学等作品以及一些导游的夸张和不实介绍,使不少游客带着猎奇的心理前往泸沽湖旅游,甚至有些游客到泸沽湖旅游是为走婚而来。

走婚
“许多男游客经常会半真半假地问我们是否愿意和他们走婚,还有些游客会问我们有没有父亲。”云南丽江泸沽湖边落水村的几个摩梭女孩儿对记者说:“这些话让我们很反感。”
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居住着1000多户摩梭人,他们存有母系、母系父系和父系3种不同的家庭组织。其中,保存完好的“男不娶,女不嫁”的古老母系制和独特的“走访婚”,深受世界各国学者关注。这里因此被誉为“女儿国”——一个女性的王国,与摩梭人相伴的泸沽湖在人们眼里成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近年来,在泸沽湖旅游热中,研究者们发现,由于影视、文学等作品以及一些导游的夸张和不实介绍,使不少游客带着猎奇的心理前往泸沽湖旅游,甚至有些游客到泸沽湖旅游是为走婚而来。这一现象让一些学者和摩梭人深感不安。为此,今年两会期间,来自丽江的人大代表杨雪梅呼吁:“加大对泸沽湖摩梭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尽快对《泸沽湖摩梭民俗文化保护条例》予以批复;将‘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景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邀请新闻媒体、学术团体深入摩梭社区了解研究摩梭文化,纠正对摩梭文化的误读。”
人们神往传闻,不理解活生生的摩梭人
带着无限的憧憬,许多参加旅行团的游客长途跋涉来到向往已久的泸沽湖。然而,不少人却抱憾而去,抱怨现代气息侵入了泸沽湖这片净土,甚至有人表示再也不来这个地方。
“由于对摩梭文化的误解,人们已经相信传闻中或想象中的摩梭人,而对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摩梭人不理解。”摩梭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拉木•噶吐萨说:“在众多的误读中,有一种浪漫的误读过分美化和神化了摩梭文化,把异文化想象得十分神奇美丽。好像摩梭人都不食人间烟火,只会喝酒唱歌跳舞,躺在云彩上谈恋爱,和游客任意走婚。”

摩梭族姑娘
“游客的失望和他们的旅游方式有很大关系。”云南民族出版社图片编辑、摄影家李跃波常年深入摩梭村寨,拍摄了大量珍贵而有价值的摩梭文化照片。他说:“这些旅游者其实很可怜。他们一早坐车从丽江出发,到达泸沽湖已经是下午4时。然后乘船游湖、下船后骑马,接着吃晚餐,饭后参加篝火晚会,第二天一早便返回丽江。这么辛苦的旅程,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了解真正的摩梭文化?”
曾在摩梭村寨生活了一年多的香港学者周华山博士认为,游客对泸沽湖旅游失望的原因,一是旅游项目单调没有内涵,骑马、划船成了标准化项目;二是对摩梭文化缺乏了解,许多游客离开泸沽湖仍对摩梭母系和走婚制一知半解;三是认为泸沽湖边的落水村变得商业化。
对于“商业化”,周华山认为,“在旅游地,服务明码实价是合理的做法”,“落水人每天接待无数游人,不可能每次都热情好客不收分文”。而当地摩梭人认为:“游客到香港旅游花上万元都不心疼,甚至还自豪地炫耀。可在我们这里住宿一晚才15元,一顿套餐10元,还批评我们商业化。”

耐人寻味的是,自助旅游者与旅行团游客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温泉村,李跃波遇到了来自浙江嘉兴学院的陆加敏。陆加敏是一名图书馆馆员,在上海认识了10多年致力于民族文化保护的民间人士管祥麟后,于2005年只身一人来到管祥麟文章中提到的温泉村宫布拉错家,住了一周,从此与这家人结下深厚的友情。第二年,她利用假期又到宫布拉错家住了一段时间,每天爬山、泡温泉,帮宫布拉错做家务。
“房东阿妈很好客,总是弄很多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给我吃。”当记者拨通陆加敏的电话,她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摩梭人淳朴好客,不计较钱财,家庭情感血浓于水。他们家的女儿从不轻易走婚,小女儿还曾经因为一个男人老缠着她要走婚而把他告到法庭,打了一场官司。”

