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一位老师去家访

一位老师去家访

发布时间: 2021-03-24 21:44:07

Ⅰ 一位老师到学生家去家访,看到妈妈面前有3个女孩,便问:“你只有这三个女儿吗”妈妈说:“何止这3个,

4个,是大哥

Ⅱ 辅导老师来家访怎么

你想一下,在孩子的成长和求学生涯中,除了我们做家长的,真心对孩子好真心期待孩子有个美好未来的人,难道不是老师吗?

我建议你,如果有可能,和孩子的每年级班主任老师都成为好朋友,不为别的,就为更好地了解孩子。真心话,每个老师其实都比家长更懂孩子。因为孩子从适龄上小学、中学甚至到读大学,和老师接触最多,自己班级里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脾气秉性,都逃不出老师的“法眼"。反而是家长,越来越搞不懂自己的孩子,我常听有些家长急得直抱怨:“孩子这脾气,也不知道随了谁。"

我们做家长的不过只会让孩子吃饱穿暖睡好,根本不明白他们的小脑袋瓜儿整天想些啥。但是,如果你坐下来听老师给你耐心细致地一说,你指定恍然顿悟。记得我儿子上初中时,有一段时间闷闷不乐,回到家总没个笑脸。当时我只是觉得他一定有心事。大家知道,叛逆期的孩子,会让父母天天提着心的,生怕哪里做了东,他又给来个西。于是我瞒着孩子去找了班主任老师,老师说:“你不来我也正想去找你呢,孩子郁闷好几天了,上课也走神儿。"我问:“他为啥事呀?"老师说:“上周五下午的作文,你儿子用诗歌写出来的。语文老师觉得出彩,表扬了他并且在班上读了他的诗,结果两个调皮的同学起哄说是抄的。你儿子性格耿直,感觉伤了自尊心,但又气不过。"我:“奥,谢谢老师给我说这些事,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晚饭时,我就装作没事人儿,很随意地对儿子说:“政政,你王姨那家报纸下个月举行少儿诗友会正约稿,你语文那么好,有兴趣没?"儿子略有所思:“妈,我上周作文我就用诗歌写的。老师说我写的好,张军和李强却说我是抄的,气死我了。"我便接着说:“不用给他们解释,妈相信你。拿出来我看看,我替你投上稿吧。"儿子一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真的吗?我妈太伟大了。"哎哟喂我的小心脏扑腾一声落了地,终于瞧见他那张小脸雨过天晴了。

好友,瞧我啰里啰嗦说了这么一大堆,也不知能否帮助到你。我相信,你会有所启发,就是我的心愿。祝福哦!!

教师如何进行家访

一、家访要有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家访也一样,也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计划要具体详细,如本期家访人数、次数、时间、目的、内容等,并按计划行事。这样做不仅能使家访避免盲目性,而且也可防止想起来了,去访一访;忘了,就搁在一边的现象发生(即所谓的家访冷热症);这样做有利于家访工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二、家访的形式和内容
家访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普访、随访和定访。
随防,顾名思义就是随时进行家访。根据随访目的和时机的不同,可以有以下方式:
1 、串门式家访。利用一些顺便机会到学生家中走走,与家长做礼节性交谈,顺便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增加彼此间的感情。这种家访方式自然,耗时少,省精力。
2 、祝贺式家访。当学生取得进步或成绩时。及时抓住时机,前往学生家中报喜,家长和学生都会受到鼓舞,感到高兴。在这种友好气氛中,借机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成效会大不一样。
4 、间接式家访。当自己与家长之间产生某种误解时,应及时让其他教师去做间接家访,当误解消除后,再去进行正面家访。
5 、探望式家访。当学生染上某种疾病,不要忘了探望,并把希望带给他们,激发学生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这样还会感化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6、鼓励式家访。当学生犯了错误,有了认识并有了一点改正时进行家访,目的是及时表扬,鼓足他的后劲。
适时地随访,极易于老师走入学生内心,触动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真情,唤起他们对班级工作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促进班风建设稳步发展的目的。是教育工作中比较可行的方法,这种形式也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
定访,是教师与家长采用合同式的方法,定期联系的一种家访。它适用于重点教育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它的使用时间:组班的初始阶段不宜,待老师、学生、家长互相了解之后,方可再广泛应用。如我校的帮扶结对工作中教师对自己结对的学生就有必要进行定访。实践证明:它的教育效果也是不错的。
三、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
家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出了问题之后,也不要仅仅局限在学困生身上,家访要面向全班学生。这里着重提出两类学生。
其一是对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好学生,有必要进行家访。家访中对好学生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自不在话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感情,促使家长协助强化、巩固学校教育的效果,使好学生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二是对中等学生进行家访更有必要。因为在班级里,中等学生是最易被班主任忽视的群体。虽然他们在班里听话,在学校里不捣乱,学习成绩又不拖后腿,比较安全,但许多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部分学生身上。中等生没有优等生那样自信和优越感:也不会像差等生那样敢于放开自己:一般比较刻苦,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健康问题。班主任可以在家访中对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研究,找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突破口。从而有效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四、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访时的谈话时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明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错误的同学也使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也是双向的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职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知以礼,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们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
三、首次家访要注意的事项
1、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家访要事先预约。现在学校设计的新生报名表上填的内容比较详细,家家户户都有电话有手机,这也给家访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家访前,最好先电话预约,可避免跑空腿。因而家访前需事先预约。才能收到了访必见,见必果的良好效果。
3、家长谈话要开诚布公、直率坦诚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双方都是从关心学生的目的出发的,开诚布公、直率坦诚就成了双方谈话的语言特色。
4、首次家访,是了解性家访。这是一般性家访,适用于多数学生家庭。内容包括:
①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
②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
③学生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生活自理能力。我们这是寄宿制学校,还要了解学生是否偏食、夜里是否要叫起小便等等。新生家长还会问到许多具体的细节上的问题,如,夜里,小孩踢被子着凉怎么办?我们要做好准备,进行耐心地解说,消除家长的顾虑。在以后与家长的交谈问题时,也要做到不告状、不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因为告状的结果会激化学生与家长的矛盾,事后家长必要惩罚孩子,师生结怨;谈成绩时,不溢美、不夸张,不要空洞赞扬学生的优点,要言之有物,具体到事。
5、首次家访,还有一个任务,是要向家长和学生介绍自己。让家长与学生了解老师。了解老师的
6 、要把握时间,不要冗长拖沓。在摸清情况,弄清问题以后,班主任要果断地结束谈话,适时告辞。不要讲得忘了时间,忘了场合,既耽误别人休息,又浪费自己的时间。
总之,家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Ⅳ 老师来家访要注意什么

