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农村电商
㈠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有意义吗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有意义的。
活动成员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
通过“三下乡”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一方面让青年学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后农村建设所获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则是让同学们宣讲改革开放成就、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以及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帮助农村的基层干部群众学习、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同时,让学生的专业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加强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献策,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㈡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社会调查一般有什么课题比较有价值呢
台州电大2011暑期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实践小分队
——个人活动总结
为了响应校团委学生会召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号召,我积极报名参加了本次暑期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的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接触到了很多在市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从老红军和山区人民身上我学到了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的精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将本次实践活动所学到的东西积极的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此次“追寻红色足迹”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的成员由下列8位组成:
带队老师 :潘喜娟
队 长:吴宇婷
副 队 长:庞超、李贞贞
队 员:蔡礼智、蒋子万、张家铭、黄英驰
7月5日上午9点30分,我们在带队老师潘喜娟老师以及队长吴宇婷同学的带领下出发前往仙居县上张乡进行社会实践,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目的地。当地乡政府的领导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邀请我们在食堂一起用餐,食堂的饭菜不是很丰富,却满含着当地政府对我们的接风洗尘之意。当天下午3点,我们与崔书记一起开了一次会,会议具体的安排了我们接下来几天的行程以及住处、伙食等。
5点,我们同乡政府领导一起拜访了第一位老党员——年过80的朱小香老人。我们到朱小香老人所在的杨柳下村时,得知朱小香老人正在番薯地里劳作,我和另外几位队员便又赶往番薯地,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我们见到了挥舞着锄头的朱小香老人,老人得知我们是来慰问他时,十分开心,几位队员在老人的指导下帮老人做完了农活,随后,我们与老人一起赶回老人家中,在老人家里,他跟我们讲述了他当年的革命史。老人是在16岁得时候被党组织吸纳的,老人的左腿也不怎么方便了,是当年参与对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战斗中受伤遗留下来的,老人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他们那会,真的是好上百倍,他们那个时候,连加急文件都只能靠双腿跑着送,现在还有车有电脑。在与老人交流的最后,乡政府的领导和我们台州电大暑期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实践小分队的副队长李贞贞同学一起送上了慰问金和慰问品,老人也欣慰的收下了。我们第一次拜访老党员之旅圆满结束。
随后几天,我们陆续拜访了姚西华、姚西唤、吴胡南、滕西乾等七位老党员,老红军。从与他们的接触攀谈中,我真正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所应该具备的那种愿意为了国家,为了我党,为了人民,能够并愿意付出一切的精神实质。我作为一名党校结业的学生,想要达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的素质要求,所需要从他们身上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我认为,那些生活在革命年代的老党员所具备的不畏艰险,宁死不屈,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事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这个年代的党员以及党外份子们学习的。
7月6日早上8点,我们小分队根据行程安排出发前往姚岸村参观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因为时不凑巧,我们去的那几天正值纪念馆翻修,所以的文字资料都被转移,我们只能从纪念馆中陈列的物品中去了解当年中共仙居县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陈有当年边区委曾使用过的党旗,手枪,火枪还有一些生活用品,边区委的房间仅仅只有一张床,一条箱凳,一盏油灯和一张办公桌,我简直不敢想象,当年边区委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组织起仙临黄三地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进行不懈的斗争的。
7月7日上午10点,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方敏德老师与我校团委副书记陈红华老师等一行3人到我们实践的上张乡视察指导。中午,我们实践小分队全体成员在厨房亲自动手,为老师们准备午餐,并邀请上张乡政府领导与我校领导会餐。
下午3点,我们参观了善音村的“瓯江彩锂稻田养鱼生态基地”,在基地里,我们队员主动的向农户请教“稻田养鱼基地”的基本情况,农户们也非常乐意的告诉我们队员,他们的基地是2004年在仙居县政府和海洋渔业局的指导与支持下建立的,一个有着150亩地的瓯江彩锂立体养殖基地,在水稻田中间有一个个的“鱼坑”是平时用作鱼儿休息以及收割稻谷的时候蓄鱼用的,瓯江彩锂可以用作观赏也可以用来食用,一般鱼苗会在5厘米长时投放下去,等到10厘米左右时捕捞销售,这些鱼一般销往本地的一些农家乐。
