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入考核
一、家访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家访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确定家访对象,以留守儿童、贫困生、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单亲学生、学困生、行为偏常生、毕业班的优秀生为主。3、注重自己的仪表,保持整洁、大方的形象。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4、家访前事先电话沟通,向家长告知简单的家访目的,落实地址、家长是否在家再出发。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尽量避开吃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二、家访过程中注意的问题1、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2、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教师去家访,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针尖对锋芒,发生口角,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谈话要言简意赅,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3、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不要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三、及时整理家访情况。1、家访要携带由学校统一印发的“家访记录表”。家访时要把与家长进行谈话的内容作概要性的记录,最好家长要签字。写好“家访手记”(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征文评选)2、集中家访结束后,各班要注意收集、整理家长、社会对学校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家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得失分析、创新经验,家访活动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解决的对策、建议书写成一份书面材料。3、本次家访记录表和家访手记统一由班级交德育处,家访工作纳入学期师德考评,计入绩效考核。最后强调:安全第一如遇天气突变、身体不适等情况,就中止家访。在家访过程中凡是遇到需要在人身安全和家访之间做选择的情况,永远以人身安全为主。出于安全的考虑,女老师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有一个同伴同行。与家长沟通的“要”与“不要”
❷ 家访跟政审有什么区别
政审和家访是征兵中的两个程序,两者有区别。
征兵的第一步是体检,体检结束后是政审,政审结束后是家访,家访结束后是通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❸ 中小学老师家访将纳入考核,这个行为真的合适吗
家访不管是直接家访还是间接家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用积极作用的。但把家访纳入考核,我作为老师只能是:呵呵……呵呵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学生居住地分散,学生家离学校都比较远,在这种状况下直接家访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家访,朋友,您如何看呢?来聊一聊吧!
❹ 家访入考核“两头不讨好”
这种观点不正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工作方式的变动以及孩子、家长、老师本身发生的巨大变化,“教师家访”变成了稀缺事,很少有“主动家访”的老师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提出,强化一线学生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将“教师家访”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育不仅是“校园里的事情”,还必须延伸到家庭里。
另外,现在城市里边,孩子们虽然在一个学校上学,但住址却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就像网友说的一样,“教师的家”距离“学生的家”,会是十分遥远的,交通拥堵不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首先需要解决“时间从哪儿来”的问题。
现在每天上下学家长都会接送孩子,老师每天都会和家乡见面,一般有什么问题老师会在放学时告诉家长。家长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上学或者放学时告诉老师。并且现在微信、手机等通讯手段如此发达不管是孩子、老师还是家长,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社交平台随时沟通交流。
如果非要推行家访,最好是鼓励而非强制,把选择权留给老师,因为真正需要家访的应该是少数学生。而如果一刀切强行推行家访,最终可能会出现“应付心态”,把“教师家访”变成不得不“到学生家溜达一圈”,只是为了“考核不丢分”而去打卡的形式主义。
❺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另外对老师还有何要求
要求对老师的具体家访进行一些考核,这样就完全让这件事情成为了老师的工作任务了。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上学的道路上遇到一个了解我们的老师是多么的重要,这样来时可以根据我们的具体特点对我们进行相应的辅导,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家访制度的实施,让其成为老师的一项具体工作内容,会对老师进行考核,这也促进了家访制度的实行,所以还是非常支持这样的制度的,对孩子的成长,对家庭的和睦。对家长的辅导,对孩子更深入的了解都是意义重大的。
❻ 征兵时的家访主要考察什么
征兵家访时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了解一下被应征者家庭的经济、家庭成员、居住位置、所在地乡镇领导及邻里对被应征者的评价。
了解一下被应征者的家长是否支持本人参军入伍。等等。被应征者介绍本人的基本情况:学历、个人简历(就读过哪些学校、毕业后的自主就业情况、个人的爱好、特长)。
被应征者本人应考虑对参军的认识:参军是为报国、也是尽公民的义务,更是自己的愿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和民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对军队、对国家的有用人才,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
被应征者的家庭成员:积极支持被应征者参军入伍,让被应征者有个锻炼机会,完成公民服兵役义务,一如既往的鼓励被应征者,并不断做好被应征者的思想工作,保证其思想稳定,积极工作,早日成才。
❼ 家访小结从哪些方面入手
家访主要复是针对孩子在学制校的情况和家长交流,同时了解家长对待孩子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家访起到的是纽带的作用,其小结应该从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说起,包括,自主学习情况、父母指导情况、玩乐情况等。再由此引申到其在校的各方面情况,再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并将自己作为老师可以通过努力为之解决的方面列举出来,以后实践。
❽ 家访要点怎么写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行政干部、班主任成专员的领导机属构,全面组织、落实开展家访工作。
二、家访准备
1、家访前,走访成员要认真细致地“备课”,对家访目的和期望有一定的准备。
2、家访前,教师要了解学生,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3、家访前,最好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4、家访前,走访成员要了解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态度。
5、家访前,班主任要确定受访对象、安排受访学生具体时间。
三、走访任务
1、年级筛选出家访对象后,一至二年级完成50%,三年级完成90%。
2、各班根据先确定的走访对象填写走访登记表。
四、政教处制定家访登记本及受访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五、各班进行正面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家访目的和意义。
注意事项:
1、各年级级部领导根据本年级情况督促、检查准备情况,结合班级按安排开始走访。
2、利用家访不断改善师生的关系,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负责,从而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❾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对教师考核吗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对教师考核。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
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要把上思政课、联系学生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9)家访入考核扩展阅读
教师家访的必要性:
虽然在信息时代,教育专家依然对家访持肯定态度。“新形势下我们依然要提倡家访。”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后陶云说,“众所周知,老师理解学生是教好书的前提条件,而对学生的了解,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包括学生的社会化表现。家庭最接近社会,如果要了解社会中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家访,家访依然是了解学生最有效的途径。”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尤其目前独生子女较多,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所以,老师与学生家庭沟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生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如果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善于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身心就会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也会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