顺其自然,老师来家访只是想看看家里的环境,看看你这个同学在家里的表现,这个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我高中是住校生所以没有家访,不过初中的时候有过,没什么的
不要紧张!

Ⅳ 一位老师去家访,与学生的不识字的奶奶聊上了。老师用哪种说法更好请将选择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B、A、A、B 理由:奶奶不识字,老师的话应该口语多一些。

Ⅵ 老师要来家访应该和老师说什么

学正小学一位班主任刘老师,已经开始对全班37名学生进行家访。每天下午,刘老师会去约好的家庭家访,一天走三四户,到晚上9点半结束。

“我去家访时,这位妈妈也刚进家门。她对我说,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请爷爷奶奶带,她一周回来看望一次;上小学了,就要自己多花些时间陪,多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培养好的习惯。”李老师说。

家访对于老师了解一个学生的情况是有好处的,但是却不能改变一个学生的环境。

Ⅶ 老师要来家访怎么办

老师来家访其实并不可怕,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轻松避免挨骂和尴尬,具体如下:

1、看习惯

老师来家访,首先看孩子在家是什么状态。比如,是不是爱惜自己的东西,拿出的东西会不会归回原位,与家人说话是不是态度良好等等。孩子的习惯是在平时积累养成的,家长并不能靠一时的突击改变孩子的习惯。

2、看沟通

家访的时候,老师通常和家长聊得比较多。其实这个时候,老师也会偷偷观察,孩子在干什么。不少家长有一个误区,过分地鼓励孩子要多发言,敢于表达,却往往忽略了,倾听也是一种能力。

3、看父母

家访时,老师也会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参与度,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一个家庭,老师去家访的时候,妈妈不在,爸爸和爷爷、奶奶接待了老师。

老师问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奶奶答的,爸爸很多都说不知道,甚至还要打电话去问妈妈。这些小细节,都可以看出父母双方,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高不高。

4、看房间

大多数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或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老师家访时也会到孩子房间看一下。比如看一下房间摆设,玩具、书本整理得如何,这些常态下孩子生活学习的环境,这个空间是否整洁有序,可以看出孩子的生活习惯,也折射出孩子的学习习惯。



(7)一位老师去家访扩展阅读:

老师家访的注意事项:

1、提前带孩子整理下自己的房间、书桌、玩具、课本等;将房屋打扫干净,简单准备一些茶水小食,穿着得体大方。还有在家最好不要穿着睡衣接待老师,显得不够庄重和礼貌。

2、和孩子一起把老师迎进门入座,给老师倒杯水。让孩子在老师面前安静坐下,表现得大方自然,礼貌地和老师对话,而不要东跑西跑只顾自己玩耍。孩子可以自我介绍,也可以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Ⅷ 一位老师到学生家去家访,看到妈妈面前有3个女孩,便问:“你只有这三个女儿吗”妈

这老师调查户口的说

Ⅸ 作文一篇---老师到我家家访

老师来我家家访
林倩如
如果老师来你家家访你一定十分紧张吧!来听听老师来我家家访的这件事吧:
叮咚!叮咚!叮咚!是谁来了?我从猫眼里一看,啊!是老师,完了完了我彻底完了,老师来我家还得了吗?老师一走那我不是P就是K(P是骂,K是打)我到底要不要开门呢?开门的话如果老师说了我在学校不好的地方那我不就要被P或K(P是骂,K是打)死啦!如果我不开门,那被妈妈知道就是K(P是骂,K是打)啦!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让老师进来了......。妈妈和老师聊了一段时间,老师起身要走,妈妈去送老师,妈妈回来时我没有被P也没有被K(P是骂,K是打),这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这时我那沉甸甸的心终于轻了下来!好险那!

Ⅹ 一位老师去家访,与学生不识字的奶奶聊上了。老师用哪种说法更好请将选择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B A A B
比较通俗易懂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