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无锡师生

无锡师生

发布时间: 2021-03-28 14:53:07

A. 无锡光华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从办学之初,就坚持“特色求发展”的思路,特别重视学校的特色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是学生管理的准军校模式特色。学校按照军校内务条例实施学生内务管理,把军训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开展军校共建,学校被73036部队确定为“校园军事化管理实验学校”。学生的个性品质、团队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和学校严谨的校风受到了家长和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并被移植到不少学校。
二是国际化教育特色。学校常年聘请专职外教30—40名,从事外语口语教学,开辟了英语角,开播了校内英语电台,专设了英语情景教学馆。定期组织师生赴国外短期访问学习。2003年,经英国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注册为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的“剑桥国际中心”,正式开设剑桥国际A—Level课程。2002年,在高中开设“出国留学部”,强化英语教学,同时实行其他课程的双语教学。2004年9月设立韩国部,并招收42名韩国学生,其中高中生有16名。日本部、欧美部也正在立项之中。学校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接受外国人及港澳台子女入学定点学校”。
三是科技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学校建有科技馆、信息中心,高起点配置了中国软件业协会排名59位的高性能集群服务器。早在1999年即被命名为“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04年,我校又成为英特尔公司“电脑创新思维”项目在中国的执行单位之一。2001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无锡市科普教育基地”,2002年,学校首批成为“江苏省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活动与培训基地”,2000—2003年连续四年参加省青少年信息技术奥赛,获得两次第一名、两次第二名。2004年先后被评为无锡市和江苏省信息技术科普教育先进单位,参加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全国中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连续三年被授予“科技教育先进学校”。2000年汤志高同学在捷克参加世界航模比赛获火箭组亚军;2001年钱丽丽同学在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素质及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被东南大学保送录取。2004年,我校被无锡市教育局、江苏省教育厅等单位评为无锡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信息技术科普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成全人、发展人、造就人,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只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只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因此,全面发展观是光华人秉承的教育理念,我们把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材,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老师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比较突出的位置,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确保学生全方位发展。秉承这种教育理念,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他们的综合考试和高考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4年综合会考他们一次性通过率达86.7%,最终通过率达98.6%。近几年高考,我们本科达线率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48.29%到2004年的61.8%,在他们录取学生的平均分底于普通高中近50分的前提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不容易的。在新时代,个体人存在的同时,他更应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和公共意识,为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他们每学期都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大型公益活动,让学生心有他人,心有社会,心有自然,心有宇宙。
为每个学生的成功成材提供尽可能多的路径是我们秉承的另一条理念。为此我们在认真分析学生具体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可能,为他们的成功成材,度身制定合适的发展路径。他们开设健美操、播音、编导、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特色课程,举办各种类型的艺体俱乐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选修不同的专业。在近二年的特色教育中,他们有112名学生被高等院校录取,260人次获全国或省级大奖。同时也出现了以获信息技术应用素质及程序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的钱丽丽,华纳公司旗下的新加坡籍歌手王婧等骨干领军人物。学校办学十年来,吸引了江苏、安徽、上海、浙江和福建等地区的莘莘学子慕名来校就读,至2004年9月,学校总人数逾6000人,其中高中分校达到2693人。学校准军校化的常规管理、先进丰富的教育资源、乐于奉献而又富有爱心的师资队伍和具有特色的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育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无锡光华”的知名度、美誉度逐年提高。近几年,有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600多批近30000人次来校参观考察。学校先后被授予“无锡市德育达标学校”、“无锡市安全文明单位”、“滨湖区文明单位”、“蠡园开发区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被命名为“无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江苏省巾帼示范岗”、“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活动与培训基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先后分别以《光华学校熠熠生辉》和《与时俱进,构建全方位教育平台》为题对该校在全国予以报道。我校已成为无锡市民办教育的窗口学校。近几年,学校高中生源稳定、充足,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稳步增长的态势。学校生源从无锡发展到苏南、上海、苏北等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生源市场,生源质量也逐步得到了优化。

