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不即师生

不即师生

发布时间: 2021-03-20 07:44:25

① 新型师生关系是什么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1)不即师生扩展阅读:

现代意义的师生关系的涵养方法:

导师和研究生时师生关系,绝非那种古代那种宗派上的师徒关系。搞研究,不能沾染上江湖习气,不能拉帮结派,不能党同伐异。作为文明社会、法治社会中的现代人,师生关系应更纯粹些。孙家洲断绝与郝相赫的关系,无可厚非,但是断不断绝,怎么断绝还得按程序来,谁都不能任性。

学贵有疑,老师可质疑学生,学生可质疑老师,真理是他们的启明星,于此而言,师生关系切莫庸俗化,切莫为了利益而结盟。如果缺乏正气,缺乏纯粹的是非判断,对学术不是好事。

② 有谁知道师生关系的定义

师生关系定义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③ 不即不( )

不即不离!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
离:疏远,离开。
整个成语意思: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④ 表达“师生关系”的诗词有哪些

  1.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南北朝)庾信《徵调曲》

    译文: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间,做学问的人翶翔于礼乐之间。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头。这句诗原本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来,后人常用于学成的学生不忘知识的来源,是来自老师的教育。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属于通用的比喻句,后人常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赞美老师为学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

  3.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朝)郑燮《新竹》

    译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意即新长出来的竹子之所以比旧竹子高,是因为新竹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老枝干为它遮风挡雨。诗中,诗人借”新竹“与”老干“来比喻师生的关系,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以此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清朝)《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译文: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传》

    译文: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⑤ 师生恋为什么是禁止的呢

道德问题【师生恋,粗看是一种个人自由,没人能干涉,因为如今我们的这版个社会,众所周知是权个恋爱自由的社会。但是,当我们全面审视师生恋时,就会发现所谓的看似自由的师生恋,其实双方是非常不对等的。毫无疑问,师生恋中的教师一方,掌握给另一方学生的打分、评价、换专业、升学、就业等权力,即便自己不直接掌握,也能通过直接掌握的同事而间接掌握。由此来看,在所谓恋爱自由的幌子下进行的师生恋,实质上是一种非常不平等的感情关系。】

⑥ 有关师生的名言警句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3)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4)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5)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6)不即师生扩展阅读: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

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⑦ 辨析类即兴评述“师生之间”

现在的老师都让人绝望,最近在帮中小学生补习发现现在的老师跟我们以前的老师实在不一样,很不负责任,语音没教好,他们本身的发音就很有问题就教小孩子,平常不注重帮给他们多听,导致只会写,回家听写的时候经常听不懂单词发音,这是学英文最忌讳的。

⑧ 校长决定学校建设校园文化,谓之雅文化,即要求师生雅言.雅行.雅趣......我总觉得雅文化之说不妥,请指教.谢

你既然觉得不妥,请问你觉得哪些地方不妥?
雅文化算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分内离出来的一容个部分的延伸。表面上看没什么不好,言行举止都有涵盖,也是往好的方面发展。也算与当前德育的整体教学目标靠拢。
我只觉得就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在守旧的同时还要迎合时代。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充分发挥,培养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又独特的个性,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个个有自信。因此反观校长的文化,死板的去理解,规定了言和行,就与个性教育矛盾了。所以其实只要做到基础的文明言行即可。

⑨ 师生关系和师徒关系有什么差别吗

师徒关系更紧密一些。师生主要是从学校这个范围来说的吧,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可以统称为“师生”,而师徒则主要是从传授技术、技能角度来讲的,在以前还专指通过传统的跪拜仪式来说的。

我个人会用“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来给别人解释,当然一切都是个人观点。一般来说父授之鱼,师授之以渔。师徒关系则可以到即授之鱼也授之以渔的程度。现代学校极少能出现师徒,能做到“老师好”里的关系就已经很不错了。

师徒是比较传统的叫法,师生是现在的叫法。师生相处时间较短,接触不繁,而“师徒”则本身具有一种近乎亲人的意味,不仅关注技艺的传授,还负责徒弟的前途、注重精神的传承。大概,师徒关系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怀,师生关系在这方面则没有特别强调,不过这本来是人与人相处自然会产生的东西。

热点内容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
古代地理学巨著 发布:2025-07-08 04:35:00 浏览:600
松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08 04:08:22 浏览:946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