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家访心得体会
❶ 家访后家长的感想(简短的)
写作思路:首先感谢老师不辞辛苦来家访,接着可以写一下作为家长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工作的态度,可以对老师和学校提一些对孩子学习有力,积极向上的,传递正能量的建议。
正文:
家访,如同一场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播洒在家校两地。感谢各位老师百忙之中进行家访,对学生特别有责任心,在家访中能够抓住学生的个性,纠正学生的缺点,体现出了老师尽职尽责的精神。
我的孩子从不多言多语,很静,做事让老师很放心,但也缺少活力和自信,这一点一直让我很困惑。从和老师的交流中,我明白了:现在竞争激烈,孩子如何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就需要自荐和自信,能够大胆地推销自己,而不是循规蹈矩地按照别人的安排走。况且周围的世界瞬息万变,别人能为你安排什么呢?一切要靠自己,靠自己打拼一片天地。
因此,在孩子的求学阶段就要培养其竞争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心态和能力。一个人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很难改变,但要考虑到自身性格中的某些弱项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因此要学着慢慢尝试引导孩子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生活和交往。
作为家长也将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多和老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希望持续这种良好的互动。
最后有点小建议,希望上课期间,可以经常去教室听一下上课情况,了解一下学生状况,能够随时和老师沟通。
❷ 幼儿园老师家访总结怎么写
幼儿园老师,家访总结怎么写?首先,幼儿园老师在家访的过程中,把家访的时间地点和你家访的经过写出来就可以了,然后把你总结一,以后怎么做也应该写出来?
❸ 幼儿园大班家访小结怎么写
家访记录一:
王乐天和王路冰小朋友是聪明可爱的孩子,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会,但是回到家之后不做作业,家长询问所学知识时总是沉默不言,闭口不说。因此,老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家访,在老师们的提问下孩子对答如流(会读、会认、会写、会算),奶奶发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孩子那么的优秀,脸上洋溢这幸福的笑容。家访最后我们的老师和孩子的奶奶进行了谈话,从谈话中得知,他们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他们娇生惯养什么都依着他们。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请家长多和幼儿园保持联系,并配合教师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家访的成效:帮助家长真正的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家长了解到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园互动共同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家访记录二:
崔鑫磊是我园中班的一名幼儿,他聪明,好动,性格外向,学东西也很快,总的来说各个方面都不错,也非常讨人喜欢的。在家家长询问所学知识,总是能很快的回答出来,还喜欢向比他高年级的小朋友挑战算术,邻居们都夸赞鑫磊小朋友太棒了,仅仅四岁的小朋友已经学到那么多的知识,不仅是家长的骄傲,更是学校的骄傲。下午放学后,我们老师对崔鑫磊进行了家访,向他的妈妈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她说:“我每天会坚持让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之后检查并签字,孩子不会的知识我会联系老师让他在学校多辅导,我也经常和老师聊天,询问孩子在校学习情况”。我们也希望家长们都向崔鑫磊的家长学习,积极配合老师们的工作,在家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多和老师沟通。
王瑞小朋友和崔鑫磊小朋友是一个班的,学习也很优秀,但是两人性格相反,王瑞小朋友不喜欢说话,家长询问所学知识时总是沉默不言,闭口不说。因此,老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家访,在老师们的开导与鼓励下孩子对答如流(会读、会认、会写、会算),在家半小时还不能完成的作业,在老师的监督下五分钟就完成了,他的爸爸看到了很高兴,也明白了家长一定要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并对孩子进行鼓励,给予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家访的成效:
通过此次家访活动,家长了解到了幼儿在园和在家的真实情况,并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醒了家长在家里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幼儿来说终生受益,让家长了解到了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
❹ 幼儿园家访小结
格式我不知道啊,应该有个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 然后用问答的方式记载双方大致的谈话内容,这个还是要稍微修饰一下,这就看你的文笔了。 最后,作一个简单的小结。评价,如果嫌字数少的话,再加点场面话进
❺ 幼儿园班级家访工作总结怎么写
通过家访活动,更进一步的对儿童有了了解
知道了如何与幼儿更好的相处
知道了家庭教育与老师的学校教育共同重要
更好的促进我的教学工作
❻ 家访总结怎么写幼儿园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幼儿园家访记录: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这学期农场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我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对于今后的保教工作、幼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在园领导的指导下,宋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家访活动,而这次家访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触颇多。
我们小班全班共有11名幼儿,家访11户,访问率达100%。而此前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制定了家访计划,针对每一名幼儿的特点,设计好内容,预先通知家长,约定时间。我们不怕天冷路滑,自始至终没叫一声苦,没说一句怨言,按照园里的部署,认真完成了任务。家访时我们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简洁易通,不让家长感到拘束,不随便在幼儿家里吃饭,不收家长的馈赠,做好家访记录。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通过家访,不仅弘扬了师德正气,还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园配合,深层互动,和谐一致,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儿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幼儿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幼儿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幼儿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也领会了许多,而一名青年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领会中才能迅速成长、成熟起来,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抱着极大热情参加家访活动,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同时我坚信,家访活动是对我园、对教师、对幼儿都有益的活动,领导的积极组织,教师的积极参加,家长的积极配合,今年我们走千家,坚持不懈,以后定能走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