摩梭族少女
也是在温泉村,陆加敏遇到了一个法国女人,她也像陆加敏一样每天爬山、泡温泉,在村里转悠。村里人曾不解地问陆加敏:“这个法国女人为什么总在草地上睡觉?”
李跃波说,宁蒗县永宁乡温泉村尽管距离泸沽湖只有30多公里,但很少有旅游者来这里,像陆加敏和法国女人这样的旅人并不多。
教育落后导致文化误读
如果上网搜索,许多有关泸沽湖的帖子都有“体验摩梭走婚风俗”的字眼。原宁蒗县副县长、摩梭人阿柱民给汝独支说:“由于语言、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摩梭人常常被众多的媒体、游客甚至专家学者误解。许多人不顾摩梭人的民族情感,认为摩梭人群婚、乱伦、滥交。在这样的渲染下,美丽的泸沽湖成了一些人梦想寻欢的去处,摩梭文化被蒙上了厚厚的尘埃。”
在对摩梭文化的误读中,有关“杨二车娜姆”现象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
杨二车娜姆以一个摩梭人的自传方式,于1997年出版了《走出女儿国》。但是,书中大量的对情爱和性的描写,让许多摩梭人认为这本书扭曲了摩梭文化。这种个人的生活方式,被误认为是对摩梭女人的代言。
“娜姆离家出外时才13岁,她出版《走出女儿国》时,已有14年都市生活的经历,因此她对传统摩梭的认识和理解是局限和片面的。”周华山说,“娜姆把独特个人经历误作为摩梭文化特质,正反映了她对摩梭文化的误解。事实上,不少摩梭年轻人像她一样对自身传统是一知半解的。”
研究者们认为,对摩梭文化的曲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摩梭教育的落后。
“《走出女儿国》由娜姆口述、汉族作家李威海笔录,另一本《走回女儿国》尽管写着杨二车娜姆著,但实际上是由拉木•噶吐萨执笔整理。”周华山说,“娜姆对汉文掌握有限,需要别人代笔,这不是个别问题。摩梭人鲜有学者和研究者,长久由外族学者和作家代言,其主体发声的空间非常有限,令主流文化对摩梭文化更加误解。”
“杨二车娜姆被认为是摩梭人中走得最远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昆明工作的摩梭人只有10多个。教育和经济的滞后,使摩梭人才屈指可数。我自己常有单打独斗的感觉。”拉木•噶吐萨说,“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摩梭人,但大多是学术圈内的东西,而被研究者——摩梭人的声音却很少在专著中出现。摩梭人没有话语权,只能任由别人去说。”
对摩梭文化的误读,一些导游的讲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丽江到泸沽湖路上的四五个小时里,导游都要给游客讲很多如何走婚的故事,哄游客高兴。可是游客到了泸沽湖,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游客还说是我们摩梭女孩儿欺骗他们。”一个摩梭女孩儿说。学会敬重大地,才会有行者的真正快乐
令研究者担忧的是,外界对摩梭文化的误读反过来也影响了摩梭人对自己文化的理解。淳朴的民族文化被庸俗地滥用于市场,原来卓有特色和尊严的地方文化正逐渐失去魅力。当地一些人把“走婚”当做摩梭文化的核心来招徕游客,一些迎合低级趣味的“伪民俗”、“伪文化”旅游内容也由此产生。
“落水村有不少家庭旅社起名为‘女儿国阿夏园’、‘女神楼’、‘母系世家’、‘摩梭伊甸园’等,这些暗喻着性解放的名字被建构为摩梭风情。落水一些年轻人把‘钩手心’乱说为摩梭传统,以此来满足游客的猎奇需要。也有人在篝火晚会上公开鼓励游客‘搂着摩梭小姐拍照’,似乎摩梭女子是可以亵玩的对象。”周华山说,“这些行为会使游客认为除了走婚,摩梭文化没有其他内涵。”