B. 无锡非师范生可以考教师编吗

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你能够考可以考教师编
但是前提是你先考教师资格证

C. 无锡有哪些职业学院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市藕塘职教园区钱藕路1号;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市大学城高浪西路1600号;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九龙校区(原塘山校区):无锡市钱胡公路809号,锡惠校区:锡惠里85号;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市新区新锡路8号;
无锡汽车工程学校&无锡交通技师学院--无锡市藕塘职教园钱藕路8号;
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无锡电子信息技工学校,无锡市动漫技术学校)--无锡市梅园观湖路518号(原望湖路1号);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市山水城旅游区;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市北塘区广石路999号;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新区旺庄东路169号;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市钱荣路98号;
无锡技师学院--无锡藕塘职教园区钱藕路6号/无锡市南门羊腰湾52号;
无锡宏源技师学院--无锡市长江北路278号;
。。。。。。

无锡(藕塘)职教园区简介
无锡(藕塘)职教园区是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的“五大中心”重点项目之一。它是无锡重点建设发展的集职业教育、科研、实训、文化、旅游、生态、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也是无锡未来重点打造城市建设中的新的功能片区。
职教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规划居民10万人,学生10万人,总人口20万。“十一五”规划10所学校入驻,规划一期入驻院校6所。
园区自2005年开工建设以来,经过3年多的努力,目前,园区首期3平方公里启动区基本建成,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项目基本到位,一期开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期入驻6所院校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无锡技师学院已于2007年9月正式开学,3万学生入驻。江苏省惠山职教中心校和无锡市公益职业学校自2008年10月起也将陆续进驻园区。至2008年年底,园区将有6万师生入驻。此外,市公共实训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即将建成开放。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等第二批进园学校正在进行规划,即将开工建设。

D. 无锡市有哪些本科院校

1、江南大学;

2、职业技术学院;

3、江苏理工大学(无锡分院);

4、上海财经大学(无锡分院)。

E. 2020无锡中小学开学时间是哪会

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关于做好全省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精神,经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自2020年3月30日起分批次、错峰开学,具体安排如下:

1、高三年级、初三年级:3月30日开学;

2、中学其他年级、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小学四至六年级:4月7日开学;

3、技工院校、小学一至三年级、幼儿园:4月13日开学;

4、高校:以4月13日为开学起始时间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具体开学时间经省学校防控组批准后由学校发布。

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的要求,具备条件的学校分期分批有序开学。

校外培训机构、婴幼儿照护机构恢复线下集中培训(照护)活动的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开学后由市、市(县)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确定。其他教育机构开学工作按相关规定执行。

F. 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面积有多大在校师生有多少人教学质量怎么

960亩?为什么我呆了三年都没发现学校原来那么大。
人数具体的我不知道,教学质量其他专业我不知道,动画专业完全就是他妈的坑爹的,嵌入式校企合作,嵌他妹啊,就是每年多交4000块钱。PS一个学期只教了用钢笔抠图,MAYA只会建一些弱智是模型,材质没人教,贴图不会。3D-Max我现在只知道我学过这个软件,至于学了什么...好像就是建一些房子。等等等等反正凭那些想找工作是不可能的,现在本人实习,一切从头开始,都J8坑爹的。