7月8日,早上我们拜访了姚岸村的4位老党员。下午,我们带领台州电大系统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老师前往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参观,随后,我们在纪念馆门前与队旗合影留念。
7月9日,行程的最后,我们拜访了住在方山村的老党员。我们为老人送上慰问品时,老人竟然对我们深鞠一躬,大家在掺扶起老人的同时,心里也非常感动,我们本就是抱着向老党员学习的目的而来,在学习之余,为老人们送上些微不足道的慰问品,老人作为一个老辈,却向我们鞠躬,这让我们队员在不敢受礼的同时,也再一次体会到了老党员们的素质之高。
上午9点,所有工作完毕,我们登上了返校的路途。此次活动让我们感触颇深,从我个人来讲,我着实被老党员们的精神所感动,根据我们的了解,8位老党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4岁了,但是他们每天都还坚持在做农活,发挥出他们人生最后的余光,为我们国家的建设献出最后一点力量,
我认为,我们此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我们团队的成员都非常优秀,在5天的实践活动中,有人受伤,也有人生病,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没有一个人抱怨生活条件的艰苦。每次团队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互帮互助,团结努力。大家都在此次活动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我相信大家会在接下来的在校生活亦或毕业工作后都会运用到。
㈢ 现在很多大学有暑期下乡实践,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吗
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而且学生们参加的积极性也很高,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大学的课程比较轻松,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比较多,很多学生暑假时间都没有安排,所以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暑假时间,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尤其是学农业方面的学生,来到乡里,可以去田里真正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所学的知识给种田一起交流农作物的种植的大学问,碰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就留样本,带回学校研究,给农业发展打开渠道,促进农业生产量,这也能促进农村的发展。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方式多样化,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是很有意义的。
㈣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做什么
可以去支教,支农,还能去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等。
㈤ 暑期三下乡购买保险的问题,懂保险的人进。
通常情况下,网络上买保险具有以下优点:
1、时间自由:网络了解保险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和代理人面谈邀约,只要你有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各种各样心仪的保险产品。
2、可以货比三家:网络就是一个大的“网络全书”,轻点鼠标就可以搜索所有想要的产品,还可以进行对比,看看哪款更具性价比。
3、投保便捷:网上买保险只需要按照相应的流程点击鼠标即可投保,不需要准备繁杂的材料。
4、价格便宜:网上投保省去了中介、代理等环节,成本低,因此保费也比线下便宜15%。
虽然网上买保险具有很多优缺点,但您也不可忽视其中的缺点:
1、网络安全存在隐患。很多人都担心网站会不会泄露自己的资料,更担心自己的姓名电话在网上万一被黑客或其他不良代理人窃取将来遭到骚扰。
2、一些保险的条款较为复杂,通过网络很难向消费者解释清楚。
3、一些险种需要对消费者进行体检、面谈等多种要求的制约,网上投保显然不太合适。
由此可见,网上买保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您需要谨慎投保。一般来说,只要您选择正规网站购买保险,还是比较可靠的。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提供面向大众的个人消费信贷服务,打造创新消费信贷模式。有钱花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风控技术,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㈥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提到的“三下乡”、“四进社区”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下乡来 三下乡
是指文化、科技、卫自生"三下乡"。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 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
四进社区是指科教、文体、法律和卫生进社区。
㈦ 暑期三下乡到底有什么用对于以后申请国外研究生有用吗 所谓的“三下乡先进个人”。
研究生申请看重的是你学术专业方向,以及在本科阶段能够体现你专业方面潜力的相关经历。 三下乡应该会有学校办法的个人先进的证书,是可以作为resume里面的一个内容罗列。有没有多大的帮助,就要看你这个活动是不是一直有坚持,还是偶尔一次的。 活动整个过程会有自己不同的体验,如果这次三下乡的经历是会对你的未来研究有启发意义,那是很好的机会。 至于你要申请哪个国家,你没有说,所以每个国家看重的材料不同,需要具体分析的才可以给你解答哦~
㈧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怎样跟当地团委实现对接,又怎样跟需求对接平台联系起来。求流程!!!
先在自来己所在学校自的校团委开具介绍信,然后找地方的团委的综合科,按团委介绍的负责人与你沟通,结合地方的特色和本年度团省委精神,制定三下乡实践主题,然后请求团委负责人帮忙联系活动开展地的领导,表明来意,就可以着手实践啦。
㈨ 如何看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求答案
有人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只是变相的公费旅游。因为每次组织这些活动都有数额不等的经费,即所谓的公费。之所以说是旅游,是因为到了目的地后,和当地的农民拉拉家常,熟悉熟悉人文地理环境,调研时间已所剩无几。换句话说,这与旅游又有何区别?回到学校唯一的任务就是写篇论文或相关的调研报告。而现在信息的高度发达和社会的飞速进步,随便找点资料或从网上下载信息,花一两天时间加以简单的‘剪切’、‘复制’、‘粘贴’,一篇足可以以假乱真的调研报告或论文就完成了,说不准还能混个什么奖项之类!再而言之,就本科生所学的那点儿专业知识,让你去认真调研,又能写出点儿什么?如果真如此,研究生、博士生还用得着‘暑期三下乡’吗?”