摩梭族船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纳西族学者杨福泉博士,曾在泸沽湖边的一些酒吧的留言簿上,读到一些男性游客因为在这里没有“艳遇”而失望、懊丧、甚至愤怒的留言,认为自己“受了骗”,“白来了一趟女儿国”。杨福泉说:“我深深地为这些不远千里来‘猎艳’的游客悲哀,也为国内有不少这样的游客而感到沮丧。”
杨福泉说:“那些怀着猎奇心理的游客一到此地,就迫不及待地东张西望,大大咧咧地向当地人询问怎么‘走婚’和怎么找‘阿夏’等问题。按摩梭人的传统习俗,当家中有老人、长辈在旁时,是不能随便谈论男女情事的,特别在火塘所在的家居中心‘母房’内更不能随意谈论这些事。很多摩梭家庭一片热情地把游客迎到神圣的火塘边就坐,待如上宾,但全家人常常被一些游客毫不顾忌、一点也不尊重当地习俗的问题弄得十分难堪。”
“这种缺乏起码文化修养的游客,是对文化的一种威胁。”他说,如果游客没有起码的修养、自律和对这片土地的关爱,没有对各种异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不去熟悉和了解当地人的文化习俗,而是怀着一种唯我独尊的文化优越心态和猎奇的暧昧心理走进别人的家园,那些美好的家园就有可能不断地被他们的无知、庸俗和狂妄所亵渎和玷污。
“很多时候,在某个民族的神山圣湖边,我看到一些游客静默虔诚地沉思冥想,或和当地人一样向这神奇伟大的大地行礼朝拜;而有的游人则肆无忌惮地地喧哗,行为夸张,任由自己撒野。我禁不住想,什么时候这些不文明的游人才能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和信仰,尊重别人的心灵?”杨福泉说,“我认为,只有对大地怀着一片敬重的旅人,才会有行者的真正快乐。”

Ⅳ 摩梭族的风俗习惯

一、服饰风格
摩梭人在13岁以前,不论男女都穿长衫,少男剃光头,少女则留小辫、佩戴彩珠。到13岁举行成年礼后,便改变服饰。
成年女子头上盘绕加以稳牛尾做的粗长假辫,戴交缠式布包头,双耳戴金银铜质耳环为饰。上衣多用黑色或红色金丝绒布料缝制成大襟右衽短衣,长不过脐,袖口紧小,外翻寸许露红里为饰,铜银纽扣从颈项、右胸、腋下分三组两副排列。腰间缠绕花纹艳丽的宽布带子,胸前配戴双须银链,手上多戴玉石、象牙、银质铺子或金银戒指作饰。下着筒状百槽长裙,色彩以素白为普遍,仅在裙身中间用红线彩饰两圈,走起路来,长裙摇曳摆动,颇为美观大方。
成年男子头戴宽边呢毡帽,上穿金边大襟短衣,系红花腰带,配腰刀。富有者外罩一件厚呢及膝长衫,宽衣长袖,俗称"楚巴"。外配长刀及偌囊作饰,下穿宽脚长裤、长统皮靴。裤脚折放在靴筒内,不穿长统靴的,则裹绑腿,扎彩带,保有古代牧民遗风。他们走起路来,显得精神抖擞,潇洒利落。
二、饮食习惯
摩梭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兼食青稞、大麦、洋芋等。夏秋季节,以青菜、萝卜等新鲜蔬菜作佐食,冬春两季以酸脆菜、干萝卜丝、腌鱼、腊肉等作佐食。肉食中,议猪朦(称琵琶肉)为贵、还有灌猪脚、香肠、米灌肠等风味食品。
正餐前,喜欢喝酥油茶,以精把为佐食。男女老少喜喝苏理玛酒。摩梭人的家庭多属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饮食上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就餐时分菜共饭,主妇要按每个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担的劳动,合理分配菜肴,特别是对肉食或难以吃得上的稀有菜肴,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
分菜时,先敬长辈,后给晚辈,以示礼貌。平均分食的规矩,只有过春节吃年夜饭时才可例外,主妇在火塘周围摆上丰富的饭菜,大家团团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三、礼仪介绍
摩梭孩子长到13岁时,家人依俗要为之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到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柱下,女孩站在右边柱下,左脚踩着猪原肉,右脚踩着粮食口袋,象征今后吃用不尽。女孩由母亲为她脱去旧的麻布长衫,穿上美丽穿裙礼的金边衣、百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为其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手锡等饰物。男孩则由舅舅为其脱去旧的长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长裤,扎上腰带,佩上腰刀。
这时,穿上新裙或新裤的孩子,还要把狗唤进屋来,给狗喂饭团和猪肉,并说:"狗能活60岁,人只能活13岁,咱们换个岁数,我才能长命百岁。"
关于这一换岁数的习俗,摩梭人中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远古时期,人与动物杂处一起,但都没有固定的寿命。后来,司已神要给动物规定生命年限了,并告诉人类要在半夜倾听他的呼声,也可得到长寿。天神是在大年三十午夜喊岁数的,谁答应了便把这岁数给谁。天神第一次喊1000岁时,动物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机警的白鹤听见,它答应一声,便得了一千岁。第二声喊100岁,让水鸭听见领去了。第三声喊60岁,让狗答应领受了。直到天神喊13岁时,人才惊醒应诺。人类觉得寿命太短,求得天神的允许,与狗换了岁数。于是,人每天要给狗喂三顿饭,并且每当举行成年礼时都要喂狗,以示感谢狗的换岁之恩。仪式结束后,大人带着穿上新裙、新裤的孩子,在村里转一圈,接受村民的祝福和贺礼。同时,这也是向众人宣布,孩子经历了一生中第一周的十二生肖,已长大成人了,今后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了。
摩梭先民认为,未满十二岁的孩子还没有灵魂,既不享了氏族的权利,也不承担义务,不能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死后也不能葬在氏族公共墓地上。而一旦满了十二岁时,必须举行以拴系灵魂(拴素)为内容的男穿裤女换裙的成年仪式,从此成了氏族的正式成员,便匹敌得了人生的各种权利。