G.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的历史沿革

一九—一年二月,江苏学司委任顾悼(述之)为监督,负责筹办官立第三师范学堂。九月十七日开学,不久因武昌起义爆发而停课。一九一二年四月重新开学,改名为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简称三师),顾悼任校长(一九二一年辞职,由教务主任陈纶继任校长人顾先生以日本教育为典范,治校严谨,定“弘毅”为校训。办校分预科(一年)本科(四年),另设讲习科。一九一三年九月四日建立附属小学,一九二三年建立农村分校。三师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二十三人,到一九二七年共毕业十三届,计五百余人。三师教师学有所长,循循善诱;学生勤劳朴实,好学不倦,曾受到当时教育部的嘉奖。
“五四”运动中,三师师生群情激愤,上街游行,抗议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罪行,开无锡爱国学生运动之先声。一九一九年六月,无锡学生联合会成立,三师学生任正副会长。“五卅”惨案发生后,三师学生联台各校共同行动,声援上海工人斗争,学生巫恒通任“无锡后援会”第一任委员长。一九二五年,共产党人恽代英来校讲演,播下革命种子,不少积极分子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如黄祥宾、管文蔚先后加入共产党。一九二六年后,学生中已有革命的地下组织,三师在全省乃至全国颇有声望。
一九二七年六月,三师改为江苏省立无锡中学(简称锡中),前期师范改为初中,后期师范改为高中师范科,另添高中普通科。一九三二年十月定名为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简称省锡师)。十年期间,校长更换达五人之多,先后由王克仁、周凤甸、陈纶、沈佩弦、周蹦宰接任。学校规模为十二个班。学生建立各种研究会,请老师指导。同学间相互切磋,研究成风。不少名流学者到校讲演,其中有:马相伯、李公朴、挥代英、胡适、陶行知、章太炎、沈钧儒、黄炎培、孟宪承、陈鹤琴、罗素(英国)、杜威(美国)等。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锡中学生组织两百多人的宣传讲演团,分赴四乡,“唤醒乡人,共赴国难”,年底促成全省总罢课。一九三五年,面对日帝玩弄“华北自治”的阴谋,全校教职员发表宣言,通电全国,决心“为国效死,一切牺牲在所不顾”。“一二·九”运动中,全校学生不顾督学“劝阻”,打开铁门,冲破军警阻拦,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一九三二年,共青团锡中地下支部建立。一九三三年,在地下团组织发动下,联会省内七个地方十一所中学,掀起“反会考”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一日锡师遭日机轰炸,被迫停课,二十五日,锡城沦陷。原任校长周毓莘到上海,在房舍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几经周折,议定与私立常州中学联合招生办公。九月一日开学。后为照顾苏北学生往返困难,一九三九年二月,又在泰兴县“学宫”内开办锡师分校。日军占领租界后,汪伪政府接管学校,师生当即抗议抵制。周校长为保护学生,一九四二年对外更名为“私立文明中学”。就这样沪校师生团结一致,坚持办学,直到抗战胜利。
一九四五年十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派顾棍为校长,到锡筹备复校。经日军糟蹋,锡师破败不堪,一片荒凉。得校友大力资助,一九四七年下半年基本修复,学生陆续返回本部。聘请三师锡中时期老教师任教,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三师以来的优良校风得到继承与发扬。
当时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相当激烈。国民党派军训教官、特务头目傅之苏对学校实行法西斯军事管理制度,大搞特务活动。一九四八年冬,国民党军警到校逮捕爱国学生,校长施仁夫前往县警察局营救,竟被扣押。在全校师生抗议下,县长下令释放施仁夫和被捕学生。解放前夕,由高亦肖、徐季良负责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地下组织,利用读书会等各种斗争形式,团结进步同学,保护学校,迎接无锡解放。
在旧中国三十八年中,锡师共培养了二千六百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有的在解放后被评为特级教师,有的继续深造,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学者,有的参加革命后在党的培养下成为优秀干部。周水平、钱球仰、王剑山、李谷、黄祥宾、巫恒通、杨华等烈士,为祖国为人民献身,他们为母校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九四九年四月,无锡解放,锡师跨进了新的历史时期。五月,苏南军管会文教部派陶白、刘定汉同志来校接管。首先废除国民党的法西斯管理制度,通过民主选举建立校务委员会,由原校长施仁夫任主任委员。一九五O年一月十八日,中共无锡师范党支部正式成立,周誓志任第一任书记。同年,团支部发民兵到近百人,改为团总支。
解放后的锡师师生发扬爱国传统,以极其高涨的热情投入各项政治运动,如参加生产自救运动,积极支持抗美援朝,参加西南服务团和土改工作队。在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二年开展的“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运动中,锡师是苏南各校的试点单位。
经过三年恢复时期,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五六年,学校规模有了较大发展。一九五二年十月,游颖同志来校任校长,同时从苏南各中学校抽调骨干教师充实锡师的师资力量。建立了政治辅导处,把团总支部改为团委:学生班级由原来两个平行班,增加到六个平行班,最多达八个平行班。此外还有速师班和简师班。新了图书馆和教学楼,以及能供一千多人同时用餐的东西饭厅。添置了大量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从五三年开始,学校坚决执行“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指示,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了教学质量。一九五四年毕业的四个班,报考高等师范院校录取人数和成绩居苏南各师范之首。毕业班学生人人愉快服从分配,为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锡师党支部改为党总支,薛宏昌来校任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一九五八年二月调任无锡师专后,到一九六五年又回锡师任党总支书记,期间先后由周沛然、奚凡、陶群任党总支书记。一九五七年七月刘伯骞接替游颖任校长仅半年,后由孙荆楚任校长,直至一九六二年十二月病故。五七年开始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紧缩教学人员,减少教学课时,缩短学制二年。一九六0年,面对三年自然灾害,学校贯彻八字方针,校领导带领师生艰苦奋斗,经过调整教育质量有所提高。
文革十年是灾难性的十年,师范部停止招生三年。教育相继办了半年一期的“红师班”,两年制师范班和四期“工农兵学员”的新师班,共培养了一千多名教师,为缓解当时无锡中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困难作出了贡献。
