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韩愈在师说中师德为要求

韩愈在师说中师德为要求

发布时间: 2021-03-28 02:37:23

A. 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的意思是: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因而D选项符合题干的要求,是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本身都是正确的,但均与题干无关,因而应排除。
考点:考查教师的作用
点评:本题以韩愈的名言入题,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性质,深化对教材的理解。本题稍有难度,四个选项本身的说法都是与题干相关的正确说法,因而在选择时需认真把握题干意思,反复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B. 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教师作用的看法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韩愈在师说中论述师生关系时说到,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且,而且每个人接受道理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D. 韩愈在师说中哪两句诠释了作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主要就是开头的两句诗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老师要肩负着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之后全文通过对比论证以及举例论证。阐述了人们必须要从师学习。

E. 在《师说》一文中,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在著名的《师说》一文中,韩愈提出了他对教师问题的独特看法。他认为,教师的内职责容,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由于人不是生下来就无所不晓的,故而必定有对事物迷惑不解的时候,这时,如果不去求师,则那些疑惑就不会得到消除。但韩愈并没有清楚地解释“传道,授业,解惑”的确切含义,只是从他习惯于把“道”代指儒学的伦理道德准则,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传道,授业,解惑”,是以对儒学伦理道德观念的传播、疏解为中心内容。 有意义的是,韩愈对求师的原则进行了界定。他主张,确定教师的标准,不在于年龄的大小、官职的高低,而在于他究竟是否“闻道”。所以求师也应当以求“道”为原则,而无需考虑所师者的身份。既然如此,求师者就需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因为被自己当作老师求教的人,并不一定要比自己高明。 《谏太宗十思书》文章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

F.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选择老师的标准两句

第一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二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解释:

一、

  1. 原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翻译: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3. 解说:

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还要教授学生道理、培养他们的品质。

“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

“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进而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二、

  1. 原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翻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解说:孔夫子倡导有教无类,而韩愈所在的时代门第之间隔阂巨大,韩愈希望倡导先人精神

G. 韩愈在《师说》中对师生关系作了全新的阐述,这两句话是

这都答错,是这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H. 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和作用的句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I. 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请指出正确的一项是 [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请指出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正确答案:B


一、《师说》简介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二、《师说》的文章思想

《师说》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陋习,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

(1)老师的职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该句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2)从师学习的必要: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此句否定了“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士大夫之族”所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3)择师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两句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而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

《师说》中提出的这些思想把师的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壁垒。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


(参考资料:网络之“特色词条”)

热点内容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
班主任培养总结 发布:2025-07-04 14:40:37 浏览:89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7-04 12:20:45 浏览: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