Ⅵ 泸沽湖摩梭人家访卖的银器是真是假

银器的真假其实真的不需要太担心,因为银本来的价格就不高,在大理价格大概是8~10元/克。银器是否值钱关键是看手工,就是制作的工艺是否很细致,很精良。

而泸沽湖家访后推荐的银器,真倒是真的,只不过含银量多少就不知道,而且手工确实一般般的,没什么特别,但价格会比在泸沽湖其它买的同等货色要贵2~3倍,建议还是别买。

(6)摩梭民俗家访扩展阅读: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

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

摩梭人是一个未识别民族,该族群在国家的整个识别过程中,并未经中央政府以公告的方式宣告民族族别身份。

Ⅶ 丽江旅游泸沽湖摩梭家访都有些什么内容值得去吗

摩梭家访挺值得去的,可以深度体验摩梭文化,也可以全面了解摩梭人的生活,饮食,品尝特色的小吃。

Ⅷ 摩梭族有什么习俗

1摩梭人在13岁以前,不论男女都穿长衫,少男剃光头,少女则留小辫、佩戴彩珠。到13岁举行成年礼后,便改变服饰。
2摩梭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兼食青稞、大麦、洋芋等。夏秋季节,以青菜、萝卜等新鲜蔬菜作佐食,冬春两季以酸脆菜、干萝卜丝、腌鱼、腊肉等作佐食。肉食中,议猪朦(称琵琶肉)为贵、还有灌猪脚、香肠、米灌肠等风味食品。

正餐前,喜欢喝酥油茶,以精把为佐食。男女老少喜喝苏理玛酒。摩梭人的家庭多属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饮食上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就餐时分菜共饭,主妇要按每个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担的劳动,合理分配菜肴,特别是对肉食或难以吃得上的稀有菜肴,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
分菜时,先敬长辈,后给晚辈,以示礼貌。平均分食的规矩,只有过春节吃年夜饭时才可例外,主妇在火塘周围摆上丰富的饭菜,大家团团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3换岁习俗
摩梭孩子长到13岁时,家人依俗要为之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到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柱下,女孩站在右边柱下,左脚踩着猪原肉,右脚踩着粮食口袋,象征今后吃用不尽。女孩由母亲为她脱去旧的麻布长衫,穿上美丽穿裙礼的金边衣、百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为其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手锡等饰物。男孩则由舅舅为其脱去旧的长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长裤,扎上
腰带,佩上腰刀。
这时,穿上新裙或新裤的孩子,还要把狗唤进屋来,给狗喂饭团和猪肉,并说:"狗能活60岁,人只能活13岁,咱们换个岁数,我才能长命百岁。"
4
春节习俗
摩梭人,把春节叫“库诗”,即新的一年。摩梭人过春节,意味着祭拜祖先,祭祀天地日月和万物,这是“女儿国”里妇女最忙碌的时候。
摩梭人保留着的母系社会,至今还实行以感情为唯一基础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在摩梭人中,母亲的权威最高,因此被称为“女儿国”。在摩梭家庭,由家中年纪最大、最有威信的老祖母或母亲主持家政,全家每个人的收入都交给她,由她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过年前一个月,主持家政的妇女就要为全家每人买新衣裤,每人至少一套。接着,妇女们开始酿酒、榨油、做米花糖、舂米磨面,春节所需的松明子、柴禾也要准备齐。因为,按照摩梭人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十六,不能动用绳子,否则新的一年会遇到蛇。腊月二十四日,所有摩梭人家的妇女都从屋顶屋角到门缝铺下,进行彻底清扫。女人给孩子理发洗澡,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

