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苗老师德语
㈠ 幻儿歌曲我班有个小问号的歌词
我班有个李苗苗, 大家叫他小问号。 白天他问太阳为啥亮? 晚上他问星星有多少? 飞机为啥能在天上飞? 汽车为啥能在地上跑? 海中究竟有多少鱼? 山中究竟有多少宝? 老师见了微微笑, 夸奖苗苗肯动脑, 只要大家爱学习, 将来一定会知道。 大班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我班有个李苗苗, 大家叫他小问号。 白...天他问太阳为啥亮? 晚上他问星星有多少? 飞机为啥能在天上飞? 汽车为啥能在地上跑? 海中究竟有多少鱼? 山中究竟有多少宝? 老师见了微微笑, 夸奖苗苗肯动脑, 只要大家爱学习, 将来一定会知道。 大班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我班有个李苗苗, 大家叫他小问号。 白天他问太阳为啥亮? 晚上他问星星有多少? 飞机为啥能在天上飞? 汽车为啥能在地上跑? 海中究竟有多少鱼? 山中究竟有多少宝? 老师见了微微笑, 夸奖苗苗肯动脑, 只要大家爱学习, 将来一定会知道。 我班有个李苗苗, 大家叫他小问号。 白天他问太阳为啥亮? 晚上他问星星有多少? 飞机为啥能在天上飞? 汽车为啥能在地上跑? 海中究竟有多少鱼? 山中究竟有多少宝? 老师见了微微笑, 夸奖苗苗肯动脑, 只要大家爱学习, 将来一定会知道
㈡ 小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原文!
时间: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
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嗯,你再说说,从技术上讲,怎么才能写得通顺呢?
苗苗:得多看点儿课外书。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准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2)李苗苗老师德语扩展阅读:
季羡林的人物生平: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18年、1920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读《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8年-1929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创作了《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署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1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㈢ 襄垣县 虒亭中学老师李苗苗
襄垣县 虒亭中学相关信息,
可询问学校办公室、人事处。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运。
㈣ 作为一名奥运志愿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
一般来讲,对志愿者有四方面要求: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关于体育运动、北京及中国历史文化、各国概况和涉外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外语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志愿者的任务不仅仅只是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他们还承载着语言沟通、文化交流的任务。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服务的过程也就是向被服务对象宣传一个民族和国家,宣传和平、友谊、互助的过程。
要想成为一名奥运志愿者,首先要具有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也就是要具有奥林匹克主义所包含的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等。除此之外,志愿者还要具备优良的素质:了解奥运会知识、熟知北京及中国历史文化、有着良好的涉外礼仪、具备优质的志愿者服务技能技巧。
志愿者还需要对其工作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制约每个人成为一名优秀志愿者的条件,大多数志愿者可能从事的是一些单调乏味的工作。比如,在奥运村里做卫生清洁、在赛场做引导服务,有些时候要顶着烈日验收门票,同样遇到下雨天气也要在寒冷的雨水中身披单薄的雨衣坚守岗位,在比赛场地来回运送记分成绩,甚至放弃观看比赛的机会只身留在场外防止意外的发生,有些时候你只能听到比赛中擂响的号角,幸运的话能看到明星的背影,如果不幸你甚至可能远离赛场,留守在某个车来车往的交通要塞。
如果你认为志愿者的身份能为你带来刘翔的签名,能让你和郭晶晶‘零距离’接触,那就大错特错了。志愿者没有特权,相反,志愿者的目的就是维护奥运会的权利,保障每一个运动员和每一位观众应有的权利,为大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保证,为每一位运动员努力创造优秀成绩提供客观有利条件,为遇到困难焦急的观众送上一丝安慰与帮助,比如在比赛之前,观众们持票排着长队入场,由于天气很热,难免感到烦躁。这时志愿者脸上应始终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为排队的每位观众送一朵花或者一杯水,让观众烦躁的心情得到些许平静。虽然这些志愿者同样顶着炎炎烈日,而且看不到现场比赛,甚至连电视直播也没有,但是他们为观众缓解了急噪带来了快乐。这就是志愿者的工作,简单、乏味、枯燥,但意义重大。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过,“志愿者对于奥运会的意义,正如对于联合国的意义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在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和更加安全的世界的进程中,志愿者精神将继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对志愿者的阐述与安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说:“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他们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每一名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都将成为一百年来数百万奥运志愿者中的一员。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并且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提供公平祥和的竞赛环境。”
奥运会是公益性的体育盛事,是全球关注的体育盛典,特别是第一次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能成为这届奥运会的志愿者,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在我国近13亿人口中,有4亿的青少年,以青少年为主体的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在为奥运会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能力、开阔视野、扩大社会交往、得到宝贵的经验和经历、领悟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这些非凡宝贵的财富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父母,在数十年后也将影响自己的子女,将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中国留下宝贵的遗产。
我们的志愿者肯定会为奥林匹克运动,为我们的人文奥运增添最亮丽的风采。
㈤ 中国女明星最漂亮的排名前十是谁
中国女明星最漂亮的排名前十如下:
1、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
代表作:阿娜尔罕、克拉恋人、漂亮的李慧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傲娇与偏见。
都说新疆出美女,迪丽热巴就非常的漂亮,最大的特点是那双大眼睛,非常灵动,拥有一张具有异域风情的脸,让人看了就非常难忘,独特的长相在娱乐圈非常吃相,加上自身演技也不错,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也非常好,所以粉丝特也非常多。
㈥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内容
时间: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嗯,你再说说,从技术上讲,怎么才能写得通顺呢?
苗苗:得多看点儿课外书。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准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6)李苗苗老师德语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张钫,女,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张钫。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 张钫出生于一个文学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幼年时期起,她就在巴金、冰心、胡絜青等文学大师的关怀下成长。
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 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访问对象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人物生平: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18年、1920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读《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8年-1929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创作了《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署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