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师德
提高教师的师德的自我修养,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加强师德修养。
首先,要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着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之举,其一生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贫的。但是教育事业却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所以我认为教师要有职业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上。我从事教育工作25年,爱岗敬业,不计较报酬。不与别人攀比,守住一份清贫。
二,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师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
认识是情感的基础,信念是履行师德要求的内在动力。教育他们要深刻了解国家对师德要求的内容及其提出的这些客观依据,充分认识履行师德规范对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自觉克服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并根据师德的评判标准,主动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到即使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做到慎独。
三、加强学习,修养师德,提升能力。
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研活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外出观摩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能够独立地处理问题。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教师。
四、注重自身人格的培养,关爱每一个学生
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学生对你的关注力就高。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热爱老师,学生会更热爱你所教的学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赢得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听从你的教诲。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全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严爱优秀生。对优秀学生,决不能溺爱。要高标准,严要求。不单纯是要求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博爱中等生。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对这类学生,我十分注意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培养其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赶超优秀生!更要特别关爱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在爱中拥有自尊,在爱中树立自信,在爱中学会自强,创造出一条人生自励自强的奋进之路!教师的师德自我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注意学习和积累。
2. 教师具有什么理想信念
科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这段话生动地指出了职业理想和信念追求与事业成功的关系.确实,只有那些具有崇高教育理想和远大抱负,并能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工作的教师,才能享受到事业成功的喜悦.教师对教育理性和信念的追求决定着其一生事业的成败.
理想是人们以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依据,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信念则是人们在最某种理想的长期追求实践中形成的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它是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有机结合.
理想、信念是统帅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又做人的浩然正气.“育人造士,为国之本”,三尺讲台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每一个教师都负载着民族的希望,都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到现实的教学工作之中.
理想和信念有不同的分类.在这里着重提出的是教师的社会理想和信念、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以及教师对自身价值和幸福的追求.
教师所肩负的培养下一代的特殊使命,决定了教师确立远大的科学的社会理想和信念,有着独特的示范意义...
尤其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负有培养一代新人重任的教师,确立远大、科学的社会理想和信念的要求就更高了.新中国50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只有与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新世纪的人民教师,要自觉加强学习,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对教育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是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教师对职业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是通过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方式,反映出与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表现为既反映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育理想.
教师的理想和信念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
任何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在憧憬和向往着美好幸福的生活.教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但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也要有对幸福生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教师的理想信念,也要有对幸福生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教师的理想信念、也决定了他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追求什么样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生活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影响着他怎样在社会上做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良好精神风貌的教师,也应当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理想和高尚情趣的教师
新时代教师的生命价值体现在甘于奉献与自我发展的统一之中.
叶澜教授曾经精辟地指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教育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地交融于一体的生命涌动的过程.教师职业的高尚之处,也是其他职业难以比拟之处,就在于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已经不能用人的自然生命来衡量其生命的价值.教师的生命在千万个学生的生命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民族的生命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生命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甘于献身,固然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然而,无止境的自我发展,更是教师生命价值的长远意义和不断增值的体现.这种奉献精神和自我发展精神的统一,集中表现对学生发展的高度负责和忘我精神.
新时代教师的生命价值体现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之中.
人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满足.因而,评价人生价值的尺度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条件和途径,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内在依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外在尺度.评价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丢掉任何一个方面,缺少前者,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人生价值的意义和评价依据;缺少后者,就失去了对人生价值在一定条件下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
3. 坚定教师信念,培养师表文化
1、坚持理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信念。思想上清醒、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为此,我必须做到:切实加强党教育理论学习。约束自己,认真整改;继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先进而纯洁的现代教育观。
2、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3、加强语文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我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4、我必须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谋发展,为同学们服务、为老师们服务。始终记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名句。
5、我还要继续正确地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从群众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好自己的师德问题。欢迎广大师生、家长再提意见,批评指正。
4. 教师具有什么理想信念
教师教育理想信念,是追求事业力量源泉,追求职业行式反映与文化相版融合。
5.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什麽
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
所谓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这种责任感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不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负责,而且要对他的终身负责。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促使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责。
事业心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于一个人来说,事业心是他成才的起点。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因而一心扑在事业上,下决心要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最大的成绩和贡献。这种事业心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难以改变,从而造就了教师所特有的道德人格。只有这种道德人格的魅力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力量所在。教学工作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所感受到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感染学生,还是引导学生,首先要使学生信服,这种信服力正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的。
教育信念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评判自己行为善恶的内在力量。当他感到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时,就会产生一种快乐、欣慰的情感,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并进而产生新的力量和信心,不断进取。在教育实践中,许多优秀教师由于确立了坚定的教育信念,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创造出闪光的业绩。因此,教师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是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文来自:陕西中考资源网http://www.sxzhongkao.com 助您学习 工作更高效、更快乐!
原文地址: http://www.sxzhongkao.com/jiangtang_view.asp?jiangtang_id=24&view_id=1523
6. 教师的教育信念有哪些
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
所谓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这种责任感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不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负责,而且要对他的终身负责。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促使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责。
事业心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于一个人来说,事业心是他成才的起点。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因而一心扑在事业上,下决心要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最大的成绩和贡献。这种事业心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难以改变,从而造就了教师所特有的道德人格。只有这种道德人格的魅力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力量所在。教学工作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所感受到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感染学生,还是引导学生,首先要使学生信服,这种信服力正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的。
教育信念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评判自己行为善恶的内在力量。当他感到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时,就会产生一种快乐、欣慰的情感,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并进而产生新的力量和信心,不断进取。在教育实践中,许多优秀教师由于确立了坚定的教育信念,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创造出闪光的业绩。因此,教师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是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