正月初一,黎明刚刚来临,摩梭妇女就背上木桶,到清泉或小溪边背水,这叫“争头水”。谁起得最早并争到头水,意味着这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财源茂盛。所以妇女很早就起床梳洗好,等到天边泛白时候,争先恐后来到山泉溪流边。水背回来后,主妇准备好早餐,全家祭锅庄,向祖宗和老人磕头。太阳出山,母亲带着孩子,背箩里装着猪膘、茶叶、酒,到同一“斯日”(同一母系血缘的各个家庭组成一个氏族)的长者家拜年。
禁忌

禁忌是原始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在生产、饮食、婚姻、妊娠和死亡等各个方面。摩梭人的禁忌主要有:禁忌任何人用脚跨过火塘,禁忌沷水在火塘里,在外做活累了,不能进家门就抱婴儿。不准虐待歧视残疾人。妇女正在分娩时,忌讳生人进家门。禁食狗、猫、蛙肉,忌捕杀缓带鸟。忌用刀子砍门槛,忌男客登女榻。清早不能说梦见的事,傍晚不扫地。孕妇不得横跨马缰绳,孕妇面前忌谈兔、蛇。孕妇天黑后不出门,产前妇女不参加葬礼。正在酿酒时,来人不能提喝酒的话。忌伐水源或墓地上的树。果树第一年结的果要让老人吃。同一母系血统内的人不能结交阿夏(情侣)。小孩的头一件衣服须用老人的旧衣服改做。

Ⅸ 有关摩梭人的习俗

摩梭人习俗
1摩梭人在13岁以前,不论男女都穿长衫,少男剃光头,少女则留小辫、佩戴彩珠。到13岁举行成年礼后,便改变服饰。
2摩梭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兼食青稞、大麦、洋芋等。夏秋季节,以青菜、萝卜等新鲜蔬菜作佐食,冬春两季以酸脆菜、干萝卜丝、腌鱼、腊肉等作佐食。肉食中,议猪朦(称琵琶肉)为贵、还有灌猪脚、香肠、米灌肠等风味食品。

正餐前,喜欢喝酥油茶,以精把为佐食。男女老少喜喝苏理玛酒。摩梭人的家庭多属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饮食上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就餐时分菜共饭,主妇要按每个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担的劳动,合理分配菜肴,特别是对肉食或难以吃得上的稀有菜肴,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
分菜时,先敬长辈,后给晚辈,以示礼貌。平均分食的规矩,只有过春节吃年夜饭时才可例外,主妇在火塘周围摆上丰富的饭菜,大家团团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3换岁习俗
摩梭孩子长到13岁时,家人依俗要为之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到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柱下,女孩站在右边柱下,左脚踩着猪原肉,右脚踩着粮食口袋,象征今后吃用不尽。女孩由母亲为她脱去旧的麻布长衫,穿上美丽穿裙礼的金边衣、百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为其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手锡等饰物。男孩则由舅舅为其脱去旧的长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长裤,扎上
腰带,佩上腰刀。
这时,穿上新裙或新裤的孩子,还要把狗唤进屋来,给狗喂饭团和猪肉,并说:"狗能活60岁,人只能活13岁,咱们换个岁数,我才能长命百岁。"
4.春节习俗
摩梭人,把春节叫“库诗”,即新的一年。摩梭人过春节,意味着祭拜祖先,祭祀天地日月和万物,这是“女儿国”里妇女最忙碌的时候。
摩梭人保留着的母系社会,至今还实行以感情为唯一基础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在摩梭人中,母亲的权威最高,因此被称为“女儿国”。在摩梭家庭,由家中年纪最大、最有威信的老祖母或母亲主持家政,全家每个人的收入都交给她,由她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过年前一个月,主持家政的妇女就要为全家每人买新衣裤,每人至少一套。接着,妇女们开始酿酒、榨油、做米花糖、舂米磨面,春节所需的松明子、柴禾也要准备齐。因为,按照摩梭人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十六,不能动用绳子,否则新的一年会遇到蛇。腊月二十四日,所有摩梭人家的妇女都从屋顶屋角到门缝铺下,进行彻底清扫。女人给孩子理发洗澡,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