粉碎“四人帮”后,学校迅速恢复正常秩序。一九七八年六月薛宏昌重新担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学校抓紧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乎反冤假错案。撤消了文革期间建立的连队制,恢复教研组,调整了师范部、中学部任课教师,工作重点移向师范部。新建了五层教学大楼,增添电化设备,充实了图书资料,学校各方面得到恢复和发展。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锡师在拨乱反正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跨出了新的步伐。七九年停招培养初中教师的大专班和中学部,确立了“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工作目标。同年招收师范新生。八0年锡师再次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师范。八一年暑假撤销中学部。八三年陆茂雪同志来校任党总支书记。八四年锡师被确定为全省中师教育改革试点单位。遵照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学校在全面调查基础上,制订了教改实施方案,引进一批骨干教师,明确提出:通过改革“把无锡师范办成师资队伍高水平,管理工作高效率,毕业学生高质量的全国一流师范学校”。
一九八五年九月,在锡师主持工作近三十年的薛宏昌同志退休,由范近先同志接任校长。一九八六年由高国强同志任校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一九八八年起,学校又进行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考核奖惩制、工资总额包干制”为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配套改革,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一九八九年四月,魏祖成同志到校任党总支书记。一九九一年六月,王由俊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一九九四年学校被评为无锡市综合改革先进单位。
在这期间,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成立政教处。学校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开展创建优良班集体的活动,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九八九年六月全国中师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与会代表来校考察,一九九O年起全国中师校长培训班的学员多次来校考察,均对锡师给予较高的评价。一九九一年一月学校被市教委评为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模范学校,九一年五月被评为无锡市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先进单位,并连续保持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一九八四年起,学校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切实抓好“三字一话”等基本功的训练与考核,提高学生从教能力。一九八六年被评为全国推普工作先进集体。一九八九年九月起,学校试行。家教委颁发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新教学方案,实行以课堂教学为主,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四大块有机结合。一九八五年春,省教育厅确定无锡师范为全省首批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点单位,同年九月从全省中师毕业生中挑选四十名优秀学生进“三·二”分段大专班学习。一九八六年,全国小教大专班教育系列研讨会来该校研讨,该校总结的《面向未来的探索》一文发表,获得国家教委、省教委及兄弟师范学校的一致好评。一九八六年底成立无锡市幼教培训中心。一九八八年六月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教委表彰。学校加强对外交流,先后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泰国、日本等教育团体来校考察。一九九三年,省教委批准该校招收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实施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的“青蓝工程”,每年举行论文评比和学术交流活动。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校拆除旧校舍,建造了音乐楼、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实验楼、体育馆、办公楼,改造了教学楼和南舍,新建“滴水穿石”、“尊师亭”、“扬帆启航”等文化景观,扩大了绿地面积。教育设施和设备得到明显改善,学校被评为“无锡市园林化单位”。
一九九四年九月,在锡师主持工作近十年的范近先同志离任,由李复兴同志接任校长。同年,林建坤同志来校担任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一九九五年六月,学校制定通过了《无锡师范“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学校积极推进“中师办学条件标推化、启动师范教育现代化,逐步实现中师大专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七年,学校新建科技大楼和幼师培训中心大楼,翻造修建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等原有建筑,在科技楼内配置了演播厅等现代教育设施。一九九七年底,学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省中师办学条件标准化验收,并成为无锡市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学校。
一九九六年学校停招中师,九七年全部招收“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大专班,至一九九九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大专化。办学规摸创历史之最。专业设置根据基础教育新的发展设置综合文科、综合理科、音乐、信息技术、自然电教、英语等专业班,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大专班毕业学生走向全省各地,成为教学骨干,有多人成为江苏省名教师、省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曾专题报道该校大专办学经验,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办学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在推进大专化的同时,学校加快了名特优教师队伍建设。至二000年底,学校已有国家级专家1名、省特级教师3名,省“三三三”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名,无锡市名教师1名,省市学科带头人7名。有两位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励,一位获省红杉树杯银奖。