当然,我不敢轻易否认上述观点,但也不敢苟同。之所以不敢轻易否认,是因为我充分尊重人权,考虑到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正如孟德斯鸠所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之所以不敢苟同,是因为在自己在自己亲身参加的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根本就不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首先应端正目的,将其作为锻炼能力的一种途径。我门暂且不谈论学校或学院拿出具额的资金来支持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有何用意,也不讨论这些行为是否是一种追风,是否是用来做秀。但至少应该摸着胸口问问自己,我参加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我所学专业以及我今后所走的人生之路又有何帮助、有多少启发?凡事都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更应如此。诸如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我将通过怎样的策划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次下乡活动在能力方面我又能得到那些锻炼?当调研完成后,更应及时进行总结,找出目的与现实之间还有多少差距?所以我觉得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人生只不过百年耳!如果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仅仅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因此,要使生命有意义,我们不能一味的延长生命的时间,而是更应该提高生命的质量。那为什么就不能从这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做起,把它看作人生历程中的一次小实验?既有起点,又有终点,或许这过程才演绎着人生中最精彩、最难忘的那部分!这样之后,回过头来再想想,我又能为学院、学校、社会做点什么呢?进而唤回的是一种社会良知!
其次,严肃态度,认真完成好调研论文。知识分子应是人类道德的最后捍卫者。作为一名学生,作为新时期的知识分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对此是否该认真的反省一下?让世界听到更多我们自己的声音!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顾城说得很清楚:“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你想留给后人什么,关键看你当初是如何定位自己、如何经营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参考和借鉴别人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否则会固步自封、盲目自大!但这不是我们抄袭别人东西的借口,更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正如“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学是为了将来的不学”、“借鉴是为了将来的不借鉴”,试想,参加完暑期三下乡活动后写出的东西像蚂蚁搬家,没有自己的一点独特思想和独到见解,只有别人的“残言片语”和对别人文章进行的断章取义;在整个行为的过程中,只抱着完成任务的目的,扮演着一个小商小贩倒卖知识的角色,而没有一丝像蜜蜂采集百花酿造蜂蜜的创造精神。如果说在整个文章中,别人的东西占了2/3
,甚至更多,于是就不得不提出疑问,这还能算是你自己的作品吗?还能对你这种“旁征博引”、“博览群书”、“集万家之言于一体”的风格加以表扬吗?况且,我们的很多人根本没做到这一点,只是对别人的文章、观点全部拿来为我所用,或许根本不假思索,拿来就行,至于自己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自己也不清楚,因为自始至终不是用自己的思维在思维,而是进行“旁征博引”简单的堆砌!我们引用别人的观点不是为了引用而引用,而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进而转化为有独特见解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升的是一种能力。如果大家都抱着那种浮躁的心理来搞学问,那么将来充其量只能是个道听途说的专家,这与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最初目的是越走越远。这也难怪当下社会那些剽窃之风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正如“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学是为了将来的不学”、“借鉴是为了将来的不借鉴”,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最后,将暑期下乡活动内化为一种精神,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我觉得,暑期三下乡活动既不能浮躁地把它定性成为一种公费旅游;也不能将其神秘化,给自己无形中增添了许多恐惧和压力,还为自己做不好工作找了许多借口。它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已!而且这种活动要求有明确的目的、具备一定的思想、并且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并且善于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来做出一些尝试,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虽然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但我觉得更应将这种求真、务实、创新内化为一种精神,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中。我觉得学历的高低只能影响到我们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而不会影响思维的切入点和对问题的敏感点。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我们自己的视角和所学知识来看待一些事物、发现一些问题,并对此做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贵在平时、贵在坚持!关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我们暂且不用担心,因为我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和机会来改变它、提高它。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和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是一个道理。记忆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为重要。或许二者的不同点就在于前者有老师引路而后者不但需要自己开路,或许还具有更大地挑战性,而且我们每个人最终必须要离开老师的襁褓,
去自立门户,用自己的才华来开创自己的天下。因此,我们要学会发现自己思维中的亮点,并将这种灵感及时记录下来,加以巩固、扩大,最后形成一种优势、一种资源,甚至这种积累在将来可以改变你的一生。从本质上讲,我觉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的是一种态度: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所以,既然参加了就不应空手而归!我们应将其内化为一种知识,提升为一种能力!
㈩ 暑期三下乡收获怎么写200字
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写下我点点滴滴记忆。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内如夕。然而今容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我们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院团委的支持和系党组织的带领下,我们 “牵手石化储运,共促科学发展”暑期实践团队的活动已经圆满结束。