正月初一,黎明刚刚来临,摩梭妇女就背上木桶,到清泉或小溪边背水,这叫“争头水”。谁起得最早并争到头水,意味着这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财源茂盛。所以妇女很早就起床梳洗好,等到天边泛白时候,争先恐后来到山泉溪流边。水背回来后,主妇准备好早餐,全家祭锅庄,向祖宗和老人磕头。太阳出山,母亲带着孩子,背箩里装着猪膘、茶叶、酒,到同一“斯日”(同一母系血缘的各个家庭组成一个氏族)的长者家拜年。
禁忌

禁忌是原始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在生产、饮食、婚姻、妊娠和死亡等各个方面。摩梭人的禁忌主要有:禁忌任何人用脚跨过火塘,禁忌沷水在火塘里,在外做活累了,不能进家门就抱婴儿。不准虐待歧视残疾人。妇女正在分娩时,忌讳生人进家门。禁食狗、猫、蛙肉,忌捕杀缓带鸟。忌用刀子砍门槛,忌男客登女榻。清早不能说梦见的事,傍晚不扫地。孕妇不得横跨马缰绳,孕妇面前忌谈兔、蛇。孕妇天黑后不出门,产前妇女不参加葬礼。正在酿酒时,来人不能提喝酒的话。忌伐水源或墓地上的树。果树第一年结的果要让老人吃。同一母系血统内的人不能结交阿夏(情侣)。小孩的头一件衣服须用老人的旧衣服改做。

Ⅹ 到泸沽湖旅游是去摩挲家访好玩,还是去看“香巴拉之夜”有意思

泸沽湖 就是玩家访 香格里拉才有香巴拉之夜。总体说个地方相当,看你喜好。

我们2日游泸沽湖线路
D1:早上丽江出发→ 山路十八湾(停车拍照)→ 小凉山风光→ 宁蒗(午餐)→ 泸沽湖观景台(下车俯瞰泸沽湖全景)→ 大洛水村(走婚文化探秘活动)→ 情人沙滩湾(徒步游览)→ 入住摩梭特色客栈→ 里格村自由活动→ 摩梭家访及品尝民族餐→ 观看《花楼恋歌》(泸沽湖地区唯一的大型摩梭文化演出)【晚餐品尝摩梭民族餐,晚上欣赏花楼恋歌演出】
D2:早上客栈(早餐)→ 划猪槽船游湖观光→ 里格观景台(下车远眺泸沽湖全景)→ 尼赛村→ 小洛水村→ 大鱼出水口(下车拍照)→ 四川大嘴→ 泸沽湖镇→ 环湖至草海、徒步走婚桥→ 蒗放→ 宁蒗(午餐)→ 返回丽江

热点内容
罗森历史 发布:2025-07-08 13:20:04 浏览:293
交大是哪里 发布:2025-07-08 12:06:29 浏览:594
香港有哪些特产 发布:2025-07-08 12:04:51 浏览:832
船用化学品 发布:2025-07-08 11:24:18 浏览:912
大老师恶心 发布:2025-07-08 08:52:35 浏览:959
日本历史学 发布:2025-07-08 08:37:05 浏览:487
有什么好歌 发布:2025-07-08 07:06:26 浏览:68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发布:2025-07-08 07:06:19 浏览:841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