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消费
⑴ 学生暑期消费旅游花钱最多吗
暑假到了,学生群体迎来了吃喝玩乐的时刻。美团点评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学生暑假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学生在暑假消费交易额占其全年1/5,8月上旬将迎来学生暑假消费高峰。
从报告来看,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学生们依然愿意购买更好的吃喝玩乐服务和体验。贡献交易额最高的95后多数正上大学,更重视玩乐体验。
这叫劳逸结合,但是不可攀比。
⑵ 孩子暑假花费为什么那么大
课外班、才艺课、海外游学、夏令营……五花八门的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然而突然增加的消费,却也使一些家庭的生活水平受到明显影响。
面对暑期突然增加的消费,建议家长可以使用记账的办法规划家庭财务,通过设置预算和记录收支,将孩子的花费控制在合理区间,以避免入不敷出情况的发生。
暑期的各种安排确实会让家庭入不敷出,社会上各种班让孩子比上学都辛苦,所以家长应该按照自己家庭情况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⑶ 暑假我是这样消费作文600字
暑假里我读了几本书,其中有许多情节、许多故事让我感动,令我心潮澎湃,浮想连篇。
感动无处不在。人人都会感动,人人也都会感动别人,或许,这就是人的天性吧!
“5.12”大地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8.0级的地震使许多地方夷为平地,人们死的死伤的伤,惨不忍睹。可是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全国13亿同胞都伸出援助之手,高呼:“四川加油!”外国留学生收集了来自全世界的微笑,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在重重困难之中开辟希望之路,奋勇向前!那一刻,我被感动了。
明星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义演义卖、捐款、赴川慰问……明星们炙热的爱打动了我们,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感动还在我们身边。
我的家乡丰县有一个20岁的小伙子,名叫张辉。她的母亲因患了肝病要进行移植手术。张辉毫不犹豫,做出了捐肝救母的选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们何尝不是这样?为了祖国的栋梁,不顾一切地用汗水燃烧自己的青春,两鬓斑白了,桃李也满园了。老师也欣慰地笑了。雄鹰在蓝天飞翔,却永远飞不出他的视线。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走不出老师的心田……
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十二年了,母亲的辛酸有谁知道?她默默无闻,可母亲的爱却如高山一样伟岸、大海一样深邃。
我要继续捧书而读,让感动长存心中,也让自己在感动中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⑷ 家长晒孩子暑期账单哪些花销是大头
暑假结束了,前两天有家长算了算账,发现孩子的暑期花销如流水。先来看一份账单:旅游10000元,游泳培训1000元;钢琴培训3500元,数学、英语培训2300元,提起交纳了寒假数学和英语课的培训费1500元,共计:18300元。
这是学正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慈的花费。暑假里妈妈朱女士带小慈去了大连和三亚旅游,报了游泳、钢琴、英语、数学补习班,不知不觉花了近两万。
消费应以激发孩子潜能为主
“每年暑期,家长们都笑称到了花钱的 重灾期 。孩子的教育消费,体现的是家长对孩子人生规划的不同心态,有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假期里就会让孩子拼命学;有家长认为孩子应该自由发展,但大家都在学,迫不得已跟风了。但不论是何种方式,最重要的是激励孩子的自我潜质,建立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学正小学的徐老师说,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思维模式,旅游、游学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但也要适当核算成本。“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阅历是可以的,但如果经济条件一般,就没必要跟风。因为独立性的培养完全可以放在日常生活当中。”
而面对各种培训班,徐老师建议最重要的是看孩子的兴趣喜好,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爱好、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不喜欢,花再多的钱也没用,钱要用对地方才算是花的值。
⑸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暑假账单”吗
一篇《14天14万!不能承受的暑假之重》日前在各大新闻网站转载。文中的上海朱女士算了一笔账:她带小女儿陪伴大女儿参加英国夏令营,夏令营费、往返机票、酒店住宿以及其他开销,14天逾14万。对比之前《月薪3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一文中描述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法制晚报》发起的一项暑期消费的调查显示,近1/3的家庭暑期花费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近两成花费过万。具体到支出项目,报班费和旅游支出是暑期花费的“大头儿”,631名被访者中有55.6%的家长给孩子报了班。
“这不奇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报个启蒙英语班,一个半小时至少也得150—200元,每周两节一个月就是1200—1600元。”家住北京通州的张女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自己有两个孩子,每周有五天都在上课外班,上小学的大儿子以学科补习为主,五岁的小儿子则以兴趣培养为主。张女士透露,平日上学期间,孩子们的课外班也都维持在三种以上,这种情况在同学中很普遍。
⑹ 暑假即将开始,什么什么消费开始
你好同学,快要放暑假了,可以说“假期消费”开始了,因为很多人在假期中可能出去旅游或者购物,期间都要消费,可以称为“假期消费”,谢谢。
⑺ 假期疯狂消费,你见识过哪些夸张的假期消费账单
平日里忙碌的人们没有时间去消费,该上学上学,该上班上班。于是,假期就成了扎堆消费的好时机,想买的东西此时不买更待何时,想花的钱现在不花也许就没时间花了。所以,不论是学生寒暑假大量消费为他们报各种补习班,还是春节、十一这种长假家长出门游玩之类,花钱如流水的日子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平时的生活节奏真的是太快了,社会压力又大。不少人都会有报复性消费的冲动。而对于广大家长来说,孩子的未来不能耽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
⑻ 暑假消费数据统计图
每天消费的钱,不会上图.
⑼ 关于大学生消费意识的暑期社会调查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 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 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 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⑽ 暑假为何变家长烧钱季了
学生族催热“暑假经济”, 家长直呼变“烧钱季”。
7月21日,在广西柳州市游泳馆内,不少孩子在学习游泳。
对于孩子暑假兴趣班花费不菲这个问题,在柳州任教的何华英老师认为,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经济条件都不一样,没有真正的对或错。如果孩子愿意并且接受家长的安排,不管出不出国,补不补课都是可以的。其实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最好的学习是在实践中体验、最好的成长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样子成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更应该学会“量力而行”,用“花钱精”代替“花钱多”。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