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教育局对教师家访的规定

教育局对教师家访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3-23 12:13:00

⑴ 中央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为的是什么

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要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要加强教师家访力度而不是教师教学能力,家访有什么用呢?还有许多的学生对家访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下面小编来说说家访到底为什么值得被重视吧。

所以落实家访制度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但家访时也要注意不要沦为“留痕”的形式主义,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家长双方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不要一刀切,不要让一项原本具有人情味和温暖的行为变了味。

⑵ 教师如何进行家访

一、家访要有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家访也一样,也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计划要具体详细,如本期家访人数、次数、时间、目的、内容等,并按计划行事。这样做不仅能使家访避免盲目性,而且也可防止想起来了,去访一访;忘了,就搁在一边的现象发生(即所谓的家访冷热症);这样做有利于家访工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二、家访的形式和内容
家访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普访、随访和定访。
随防,顾名思义就是随时进行家访。根据随访目的和时机的不同,可以有以下方式:
1 、串门式家访。利用一些顺便机会到学生家中走走,与家长做礼节性交谈,顺便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增加彼此间的感情。这种家访方式自然,耗时少,省精力。
2 、祝贺式家访。当学生取得进步或成绩时。及时抓住时机,前往学生家中报喜,家长和学生都会受到鼓舞,感到高兴。在这种友好气氛中,借机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成效会大不一样。
4 、间接式家访。当自己与家长之间产生某种误解时,应及时让其他教师去做间接家访,当误解消除后,再去进行正面家访。
5 、探望式家访。当学生染上某种疾病,不要忘了探望,并把希望带给他们,激发学生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这样还会感化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6、鼓励式家访。当学生犯了错误,有了认识并有了一点改正时进行家访,目的是及时表扬,鼓足他的后劲。
适时地随访,极易于老师走入学生内心,触动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真情,唤起他们对班级工作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促进班风建设稳步发展的目的。是教育工作中比较可行的方法,这种形式也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
定访,是教师与家长采用合同式的方法,定期联系的一种家访。它适用于重点教育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它的使用时间:组班的初始阶段不宜,待老师、学生、家长互相了解之后,方可再广泛应用。如我校的帮扶结对工作中教师对自己结对的学生就有必要进行定访。实践证明:它的教育效果也是不错的。
三、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
家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出了问题之后,也不要仅仅局限在学困生身上,家访要面向全班学生。这里着重提出两类学生。
其一是对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好学生,有必要进行家访。家访中对好学生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自不在话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感情,促使家长协助强化、巩固学校教育的效果,使好学生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二是对中等学生进行家访更有必要。因为在班级里,中等学生是最易被班主任忽视的群体。虽然他们在班里听话,在学校里不捣乱,学习成绩又不拖后腿,比较安全,但许多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部分学生身上。中等生没有优等生那样自信和优越感:也不会像差等生那样敢于放开自己:一般比较刻苦,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健康问题。班主任可以在家访中对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研究,找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突破口。从而有效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四、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访时的谈话时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明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错误的同学也使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也是双向的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职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知以礼,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们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
三、首次家访要注意的事项
1、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家访要事先预约。现在学校设计的新生报名表上填的内容比较详细,家家户户都有电话有手机,这也给家访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家访前,最好先电话预约,可避免跑空腿。因而家访前需事先预约。才能收到了访必见,见必果的良好效果。
3、家长谈话要开诚布公、直率坦诚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双方都是从关心学生的目的出发的,开诚布公、直率坦诚就成了双方谈话的语言特色。
4、首次家访,是了解性家访。这是一般性家访,适用于多数学生家庭。内容包括:
①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
②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
③学生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生活自理能力。我们这是寄宿制学校,还要了解学生是否偏食、夜里是否要叫起小便等等。新生家长还会问到许多具体的细节上的问题,如,夜里,小孩踢被子着凉怎么办?我们要做好准备,进行耐心地解说,消除家长的顾虑。在以后与家长的交谈问题时,也要做到不告状、不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因为告状的结果会激化学生与家长的矛盾,事后家长必要惩罚孩子,师生结怨;谈成绩时,不溢美、不夸张,不要空洞赞扬学生的优点,要言之有物,具体到事。
5、首次家访,还有一个任务,是要向家长和学生介绍自己。让家长与学生了解老师。了解老师的
6 、要把握时间,不要冗长拖沓。在摸清情况,弄清问题以后,班主任要果断地结束谈话,适时告辞。不要讲得忘了时间,忘了场合,既耽误别人休息,又浪费自己的时间。
总之,家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⑶ 教师家访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一、思想上要重视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窍之一。通过家访,可以跟家长交流情况和交换意见,统一认 识,这样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必须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意义。

⑷ 教师法是否规定教师有家访的义务

教师法没有这个应该或不应该的规定。

⑸ 教育局要求老师家访,这是什么家访形式

一般一个小时就够了,
和孩子的父母谈谈孩子的问题,
需要父母配合的问题等,
了解一下孩子放学回家都干什么等等!

⑹ 中山市教育局有规定科任教师必须去家访的文件吗

你好,中山市教育局没有相关规定,科任教师必须去家访的文件。不过作为教师,不去实地家访可以,电话访问的呀。毕竟是为了了解孩子嘛。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