先后引进研究生七人,有四十名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派出四名省内访问学者,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九九七年,林建坤同志调任无锡市教委领导,陆敏芙同志来校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至二00一年八月离任。学校按党的十五大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调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突破口,实施省“一三五”教学现代化工程。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广泛开展“园丁科技教育行动”,全面普及现代科技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能,加强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先后有5个课题分别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项目,学校市级课题《五年一贯制师范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师范院校树勋杯科研一等奖。学校蝉联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二000年二月,李复兴同志离任,陈之芥同志接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二零零二年八月,锡师与洛师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陈之芥同志任校长,邹耀良同志任党委书记。二零零五年五月,学校成为江苏教育学院无锡分院,改名为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锡师人秉承“弘毅”校训,形成了以“至诚求是、博学自强”为校风、以“敬教垂范、兼容通达”为教风、以“明志进德、励学笃行”为学风的校园人文精神。
在新的世纪里,学校面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开展“弘毅杯”教育教学教研系列活动,建立了无锡市锡师培训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恢复校刊《锡师教育》(后改名为《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学报》),积极稳妥地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和实现后勤社会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胆探索提高办学层次的新办法新途径。
锡师现为五年一贯制大专。二00六年一月,学校撤消教研组设立人文、数理、外语、现代教育技术和艺体等五个系。中文教育、数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英语教育、艺术教育等专业在全省同等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以来,锡师已发展成为无锡地区培养双语师资的唯一基地。自二00三年起,学校培养非师范专业(高职)五年制大专生,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深受社会欢迎。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计有享受国家津贴专家1名、省名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6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名、市学科带头人11名、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名、市教学能手10名、市教学新秀7名,副教授29名,高级讲师45名,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9人,在读研究生 31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 35名。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严谨、管理规范。
二00六年十月,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与无锡市工业学校合并实现职教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是继2002年锡师与洛师顺利合并之后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陈之芥同志任校长,邹耀良同志任党委书记。二00七年六月,学校又与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实现联合办学,自此学校达到有史以来之最大规模。二00九年五月,邹耀良同志离任,王远东同志接任党委书记。二0一0年四月,陈之芥校长离任,朱林林同志接任。
锡师已经走过辉煌的一百个春秋。但光荣属于过去,“而今迈步从头越”,锡师人正在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高等教育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努力把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办成具有教师教育和以财经服务为鲜明特色的,普高和成高、师范和非师范兼容、职前和职后一体的,为无锡及区域的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服务的高等学校。

H. 无锡大学城总共有多少学生

光江南大学就有两万了啊
无锡职院大概不到一万

I. 无锡有哪些大学

1、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

2、无锡太湖学院

无锡太湖学院(Wuxi Taihu University)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与无锡市重点建设的本科高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高校。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无锡学院(筹))成立于2002年5月,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独立学院。

4、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试点项目院校。

5、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J. 急!我想知道无锡省交通学校有多少师生

目前总在校学生8200人,那蒋巷校区估计就1500人吧,具体不详。仅供参考

热点内容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
班主任培养总结 发布:2025-07-04 14:40:37 浏览:89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07-04 12:20:45 浏览:578
怎么去掉双下巴 发布:2025-07-04 07:30:04 浏览:14
男孩性教育书籍 发布:2025-07-04 06:45:07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